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遇襲,令狐文自己的手下傷亡五十來人。阿奴這邊李長風和十七受了輕傷,雲丹的人死亡四人,重傷六人。本來這天夜裏,雲丹傳消息說會出來,他們大部分人原是跟著沈青娘守在外麵的一棟民房裏等候消息,大家都沒睡,裝備整齊,聽見令狐文的吼聲和銅鑼聲,知道不妙,紛紛趕到翻牆進來,跟前麵進來的刺客正好碰個正著。沈家護衛加上雲丹的察雅武士有四十來人。要不是他們趕來及時,光靠令狐文那些迷迷糊糊匆忙迎戰的侍衛們隻怕支撐不了太久。
令狐文發現被抓的都是土匪,有二十六個,居然分兩窩。一窩是榮經花灘那邊的一個女匪首鮑三娘的,鮑三娘腿被砍了一刀,正在治傷,令狐文滿佩服她,醫官都沒給他們用麻藥,她一個女流之輩居然咬牙硬挺;還有一個就是那位三隻眼新投的的東家,蘆山飛仙關的李元亨,那個哼哼唧唧破了肚子哭個不停的小土匪李元通的哥哥,這次被他逃了。李元通沒兩天就死了,他的腸子被飛爪拉破了幾個洞。阿奴看見他滿是稚氣的臉,覺得很不是滋味。
土匪們說有人花了大錢請他們助陣,原本這樣的好事輪不到他們。不過劉暢起兵的時候募兵用了強製手段,大股的土匪不是被剿,就是像碉門的李全一樣的被收編。這幾年,隨著劉暢的勢力漸漸西移,對雅州一帶的控製力減弱,烏蠻立國之後,各處部族首領蠢蠢欲動,而原本不入流的小土匪漸漸壯大,這些人補充了之前那些土匪留下的權利與地域的真空,鮑三娘就是其中一個。
她也是倒黴催的,做哪一行都是虧本,最後向‘行錢’(高利貸的一種,借債人)借了高利貸做起了背行的生意,開張才兩月,瀘定橋邊漢蕃開戰,背行被迫關門,她背了一屁股債,老公也氣死了。她一咬牙拉著六七個兄弟做起了土匪,據說一手飛鏢甩得準頭極好。
而李元亨據說專門搶劫過飛仙關一帶的馬幫,不過這年頭連三岩旺丹那樣的強人都窮困潦倒,索瑪這樣的烏蠻奴隸主都財政吃緊,更不要說小股土匪。那些依靠茶葉吃飯的底層老百姓個個窮困潦倒,來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他的狀況也就越來越糟,漸漸的飯都吃不飽,快混不下去了。三天前有人請他們,見到久違的銀子,他們眼睛都綠了。這次死的土匪大部分是他的人。
土匪們辨認屍體,認出其中十具不是一夥兒的。這些年,劉暢與劉鵬沒有少向對方派刺客。這些屍體的形貌令狐文一眼就可以認出是北地的軍人,他覺得自己日後就是卸甲歸田了,回家做個仵作也不錯。
鮑三娘說他們都不知道這裏住的是王爺,否則向天借膽也不敢來。刺客領頭的是個刀疤臉,聽手下叫他劉大哥,他們有十五個人,個個二三十歲左右,體形剽悍,刀疤臉隻說這裏住著一個仇家,人多勢眾,但是很有錢,他們隻要仇人性命,事成之後錢財隨他們拿。但是路上她曾聽到姓劉的刀疤臉吩咐,人殺完後要檢查一下有沒有一個疤臉少年。
令狐文想,那就是想一箭雙雕了。劉仲出現在雅州的消息老早就流傳出去,還是劉暢命令他散布的。隻是這批人遲遲不來,他差點想找人扮演刺客算了。這些天自己注意力又全被阿奴轉移,幾乎釀成大錯。他還發現自己的手下居然有五個是死在鮑三娘的飛鏢之下的,都是一鏢斃命,這老娘們端的狠辣,跟阿奴一家子一個德性,問完口供要不要宰了祭拜兄弟們?自從遇見阿奴兄妹,令狐文覺得一股鬱氣窩在心口很久了,無處發作,上次被雙胞胎射殺的六個兄弟才剛下葬。偏偏這兩人殺不得。
