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紅說,皇後娘娘的鳳儀宮並不是鐵板一塊,裏麵有錢貴妃的眼線,要小心。常公公和費嬤嬤對皇後娘娘忠心不二,是值得信任的人。八皇子薑現的母親柔嬪,是錢貴妃的一個遠房親戚,到宮裏探望錢貴妃時,被皇帝看中臨幸,後來生下薑現,被晉升為柔嬪。
沐芸問道:“皇帝為何用個柔字,給她晉升嬪位?”
張玉紅道:“柔嬪天生體軟如綿,據說能將自己的身體盤繞在皇帝身上,像蛇一樣,皇帝以之為奇,故封她為柔嬪。”
“八皇子今年幾歲?”
張玉紅想了想,道:“八皇子今年四歲。柔嬪正是在太子去世的第二年,生下了八皇子。”
柔嬪是錢貴妃的遠房親戚,身懷絕技,偶然進宮被皇帝看上,又是在太子去世的當年懷了身孕……將這一切聯係起來,怎麽感覺像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呢?
“可有柔嬪的起居注?”沐芸問道。
“有的。”張公公很快找到,遞給了沐芸。
沐芸翻到柔嬪誕下八皇子的那一頁,按照日期倒推十個月,發現柔嬪受孕正是太子去世的當月。
但是,柔嬪的起居注上,卻沒有“承幸”的記載。梁熹帝當月的起居注上,也沒有“臨幸”柔嬪的記載。
這不正常呀,按照宮中規製,是應該有記載的。這時,沐芸腦中突然跳出一個大膽的猜想,梁熹帝宿在榮禧宮那九日,侍寢的不是錢貴妃,而是柔嬪。
這樣一解釋,起居注上的那些盲點,就全都清晰了。
錢貴妃為什麽要處心積慮地使用美人計,將梁熹帝拖住,讓他樂不思蜀?以至於,太子去世這麽大的事,梁熹帝竟然漠然處之,完全不顧父子之情。
難道,錢貴妃是想在太子去世這件事上,遮掩什麽嗎?
沐芸的表情瞬間嚴肅起來,她曾聽薑珣說過,太子幼時身體很好,長大以後,反而越來越弱,後來,梁熹帝聽信一位方士所言,給太子服用丹藥,到最後,太子吐血而亡。
梁熹帝震怒之下,將那位方士處死了。
沐芸懷疑,錢貴妃與太子之死有關。
沐芸思忖數日,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自己的懷疑告訴給曹皇後。沐芸擔心,萬一自己判斷有誤,事情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很可能會在後宮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甚至會誤傷到曹皇後,那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如果太子真是被人害死的,曹皇後被蒙在鼓裏,懵懵懂懂,直到百年之後,黃泉路上與太子相見,仍然不知實情,豈不是更慘?
沐芸心中矛盾,輾轉反側,坐臥不寧,最後決定,先將自己的懷疑說給常公公。
常公公聽到沐芸的懷疑,低下了頭,半晌無言。再次抬起頭來,已是老淚縱橫。
“太子因病去世,咱家痛徹心肺,到今天還沒緩過勁兒來。你懷疑太子死因不明,但是太子所用藥方,都是由太醫院多位太醫共同擬定的,每次熬藥均有專人負責,不可能被人做下手腳。況且,太醫院已有定論,說太子死於服用的丹藥。”
“常公公,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用慢性毒藥戕害太子,會不會有人在最後關頭,以方士的丹藥做掩護,偷偷下毒,給太子最後的致命一擊?”
