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莫要滅自己誌氣,長了他人威風。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的,也沒聽說過金兵就三頭六臂了的。”


    “鐵人啊,你也不要畏之如虎,要知道我們中間可就是你杠杠多哦,有四條呢。哈哈。”


    張誠看著宋齊魯好像動了真怒,立馬插進來拿著徐鐵人“開涮”來緩和氣氛。


    “滾你的蛋!誰說老子畏之如虎的?腦袋掉了碗大個疤,十八年後小爺又是一條好漢!哼!”


    “我,我隻不過是想留有用之身,多殺幾個金兵罷了!大帥早就講過存人失地,人地兩得。”


    “也就你們這群不動腦子的莽夫,才老想著跟金賊硬碰硬,合理利用我們的長處和才智,也是手段的一種不是?”


    徐鐵人也知道張誠是在幫自己解圍。


    隻是他的解釋還真有些讓人摸不太清到底是“強詞奪理”, 還是“煞有介事”。


    “好了,先打住吧,戰略戰術的我們以後再談論,今天先談論兵器的事,爭取今天把兵器定下來,好交付老王他們早日幫忙打造,你們也好使用新兵器訓練。”


    “我倒是覺得使用硬鋼鍛造的狹長形騎兵刀,更有利於馬上揮砍和收刀。”


    宋齊魯把話題又重新開始攏回到兵器上來,他回憶著電視畫麵,大致的比劃了一下形狀。


    “行是行,隻不過騎兵刀太過細長,先不說鋼口品質過不過關,就是和金兵的勢大力沉的彎刀對砍,這明顯的就不太沾光。”


    “另外金兵中還不乏使用連枷和狼牙棒之類鈍兵器的人,那就更加吃虧。所以我還是比較推崇唐橫刀。”


    “此刀從漢代環首刀基礎上改進,刀背厚實,刀尖處開雙刃,可劈可砍可刺可挑。”


    “同時單雙手都可操作,加之采用“包鋼法”鍛造,可以說是刀的集大成者。對於目前我保安團軍兵力量不如金兵的情形,正是合用。”


    宋齊魯聽出來這張誠對武器還是比較有研究的,而且特別推崇唐代兵器。


    這橫刀,在後世知名度不是太普遍,主要是因為唐代禁止武器殉葬,所有除了現存於日本子正倉院的“金銀鈿裝唐大刀”外,基本沒有流傳下來的具體樣式。


    但是宋齊魯的曆史老師給他講過,這橫刀絕對算是我國古代刀的巔峰之作。


    因為采用夾鋼鍛造工藝,外麵為高碳鋼,中間為熟鐵。


    這樣鍛造出來的橫刀,既保證了刀刃的剛性和鋒利度,又保證了有一定的“柔韌性”防止斷裂。


    後世日本子的太刀就是通過唐朝時派遣的“遣唐使”,將橫刀的鍛造工藝帶回了日本,才慢慢發展演變出後麵他們的太刀。


    宋齊魯不無惡意的思忖,不知道“橫刀立馬”這個詞裏的橫刀,最初是不是就是指的唐朝的“橫刀”。


    “嗯,我也認為這橫刀的確不錯。這樣如果大家沒有其他更好的建議,那我們保安團以後的戰刀則統一配備為“唐橫刀”。”


    “不過,對於這陌刀陣啊,我還真是舍不得放棄啊!”


    “不如這樣,我們直接來一招“丟盔卸甲”!”


    “我們摒棄原來厚重的全身重鎧和“麒麟甲”,這樣既能減負,又能提高兵士的機動性,你們看如何?”


    所謂的“麒麟甲”,就是用鐵環環環相扣編製而成的鎧甲,可以防刀劍砍刺,有時作為內甲,有時作為外甲。


    宋齊魯依舊對陌刀陣不死心,於是提出了他的改進措施。


    宋齊魯最不理解的兩個兵種,一個是重騎,一個是陌刀陣。


    這儼然就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大鐵罐頭”,最擅長於“野蠻衝撞”。


    宋齊魯覺得與其那樣耗費人力財力培養這群“吞金巨獸”,還不如跟徐鐵人說的那樣,多造幾門炮,轟他娘的。


    “這?一旦去除重鎧,這陌刀陣也不叫陌刀陣了了吧?”


