第105章 心存不滿
穿書70:嬌嬌被糙漢寵麻了 作者:喜歐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後,當王支書的辦公室公之於眾那份青年調換名單後,剛剛農忙歸來的年輕人如約匯聚在支書辦公室門口的牆壁前,目光緊盯著貼在牆上的那張單薄紙張。
“看見了嗎!我就說吧,名單上肯定有許家三兒!他那樣的才能,不拿這個名額就見鬼了!“
領頭的年輕人憤怒地質問,他的幾名親密同伴齊刷刷轉過身去,準備衝進去討要個說法。
遺憾的是,屋內無人回應。
“還有咱們村蘇晚晚的事呢。”人群中突然有人尖酸地插了一句。
對於村長大人女兒蘇晚晚成為調換青年一事,村民們並不驚訝,畢竟是村長的親閨女,享有額外優待也是情理之中。
而許言和村上的幹部沒有任何親屬關係,還惹下許多是非,如今竟還能得到這份照顧,這令他們實在難以忍受。
“蘇晚晚一直是搶著吃大鍋飯的人啊,這又有啥稀奇的?”一些青年戲謔道,引來哄堂大笑。但笑著笑著,人群中有人提高了嗓音:
“那如果蘇晚晚去百花村交流學習,誰接替廣播站的播音員工作呢?“
原本身處喧囂的大笑聲陡然停止,人們期待聽到某個答案,但他們未及發言,王支書已經慢悠悠地出現在他們身後。
“時代講話稿已準備好了,到時候你們自己到廣播站中午時分拿去朗讀,設備方麵不會使用可以來找我幫忙。“
原本心中對那個播音員位置暗自憧憬的青年們都默然,他們還以為這樣的好事輪到別人頭上。
“我們知道大家對許言去百花村的事心存不滿,名額總共是四人,我們村民以及知青都有機會,身為支書,如果真的不滿意,隻能說我的能力有限。”
“我們無意為難你...就是感覺有些人好像日子過得太順了,而我們就像注定受苦一樣,這樣的對比,任誰都難免心中不平衡。“
沒人料到王支書會如此嚴肅回應質疑,頓時啞口無言,隻得順著話題繼續聊,但這團不滿的思緒並不會就此消除。
“再說,哪個時候,我們許言不是我們村生產隊裏幹活最多的?”支書王緊接著的話語,一下鎮住了所有年輕人。
“那他幹活的樣子就像牛一樣有力氣,我們隊的驢都沒他那麽耐勞……仿佛他的體力永不枯竭,一般人能達到這樣的身體狀態嗎?”人群中不知是誰小聲嘀咕著。
“好了,看完都回去準備吧,被列在名單裏的青年人,快回去整理行李,明天一大早就到這辦公室門口集結,統一坐牛車去百花村。“王支書宣布後轉身欲離去,突然看到正朝他這邊走來的許言。
許言提著鐮刀,襯衫雖髒了些,但他身上的那份與村裏其他青年不同的貴族氣質,在遠遠看去時仍然鮮明可見。
“許言,你怎麽會在這裏?“大家都不會猜到處於村子裏風暴焦點的許言會在眾人圍觀下忽然出現。
一時間,眾人無聲地暗諷他在心中。
“支書,我明早就去做交換,提前將負責的部分水稻收割並脫粒完成。我在生產隊的打穀場西北角已做完。”許言淡淡地說,完全出乎王支書料想。
王支書聞言,眼鏡幾乎要滑落,顯然對他能一天內完成那麽多農活表示懷疑。
“那些稻穀你就算全部收了,恐怕也有一百多斤吧?一天怎麽做得完收割和脫粒這兩件事呢,我實在不太相信。”
其他人都能找到理據對許言的能力提出疑問,畢竟這項任務對普通年輕勞動力來說,三四天是最低的標準完成時間。
許言不等他人開口,隨即轉身走開,留下王支書愣在原地注視他的背影。等身影消失,支書輕拍身邊的青年:“去看看打穀場,看看是否確有這麽多稻穀……”
被打拍的年輕人即刻起身打算去驗證,耳邊響起另一個剛抵達現場的青年低語:“不用查了,我剛才回來過,他說的是實話……”
“這怎麽可能?一個人能做這麽多?”有人質疑道。
