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金銀的冶煉,宋代的工匠已經能夠熟練掌握“灰吹法”提煉純金純銀。


    但是由於中國來不僅“銅荒”,同時也是“銀更荒”的國家。


    真正確定“銀錠”為流通貨幣,這已經是明朝張居正改革之後的事了。


    明朝天啟年間流通的白銀,主要是由西班牙從南美洲掠奪來的,同時還有一部分是荷蘭人從日本倒手過來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明朝比較出名的就是戚繼光打倭寇,那時候的大明王朝是不帶日本子人玩的。


    所以從剛一進入大宋開始,宋齊魯就惦記著日本子鹿兒島的金礦和石見銀山的。


    同樣,大宋朝現今主要流通的貨幣還是銅錢,除非大宗交易或者儲存才會用到金銀一說。


    平常人們經常用的單位還是“貫”和“吊”,至於“兩”純粹是宋齊魯懶省事。


    所以他周圍的人也就遷就他,跟著一起將“貫”改稱“兩”了。


    其實真正的一兩銀子要比一貫錢值錢的多一些,大概能達到1:1.2,甚至更高。


    依照宋齊魯的想法,現今的金銀存量,根本還不夠他“足斤足兩”的發行足夠數量的金銀幣。


    而且他也怕真要是足斤足兩的鑄造金銀幣,估計一投放到市場,就會被百姓收藏起來。


    這樣也根本達不到“良幣驅逐劣幣”的目的,而且也沒辦法解他現在的燃眉之急。


    但是發行“象征”意義的金銀幣,又怕其中利潤空間太大,讓一些有心人有機可乘。


    所以宋齊魯一方麵在加強防偽標識的同時,又在算計著怎麽讓盜仿者即使做出來也無利可圖。


    所以宋齊魯刨除火耗和人工,最終把金銀幣的成分設定為金(銀):銅:鉛為8:1:1。這樣既保證了金銀幣的價值,又有效的遏製了鑄造的暴利,防止後來人濫造牟取私利。


    接下來的幾天,宋齊魯一直就貓在鑄幣作坊,研究如何往鑄幣裏麵“摻假”。


    這事兒既得做的天衣無縫,又得做的外觀好看。


    首先成色必須要好,這樣才會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一群人就這樣沒日沒夜的忙和了大半個月,最終第一批成品於今天下線。


    因為宋齊魯開始想的太簡單了,本來因為後世一元硬幣的幣麵太小。


    他是準備把人民幣,港幣,美分,日元等硬幣排列起來,一起印到自己的金銀幣上做防偽。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發現很是不倫不類,而且作為衝印模型衝印出來的字還是反的,這也就讓他放棄了原來的想法。


    最終硬是在建盞大匠師鄭陽的協助下,在融化了幾把救生艇上的工具後,硬是被他搞出來了幾塊高碳模具鋼來。


    光是在其上雕刻,就耗費了幾位篆師五六天的功夫。


    至於之前後世的硬幣,宋齊魯準備分別作為衝印金銀幣背麵的“防偽標識”來用。


    在這二十餘天期間,宋齊魯從林雪原的邸報得知,果真完顏宗翰的大軍已於月初(1126年農曆九月)攻克太原,開始揮師南下。


    期間也收到了沈騰的“飛鴿傳書”,告知了他們一行人的動態,如今已到達宗澤所在的磁州。


    並開始在宗澤大人的牽頭之下,接觸河北路的各路義軍首領。


    眾義軍首領在聽聞有宋齊魯這麽一號人物,在無償的提供物資支援自己的義舉之後,也不由得心生澎湃,開始著手準備人手迎接奶波推一行人的到來。


    由於宋齊魯這邊沒有信鴿可以往返,所以也就隻能跟沈騰他們“單線聯係”了。


    反正能做的他都做了,宋齊魯也不指望自己可以揮斥方遒,指揮北方聯軍大敗金兵什麽的了。


    隻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多挽救一些漢家的熱血兒郎,以慰心安了。


    所以也不去管北方的戰況如何,既然都做好了安排,該交代的也交代了,他隻能選擇相信虞允文可以處理好這一切。


    目前宋齊魯最該關注的就是眼下錢莊的事,一著不慎搞不好就是雞飛蛋打的局麵。


    如果真到那時候,別說支援北方了,估計自顧都不暇。


    看著金閃閃,銀燦燦的一大片,這嘩啦嘩啦的聲音,怎麽聽怎麽都感覺悅耳。


    “東家,我覺得您這人太實誠了,這金幣簡直就是純純的金子啊!這要是落到我手裏,我可是要珍藏起來,舍不得花的啊,哈哈。”