阿奴也發現了。因為十七手臂上的傷就是鮑三娘幹的,十七說那老娘們的鏢又準又快,根本躲不了,要不是被十二踹了一腳,隻怕那鏢就直奔他心窩了。
她打聽了一下鮑三娘的簡曆,對她很感興趣。據說她家原本小有資產,她和丈夫先後做過‘打魚子’(漁業)、 ‘軲轤子’(賭博營業)、屠夫、米糧店、背行,全部以失敗告終。算起來這位大娘從事過捕撈業、零售業、屠宰業、物流業、賭博業,最後‘起棚子’落草為寇。聽說她第一樁‘買賣’頗為滑稽,剛剛落草,七八號人對業務很不熟悉,鮑三娘於是把決定權交給了神明,經過插香飲酒、燒‘千張紙’、殺雞‘看財喜’後,選擇了花灘牛欄岩起手搶劫。牛欄岩位置偏僻、地勢險要,搶到東西也容易脫身。新鮮出爐的草莽們十分得意,興致勃勃地埋伏在荒草中,蹲守在大樹後,可一連等了好幾天,鬼影都沒有看到一個,最後遇上個大路不走偏走小路的‘倒黴鬼’,隻搶來一袋鹽巴。出師不利的土匪們很是沮喪,於是他們決定挪地方做買賣。可是現在馬幫搶不著,昔日繁華的茶馬道上空無一人,一條線上的土匪們都在嗷嗷待哺。最後鮑三娘幹脆改行做‘拉肥豬’(顧名思義,過年時直接搶人家的肥豬)和‘報童子’(拐地主老財的孩子要贖金)。這支土匪才生存下來,漸漸發展壯大。
阿奴聽了佩服的五體投地,屢敗屢戰,勇氣可嘉,她差的隻是運氣而已。現在自己正缺一個可以在雅州綠林說得上話的。她直接找劉暢要人,這兩天和沈謙談判的劉暢正焦頭爛額,隨手寫了張紙條把鮑三娘和手下送給了阿奴。
阿奴這才去見鮑三娘。
這位女匪首大約四十來歲,五短身材,方臉粗眉,一雙細眯眼精光四射,穿著男子的短襖長褲,纏著白色頭巾。現在斷了腿,正綁著夾板躺在地上。
這種人喜歡開門見山,阿奴也不廢話,直接問道:“我能保你和你手下性命,跟我走聽我號令如何?”
鮑三娘這兩天一直在想自己會被怎樣處置,她知道自己殺了令狐文的手下,那個冷冰冰的將軍看自己的眼神像看個死人。隻是沒想到一線生機卻來自眼前這個嬌嫩的象朵花似的小姑娘。
阿奴幹脆透底:“我要建一個馬幫,需要一個在川西吃得開的人。”
鮑三娘疑惑:“為什麽找我,我的勢力也不大。”
“我喜歡你,就這麽簡單。”
鮑三娘還是遲疑:“現在走這條路的馬幫都快倒了。”連累他們做土匪也沒賺頭。
“我有法子,現在給我一句話,行不行?”
鮑三娘更直接:“我不能瞞你,我生意做一次虧一次,沒那命。”
“快人快語,我喜歡這樣的。”阿奴笑起來,“我早知道了,不用你做生意,隻要你做保鏢,保證這一路的平安就行。”見她仍然一臉猶豫,阿奴心想這也是個實誠人,其實她完全可以先利用自己脫身,然後再作打算,她卻寧願先說清楚,哪怕眼看性命不保。
她打定主意,將手上那串羅桑給的瑟珠取下來,戴在鮑三娘手上,學著羅桑的口吻說道:“你別看它不起眼,它是吐蕃花教(薩迦派)的掌教加持過,我阿爸特特幫我求來的,聽說戴著這個可以消災避禍,延年益壽。這些年我戴著它,幾次化險為夷,昨天還剛剛從火裏逃生。”
鮑三娘將信將疑,花教掌教是什麽東西?旁邊一個曾住在漢蕃雜居地的小土匪湊過來:“大姐,這可是個難得的寶貝,花教的掌教在吐蕃是個有名的大和尚,門下信眾無數,據說法力無邊。這種珠子隻有吐蕃貴族才有,貴重的很。”
鮑三娘連忙將瑟珠塞回去:“不行,那這個不就是你阿爸給你的護身符,哪能隨便送人?”
