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黑得早。
梁王府的侍衛突然聽見外麵有人高聲叫道:“請梁王妃接旨。”
幾個侍衛互看一眼,將門上巴掌大的窺視孔打開,昏暗的大門外果然站著一位欽差模樣的人,手上捧著一個卷軸,身後站著一溜的人,似乎就是宣讀聖旨的官員應有的排場。
沈雄趕過來對著小孔說道:“這位大人,非常時期,請勿見怪,能否先將聖旨給在下看一眼?”
那名欽差不耐煩的將聖旨遞到沈雄麵前一晃,聲音驕慢:“看清楚沒?”
“大人怎的稱呼?在下也好稟報我家王妃。”
“我姓李。”官職卻沒報。
沈雄也不介意:“大人請等會,在下去請王妃娘娘。”
“真有聖旨?”阿奴有些吃驚,難道不是謝小虎的人?
“看著是聖旨的形狀沒錯,不過他隻讓我看了一眼。”沈雄也疑惑,“難道真是皇上有事?”阿奴抬頭看見永林公主還在暖閣外麵,雖然天色昏暗,但是她是躺在擔架上,自然一目了然,阿奴皺了皺眉:“怎麽皇姑母不是最早走的?”
“大長公主生著病,收拾的慢了些,那些華家人等不及,鬧著要走,有的哭哭啼啼的,屬下被煩的不行,想想時間緊急就讓華家人先過了。”沈雄很不屑的說。
“這樣,你把蘭英叫來去看看,她在宮中呆的久,這些東西比我們懂得多。”阿奴總共沒見過幾份聖旨。
於是梁王府大門的小窺視孔又打開了,裏麵一個聲音清脆的女人說:“聖旨湊上前來讓臣妾看看,實在對不住欽差大人,如今,滿城都不太平,闔府上下都是女眷,臣妾不敢掉以輕心。”
那名李大人將照舊將聖旨在窺視孔前打個晃,那女子為難:“大人,臣妾看不清,能否再近些?”
李大人咳嗽一聲:“皇上的聖旨哪能有假?王妃娘娘還是速開中門的好,不要誤了我跟皇上交差。”
“大人海涵,王府裏麵還有大長公主和二皇子在,若是出了差錯,臣妾也難辭其咎。”
那李大人僵持片刻,見實在無法,隻有將手中的玉軸淩錦聖旨打開湊近小孔。蘭英就著火把的光亮看了看,也不多說,將窺視孔一關,裏麵扣上,轉頭壓低聲音對阿奴說道:“是皇帝的筆跡,旁邊好像有皇帝的小印,看不清。不過上麵沒有中書省和樞密院的蓋章。聖旨必須經過中書省樞密院用印發出,這樣才能意義,皇帝直接發出的隻能算中旨,中書省和樞密院有權拒絕承認它的法律地位,底下的官員也有權拒絕執行而不算抗旨。”皇帝的筆跡可以模仿,而小印就是私章,又不是玉璽,更沒有說服力,大概這麽短的時間去刻印也來不及,謝小虎怕露出破綻,隻有等天黑才行動。上輩子阿奴幾乎就是在假冒偽劣商品的包圍中過日子,對這些伎倆早就不陌生。
假傳聖旨?謝小虎大概想破釜沉舟,連這種拙劣的把戲都出來了。
外麵正準備賺開梁王府大門的一幹人已經等得不耐煩,謝小虎正準備下攻擊令,突然發現前方大亮,一道道煙花呼嘯而上,漫天綻放五顏六色的絢麗花朵。
