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所在民間,尤其是河北路義軍中威望也頗高,一點都不次於宗澤在北方的名望。
在金兵圍困東京之時,張所僅憑書信就召集了多達十七萬之眾義軍準備勤王。
要說這河北之地自古多義士,民眾都心向中原。
招兵勤王,紛紛景從。
整個幽雲十六州百姓雖然心向王朝,但是幾個世紀輪番落入異族統治之下,可謂是多災多難。
自公元938年石敬瑭個“兒皇帝”敬獻幽雲十六州開始,直至公元1125年遼國滅亡,北地百姓整整陷於遼國統治長達187年。
後又被金國統治109年(1125-1234)。
接著又被元朝的蒙古鐵騎統治了134年(1234-1368)。
最終直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這才真正歸於我漢人治下。
但等到嶽飛準備北上收複失地之時,北地百姓還仍舊紛紛起事響應,荷擔提漿以待王師……
就是後來南宋朝廷節節敗退,勢力範圍一直被壓製到了“大散關(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但是身處“敵後”的河北路和山東路義軍,仍舊是不停的起義襲擾金軍。
這弄得完顏宗望是頭疼不已,迫不得已專門派了金兀術帶大軍平趟河北路和山東各起義軍。
後來更是扶持了濟南府的知府-大漢奸劉豫,成立偽齊政權來打壓起義軍暴亂。
這就這樣,一直到1137年的十一月偽齊滅亡,都沒有徹底的把起義軍打壓下去。
就是到了1140年七月,嶽飛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後,到達朱仙鎮準備一展抱負“直搗黃龍”之時。
各路義軍仍舊紛紛起兵響應嶽飛。
但結果是嶽飛被趙構的十二道金牌詔令班師,白白錯失了大好時機。
說回這張所,就多少帶些悲情色彩了。
1127年趙構繼位之後,授予張所兵部員外郎。
等到李綱入相的時候,更是授予了河北路的招撫使,駐守大名府,招募義軍協同抗金。
在此期間,他更是破格提拔了嶽飛。
不過好景不長,李綱因堅決主張抗金,跟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意見相左。
所以宰相才當了七十七天就被擼了。
被李綱提拔上來的河北路招撫使張所和河東路經製副使的傅亮等人也被殃及池魚,慘遭罷免。
李綱罷相之後,張所被貶入嶺南(廣東、廣西等地的泛指)。
那個時候的嶺南,可不是說的廣州這樣的好地方。
陸路入嶺南,一路上山林茂密,蛇蟲叢生,又有瘧疾、瘟疫、毒瘴氣加持,被貶嶺南的,基本也就意味著九死一生。
雖然當時都是“刑不上士大夫”,當官的除非造反,很少有判死刑那一說。
但是當時隻要是被貶嶺南或者崖州,其言下之意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去死了,省的遭罪”。
貶謫嶺南或者崖州,那都是文官的噩夢,談之令人色變。
隻要去了,那基本上約等於直接判了“死緩”,出手之人還不用背負惡名。
崖州也就是指如今的海南省,如今的旅遊勝地三亞,宋時稱為吉陽軍,南宋宰相趙鼎當年就是被貶到此處,後來性格剛烈的趙鼎在1147年於三亞絕食而死。
就連同樣當過宰相的李綱,於1129年十一月底也差點被貶去海南。
隻不過運氣好,剛和兒子渡過瓊州海峽,四天後就得到了赦還的消息,最後直接歸隱了。
嶽飛當年被害之後,他的後人就是被流放入嶺南(廣東惠州)。
當時生望渺茫,嚇得嶽飛的續弦李娃為了保存嶽飛最後的血脈。
就把當時嶽飛原配夫人劉氏所生最小的兒子,十二歲的嶽霖托付於嶽飛一起抗金的好友貢祖文。
最終,還在發燒的嶽霖被貢祖文在蘆葦灘尋到。
李娃給貢祖文的托付文書上寫到“祖文兄如麵,霖兒托據,來世當報”。
張所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終其一生未入嶺南,不幸的是,他在被貶去嶺南的路上就在潭州被鍾相楊幺給“幹掉”了。
這也是為啥後來嶽飛在張浚當宰相時候,打楊幺打的那麽起勁兒,主要是被氣懵圈了……
最終,嶽飛於1135年二月滅了楊幺。
其實自上月開始,完顏宗望的部隊就打到了真定府。
隨後在進攻磁州的時候,宗澤老當益壯,親自披甲迎戰拒敵。
最終帶領守軍砍了一百多號金兵,這也是宋金對戰以來的首次勝利。
與此同時,宋欽宗一看,這回金兵怕是要玩真的了。
不得已之下,又派他的“好弟弟”趙構,再次北上金營求和。
不過,這回被虞允文堵了個正著,在磁州被宗澤和虞允文聯手勸阻下來。
虞允文總算是“未辱師命”,攔下來趙構。
同時,也算是跟趙構搭上了線,宋齊魯得知消息後興奮的一晚上沒睡著。
這回算是穩了!