    “哈哈,非也,非也。我所謂的丟盔卸甲是摒棄傳統的葉子鎧和麒麟甲,改用我們新型一體衝壓的半身鎧和鋼盔。”


    “你們都看看,這是大致的圖形。因為一體衝壓的緣故,大大減少了連接和縫隙,這重量是大大減輕,但是是因為用鋼板製成,這剛度和硬度還是沒有問題的。”


    “大帥,這鋼盔雖然樣子怪異了一些,但是我們勉強還能理解。隻是這半身鎧還真是一半啊?怎麽隻有前胸部位有,後背咋還是空的啊?”


    其實不止徐鐵人,在座的都對於這“半塊”的鎧甲感到什麽好奇。


    隻保護前麵,不保護後麵,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鑽頭不顧腚”?


    “咳咳,因為這鋼板為保證足夠強度會有稍微有些厚實,比較重。”


    “其次就是因為是衝壓而成,像彎腰之類的動作會有些不便。再就是我計劃這半身鎧不僅配備陌刀陣,還會配發給重騎兵,太重了也影響騎行。”


    “至於後背,完全可以用沙袋或者熟牛皮防護。至於我的大軍,我認為被人從後背開了刀或者射了箭那是一種很恥辱的事!”


    聽到宋齊魯這麽說,眾人才是真正體會到自家老大這是有多痛恨臨陣脫逃的人。


    先前製定軍中六大鐵令時就有一條“無令撤退者,斬”!


    更不要說,後麵延伸出來的像“因個人撤退引起全軍潰敗”的追究軍事責任,所有軍功抵消,陣亡者不享受任何烈士待遇。


    就是懼敵不前,一次直接去吳老六的“軍事法庭”報道,配合調查原因。如有兩次直接打包滾蛋充配邊塞。


    現在倒好,直接取消後背防護!


    這招,夠狠!


    其實宋齊魯也不是那麽狠辣無情,他也給保安團眾人各級軍官說過,他們有戰場臨機決斷的撤退自主權。


    隻要所在編製傷亡率達到三成以上,且對局麵沒有任何改觀之效,允許最高長官臨時決斷選擇迂回撤退。


    當然了,過後時候必須上交詳細報告,並且軍法處也會介入調查,如有不符,那最高長官那可就慘了。


    但是如果作戰前下發了死命令,那就是打的隻剩下一個人了,也是不允許撤退的。


    最終在眾人的一番商討之下,確定了保安團的基本武器配置情況。


    像一名步兵,最基本的配備是:


    鋼盔一件。


    十八發的“蜂窩煤”手銃一把,外加不少於兩輪的彈藥。


    橫刀一把。


    軍刺一把。


    霹靂彈(破片手雷)三顆。


    騎兵和陌刀兵則是各多一副半身鎧。


    對於善於射擊的兵員,宋齊魯的想法是安排他們單獨成立一個獨立連。


    讓他們使用精度更高一些的,統一製式的長管火隧槍。


    戰術則是采用“排槍陣”,即第一排半跪式射擊,第二三排采取站立式射擊。


    後麵的四五六排則是清潔槍膛和裝填彈藥。


    前麵三組射擊完成後和後麵三組交換槍支或者輪換裝填射擊。


    以保證足夠的射擊火力和密度,同時還能保障射擊不間隔。


    但是槍管的加長,在這沒有車床的年代,則更是增加了加工難度。


    所以到目前而止,長管的火隧槍也不過隻有兩支試驗品……


    雖然宋齊魯一直想把手銃跟刺刀結合起來,弄成後世步槍的形狀。


    但是在擊發式子彈麵世之前,這隻能說是一個奢望。


    采用填充式手銃為了節省裝填時間,自宋齊魯“發明”了定量火藥包後,都是采取提前裝填模式。


    這樣“十八響”的手銃,就真正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蜂窩煤”。


    這要是想要改裝成步槍,跟個大秤砣似的,裝哪裏都顯的不倫不類。


    而且重心還不好把握,所以無奈之下宋齊魯隻好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回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木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木公並收藏夢回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