“不是說了嘛,他比咱們的驢還勤勞,精力似乎永遠無窮無盡。“人群中的異議慢慢消散,王支書暗自慶幸一場紛爭沒有真的發生。
最後,他安撫大家,“好了,散了吧。”傍晚時刻,蘇晚晚在結束漫長的手寫作業時,疲憊地揉著麻木的手腕,看著一疊草稿紙無奈搖頭。
蘇晚晚的筆記本上滿滿當當記錄了許多內容,足以讓村裏的年輕人研讀半月甚至二十天之久。
“蘇晚晚,我找你有點事。”
放好稿件、確保收音機徹底關閉後,她腳步虛浮地站起身,準備回家補眠,但耳邊卻又傳來鍾卿卿的固執嗓音縈繞不散。
鍾卿卿是不是一路拖著拐杖從衛生所艱難地走到這裏了呢?這真是辛苦她了。
“你那些和嚴文軒的糾葛我不想聽,也不要提借錢的事,我對兩者都不感興趣,也沒法借你。”
被蘇晚晚這樣說,鍾卿卿臉上的表情頓時陰沉無比。
所幸此處沒有其他人,她沒必要掩飾。
“是你告訴了父親李美芬這個人吧?”她毫不避諱地問道。
“李美芬?是誰呀?”對於不太熟悉的這個名字,蘇晚晚一時回憶不出與之相對應的人的模樣。
“少給我裝蒜,如果不是你說的,李美芬怎麽會出現在‘百花園村’學習交流名單上?”鍾卿卿情緒急躁,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從她憤怒的眼神和語氣,蘇晚晚很容易猜測她是與鍾卿卿一同來到村裏的女知青之一。
他們的村莊知青總共不算多,加起來也就十幾個。
男性與女性知青被統一分配到了兩個不同的寢室。
傳聞鍾卿卿在女知青間並不受歡迎,而嚴文軒在村裏的事跡顯然也與這說法相契合。要在男性知青群中贏得任何聲譽,對他而言可是罕見至極。
“自己不行,拿不到名額就來怪我?真好笑,被你一說,我都醒了。”說著蘇晚晚輕鬆啟步出門,不再理會身後的鍾卿卿,因為無論她受了多少傷,都無法影響她的理智。
鍾卿卿扶著拐杖艱難地緊跟蘇晚晚的步跡,兩人的對話繼續到收音站門口。
蘇晚晚習慣性地鎖上門,可鍾卿卿依然不肯罷休地尾隨不舍。
“看見了嗎!我就說吧,名單上肯定有許家三兒!他那樣的才能,不拿這個名額就見鬼了!“
領頭的年輕人憤怒地質問,他的幾名親密同伴齊刷刷轉過身去,準備衝進去討要個說法。
遺憾的是,屋內無人回應。
“還有咱們村蘇晚晚的事呢。”人群中突然有人尖酸地插了一句。
對於村長大人女兒蘇晚晚成為調換青年一事,村民們並不驚訝,畢竟是村長的親閨女,享有額外優待也是情理之中。
而許言和村上的幹部沒有任何親屬關係,還惹下許多是非,如今竟還能得到這份照顧,這令他們實在難以忍受。
“蘇晚晚一直是搶著吃大鍋飯的人啊,這又有啥稀奇的?”一些青年戲謔道,引來哄堂大笑。但笑著笑著,人群中有人提高了嗓音:
“那如果蘇晚晚去百花村交流學習,誰接替廣播站的播音員工作呢?“
原本身處喧囂的大笑聲陡然停止,人們期待聽到某個答案,但他們未及發言,王支書已經慢悠悠地出現在他們身後。
“時代講話稿已準備好了,到時候你們自己到廣播站中午時分拿去朗讀,設備方麵不會使用可以來找我幫忙。“
原本心中對那個播音員位置暗自憧憬的青年們都默然,他們還以為這樣的好事輪到別人頭上。
“我們知道大家對許言去百花村的事心存不滿,名額總共是四人,我們村民以及知青都有機會,身為支書,如果真的不滿意,隻能說我的能力有限。”
“我們無意為難你...就是感覺有些人好像日子過得太順了,而我們就像注定受苦一樣,這樣的對比,任誰都難免心中不平衡。“
沒人料到王支書會如此嚴肅回應質疑,頓時啞口無言,隻得順著話題繼續聊,但這團不滿的思緒並不會就此消除。
“再說,哪個時候,我們許言不是我們村生產隊裏幹活最多的?”支書王緊接著的話語,一下鎮住了所有年輕人。
