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學著成人的樣子,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多虧姐姐幫忙接回了姑母,我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看見她。以前聽王嬤嬤說,姐姐相貌酷似姑母,我還不信,這回親眼見了,還真是極其形似,令人稱奇。”
沐芸給太子斟了一盞茶,捧到案幾上:“殿下請喝茶。這世上長得相像的人多了去了,沒什麽新奇的。”
太子道:“長得相像是沒什麽新奇,但像姐姐和姑母這樣,又相像又美麗的,可不多見。”
沐芸放茶盞時,太子看向沐芸白皙瑩潤的皓腕,不由有些心旌搖蕩。再看沐芸腰間,空空如也,沒有任何飾物,不禁有些失望:“我送給姐姐的玉葫蘆,你怎麽不戴呢?”
沐芸忙解釋道:“那玉葫蘆太貴重了,我怕一不小心碰壞了,就沒戴。”
太子撅了撅嘴:“送給姐姐就是讓姐姐戴的,幹嘛不戴?碰壞了,我再送給姐姐就是了。”
沐芸道:“可別。宮裏的東西不能隨便送人,殿下這個玉葫蘆,已經讓我提心吊膽的了。殿下若是能收回去,我倒是感激不盡。”
太子突發奇想:“要不這樣吧,姐姐也送我一件東西,咱倆就扯平了。”
真是小孩心性,沐芸指了指桌案上的各種書籍:“我這兒沒別的,隻有書,殿下盡管拿。”
太子搖頭:“書這東西太平常了,不能算。”
這時,沐芸注意到,有兩個小太監已經站在了書坊大門口,正在向裏麵張望。到底是不放心,悄悄跟了來。
沐芸也不願意太子在書坊盤桓,萬一出點差池,真是擔不起。沐芸幹脆下起了逐客令:“殿下若無別的事,還是早早回宮吧,免得皇後娘娘惦念。”
太子指了指茶盞:“這一盞茶我還沒喝完呢,姐姐就趕我走?我今天是路過這裏,特意來跟姐姐說說話的。”
秀花嫂在隔壁屋子裏喊道:“掌櫃的,這裏有一張刻版有點問題,你過來看看吧。”
沐芸道:“殿下稍坐,我去去就來。”隨即去了隔壁。
太子拿起一本書,翻開,深深地吸了吸鼻子,自言自語道:“想不到這書裏的墨香味竟然這麽好聞,莫非姐姐在印書的油墨裏加了香料?”
太子起身,看向沐芸的桌案。果然,桌案上放著幾個小罐子,太子拿起一個打開,香氣撲鼻,還真是香料。太子得意地自言自語道:“一猜就準,我夠聰明吧。”
放下香料罐,瞥見桌角有一塊疊的方方正正的帕子,太子拿起來一看,是一方粉色的帕子,上麵繡著一枝梅花,下綴一個小小的“芸”字,繡工十分精美。
“還說沒有東西送我,這方帕子不就很好麽,就它了。”太子隨手將帕子塞進了袖子裏。
送走太子,沐芸忙著處理刻版的事,竟然沒有發現桌案上的帕子不見了。
太子心情大好,回到皇宮後,又去姑母樂安公主那裏和鶯歌兒玩鬧了一會兒,方轉回自己的寢宮。
宮女若蘭為太子更衣,服侍太子睡下,卻從太子衣袖裏發現了那方帕子。帕子上的梅花繡得極其精致,上麵還有一個“芸”字。
若蘭心裏咚咚咚地跳個不停,這帕子分明是女孩子的,怎麽到了太子身上?太子才多大呀,就有女孩子送東西給太子了?這可了不得。
若蘭犯了難,若是直接詢問太子,太子下不來臉,惹惱了他,可不是鬧著玩的。若是不問,這帕子要是讓皇後娘娘和太後見到了,做宮女的知情不報,更不得了。思來想去,若蘭決定趁著太子睡覺,先讓皇後娘娘瞧瞧。
皇後娘娘見到帕子,也是大吃一驚,詳細詢問了若蘭是怎麽發現的,若若一一作答。
皇後問身邊嬤嬤:“咱們宮裏的宮女和王公大臣的小姐們,可有名字裏帶芸字的?”