那小土匪又解釋說:“這珠子據說有靈,這位姑娘說給你就給你了,她不能收回去。”
鮑三娘有些手足無措,這個小姑娘保自己合手下的命不說,還送這個貴重到有錢也沒處買的護身珠子給自己,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
果然阿奴笑道:“我也不瞞你,你也不能白白入夥,按規矩一樣要交投名狀。”
鮑三娘大奇:“你也是土匪?”
阿奴笑起來,也不否認:“自古官匪一家,哪分得清?你的投名狀就是李元亨的命。”
鮑三娘默不作聲。
阿奴繼續說道:“我昨天殺了他的弟弟,總要防他日後報仇。我經常要在這一帶活動,這種隱患還是早點除掉的好,你傷好後就去吧。隻要成功了,我保你現在的性命和日後的財源滾滾,若是不願意的話,令狐文會很高興你的選擇。”
這些天,令狐文已經掩飾不住騰騰殺氣。
鮑三娘看了周圍一圈,手下的夥計們正一臉渴求的看著她,兄弟一場,總不能讓他們丟了性命。她一咬牙:“我聽你的。”
隨後鮑三娘一幹人紛紛發了毒誓,有的人害怕不夠虔誠,阿奴會不管他們,誓言裏的報應惡毒之極。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是詛咒。
阿奴笑道:“就這樣吧。好生籌劃,務必死要見屍,查清楚了再來回我,若是我不在,你去磨西的領主府找吐蕃人,就說木雅草原的阿奴讓你來的。”
阿奴和雲丹這兩天也在看口供,那晚刺客來的蹊蹺,他倆總懷疑劉暢做手腳,或者是他們放消息讓梁王的人知道劉仲的下落,否則那天怎麽那麽巧劉暢剛好不在。
阿奴想起那支射到床板上的箭就不寒而栗,位置可真準。(未完待續)
令狐文發現被抓的都是土匪,有二十六個,居然分兩窩。一窩是榮經花灘那邊的一個女匪首鮑三娘的,鮑三娘腿被砍了一刀,正在治傷,令狐文滿佩服她,醫官都沒給他們用麻藥,她一個女流之輩居然咬牙硬挺;還有一個就是那位三隻眼新投的的東家,蘆山飛仙關的李元亨,那個哼哼唧唧破了肚子哭個不停的小土匪李元通的哥哥,這次被他逃了。李元通沒兩天就死了,他的腸子被飛爪拉破了幾個洞。阿奴看見他滿是稚氣的臉,覺得很不是滋味。
土匪們說有人花了大錢請他們助陣,原本這樣的好事輪不到他們。不過劉暢起兵的時候募兵用了強製手段,大股的土匪不是被剿,就是像碉門的李全一樣的被收編。這幾年,隨著劉暢的勢力漸漸西移,對雅州一帶的控製力減弱,烏蠻立國之後,各處部族首領蠢蠢欲動,而原本不入流的小土匪漸漸壯大,這些人補充了之前那些土匪留下的權利與地域的真空,鮑三娘就是其中一個。
她也是倒黴催的,做哪一行都是虧本,最後向‘行錢’(高利貸的一種,借債人)借了高利貸做起了背行的生意,開張才兩月,瀘定橋邊漢蕃開戰,背行被迫關門,她背了一屁股債,老公也氣死了。她一咬牙拉著六七個兄弟做起了土匪,據說一手飛鏢甩得準頭極好。
而李元亨據說專門搶劫過飛仙關一帶的馬幫,不過這年頭連三岩旺丹那樣的強人都窮困潦倒,索瑪這樣的烏蠻奴隸主都財政吃緊,更不要說小股土匪。那些依靠茶葉吃飯的底層老百姓個個窮困潦倒,來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他的狀況也就越來越糟,漸漸的飯都吃不飽,快混不下去了。三天前有人請他們,見到久違的銀子,他們眼睛都綠了。這次死的土匪大部分是他的人。