他緩緩地舉起長槍,看來那個梁王妃果真如傳言中說的一般狡詐多疑,自己的這番心機是瞎子點蠟——白費了。他後悔不已,早知道剛才就用硬的,隻怕這會子梁王府早就拿下來了。
沈雄見煙花上天,知道與謝小虎已經圖窮匕見。趕到淩雲樓上見白巴堪堪把煙花放完,光亮一閃而逝,三人眼前突然暗如永夜,好一會兒才適應過來。
梁王府外剛剛燃起的火把照亮了整條東街。沈雄倒吸一口涼氣,外麵已經是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禁衛。
王府裏加上吐蕃侍衛才一百多個侍衛。他連忙催促阿奴走人:“娘娘,屬下可以支持一陣子,你快走。”
阿奴嗬斥道:“支持什麽?隻要能先打退他一會兒,趁著空隙大家都走,最後一定要放把火,特別是暖閣,別讓他們找到密道進口。”
沈雄剛提起來的豪情萬丈被王妃娘娘一語打散,尷尬的笑兩聲
梁王府裏連粗使的仆役都已經下到密道,外麵已經是喊殺聲四起,侍衛們全在外麵,瓊瑪他們先走了,最後隻有阿奴一個人,她咬咬牙快速的趕上。
這條密道是當時自己臨時起意,修的倉促,很多地方都在滴水,隻能一人通過,兩人就要側著。大家走的緩慢,不是還能聽見前麵的抱怨聲和哭泣聲,還有輕輕的嗬斥聲。阿奴撇撇嘴,心裏厭煩,要不是這幫子華家女人,上麵的侍衛也有時間逃出來,到時候把地道的鐵門卡死,就是神仙也過不來。如今她們還要如喪考妣吵吵鬧鬧。
大約走了一個時辰,他們才走出密道,守在密道口的戈達看見阿奴終於露出頭,頓時歡天喜地,可是王妃後麵再沒有人,他的笑容凝結在嘴角。阿奴拍拍他:“白巴斷後。”
戈達仰頭長長地呼哨了一聲,鑽進密道裏,幾個留守在田莊裏的吐蕃侍衛也趕上來,轉瞬沒入地道。他們形貌與中原人不同,陰沉沉的黑臉在火光下一閃而過,看著駭人,華家的女眷們被嚇得擠成一團,有的甚至哭出來。一個婦人站出來喝道:“安靜些,那是吐蕃人。”
阿奴冷眼看著,朝老七歪歪頭:“老七哥哥,這些人是華家人。”
老七眼皮也不抬:“那個,沈飛,將她們帶到那個空的穀倉裏。”
阿奴走進田莊的大屋,找到孩子們,小金和小洛是不知愁的年紀,看見她就要抱。劉鐵一臉害怕,扯著她的衣袖死命拉:“皇嬸,我想要母後。”
下午眾人一臉惶急忙忙地帶他們走那條漫長而黑暗的地道,他雖然才六歲已經知道大事不妙。
截止到中午皇帝皇後還沒有危險,現在她也不知道,阿奴隻能抱起他,指著遠處黑魆魆長安城樓:“看看,我們離長安很近的,現在太晚了,明天我帶你們一起回去。”
“明天,一定。”劉鐵一臉認真伸出手指跟她拉鉤。
阿奴笑出聲來:“是不是小槿教你的?”
“是小洛。你不準騙我。”堂嬸的笑容好像暗夜中的太陽般光芒耀眼,暫時衝散了劉鐵心中的陰霾。拉過勾之後,他想想還是不放心,又追加了一句。
“好,明天一定帶你去。現在你是個好哥哥,帶小洛小槿去玩吧,等會吃飯。”
小槿也抓著母親的裙子:“抱抱,抱抱,我要講故事。”
阿奴“嘿嘿”幹笑兩聲:“講給哥哥聽?”