終於“抱上”了趙構這條天字第一號大腿!
心裏的大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以後隻要宋齊魯不在大宋朝作死造反,以他的本事獲得趙構的“聖眷”,在這大宋橫著走,那基本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趙構在被宗澤和虞允文聯手攔阻之後,便沒有繼續北上金營。
而是轉回了相州,也就是嶽飛的老家(嶽飛乃是相州湯陰人,今河南商丘市湯陰縣)。
因為虞允文之前專程跑到開封給趙構送“無字天書”的緣故,再加上這回虞允文和宗澤聯手勸阻。
此外趙構還聽聞虞允文此次帶來的大批的戰馬、軍糧和被服等軍需之物。
趙構這才確信虞允文的確不是他哥宋欽宗派來試探自己的人了。
於是回相州時候,專門把虞允文帶在了身邊。
其實宋朝太祖趙匡胤本就是殿前禦林軍首領出身,自身武力高強。
趙匡胤、趙匡義兄弟二人更是以武立國,所以作為他們的後代,趙構多少也有一些武力的基因,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廢柴。
而且像宋欽宗趙桓和宋高宗趙構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也不像曆史傳聞的那樣“軟弱、無能、昏庸”,隻知道一味的屈辱求和,甚至不惜當“侄皇帝”。
隻不過當時宋朝廷內多數官員都是“投降派”,這些官員占據實權。
而皇帝手中要人沒人,要錢沒錢,不被這些“士大夫”架空那才有鬼呢。
作為一個平常人,我們都知道東京被圍之時,宋欽宗自己親自去金營求和,無異於送死的“傻逼”行徑。
難道從小就受到巨儒耳提麵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良好教育的趙桓不知道?
隻不過按照當時的情形,朝堂上三分之二的人“奏請”之下,他不去也得去,要不然“換”你這皇帝還不分分鍾的事?
要壞就怪他們祖宗趙匡胤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開頭!
雖說他得位“不正”,為了防止其他武官專橫篡權,效仿他的舊事,同時堵住天下文人的悠悠眾口。
所以揚文抑武的有些太過了!
把文官地位抬升的太高了!
與士大夫共天下?
屁!
在宋齊魯看來,這本就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重要的是平衡製約,把控好中間的度。
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
所以說,這沒有“禦龍術”傳家,“野路子”出身的皇帝,這事兒辦的還真是有點不太漂亮。
宋徽宗在第一次金兵圍城,嚇得想要南逃的時候,還不是被“眾卿家”給“勸”禪位的?
所以有些時候,被文人“粉飾太平”後寫的甩鍋版史記,還真得辯證的去解讀。
相反,據《宋史》記載趙構這人不僅天性聰慧,更是博聞強記,身體更是強壯,可開“一石半”的強弓(相當於接近200斤)。
要知道此時,就算是拱衛京師的禁軍選拔標準也不過是一石弓罷了!
趙構雖然自小長於深宮婦人之手,性格可能多少帶一些軟弱和妥協性。
但真要把他說成是“廢物點心”一般的慫蛋,宋齊魯對這事兒是絕對不敢苟同的。
就“靖康之難”以後,宋朝廷風雨飄搖,名存實亡的鳥樣子。
滿天下的文人大臣又不全是傻鳥,肯定也不會去擁立一個廢柴,然後把他推到前台當作自己效忠的對象!