土匪們辨認屍體,認出其中十具不是一夥兒的。這些年,劉暢與劉鵬沒有少向對方派刺客。這些屍體的形貌令狐文一眼就可以認出是北地的軍人,他覺得自己日後就是卸甲歸田了,回家做個仵作也不錯。
鮑三娘說他們都不知道這裏住的是王爺,否則向天借膽也不敢來。刺客領頭的是個刀疤臉,聽手下叫他劉大哥,他們有十五個人,個個二三十歲左右,體形剽悍,刀疤臉隻說這裏住著一個仇家,人多勢眾,但是很有錢,他們隻要仇人性命,事成之後錢財隨他們拿。但是路上她曾聽到姓劉的刀疤臉吩咐,人殺完後要檢查一下有沒有一個疤臉少年。
令狐文想,那就是想一箭雙雕了。劉仲出現在雅州的消息老早就流傳出去,還是劉暢命令他散布的。隻是這批人遲遲不來,他差點想找人扮演刺客算了。這些天自己注意力又全被阿奴轉移,幾乎釀成大錯。他還發現自己的手下居然有五個是死在鮑三娘的飛鏢之下的,都是一鏢斃命,這老娘們端的狠辣,跟阿奴一家子一個德性,問完口供要不要宰了祭拜兄弟們?自從遇見阿奴兄妹,令狐文覺得一股鬱氣窩在心口很久了,無處發作,上次被雙胞胎射殺的六個兄弟才剛下葬。偏偏這兩人殺不得。
阿奴也發現了。因為十七手臂上的傷就是鮑三娘幹的,十七說那老娘們的鏢又準又快,根本躲不了,要不是被十二踹了一腳,隻怕那鏢就直奔他心窩了。
她打聽了一下鮑三娘的簡曆,對她很感興趣。據說她家原本小有資產,她和丈夫先後做過‘打魚子’(漁業)、 ‘軲轤子’(賭博營業)、屠夫、米糧店、背行,全部以失敗告終。算起來這位大娘從事過捕撈業、零售業、屠宰業、物流業、賭博業,最後‘起棚子’落草為寇。聽說她第一樁‘買賣’頗為滑稽,剛剛落草,七八號人對業務很不熟悉,鮑三娘於是把決定權交給了神明,經過插香飲酒、燒‘千張紙’、殺雞‘看財喜’後,選擇了花灘牛欄岩起手搶劫。牛欄岩位置偏僻、地勢險要,搶到東西也容易脫身。新鮮出爐的草莽們十分得意,興致勃勃地埋伏在荒草中,蹲守在大樹後,可一連等了好幾天,鬼影都沒有看到一個,最後遇上個大路不走偏走小路的‘倒黴鬼’,隻搶來一袋鹽巴。出師不利的土匪們很是沮喪,於是他們決定挪地方做買賣。可是現在馬幫搶不著,昔日繁華的茶馬道上空無一人,一條線上的土匪們都在嗷嗷待哺。最後鮑三娘幹脆改行做‘拉肥豬’(顧名思義,過年時直接搶人家的肥豬)和‘報童子’(拐地主老財的孩子要贖金)。這支土匪才生存下來,漸漸發展壯大。
阿奴聽了佩服的五體投地,屢敗屢戰,勇氣可嘉,她差的隻是運氣而已。現在自己正缺一個可以在雅州綠林說得上話的。她直接找劉暢要人,這兩天和沈謙談判的劉暢正焦頭爛額,隨手寫了張紙條把鮑三娘和手下送給了阿奴。
阿奴這才去見鮑三娘。
這位女匪首大約四十來歲,五短身材,方臉粗眉,一雙細眯眼精光四射,穿著男子的短襖長褲,纏著白色頭巾。現在斷了腿,正綁著夾板躺在地上。
這種人喜歡開門見山,阿奴也不廢話,直接問道:“我能保你和你手下性命,跟我走聽我號令如何?”