小槿嘴巴嘟得象朵小花,小洛也在母親腳邊撲騰鬧著要抱。看來下午的事情還是對他們有些影響。阿奴無奈,隻有陪著他們。女兒那漫長的故事每天都有新的篇章,她聽了前麵忘記了後麵。
外麵青霜過來:“王妃,華家大夫人陳氏求見。”
看來住穀倉她們不滿了,也是,連屋子都不願意跟自家姐妹們擠一擠的貴族千金怎麽願意住在穀倉那麽粗陋的地方。
蘭英正好走出來,見阿奴滿臉鄙夷,心想這位王妃還真是七情上臉。卻聽見王妃娘娘開口:“蘭英姐姐,你幫我應付一下吧,缺什麽找老七哥哥要。你看,”她指指自己腳邊的幾個孩子,“我根本走不了。”
蘭英剛想拒絕,卻看見王妃臉上似笑非笑,到嘴邊的話又縮回去。見她無話,阿奴滿意地帶著孩子走了。留下蘭英心中糾結:“王妃娘娘,我還沒答應到梁王府啊。”
青霜好笑:“蘭英姑姑,那一切拜托了,我還要去準備晚飯。上百個人的飯,大家都忙不過來了。”
陳氏站在這個髒兮兮的農家田莊裏,欲哭無淚。梁王府的人也欺人太甚,就那麽間穀倉,大倒是大,可是滿地都是灰塵,那些侍衛們隻給了她們一些稻草,連晚飯也沒著落。今天大家早飯沒吃,中飯在梁王府裏,幾個妯娌和侄女們嫌飯菜粗糲,硬是擱著沒吃,現在幾個小的餓得直哭。沒想到那樣的飯菜梁王妃還叫蘭英過來說要算錢。
她等了很久,才看見一個宮裝女子披著鬥篷提著紅燈籠過來,她定睛一看,是蘭英,臉色就不好看。
蘭英跟沒有看見她的臉色似的,嘴角噙著笑:“王妃實在走不開,要我過來問問,大夫人可有什麽事?”
陳氏氣得倒仰,蘭英還是小宮女的時候她就認識,也不是外人,索性滔滔不絕地抱怨了一通,末了說道:“我知道現在艱難些,能有間屋子容身就好,咱們幾個也就罷了,那些未出閣的姑娘們還有幾個小爺住在穀倉裏成何體統?這樣半點體麵都不給,難怪那些夫人們要‘蠻子蠻子’地叫,真真是野蠻人。”
蘭英自然知道阿奴看不起華家,叫她來就是存心不管了,怎麽會肯去回話,隻是裝模作樣歎口氣:“大夫人,您沒發現華為不見了?”
陳氏不知道劉琅劉瑜的事,聞言才記起自己兒子早上是一起坐車過來的,而到現在也沒看見兒子蹤跡,不由得大驚失色:“小為去哪了?”
蘭英卻換了話題:“大夫人有空還是勸府裏的姑娘們,中午的時候貴府千金辱罵王妃娘娘,恰好被她聽見了。她肯救你們,已經仁至義盡,我勸諸位還是消停些吧。”將話說開,她拎著燈籠就走了。下午華家人趕著進密道,沒有一個人過問永林公主的事已經讓她寒了心。
陳氏呆若木雞,身後的貼身嬤嬤低聲勸道:“大夫人,咱們趕緊回去吧,左右不過挨兩天咱們就能回去了。”
陳氏抓住她的手:“舒娘,你也沒看見小為?”
舒娘歎氣:“大少爺應該沒事。夫人沒有聽出來麽?蘭英姑姑的意思是要咱們大家安分一點。”
人在屋簷下,陳氏無法,隻好趕回穀倉安撫家裏的姑奶奶們。
過了很久飯菜才送來,裝在三個大桶裏,一桶飯,一桶菜,還有一桶稀拉拉的湯。舒娘上前看了看,米飯是幹飯,有些發黃,菜是混炒的,看不出顏色,碗勺隻有幾個。她想開口多討要幾個。
送飯的仆婦大聲道:“夫人姑娘們將就一下,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沒有多餘的碗筷。”把話一扔轉身走了。
舒娘隻有先勺一碗飯菜遞給陳氏,她記掛著兒子,哪裏吃得下,吃兩口就遞給舒娘:“大家趕緊吃吧,如今不比得在家裏,不吃就要餓肚子。”
小丫頭們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但是自己主子還沒吃,她們隻有硬忍著。
華十五娘扒拉了兩口就吐出來:“這也是人吃的東西,比中午的還難吃。”身邊的乳娘連忙拿過來:“姑娘,將就些吧,橫豎過幾日歸家,你愛吃什麽就吃什麽。”
陳氏突然站起來:“十五娘,中午那個罵王妃的就是你?”