嬤嬤想了想,道:“沒有。就是不知是不是有人乳名裏帶這個字。”
嬤嬤忽然說道:“娘娘,有一個人咱們怎麽差點忘了,她名字裏帶芸字。”
皇後猛然醒悟:“你說的是沐芸?”
皇後思忖片刻,吩咐道:“悄悄的,著人把沐芸叫來,本宮要當麵問問。”
沐芸被人秘密引入宮中,見了皇後娘娘,跪拜行禮。皇後娘娘未說起身,示意身邊嬤嬤將帕子遞到沐芸麵前。
“沐姑娘,你看看這塊帕子可是你的。”皇後問道。
太子走後,沐芸正奇怪桌案上的帕子怎麽不見了,這時卻突然在皇後這裏見到了,頓時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回皇後娘娘,是我的帕子。”沐芸沒有隱瞞。
“既然是你的帕子,如何到了太子身上?”皇後的語氣中明顯帶了怒意。
皇後這是懷疑男女之情了。沐芸心說,如何到了太子身上?明擺著,是太子趁我出去的當口兒偷偷拿的。但是,這話怎麽說呢?說太子偷拿了我的帕子?太子還小,身份又是那麽的尊貴,若是被人看成個偷兒,他的自尊心定會備受打擊,對他日後成長大為不利。
可是,若不實話實說,這黑鍋,豈不是就要背在自己身上。沐芸麵露難色,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
偏偏皇後誤會了,看沐芸這樣,以為她和太子之間真的產生了男女私情。皇後冷冷地道:“宮裏宮外,人人誇你識大體、重情義,皇上還破例封你為縣主,怎麽竟然出了這檔子事?太子比你小著好幾歲,你竟然不知自重。最重要的,你不知自己是什麽身份嗎?一個梁國質子的婢女,也敢打太子的主意?”
皇後這些話,句句如刀,割得沐芸遍體鱗傷,她真沒想到,堂堂一國之母,竟然如同鄰家悍婦,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頓貶損。委屈的淚水頓時盈滿了眼眶,但,她抬起頭,強忍著不讓淚珠掉下來。
“皇後娘娘,實不相瞞,太子曾經送我一個玉葫蘆,說是作為皇上封我為縣主的賀禮,我不要,太子非要我收下。今日,太子又去了我的書坊,閑談中,太子曾經要求回贈一件禮物。因臨時有事,我出去查看刻版,回來後,太子就告辭走了。皇後娘娘若是不信,可以傳書坊中的秀花嫂,她目睹了當時的情況。”
沐芸既沒有承認送給太子手帕,也沒有直言帕子是太子拿走的。但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帕子不會自己跑到太子身上,分明就是太子私自拿走了帕子。
沐芸又道:“沐芸本是梁國罪臣之女,是薑珣殿下感念家父救過他的命,方將我帶到大寧。沐芸隻求平平安安,不敢做出一絲一毫的逾矩之事。那個玉葫蘆,隨後我就交給皇後娘娘。手帕之事,還望皇後娘娘明察。”
至此,皇後娘娘明白了,定是太子情竇初開,對沐芸姑娘有了好感,偷拿了她的帕子。自始至終,沐芸沒有直言,而是曲意解釋,看得出,她是在極力維護太子的臉麵。罷了,今日把她叫來,警告一番也就是了,諒她也不敢打太子的主意。
皇後自我解嘲道:“或許是太子不經意間拿錯了。是本宮多慮了。”
皇後又道:“太子乃是大寧儲君,將來要登基坐殿,統禦萬民,太子身上不允許沾染任何汙點,你,明白嗎?”
