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閻蒼...”
趙國朝堂上,趙帝唐平嘴裏重複著這個名字,他將目光看向殿中群臣,滿殿的官員中,似乎找不到一個在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能與之相比的新星。
“這閻蒼,可是研製出曲轅犁的人?”蘇傑對於閻蒼的名字有些印象,對方這幾年來連續在對晉戰爭中獲得勝利,讓蘇傑對他十分關注。
“回大都督,就是此人!另外秦國之前推行過的科舉製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此文武雙全之輩,真乃人傑啊!秦國有此人,何其幸也!”
蘇傑有些感歎,他認為這閻蒼肯定是和自己一樣文武雙全的能人。秦國的名臣良將也有不少,像是丞相王邯,鎮北將軍常喻都是其中翹楚。
但在蘇傑的眼裏,認為二人雖然優秀,但是都不能與自己相比。王邯隻善文而不擅武,常喻軍武非凡而不能治政平庸。
現在出了一個能文能武的閻蒼,並且做出了不小的成績,蘇傑認為假以時日這閻蒼定能成長為像是自己一樣的人物。
沒錯,蘇傑認為相比起自己,閻蒼還顯得稚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是自己,絕對不會讓科舉製落寞,這是強大國家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想到這裏,他再次出列向趙帝唐平提出自己的建議。
“陛下,科舉製選賢任能,提拔寒門子弟,打破壟斷,當大力推行。如此可使我國人才湧現,強大國力。”
“科舉製雖好,但是其製度規則尚不完全,當再斟酌一二。”
唐平看著下麵的蘇傑,心裏卻是心生嫉恨。相比起其兄長蘇毅,蘇傑要跋扈不少,甚至對於皇帝推行的政令多有阻撓。
以往蘇毅在朝時,蘇傑多數時間都在江州前線,無論是辦公還是其他,從不曾逾越規矩一步。
而這次在舉行完蘇毅的葬禮之後,蘇傑就借口方州晉軍以無力再戰,江州需要恢複元氣為由留在朝中不曾離開。
最關鍵的是蘇傑帶來了大量在江州作戰的士兵,將這些士兵駐紮在城外,同時開始安排自己的心腹進入朝中實權部門。
一開始唐平沒有注意,直到幾位朝中重要部門的臣子被扳倒之後,唐平才發現蘇傑的野心。
他不是其過世的兄長蘇毅,他對權力的渴望十分重,重得讓唐平都感到膽寒。自己是親政十數年的皇帝,不是一個傀儡,他不需要朝中出現一個權臣。
二人在明裏暗裏展開了無數的爭鬥,整個趙國朝堂都陷入了內鬥之中。
另一方麵,秦國。
當收到晉軍大敗的消息,太子白衍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相信,要知道那可是整整十五萬晉軍,雖然有五萬新兵,但是這可是足以讓秦國有滅國危機的數量,結果還沒有打到長平縣,就被打敗了?
“斬敵近八萬,俘虜降兵超過三萬餘人,閻蒼甚至已經攻下皮氏關,這...這...是真的嗎?”
不怪白衍不敢相信,這場戰爭的戰果已經超越了自晉國成立以來秦趙兩國在抗晉戰爭中任何一場大戰的成果,就算是江州之戰,晉國病死超過十萬人,但是要知道秦國和趙國戰死的人數也不少。
現在打出近十一萬的殺傷力,而秦國呢?死傷不超過兩萬,近五倍的成果,這是從未出現過的奇跡。
在白衍看來,這隻能用奇跡來形容。
“殿下,這當然是真的,從鎮北將軍北上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王邯點了點頭,他跟隨白羽起家,對於軍事方麵也有一定了解。
在閻蒼防守元關之時,每一封傳來的戰報都讓他明白,這位出身高貴的晉軍統帥朱玉是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人。
他將一切的計劃都想的太過於美好,完全忽略了對手是一個不弱於他,甚至比他更強的存在。
其實王邯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在常喻納降晉軍的時候,做得有些太過於粗糙。
為了快速收攏降兵,他殺了不少底層新兵,隻接受軍官和有過戰場經驗的士兵投降。若是不這樣做,恐怕俘虜的晉軍士兵數量會再增加不少。
這是戰報之中沒有寫出來的。當然王邯沒有身處戰場,他也無法斷定常喻的做法就一定是錯的。或許在當時那個情況,這種處理辦法更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晉軍大規模投降之後不久,這些新兵就爆發了一次動亂,有一部分在秦州招募的晉軍並不能接受投降秦國的做法。
為此常喻隻能以殺來震懾他們,有超過一萬的晉軍參與了這次暴亂,常喻沒有絲毫手軟,將這一萬人全部殺死,現場血流成河,屍體堆成了一座小山,也因此,投降的晉軍部隊再也不敢作亂。