見大伯娘橫眉立目,手指上那長長的指甲指著自己麵門,紫色的蔻丹在昏暗的油燈下泛著詭異的黑光。華十五娘驚呆了。
她的母親是華家老二華定山的第六個小妾黃氏,見狀連忙將女兒扯在身後:“大夫人,我家十五娘可從來不會罵人。”
陳氏不理她,朝華定山的正妻嚴氏怒道:“老二家的,你可知道剛才我去求王妃,王妃為何連咱們的麵都不見,就是十五娘中午的時候辱罵王妃,被人家聽個正著。”
“什麽?六姨娘,可有這事?”嚴氏也吃了一驚,惡狠狠地眼神掃向十五娘。
“夫人冤枉,十五娘可是一向乖巧,嘴也笨,哪來的膽子敢罵堂堂王妃,大夫人從哪個挑三撥四的人嘴裏聽來,沒得冤枉了孩子。”黃氏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陳氏哪容她否認,華為下落不明一事讓她驚慌失措,如今有一個可以討好梁王妃的機會,她決不能放過。左右就是這幾個姑娘罵了王妃,就算不是十五娘也會是十六娘十九娘,隻有十五娘是庶出,用來頂缸正好。照她估計,蘭英是提醒自己華為已經在王妃的手裏,隻是她要自己兒子做什麽?二夫人嚴氏當時還想讓自己庶出的兒子跟梁王那個手有毛病的郡主定親,可以幾次進宮人家理都不理她。這次好容易有個機會,想來不會放過。
陳氏喝道:“哪那麽多廢話,十五娘,跟我去賠禮道歉。”
“我不去!”十五娘尖叫一聲縮進母親的懷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梁王府的侍衛突然聽見外麵有人高聲叫道:“請梁王妃接旨。”
幾個侍衛互看一眼,將門上巴掌大的窺視孔打開,昏暗的大門外果然站著一位欽差模樣的人,手上捧著一個卷軸,身後站著一溜的人,似乎就是宣讀聖旨的官員應有的排場。
沈雄趕過來對著小孔說道:“這位大人,非常時期,請勿見怪,能否先將聖旨給在下看一眼?”
那名欽差不耐煩的將聖旨遞到沈雄麵前一晃,聲音驕慢:“看清楚沒?”
“大人怎的稱呼?在下也好稟報我家王妃。”
“我姓李。”官職卻沒報。
沈雄也不介意:“大人請等會,在下去請王妃娘娘。”
“真有聖旨?”阿奴有些吃驚,難道不是謝小虎的人?
“看著是聖旨的形狀沒錯,不過他隻讓我看了一眼。”沈雄也疑惑,“難道真是皇上有事?”阿奴抬頭看見永林公主還在暖閣外麵,雖然天色昏暗,但是她是躺在擔架上,自然一目了然,阿奴皺了皺眉:“怎麽皇姑母不是最早走的?”
“大長公主生著病,收拾的慢了些,那些華家人等不及,鬧著要走,有的哭哭啼啼的,屬下被煩的不行,想想時間緊急就讓華家人先過了。”沈雄很不屑的說。
“這樣,你把蘭英叫來去看看,她在宮中呆的久,這些東西比我們懂得多。”阿奴總共沒見過幾份聖旨。
於是梁王府大門的小窺視孔又打開了,裏麵一個聲音清脆的女人說:“聖旨湊上前來讓臣妾看看,實在對不住欽差大人,如今,滿城都不太平,闔府上下都是女眷,臣妾不敢掉以輕心。”
那名李大人將照舊將聖旨在窺視孔前打個晃,那女子為難:“大人,臣妾看不清,能否再近些?”