“那他幹活的樣子就像牛一樣有力氣,我們隊的驢都沒他那麽耐勞……仿佛他的體力永不枯竭,一般人能達到這樣的身體狀態嗎?”人群中不知是誰小聲嘀咕著。
“好了,看完都回去準備吧,被列在名單裏的青年人,快回去整理行李,明天一大早就到這辦公室門口集結,統一坐牛車去百花村。“王支書宣布後轉身欲離去,突然看到正朝他這邊走來的許言。
許言提著鐮刀,襯衫雖髒了些,但他身上的那份與村裏其他青年不同的貴族氣質,在遠遠看去時仍然鮮明可見。
“許言,你怎麽會在這裏?“大家都不會猜到處於村子裏風暴焦點的許言會在眾人圍觀下忽然出現。
一時間,眾人無聲地暗諷他在心中。
“支書,我明早就去做交換,提前將負責的部分水稻收割並脫粒完成。我在生產隊的打穀場西北角已做完。”許言淡淡地說,完全出乎王支書料想。
王支書聞言,眼鏡幾乎要滑落,顯然對他能一天內完成那麽多農活表示懷疑。
“那些稻穀你就算全部收了,恐怕也有一百多斤吧?一天怎麽做得完收割和脫粒這兩件事呢,我實在不太相信。”
其他人都能找到理據對許言的能力提出疑問,畢竟這項任務對普通年輕勞動力來說,三四天是最低的標準完成時間。
許言不等他人開口,隨即轉身走開,留下王支書愣在原地注視他的背影。等身影消失,支書輕拍身邊的青年:“去看看打穀場,看看是否確有這麽多稻穀……”
被打拍的年輕人即刻起身打算去驗證,耳邊響起另一個剛抵達現場的青年低語:“不用查了,我剛才回來過,他說的是實話……”
“這怎麽可能?一個人能做這麽多?”有人質疑道。
“不是說了嘛,他比咱們的驢還勤勞,精力似乎永遠無窮無盡。“人群中的異議慢慢消散,王支書暗自慶幸一場紛爭沒有真的發生。
最後,他安撫大家,“好了,散了吧。”傍晚時刻,蘇晚晚在結束漫長的手寫作業時,疲憊地揉著麻木的手腕,看著一疊草稿紙無奈搖頭。
蘇晚晚的筆記本上滿滿當當記錄了許多內容,足以讓村裏的年輕人研讀半月甚至二十天之久。
“蘇晚晚,我找你有點事。”
放好稿件、確保收音機徹底關閉後,她腳步虛浮地站起身,準備回家補眠,但耳邊卻又傳來鍾卿卿的固執嗓音縈繞不散。
鍾卿卿是不是一路拖著拐杖從衛生所艱難地走到這裏了呢?這真是辛苦她了。
“你那些和嚴文軒的糾葛我不想聽,也不要提借錢的事,我對兩者都不感興趣,也沒法借你。”
被蘇晚晚這樣說,鍾卿卿臉上的表情頓時陰沉無比。
所幸此處沒有其他人,她沒必要掩飾。
“是你告訴了父親李美芬這個人吧?”她毫不避諱地問道。
“李美芬?是誰呀?”對於不太熟悉的這個名字,蘇晚晚一時回憶不出與之相對應的人的模樣。
“少給我裝蒜,如果不是你說的,李美芬怎麽會出現在‘百花園村’學習交流名單上?”鍾卿卿情緒急躁,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從她憤怒的眼神和語氣,蘇晚晚很容易猜測她是與鍾卿卿一同來到村裏的女知青之一。
他們的村莊知青總共不算多,加起來也就十幾個。
男性與女性知青被統一分配到了兩個不同的寢室。
傳聞鍾卿卿在女知青間並不受歡迎,而嚴文軒在村裏的事跡顯然也與這說法相契合。要在男性知青群中贏得任何聲譽,對他而言可是罕見至極。
“自己不行,拿不到名額就來怪我?真好笑,被你一說,我都醒了。”說著蘇晚晚輕鬆啟步出門,不再理會身後的鍾卿卿,因為無論她受了多少傷,都無法影響她的理智。
鍾卿卿扶著拐杖艱難地緊跟蘇晚晚的步跡,兩人的對話繼續到收音站門口。
蘇晚晚習慣性地鎖上門,可鍾卿卿依然不肯罷休地尾隨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