常公公的眼珠越瞪越大,猛地一拍大腿:“對呀,咱家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如果這麽做,就很難被人懷疑。”
“所以說,方士的丹藥,不過是被人當了障眼法,用以掩蓋背後的投毒。”沐芸言之鑿鑿,愈發確信自己的推斷。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方士的丹藥,卻沒有注意到背後真正的黑手。”常公公道。
“我認為,是這樣。”沐芸道,“我查閱了太子的起居注,太子服用方士的丹藥,不過十天時間。即便丹藥中有不好的成分,也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顯出毒效。況且,皇上篤信方士煉丹,他自己就經常服用。所以,最終導致太子喪命的,不是丹藥。”
“可是,誰有那麽大的膽子,敢給太子下毒?”常公公目眥欲裂,恨得腮肉直抖。
“沐芸鬥膽。我懷疑,錢貴妃似乎脫不了幹係。”沐芸心裏清楚,如果這句話讓榮禧宮的人聽到,自己就沒命了。今天,就賭一把吧。
常公公思忖半晌,又重重地歎了口氣:“唉,時過境遷,沒有證據。皇上又對錢貴妃寵愛有加,即便懷疑,也難以查實呀。”
“如果真心想查,就一定能查個水落石出。”沐芸道,“對於太子死因的懷疑,暫時還是不要告訴皇後娘娘。如果公公同意,宮外的查訪,可以委托左相王大人。宮內的查訪,你我悄悄進行。”
常公公道:“宮外委托王大人,咱家同意。宮內的查訪,就由咱家安排吧,姑娘就不要插手了。你剛剛入宮,兩眼一抹黑,既不了解人,也不熟悉事,弄不好,會引起錢貴妃的注意。”
沐芸心中感動,知道這是常公公為了保護她。隻好頷首同意。
沐芸又問:“皇上常來鳳儀宮嗎?”
常公公苦笑:“說不常來吧,偶爾也來。自從太子去世後,皇上便不在鳳儀宮留宿了。皇後娘娘也把什麽都看得淡了。不是咱家置喙,我看皇上和皇後娘娘,也就僅存名義上的結發夫妻那點情分了。”
沐芸道:“我看皇後娘娘倒是喜歡作畫。”
“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
沐芸道:“皇上既然寵愛錢貴妃,為何遲遲不立三皇子為太子呢?”
常公公道:“那是塊爛泥,糊不到牆上。三皇子但凡成點人,早就是太子了。”
“如此說來,皇上還沒徹底糊塗。”
“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沒徹底糊塗,但也沒聖明到哪兒去。礙於錢貴妃的纏磨,皇上也不敢立別的皇子為太子,朝廷上下,都跟著著急呀。”常公公苦笑了下,“姑娘,你我今天可真夠膽大。如此議論後宮之事,若是被人告發到皇上那裏,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弄不好,還會掉腦袋。”
沐芸縮了下肩膀,笑道:“我知道公公對皇後娘娘忠心耿耿,所以才鬥膽和你說起這些。”
常公公問道:“姑娘對太子之死有所懷疑,是從起居注中發現的端倪?”
沐芸默默點了點頭。
沐芸問道:“皇帝為何用個柔字,給她晉升嬪位?”
張玉紅道:“柔嬪天生體軟如綿,據說能將自己的身體盤繞在皇帝身上,像蛇一樣,皇帝以之為奇,故封她為柔嬪。”
“八皇子今年幾歲?”
張玉紅想了想,道:“八皇子今年四歲。柔嬪正是在太子去世的第二年,生下了八皇子。”
柔嬪是錢貴妃的遠房親戚,身懷絕技,偶然進宮被皇帝看上,又是在太子去世的當年懷了身孕……將這一切聯係起來,怎麽感覺像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呢?
“可有柔嬪的起居注?”沐芸問道。
“有的。”張公公很快找到,遞給了沐芸。
沐芸翻到柔嬪誕下八皇子的那一頁,按照日期倒推十個月,發現柔嬪受孕正是太子去世的當月。
但是,柔嬪的起居注上,卻沒有“承幸”的記載。梁熹帝當月的起居注上,也沒有“臨幸”柔嬪的記載。
這不正常呀,按照宮中規製,是應該有記載的。這時,沐芸腦中突然跳出一個大膽的猜想,梁熹帝宿在榮禧宮那九日,侍寢的不是錢貴妃,而是柔嬪。
這樣一解釋,起居注上的那些盲點,就全都清晰了。
錢貴妃為什麽要處心積慮地使用美人計,將梁熹帝拖住,讓他樂不思蜀?以至於,太子去世這麽大的事,梁熹帝竟然漠然處之,完全不顧父子之情。
難道,錢貴妃是想在太子去世這件事上,遮掩什麽嗎?