李大人咳嗽一聲:“皇上的聖旨哪能有假?王妃娘娘還是速開中門的好,不要誤了我跟皇上交差。”
“大人海涵,王府裏麵還有大長公主和二皇子在,若是出了差錯,臣妾也難辭其咎。”
那李大人僵持片刻,見實在無法,隻有將手中的玉軸淩錦聖旨打開湊近小孔。蘭英就著火把的光亮看了看,也不多說,將窺視孔一關,裏麵扣上,轉頭壓低聲音對阿奴說道:“是皇帝的筆跡,旁邊好像有皇帝的小印,看不清。不過上麵沒有中書省和樞密院的蓋章。聖旨必須經過中書省樞密院用印發出,這樣才能意義,皇帝直接發出的隻能算中旨,中書省和樞密院有權拒絕承認它的法律地位,底下的官員也有權拒絕執行而不算抗旨。”皇帝的筆跡可以模仿,而小印就是私章,又不是玉璽,更沒有說服力,大概這麽短的時間去刻印也來不及,謝小虎怕露出破綻,隻有等天黑才行動。上輩子阿奴幾乎就是在假冒偽劣商品的包圍中過日子,對這些伎倆早就不陌生。
假傳聖旨?謝小虎大概想破釜沉舟,連這種拙劣的把戲都出來了。
外麵正準備賺開梁王府大門的一幹人已經等得不耐煩,謝小虎正準備下攻擊令,突然發現前方大亮,一道道煙花呼嘯而上,漫天綻放五顏六色的絢麗花朵。
他緩緩地舉起長槍,看來那個梁王妃果真如傳言中說的一般狡詐多疑,自己的這番心機是瞎子點蠟——白費了。他後悔不已,早知道剛才就用硬的,隻怕這會子梁王府早就拿下來了。
沈雄見煙花上天,知道與謝小虎已經圖窮匕見。趕到淩雲樓上見白巴堪堪把煙花放完,光亮一閃而逝,三人眼前突然暗如永夜,好一會兒才適應過來。
梁王府外剛剛燃起的火把照亮了整條東街。沈雄倒吸一口涼氣,外麵已經是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禁衛。
王府裏加上吐蕃侍衛才一百多個侍衛。他連忙催促阿奴走人:“娘娘,屬下可以支持一陣子,你快走。”
阿奴嗬斥道:“支持什麽?隻要能先打退他一會兒,趁著空隙大家都走,最後一定要放把火,特別是暖閣,別讓他們找到密道進口。”
沈雄剛提起來的豪情萬丈被王妃娘娘一語打散,尷尬的笑兩聲
梁王府裏連粗使的仆役都已經下到密道,外麵已經是喊殺聲四起,侍衛們全在外麵,瓊瑪他們先走了,最後隻有阿奴一個人,她咬咬牙快速的趕上。
這條密道是當時自己臨時起意,修的倉促,很多地方都在滴水,隻能一人通過,兩人就要側著。大家走的緩慢,不是還能聽見前麵的抱怨聲和哭泣聲,還有輕輕的嗬斥聲。阿奴撇撇嘴,心裏厭煩,要不是這幫子華家女人,上麵的侍衛也有時間逃出來,到時候把地道的鐵門卡死,就是神仙也過不來。如今她們還要如喪考妣吵吵鬧鬧。
大約走了一個時辰,他們才走出密道,守在密道口的戈達看見阿奴終於露出頭,頓時歡天喜地,可是王妃後麵再沒有人,他的笑容凝結在嘴角。阿奴拍拍他:“白巴斷後。”
戈達仰頭長長地呼哨了一聲,鑽進密道裏,幾個留守在田莊裏的吐蕃侍衛也趕上來,轉瞬沒入地道。他們形貌與中原人不同,陰沉沉的黑臉在火光下一閃而過,看著駭人,華家的女眷們被嚇得擠成一團,有的甚至哭出來。一個婦人站出來喝道:“安靜些,那是吐蕃人。”
阿奴冷眼看著,朝老七歪歪頭:“老七哥哥,這些人是華家人。”
老七眼皮也不抬:“那個,沈飛,將她們帶到那個空的穀倉裏。”
阿奴走進田莊的大屋,找到孩子們,小金和小洛是不知愁的年紀,看見她就要抱。劉鐵一臉害怕,扯著她的衣袖死命拉:“皇嬸,我想要母後。”
下午眾人一臉惶急忙忙地帶他們走那條漫長而黑暗的地道,他雖然才六歲已經知道大事不妙。
截止到中午皇帝皇後還沒有危險,現在她也不知道,阿奴隻能抱起他,指著遠處黑魆魆長安城樓:“看看,我們離長安很近的,現在太晚了,明天我帶你們一起回去。”
“明天,一定。”劉鐵一臉認真伸出手指跟她拉鉤。
阿奴笑出聲來:“是不是小槿教你的?”