雖然說包括徽、欽二宗在內的,宋太宗趙匡義一脈基本都被完顏宗望“打包”擄掠北上了。
可是宋太祖趙匡胤一脈由於“在野”而分散各地,還是沒有太大損傷的。
就像宋齊魯所在的泉州府就有宗正司,其中多為太祖一脈後人。
此時的趙構不過十九歲,比虞允文隻大了三歲,二人從年齡看更是容易打成一片。
加上趙構成功“破解”了宋齊魯的第一封“錦囊妙計”。
其中就是寫的讓趙構第一不要北上去金營。
第二就是十一月不要入開封。
隻寫了這兩件事,也沒有寫緣由。
至於怎麽破解的,這也沒什麽稀奇。
宋齊魯本來就是用蠟在紙上書寫的,這一點難不住趙構。
他用手摸了一下,收到錦書的當晚,就在火上烤了一下,最終顯示出以上幾行字。
開始他還不以為意,以為是趙桓派人試探的。
可這次的磁州之行,趙構算是見識到了宋齊魯的“未卜先知”之能。
於是他又想用相同方法炮製剩下的兩封錦書,想要提前“以窺天機”。
可是這招兒已經不靈了,上麵依舊不顯示字……
在金兵圍困東京之時,張所僅憑書信就召集了多達十七萬之眾義軍準備勤王。
要說這河北之地自古多義士,民眾都心向中原。
招兵勤王,紛紛景從。
整個幽雲十六州百姓雖然心向王朝,但是幾個世紀輪番落入異族統治之下,可謂是多災多難。
自公元938年石敬瑭個“兒皇帝”敬獻幽雲十六州開始,直至公元1125年遼國滅亡,北地百姓整整陷於遼國統治長達187年。
後又被金國統治109年(1125-1234)。
接著又被元朝的蒙古鐵騎統治了134年(1234-1368)。
最終直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這才真正歸於我漢人治下。
但等到嶽飛準備北上收複失地之時,北地百姓還仍舊紛紛起事響應,荷擔提漿以待王師……
就是後來南宋朝廷節節敗退,勢力範圍一直被壓製到了“大散關(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但是身處“敵後”的河北路和山東路義軍,仍舊是不停的起義襲擾金軍。
這弄得完顏宗望是頭疼不已,迫不得已專門派了金兀術帶大軍平趟河北路和山東各起義軍。
後來更是扶持了濟南府的知府-大漢奸劉豫,成立偽齊政權來打壓起義軍暴亂。
這就這樣,一直到1137年的十一月偽齊滅亡,都沒有徹底的把起義軍打壓下去。
就是到了1140年七月,嶽飛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後,到達朱仙鎮準備一展抱負“直搗黃龍”之時。
各路義軍仍舊紛紛起兵響應嶽飛。
但結果是嶽飛被趙構的十二道金牌詔令班師,白白錯失了大好時機。
說回這張所,就多少帶些悲情色彩了。
1127年趙構繼位之後,授予張所兵部員外郎。
等到李綱入相的時候,更是授予了河北路的招撫使,駐守大名府,招募義軍協同抗金。
在此期間,他更是破格提拔了嶽飛。
不過好景不長,李綱因堅決主張抗金,跟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意見相左。
所以宰相才當了七十七天就被擼了。
被李綱提拔上來的河北路招撫使張所和河東路經製副使的傅亮等人也被殃及池魚,慘遭罷免。
李綱罷相之後,張所被貶入嶺南(廣東、廣西等地的泛指)。
那個時候的嶺南,可不是說的廣州這樣的好地方。
陸路入嶺南,一路上山林茂密,蛇蟲叢生,又有瘧疾、瘟疫、毒瘴氣加持,被貶嶺南的,基本也就意味著九死一生。
雖然當時都是“刑不上士大夫”,當官的除非造反,很少有判死刑那一說。
但是當時隻要是被貶嶺南或者崖州,其言下之意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去死了,省的遭罪”。
貶謫嶺南或者崖州,那都是文官的噩夢,談之令人色變。
隻要去了,那基本上約等於直接判了“死緩”,出手之人還不用背負惡名。
崖州也就是指如今的海南省,如今的旅遊勝地三亞,宋時稱為吉陽軍,南宋宰相趙鼎當年就是被貶到此處,後來性格剛烈的趙鼎在1147年於三亞絕食而死。
就連同樣當過宰相的李綱,於1129年十一月底也差點被貶去海南。
隻不過運氣好,剛和兒子渡過瓊州海峽,四天後就得到了赦還的消息,最後直接歸隱了。
嶽飛當年被害之後,他的後人就是被流放入嶺南(廣東惠州)。
當時生望渺茫,嚇得嶽飛的續弦李娃為了保存嶽飛最後的血脈。
就把當時嶽飛原配夫人劉氏所生最小的兒子,十二歲的嶽霖托付於嶽飛一起抗金的好友貢祖文。
最終,還在發燒的嶽霖被貢祖文在蘆葦灘尋到。
李娃給貢祖文的托付文書上寫到“祖文兄如麵,霖兒托據,來世當報”。
張所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終其一生未入嶺南,不幸的是,他在被貶去嶺南的路上就在潭州被鍾相楊幺給“幹掉”了。
這也是為啥後來嶽飛在張浚當宰相時候,打楊幺打的那麽起勁兒,主要是被氣懵圈了……
最終,嶽飛於1135年二月滅了楊幺。
其實自上月開始,完顏宗望的部隊就打到了真定府。
隨後在進攻磁州的時候,宗澤老當益壯,親自披甲迎戰拒敵。
最終帶領守軍砍了一百多號金兵,這也是宋金對戰以來的首次勝利。
與此同時,宋欽宗一看,這回金兵怕是要玩真的了。
不得已之下,又派他的“好弟弟”趙構,再次北上金營求和。
不過,這回被虞允文堵了個正著,在磁州被宗澤和虞允文聯手勸阻下來。
虞允文總算是“未辱師命”,攔下來趙構。
同時,也算是跟趙構搭上了線,宋齊魯得知消息後興奮的一晚上沒睡著。
這回算是穩了!