鮑三娘這兩天一直在想自己會被怎樣處置,她知道自己殺了令狐文的手下,那個冷冰冰的將軍看自己的眼神像看個死人。隻是沒想到一線生機卻來自眼前這個嬌嫩的象朵花似的小姑娘。
阿奴幹脆透底:“我要建一個馬幫,需要一個在川西吃得開的人。”
鮑三娘疑惑:“為什麽找我,我的勢力也不大。”
“我喜歡你,就這麽簡單。”
鮑三娘還是遲疑:“現在走這條路的馬幫都快倒了。”連累他們做土匪也沒賺頭。
“我有法子,現在給我一句話,行不行?”
鮑三娘更直接:“我不能瞞你,我生意做一次虧一次,沒那命。”
“快人快語,我喜歡這樣的。”阿奴笑起來,“我早知道了,不用你做生意,隻要你做保鏢,保證這一路的平安就行。”見她仍然一臉猶豫,阿奴心想這也是個實誠人,其實她完全可以先利用自己脫身,然後再作打算,她卻寧願先說清楚,哪怕眼看性命不保。
她打定主意,將手上那串羅桑給的瑟珠取下來,戴在鮑三娘手上,學著羅桑的口吻說道:“你別看它不起眼,它是吐蕃花教(薩迦派)的掌教加持過,我阿爸特特幫我求來的,聽說戴著這個可以消災避禍,延年益壽。這些年我戴著它,幾次化險為夷,昨天還剛剛從火裏逃生。”
鮑三娘將信將疑,花教掌教是什麽東西?旁邊一個曾住在漢蕃雜居地的小土匪湊過來:“大姐,這可是個難得的寶貝,花教的掌教在吐蕃是個有名的大和尚,門下信眾無數,據說法力無邊。這種珠子隻有吐蕃貴族才有,貴重的很。”
鮑三娘連忙將瑟珠塞回去:“不行,那這個不就是你阿爸給你的護身符,哪能隨便送人?”
那小土匪又解釋說:“這珠子據說有靈,這位姑娘說給你就給你了,她不能收回去。”
鮑三娘有些手足無措,這個小姑娘保自己合手下的命不說,還送這個貴重到有錢也沒處買的護身珠子給自己,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
果然阿奴笑道:“我也不瞞你,你也不能白白入夥,按規矩一樣要交投名狀。”
鮑三娘大奇:“你也是土匪?”
阿奴笑起來,也不否認:“自古官匪一家,哪分得清?你的投名狀就是李元亨的命。”
鮑三娘默不作聲。
阿奴繼續說道:“我昨天殺了他的弟弟,總要防他日後報仇。我經常要在這一帶活動,這種隱患還是早點除掉的好,你傷好後就去吧。隻要成功了,我保你現在的性命和日後的財源滾滾,若是不願意的話,令狐文會很高興你的選擇。”
這些天,令狐文已經掩飾不住騰騰殺氣。
鮑三娘看了周圍一圈,手下的夥計們正一臉渴求的看著她,兄弟一場,總不能讓他們丟了性命。她一咬牙:“我聽你的。”
隨後鮑三娘一幹人紛紛發了毒誓,有的人害怕不夠虔誠,阿奴會不管他們,誓言裏的報應惡毒之極。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是詛咒。
阿奴笑道:“就這樣吧。好生籌劃,務必死要見屍,查清楚了再來回我,若是我不在,你去磨西的領主府找吐蕃人,就說木雅草原的阿奴讓你來的。”
阿奴和雲丹這兩天也在看口供,那晚刺客來的蹊蹺,他倆總懷疑劉暢做手腳,或者是他們放消息讓梁王的人知道劉仲的下落,否則那天怎麽那麽巧劉暢剛好不在。
阿奴想起那支射到床板上的箭就不寒而栗,位置可真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