沐芸低聲道:“沐芸明白。”
為了讓沐芸徹底對太子死心,為了讓薑珣好好管教沐芸,皇後吩咐身邊嬤嬤:“讓人去把薑珣叫來,將沐芸領走吧。”
沐芸明白,皇後這是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但是,已經不錯了,起碼沒有嚴懲自己,說明皇後還不是特別糊塗。
沐芸俯身拜倒:“多謝皇後娘娘天恩。沐芸感激不盡。”
沐芸給太子斟了一盞茶,捧到案幾上:“殿下請喝茶。這世上長得相像的人多了去了,沒什麽新奇的。”
太子道:“長得相像是沒什麽新奇,但像姐姐和姑母這樣,又相像又美麗的,可不多見。”
沐芸放茶盞時,太子看向沐芸白皙瑩潤的皓腕,不由有些心旌搖蕩。再看沐芸腰間,空空如也,沒有任何飾物,不禁有些失望:“我送給姐姐的玉葫蘆,你怎麽不戴呢?”
沐芸忙解釋道:“那玉葫蘆太貴重了,我怕一不小心碰壞了,就沒戴。”
太子撅了撅嘴:“送給姐姐就是讓姐姐戴的,幹嘛不戴?碰壞了,我再送給姐姐就是了。”
沐芸道:“可別。宮裏的東西不能隨便送人,殿下這個玉葫蘆,已經讓我提心吊膽的了。殿下若是能收回去,我倒是感激不盡。”
太子突發奇想:“要不這樣吧,姐姐也送我一件東西,咱倆就扯平了。”
真是小孩心性,沐芸指了指桌案上的各種書籍:“我這兒沒別的,隻有書,殿下盡管拿。”
太子搖頭:“書這東西太平常了,不能算。”
這時,沐芸注意到,有兩個小太監已經站在了書坊大門口,正在向裏麵張望。到底是不放心,悄悄跟了來。
沐芸也不願意太子在書坊盤桓,萬一出點差池,真是擔不起。沐芸幹脆下起了逐客令:“殿下若無別的事,還是早早回宮吧,免得皇後娘娘惦念。”
太子指了指茶盞:“這一盞茶我還沒喝完呢,姐姐就趕我走?我今天是路過這裏,特意來跟姐姐說說話的。”
秀花嫂在隔壁屋子裏喊道:“掌櫃的,這裏有一張刻版有點問題,你過來看看吧。”
沐芸道:“殿下稍坐,我去去就來。”隨即去了隔壁。
太子拿起一本書,翻開,深深地吸了吸鼻子,自言自語道:“想不到這書裏的墨香味竟然這麽好聞,莫非姐姐在印書的油墨裏加了香料?”
太子起身,看向沐芸的桌案。果然,桌案上放著幾個小罐子,太子拿起一個打開,香氣撲鼻,還真是香料。太子得意地自言自語道:“一猜就準,我夠聰明吧。”
放下香料罐,瞥見桌角有一塊疊的方方正正的帕子,太子拿起來一看,是一方粉色的帕子,上麵繡著一枝梅花,下綴一個小小的“芸”字,繡工十分精美。
“還說沒有東西送我,這方帕子不就很好麽,就它了。”太子隨手將帕子塞進了袖子裏。
送走太子,沐芸忙著處理刻版的事,竟然沒有發現桌案上的帕子不見了。
太子心情大好,回到皇宮後,又去姑母樂安公主那裏和鶯歌兒玩鬧了一會兒,方轉回自己的寢宮。
宮女若蘭為太子更衣,服侍太子睡下,卻從太子衣袖裏發現了那方帕子。帕子上的梅花繡得極其精致,上麵還有一個“芸”字。
若蘭心裏咚咚咚地跳個不停,這帕子分明是女孩子的,怎麽到了太子身上?太子才多大呀,就有女孩子送東西給太子了?這可了不得。
若蘭犯了難,若是直接詢問太子,太子下不來臉,惹惱了他,可不是鬧著玩的。若是不問,這帕子要是讓皇後娘娘和太後見到了,做宮女的知情不報,更不得了。思來想去,若蘭決定趁著太子睡覺,先讓皇後娘娘瞧瞧。
皇後娘娘見到帕子,也是大吃一驚,詳細詢問了若蘭是怎麽發現的,若若一一作答。
皇後問身邊嬤嬤:“咱們宮裏的宮女和王公大臣的小姐們,可有名字裏帶芸字的?”