“元珣能夠守住皮氏關嗎?晉國受此大敗,雖然秦州守備力量大減,但是晉帝韋興連年征兵,恐怕開春之時來的不僅是秦州晉軍。”
在歡呼之後,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在他們麵前。
守住皮氏關,才有後麵更大的戰績,要知道五縣的軍民數量不會低於二十萬,如果能得到這些有生力量,那麽今後永州完全有單獨抵抗晉軍,或者出兵攻打秦州的能力。
白衍已經在暢想秦國的未來,隻要能夠守住皮氏關,那麽未來整個天下的局勢將徹底‘攻守易型’。
“殿下應該相信他,閻元珣比我們想象得要成長得更快。”王邯的眼神有些深邃,他自認有識人之明,但是在閻蒼這個人的身上還是看走了眼。
一開始他認為閻蒼至少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萬人將,結果閻蒼兩次北伐之後,手中統帥的士兵數量已經超過了萬人。
他認為閻蒼會成長為像是常喻一樣的帝國柱石,結果他發明曲轅犁,推行科舉製,讓長平縣在短短兩年之間擴建兩次,展現出了不僅僅局限於軍事方麵的才能。
他現在有些不敢再對閻蒼下定論,因為每一次閻蒼都會打破自己對他的認知。
但是現在他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閻蒼未來絕對會成長為一個厲害的人物,或許他現在就已經是了,起碼在戰場上的能力已經超過了秦國絕大部分的官員。
‘隻是這樣的人,殿下未來能夠壓製住他嗎?’
王邯將目光看向白衍,這位殿下自小在先帝的膝下長大,不僅是文治,武功也是不錯的。但是因為疾病,就像是他的父親當今的陛下一樣,身子骨要比正常的成年男子要更脆弱。
或者說因為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白衍要比同年齡時期的白弭身體更加不堪。但是沒有時間停下來讓這位太子好好修養身體,秦國複興的重擔注定由這位太子來承擔。
趙國朝堂上,趙帝唐平嘴裏重複著這個名字,他將目光看向殿中群臣,滿殿的官員中,似乎找不到一個在不到三十歲的年紀,能與之相比的新星。
“這閻蒼,可是研製出曲轅犁的人?”蘇傑對於閻蒼的名字有些印象,對方這幾年來連續在對晉戰爭中獲得勝利,讓蘇傑對他十分關注。
“回大都督,就是此人!另外秦國之前推行過的科舉製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此文武雙全之輩,真乃人傑啊!秦國有此人,何其幸也!”
蘇傑有些感歎,他認為這閻蒼肯定是和自己一樣文武雙全的能人。秦國的名臣良將也有不少,像是丞相王邯,鎮北將軍常喻都是其中翹楚。
但在蘇傑的眼裏,認為二人雖然優秀,但是都不能與自己相比。王邯隻善文而不擅武,常喻軍武非凡而不能治政平庸。
現在出了一個能文能武的閻蒼,並且做出了不小的成績,蘇傑認為假以時日這閻蒼定能成長為像是自己一樣的人物。
沒錯,蘇傑認為相比起自己,閻蒼還顯得稚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是自己,絕對不會讓科舉製落寞,這是強大國家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想到這裏,他再次出列向趙帝唐平提出自己的建議。
“陛下,科舉製選賢任能,提拔寒門子弟,打破壟斷,當大力推行。如此可使我國人才湧現,強大國力。”
“科舉製雖好,但是其製度規則尚不完全,當再斟酌一二。”
唐平看著下麵的蘇傑,心裏卻是心生嫉恨。相比起其兄長蘇毅,蘇傑要跋扈不少,甚至對於皇帝推行的政令多有阻撓。
以往蘇毅在朝時,蘇傑多數時間都在江州前線,無論是辦公還是其他,從不曾逾越規矩一步。
而這次在舉行完蘇毅的葬禮之後,蘇傑就借口方州晉軍以無力再戰,江州需要恢複元氣為由留在朝中不曾離開。
最關鍵的是蘇傑帶來了大量在江州作戰的士兵,將這些士兵駐紮在城外,同時開始安排自己的心腹進入朝中實權部門。
一開始唐平沒有注意,直到幾位朝中重要部門的臣子被扳倒之後,唐平才發現蘇傑的野心。
他不是其過世的兄長蘇毅,他對權力的渴望十分重,重得讓唐平都感到膽寒。自己是親政十數年的皇帝,不是一個傀儡,他不需要朝中出現一個權臣。
二人在明裏暗裏展開了無數的爭鬥,整個趙國朝堂都陷入了內鬥之中。
另一方麵,秦國。
當收到晉軍大敗的消息,太子白衍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相信,要知道那可是整整十五萬晉軍,雖然有五萬新兵,但是這可是足以讓秦國有滅國危機的數量,結果還沒有打到長平縣,就被打敗了?