“是小洛。你不準騙我。”堂嬸的笑容好像暗夜中的太陽般光芒耀眼,暫時衝散了劉鐵心中的陰霾。拉過勾之後,他想想還是不放心,又追加了一句。
“好,明天一定帶你去。現在你是個好哥哥,帶小洛小槿去玩吧,等會吃飯。”
小槿也抓著母親的裙子:“抱抱,抱抱,我要講故事。”
阿奴“嘿嘿”幹笑兩聲:“講給哥哥聽?”
小槿嘴巴嘟得象朵小花,小洛也在母親腳邊撲騰鬧著要抱。看來下午的事情還是對他們有些影響。阿奴無奈,隻有陪著他們。女兒那漫長的故事每天都有新的篇章,她聽了前麵忘記了後麵。
外麵青霜過來:“王妃,華家大夫人陳氏求見。”
看來住穀倉她們不滿了,也是,連屋子都不願意跟自家姐妹們擠一擠的貴族千金怎麽願意住在穀倉那麽粗陋的地方。
蘭英正好走出來,見阿奴滿臉鄙夷,心想這位王妃還真是七情上臉。卻聽見王妃娘娘開口:“蘭英姐姐,你幫我應付一下吧,缺什麽找老七哥哥要。你看,”她指指自己腳邊的幾個孩子,“我根本走不了。”
蘭英剛想拒絕,卻看見王妃臉上似笑非笑,到嘴邊的話又縮回去。見她無話,阿奴滿意地帶著孩子走了。留下蘭英心中糾結:“王妃娘娘,我還沒答應到梁王府啊。”
青霜好笑:“蘭英姑姑,那一切拜托了,我還要去準備晚飯。上百個人的飯,大家都忙不過來了。”
陳氏站在這個髒兮兮的農家田莊裏,欲哭無淚。梁王府的人也欺人太甚,就那麽間穀倉,大倒是大,可是滿地都是灰塵,那些侍衛們隻給了她們一些稻草,連晚飯也沒著落。今天大家早飯沒吃,中飯在梁王府裏,幾個妯娌和侄女們嫌飯菜粗糲,硬是擱著沒吃,現在幾個小的餓得直哭。沒想到那樣的飯菜梁王妃還叫蘭英過來說要算錢。
她等了很久,才看見一個宮裝女子披著鬥篷提著紅燈籠過來,她定睛一看,是蘭英,臉色就不好看。
蘭英跟沒有看見她的臉色似的,嘴角噙著笑:“王妃實在走不開,要我過來問問,大夫人可有什麽事?”
陳氏氣得倒仰,蘭英還是小宮女的時候她就認識,也不是外人,索性滔滔不絕地抱怨了一通,末了說道:“我知道現在艱難些,能有間屋子容身就好,咱們幾個也就罷了,那些未出閣的姑娘們還有幾個小爺住在穀倉裏成何體統?這樣半點體麵都不給,難怪那些夫人們要‘蠻子蠻子’地叫,真真是野蠻人。”
蘭英自然知道阿奴看不起華家,叫她來就是存心不管了,怎麽會肯去回話,隻是裝模作樣歎口氣:“大夫人,您沒發現華為不見了?”