沐芸的表情瞬間嚴肅起來,她曾聽薑珣說過,太子幼時身體很好,長大以後,反而越來越弱,後來,梁熹帝聽信一位方士所言,給太子服用丹藥,到最後,太子吐血而亡。
梁熹帝震怒之下,將那位方士處死了。
沐芸懷疑,錢貴妃與太子之死有關。
沐芸思忖數日,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自己的懷疑告訴給曹皇後。沐芸擔心,萬一自己判斷有誤,事情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很可能會在後宮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甚至會誤傷到曹皇後,那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如果太子真是被人害死的,曹皇後被蒙在鼓裏,懵懵懂懂,直到百年之後,黃泉路上與太子相見,仍然不知實情,豈不是更慘?
沐芸心中矛盾,輾轉反側,坐臥不寧,最後決定,先將自己的懷疑說給常公公。
常公公聽到沐芸的懷疑,低下了頭,半晌無言。再次抬起頭來,已是老淚縱橫。
“太子因病去世,咱家痛徹心肺,到今天還沒緩過勁兒來。你懷疑太子死因不明,但是太子所用藥方,都是由太醫院多位太醫共同擬定的,每次熬藥均有專人負責,不可能被人做下手腳。況且,太醫院已有定論,說太子死於服用的丹藥。”
“常公公,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用慢性毒藥戕害太子,會不會有人在最後關頭,以方士的丹藥做掩護,偷偷下毒,給太子最後的致命一擊?”
常公公的眼珠越瞪越大,猛地一拍大腿:“對呀,咱家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如果這麽做,就很難被人懷疑。”
“所以說,方士的丹藥,不過是被人當了障眼法,用以掩蓋背後的投毒。”沐芸言之鑿鑿,愈發確信自己的推斷。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方士的丹藥,卻沒有注意到背後真正的黑手。”常公公道。
“我認為,是這樣。”沐芸道,“我查閱了太子的起居注,太子服用方士的丹藥,不過十天時間。即便丹藥中有不好的成分,也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顯出毒效。況且,皇上篤信方士煉丹,他自己就經常服用。所以,最終導致太子喪命的,不是丹藥。”
“可是,誰有那麽大的膽子,敢給太子下毒?”常公公目眥欲裂,恨得腮肉直抖。
“沐芸鬥膽。我懷疑,錢貴妃似乎脫不了幹係。”沐芸心裏清楚,如果這句話讓榮禧宮的人聽到,自己就沒命了。今天,就賭一把吧。
常公公思忖半晌,又重重地歎了口氣:“唉,時過境遷,沒有證據。皇上又對錢貴妃寵愛有加,即便懷疑,也難以查實呀。”
“如果真心想查,就一定能查個水落石出。”沐芸道,“對於太子死因的懷疑,暫時還是不要告訴皇後娘娘。如果公公同意,宮外的查訪,可以委托左相王大人。宮內的查訪,你我悄悄進行。”
常公公道:“宮外委托王大人,咱家同意。宮內的查訪,就由咱家安排吧,姑娘就不要插手了。你剛剛入宮,兩眼一抹黑,既不了解人,也不熟悉事,弄不好,會引起錢貴妃的注意。”
沐芸心中感動,知道這是常公公為了保護她。隻好頷首同意。
沐芸又問:“皇上常來鳳儀宮嗎?”
常公公苦笑:“說不常來吧,偶爾也來。自從太子去世後,皇上便不在鳳儀宮留宿了。皇後娘娘也把什麽都看得淡了。不是咱家置喙,我看皇上和皇後娘娘,也就僅存名義上的結發夫妻那點情分了。”
沐芸道:“我看皇後娘娘倒是喜歡作畫。”
“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
沐芸道:“皇上既然寵愛錢貴妃,為何遲遲不立三皇子為太子呢?”
常公公道:“那是塊爛泥,糊不到牆上。三皇子但凡成點人,早就是太子了。”
“如此說來,皇上還沒徹底糊塗。”
“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沒徹底糊塗,但也沒聖明到哪兒去。礙於錢貴妃的纏磨,皇上也不敢立別的皇子為太子,朝廷上下,都跟著著急呀。”常公公苦笑了下,“姑娘,你我今天可真夠膽大。如此議論後宮之事,若是被人告發到皇上那裏,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弄不好,還會掉腦袋。”
沐芸縮了下肩膀,笑道:“我知道公公對皇後娘娘忠心耿耿,所以才鬥膽和你說起這些。”
常公公問道:“姑娘對太子之死有所懷疑,是從起居注中發現的端倪?”
沐芸默默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