嬤嬤想了想,道:“沒有。就是不知是不是有人乳名裏帶這個字。”
嬤嬤忽然說道:“娘娘,有一個人咱們怎麽差點忘了,她名字裏帶芸字。”
皇後猛然醒悟:“你說的是沐芸?”
皇後思忖片刻,吩咐道:“悄悄的,著人把沐芸叫來,本宮要當麵問問。”
沐芸被人秘密引入宮中,見了皇後娘娘,跪拜行禮。皇後娘娘未說起身,示意身邊嬤嬤將帕子遞到沐芸麵前。
“沐姑娘,你看看這塊帕子可是你的。”皇後問道。
太子走後,沐芸正奇怪桌案上的帕子怎麽不見了,這時卻突然在皇後這裏見到了,頓時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回皇後娘娘,是我的帕子。”沐芸沒有隱瞞。
“既然是你的帕子,如何到了太子身上?”皇後的語氣中明顯帶了怒意。
皇後這是懷疑男女之情了。沐芸心說,如何到了太子身上?明擺著,是太子趁我出去的當口兒偷偷拿的。但是,這話怎麽說呢?說太子偷拿了我的帕子?太子還小,身份又是那麽的尊貴,若是被人看成個偷兒,他的自尊心定會備受打擊,對他日後成長大為不利。
可是,若不實話實說,這黑鍋,豈不是就要背在自己身上。沐芸麵露難色,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
偏偏皇後誤會了,看沐芸這樣,以為她和太子之間真的產生了男女私情。皇後冷冷地道:“宮裏宮外,人人誇你識大體、重情義,皇上還破例封你為縣主,怎麽竟然出了這檔子事?太子比你小著好幾歲,你竟然不知自重。最重要的,你不知自己是什麽身份嗎?一個梁國質子的婢女,也敢打太子的主意?”
皇後這些話,句句如刀,割得沐芸遍體鱗傷,她真沒想到,堂堂一國之母,竟然如同鄰家悍婦,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頓貶損。委屈的淚水頓時盈滿了眼眶,但,她抬起頭,強忍著不讓淚珠掉下來。
“皇後娘娘,實不相瞞,太子曾經送我一個玉葫蘆,說是作為皇上封我為縣主的賀禮,我不要,太子非要我收下。今日,太子又去了我的書坊,閑談中,太子曾經要求回贈一件禮物。因臨時有事,我出去查看刻版,回來後,太子就告辭走了。皇後娘娘若是不信,可以傳書坊中的秀花嫂,她目睹了當時的情況。”
沐芸既沒有承認送給太子手帕,也沒有直言帕子是太子拿走的。但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帕子不會自己跑到太子身上,分明就是太子私自拿走了帕子。
沐芸又道:“沐芸本是梁國罪臣之女,是薑珣殿下感念家父救過他的命,方將我帶到大寧。沐芸隻求平平安安,不敢做出一絲一毫的逾矩之事。那個玉葫蘆,隨後我就交給皇後娘娘。手帕之事,還望皇後娘娘明察。”
至此,皇後娘娘明白了,定是太子情竇初開,對沐芸姑娘有了好感,偷拿了她的帕子。自始至終,沐芸沒有直言,而是曲意解釋,看得出,她是在極力維護太子的臉麵。罷了,今日把她叫來,警告一番也就是了,諒她也不敢打太子的主意。
皇後自我解嘲道:“或許是太子不經意間拿錯了。是本宮多慮了。”
皇後又道:“太子乃是大寧儲君,將來要登基坐殿,統禦萬民,太子身上不允許沾染任何汙點,你,明白嗎?”
沐芸低聲道:“沐芸明白。”
為了讓沐芸徹底對太子死心,為了讓薑珣好好管教沐芸,皇後吩咐身邊嬤嬤:“讓人去把薑珣叫來,將沐芸領走吧。”
沐芸明白,皇後這是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但是,已經不錯了,起碼沒有嚴懲自己,說明皇後還不是特別糊塗。
沐芸俯身拜倒:“多謝皇後娘娘天恩。沐芸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