陳氏不知道劉琅劉瑜的事,聞言才記起自己兒子早上是一起坐車過來的,而到現在也沒看見兒子蹤跡,不由得大驚失色:“小為去哪了?”
蘭英卻換了話題:“大夫人有空還是勸府裏的姑娘們,中午的時候貴府千金辱罵王妃娘娘,恰好被她聽見了。她肯救你們,已經仁至義盡,我勸諸位還是消停些吧。”將話說開,她拎著燈籠就走了。下午華家人趕著進密道,沒有一個人過問永林公主的事已經讓她寒了心。
陳氏呆若木雞,身後的貼身嬤嬤低聲勸道:“大夫人,咱們趕緊回去吧,左右不過挨兩天咱們就能回去了。”
陳氏抓住她的手:“舒娘,你也沒看見小為?”
舒娘歎氣:“大少爺應該沒事。夫人沒有聽出來麽?蘭英姑姑的意思是要咱們大家安分一點。”
人在屋簷下,陳氏無法,隻好趕回穀倉安撫家裏的姑奶奶們。
過了很久飯菜才送來,裝在三個大桶裏,一桶飯,一桶菜,還有一桶稀拉拉的湯。舒娘上前看了看,米飯是幹飯,有些發黃,菜是混炒的,看不出顏色,碗勺隻有幾個。她想開口多討要幾個。
送飯的仆婦大聲道:“夫人姑娘們將就一下,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沒有多餘的碗筷。”把話一扔轉身走了。
舒娘隻有先勺一碗飯菜遞給陳氏,她記掛著兒子,哪裏吃得下,吃兩口就遞給舒娘:“大家趕緊吃吧,如今不比得在家裏,不吃就要餓肚子。”
小丫頭們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但是自己主子還沒吃,她們隻有硬忍著。
華十五娘扒拉了兩口就吐出來:“這也是人吃的東西,比中午的還難吃。”身邊的乳娘連忙拿過來:“姑娘,將就些吧,橫豎過幾日歸家,你愛吃什麽就吃什麽。”
陳氏突然站起來:“十五娘,中午那個罵王妃的就是你?”
見大伯娘橫眉立目,手指上那長長的指甲指著自己麵門,紫色的蔻丹在昏暗的油燈下泛著詭異的黑光。華十五娘驚呆了。
她的母親是華家老二華定山的第六個小妾黃氏,見狀連忙將女兒扯在身後:“大夫人,我家十五娘可從來不會罵人。”
陳氏不理她,朝華定山的正妻嚴氏怒道:“老二家的,你可知道剛才我去求王妃,王妃為何連咱們的麵都不見,就是十五娘中午的時候辱罵王妃,被人家聽個正著。”
“什麽?六姨娘,可有這事?”嚴氏也吃了一驚,惡狠狠地眼神掃向十五娘。
“夫人冤枉,十五娘可是一向乖巧,嘴也笨,哪來的膽子敢罵堂堂王妃,大夫人從哪個挑三撥四的人嘴裏聽來,沒得冤枉了孩子。”黃氏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陳氏哪容她否認,華為下落不明一事讓她驚慌失措,如今有一個可以討好梁王妃的機會,她決不能放過。左右就是這幾個姑娘罵了王妃,就算不是十五娘也會是十六娘十九娘,隻有十五娘是庶出,用來頂缸正好。照她估計,蘭英是提醒自己華為已經在王妃的手裏,隻是她要自己兒子做什麽?二夫人嚴氏當時還想讓自己庶出的兒子跟梁王那個手有毛病的郡主定親,可以幾次進宮人家理都不理她。這次好容易有個機會,想來不會放過。
陳氏喝道:“哪那麽多廢話,十五娘,跟我去賠禮道歉。”
“我不去!”十五娘尖叫一聲縮進母親的懷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