    王鐵錘抓起一把剛剛衝壓出來的金幣,他什麽時候見過這麽多錢,現在眼裏滿是星星,就差流口水了。


    “哈哈,瞧你那出息,這點錢算什麽?以後我們的目標是讓整個晉江,整個泉州,甚至整個宋朝都用我們鑄造出來的金銀幣!”


    “你想想到那個時候,每天會有多少的金銀幣經手?你放心。這個月你們的工錢,我就全用這種金銀幣結算,你愛藏就藏吧,反正以後多的是。”


    宋齊魯也哈哈大笑著回應,這熔煉金銀的活計,自從讓宋人工匠教會了奶波推的幾個兄弟後,就由他們接手了。


    所以“摻假”的事,除了宋齊魯和宋忠,也就這幾個不會說宋話的南洋人知道。


    至於張半城和上官雄,宋齊魯都沒有說。


    宋齊魯這一次一共準備發行的金銀幣有:五百文,一千文,兩千文麵值的銀幣和代表五千文和一萬文的金幣。


    至於50兩以上的麵額,宋齊魯三人決定使用“紙幣”-會子。


    當然表麵上未經朝廷許可,還不能真正的當做紙幣,隻能用“匯票”的名義流通。


    如此大規模的印製金銀幣,除了上官雄帶回來的廣州多寶閣拍賣會的收益和趙乾送來的那些金銀之外,其他的就是張半城和上官雄的“家底”了。


    要不然也不可能短時間籌集這麽多的金銀。


    其中宋齊魯投入了六十萬兩銀子和四萬兩金共計一百萬貫。


    張半城六十萬兩白銀和三萬兩金共計九十萬貫。


    上官雄五十十萬兩白銀和一萬兩金共計六十萬貫。


    三家合計出資250萬貫。


    而總的產出預計一共價值100 萬貫的金幣和價值210萬貫的銀幣。


    而“成本”就是金八萬兩,銀170萬兩(不包含火耗),銅和鉛各22萬兩,相當於銅、鉛各一萬三千餘宋斤。


    因為鑄幣需要大量的銅,明目張膽的大肆購買肯定不行,除了張半城上官雄想辦法在民間搜集的一些銅器之外,另一條路就是熔掉銅幣了。


    雖然宋朝的鑄幣算是比較“實在”的了,但是每文也不過才3克左右。


    宋朝規定每貫錢5宋斤,一宋斤大概是620-640克左右。


    而且還不是百分之百純銅。


    所以光為了熔得22萬兩銅,就足足熔掉了近兩千五百貫錢,外加一些雜七雜八的銅器。


    否則至少得熔掉三四千貫銅錢才能湊夠數。


    一車車的銅錢和金銀不斷倒入熔爐之中。


    這麽“敗家”的行為,估計也隻有宋齊魯能幹得出來。


    就這樣,宋齊魯粗略的算了一下,這鑄造出三百一十萬貫價值的金銀幣,不包含火耗的毛利潤居然有六十萬之多!


    即使刨除一成的損耗和人工,合計二十萬兩。


    這淨利潤還有將近四十萬貫!


    這簡直就跟“搶銀行”一樣,賺大發了!


    財錦動人心啊!


    宋齊魯決定將利潤瞞下來一半,等著後期給趙構和支援北方。


    等到後期,拿下了日本子鹿兒島的金礦和石見銀礦後,再進一步增加金銀幣裏麵的金銀占比,縮減利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回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木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木公並收藏夢回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