“斬敵近八萬,俘虜降兵超過三萬餘人,閻蒼甚至已經攻下皮氏關,這...這...是真的嗎?”
不怪白衍不敢相信,這場戰爭的戰果已經超越了自晉國成立以來秦趙兩國在抗晉戰爭中任何一場大戰的成果,就算是江州之戰,晉國病死超過十萬人,但是要知道秦國和趙國戰死的人數也不少。
現在打出近十一萬的殺傷力,而秦國呢?死傷不超過兩萬,近五倍的成果,這是從未出現過的奇跡。
在白衍看來,這隻能用奇跡來形容。
“殿下,這當然是真的,從鎮北將軍北上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王邯點了點頭,他跟隨白羽起家,對於軍事方麵也有一定了解。
在閻蒼防守元關之時,每一封傳來的戰報都讓他明白,這位出身高貴的晉軍統帥朱玉是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人。
他將一切的計劃都想的太過於美好,完全忽略了對手是一個不弱於他,甚至比他更強的存在。
其實王邯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在常喻納降晉軍的時候,做得有些太過於粗糙。
為了快速收攏降兵,他殺了不少底層新兵,隻接受軍官和有過戰場經驗的士兵投降。若是不這樣做,恐怕俘虜的晉軍士兵數量會再增加不少。
這是戰報之中沒有寫出來的。當然王邯沒有身處戰場,他也無法斷定常喻的做法就一定是錯的。或許在當時那個情況,這種處理辦法更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晉軍大規模投降之後不久,這些新兵就爆發了一次動亂,有一部分在秦州招募的晉軍並不能接受投降秦國的做法。
為此常喻隻能以殺來震懾他們,有超過一萬的晉軍參與了這次暴亂,常喻沒有絲毫手軟,將這一萬人全部殺死,現場血流成河,屍體堆成了一座小山,也因此,投降的晉軍部隊再也不敢作亂。
“元珣能夠守住皮氏關嗎?晉國受此大敗,雖然秦州守備力量大減,但是晉帝韋興連年征兵,恐怕開春之時來的不僅是秦州晉軍。”
在歡呼之後,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在他們麵前。
守住皮氏關,才有後麵更大的戰績,要知道五縣的軍民數量不會低於二十萬,如果能得到這些有生力量,那麽今後永州完全有單獨抵抗晉軍,或者出兵攻打秦州的能力。
白衍已經在暢想秦國的未來,隻要能夠守住皮氏關,那麽未來整個天下的局勢將徹底‘攻守易型’。
“殿下應該相信他,閻元珣比我們想象得要成長得更快。”王邯的眼神有些深邃,他自認有識人之明,但是在閻蒼這個人的身上還是看走了眼。
一開始他認為閻蒼至少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萬人將,結果閻蒼兩次北伐之後,手中統帥的士兵數量已經超過了萬人。
他認為閻蒼會成長為像是常喻一樣的帝國柱石,結果他發明曲轅犁,推行科舉製,讓長平縣在短短兩年之間擴建兩次,展現出了不僅僅局限於軍事方麵的才能。
他現在有些不敢再對閻蒼下定論,因為每一次閻蒼都會打破自己對他的認知。
但是現在他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閻蒼未來絕對會成長為一個厲害的人物,或許他現在就已經是了,起碼在戰場上的能力已經超過了秦國絕大部分的官員。
‘隻是這樣的人,殿下未來能夠壓製住他嗎?’
王邯將目光看向白衍,這位殿下自小在先帝的膝下長大,不僅是文治,武功也是不錯的。但是因為疾病,就像是他的父親當今的陛下一樣,身子骨要比正常的成年男子要更脆弱。
或者說因為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白衍要比同年齡時期的白弭身體更加不堪。但是沒有時間停下來讓這位太子好好修養身體,秦國複興的重擔注定由這位太子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