終於“抱上”了趙構這條天字第一號大腿!
心裏的大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以後隻要宋齊魯不在大宋朝作死造反,以他的本事獲得趙構的“聖眷”,在這大宋橫著走,那基本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趙構在被宗澤和虞允文聯手攔阻之後,便沒有繼續北上金營。
而是轉回了相州,也就是嶽飛的老家(嶽飛乃是相州湯陰人,今河南商丘市湯陰縣)。
因為虞允文之前專程跑到開封給趙構送“無字天書”的緣故,再加上這回虞允文和宗澤聯手勸阻。
此外趙構還聽聞虞允文此次帶來的大批的戰馬、軍糧和被服等軍需之物。
趙構這才確信虞允文的確不是他哥宋欽宗派來試探自己的人了。
於是回相州時候,專門把虞允文帶在了身邊。
其實宋朝太祖趙匡胤本就是殿前禦林軍首領出身,自身武力高強。
趙匡胤、趙匡義兄弟二人更是以武立國,所以作為他們的後代,趙構多少也有一些武力的基因,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廢柴。
而且像宋欽宗趙桓和宋高宗趙構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也不像曆史傳聞的那樣“軟弱、無能、昏庸”,隻知道一味的屈辱求和,甚至不惜當“侄皇帝”。
隻不過當時宋朝廷內多數官員都是“投降派”,這些官員占據實權。
而皇帝手中要人沒人,要錢沒錢,不被這些“士大夫”架空那才有鬼呢。
作為一個平常人,我們都知道東京被圍之時,宋欽宗自己親自去金營求和,無異於送死的“傻逼”行徑。
難道從小就受到巨儒耳提麵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良好教育的趙桓不知道?
隻不過按照當時的情形,朝堂上三分之二的人“奏請”之下,他不去也得去,要不然“換”你這皇帝還不分分鍾的事?
要壞就怪他們祖宗趙匡胤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開頭!
雖說他得位“不正”,為了防止其他武官專橫篡權,效仿他的舊事,同時堵住天下文人的悠悠眾口。
所以揚文抑武的有些太過了!
把文官地位抬升的太高了!
與士大夫共天下?
屁!
在宋齊魯看來,這本就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重要的是平衡製約,把控好中間的度。
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
所以說,這沒有“禦龍術”傳家,“野路子”出身的皇帝,這事兒辦的還真是有點不太漂亮。
宋徽宗在第一次金兵圍城,嚇得想要南逃的時候,還不是被“眾卿家”給“勸”禪位的?
所以有些時候,被文人“粉飾太平”後寫的甩鍋版史記,還真得辯證的去解讀。
相反,據《宋史》記載趙構這人不僅天性聰慧,更是博聞強記,身體更是強壯,可開“一石半”的強弓(相當於接近200斤)。
要知道此時,就算是拱衛京師的禁軍選拔標準也不過是一石弓罷了!
趙構雖然自小長於深宮婦人之手,性格可能多少帶一些軟弱和妥協性。
但真要把他說成是“廢物點心”一般的慫蛋,宋齊魯對這事兒是絕對不敢苟同的。
就“靖康之難”以後,宋朝廷風雨飄搖,名存實亡的鳥樣子。
滿天下的文人大臣又不全是傻鳥,肯定也不會去擁立一個廢柴,然後把他推到前台當作自己效忠的對象!
雖然說包括徽、欽二宗在內的,宋太宗趙匡義一脈基本都被完顏宗望“打包”擄掠北上了。
可是宋太祖趙匡胤一脈由於“在野”而分散各地,還是沒有太大損傷的。
就像宋齊魯所在的泉州府就有宗正司,其中多為太祖一脈後人。
此時的趙構不過十九歲,比虞允文隻大了三歲,二人從年齡看更是容易打成一片。
加上趙構成功“破解”了宋齊魯的第一封“錦囊妙計”。
其中就是寫的讓趙構第一不要北上去金營。
第二就是十一月不要入開封。
隻寫了這兩件事,也沒有寫緣由。
至於怎麽破解的,這也沒什麽稀奇。
宋齊魯本來就是用蠟在紙上書寫的,這一點難不住趙構。
他用手摸了一下,收到錦書的當晚,就在火上烤了一下,最終顯示出以上幾行字。
開始他還不以為意,以為是趙桓派人試探的。
可這次的磁州之行,趙構算是見識到了宋齊魯的“未卜先知”之能。
於是他又想用相同方法炮製剩下的兩封錦書,想要提前“以窺天機”。
可是這招兒已經不靈了,上麵依舊不顯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