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空蕩蕩的榮禧宮,錢貴妃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我算知道,皇上為何不答應冊立珂兒了。換作我,我也不敢把江山交到他的手裏。”
麻公公勸道:“三殿下還小,心裏沒那麽複雜。娘娘莫要著急。”
“還小?”錢貴妃哼了一聲,“薑珣比他還小,你看看人家,自從去寧國做質子後,都做了什麽。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精幹。現在,皇上把賑濟災民和疏浚河道這麽大的事,都交給了他。這說明什麽?珂兒怎麽就意識不到危機呢?”
麻公公道:“從開始的混跡青樓,到如今的主動請纓。四皇子的變化確實不小。當初明哲保身,現在鋒芒畢露。看來,四皇子是真的在覬覦太子之位。”
“我太難了。”錢貴妃苦笑道,“攤上這麽個兒子,我到底該如何去做呀?”
麻公公哈腰近前,低聲道:“娘娘,有句話我憋在心裏很長時間了,不知道該不該說。”
“但說無妨。”
麻公公看了看錢貴妃的臉色,忐忑不安地欲言又止。
“在本宮麵前,何須吞吞吐吐?有話快說。”錢貴妃不耐煩道。
麻公公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娘娘,您何不效法大唐的則天皇帝?先將朝政攬在手中,待娘娘言傳身教,將三殿下培養好後,再將皇位傳給他,豈不更好?”
錢貴妃沒有說話,一雙杏眼瞪得大大的,直直地看著麻公公。那眼神,把麻公公看得心肝顫抖,感覺脊梁骨竄出一股涼氣,不知道說出這番話,會不會引來殺身之禍。
錢貴妃終於開口說話了,但隻是吐出了幾個字:“這樣的話,以後莫再說了。”
麻公公低著頭,連聲道“是”,心裏卻美滋滋的。看來,自己的話,說到了貴妃娘娘的心坎裏。與其費勁巴力央求皇帝立儲,莫如效法武曌,一步到位。將來,即便薑珂不是當皇帝的材料,還可以把江山傳給錢氏娘家人。
麻公公是十幾歲上,被人誘騙,進宮當了太監的,那時心智已然成熟,他恨透了黃羅傘蓋下的皇帝,以及皇宮裏的皇子皇孫。如果不是為了伺候這些人,他怎會變成這不男不女的閹人?
因此,麻公公最為樂見的,就是禍起蕭牆。宮廷裏越是腥風血雨,他畸形的心理,越是能夠得到滿足。
比如,在錢貴妃的授意下,給太子的藥湯中加入毒藥,導致太子最後身亡,就是他麻詹永所為。隻是可憐那個方士,稀裏糊塗地做了他的替死鬼。
麻公公攙扶著錢貴妃,移步紫檀拔步床,勸道:“娘娘,玉體要緊,還是歇歇吧,莫要氣壞了身子。”
錢貴妃道:“聽說沐芸進宮後,一頭紮進了錄事房,翻看起皇後的起居注來。你說,沐芸看那勞什子做什麽?會不會看出什麽問題?”
“聽說,沐芸是為了盡快熟悉宮中事務。”麻公公笑道,“一個小丫頭片子,能看出什麽?不足為慮。再說了,咱們榮禧宮行事,向來滴水不漏。就是把大唐的狄仁傑請來,他也看不出絲毫破綻。”
麻公公衝著外麵肅立的宮女喊了聲:“都進來吧,伺候娘娘更衣。”
幾位宮女迤邐而入,麻公公忽然想起皇帝聽話音的事,問宮女道:“才剛,皇上來到榮禧宮,怎麽沒人通報一聲?都把規矩忘啦?”
一個宮女忙道:“回公公的話,是皇上示意不讓通報的。皇上身邊的公公說,皇上要給娘娘一個驚喜。”
聽到這話,錢貴妃心中懊悔,都怪自己心急,又一次提起立儲。一言不合,皇帝走了,驚喜成了驚嚇。
……
沐芸初見曹皇後時,看她一副心如止水、古井無波的樣子,便知太子之死,對她的打擊太大,幾乎改變了她的生活方式。當時,沐芸心中便猜測,皇帝對皇後,定是漸行漸遠。果然,常公公說,自從太子過世後,梁熹帝便不在鳳儀宮留宿了。
沐芸暗想,現在的曹皇後,既不盛裝打扮,也不獻媚邀寵,甚至連六宮之事都懶得過問了,對皇帝沒有了吸引力,夫妻二人的感情,可不就越發淡了麽。
怪不得曹皇後想認薑珣做嫡子,皇帝聽了幾句讒言,就把這事放下了。皇後和皇帝,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表麵上相敬如賓,實際上越來越形同路人。這樣下去,皇後形同虛設,時間長了,極有可能上演鳩占鵲巢的戲碼,皇後之位難保。
曹臻茹定是看出了症結所在,這才推薦自己來鳳儀宮做女官,曹臻茹的意思,是想讓自己幫著曹皇後振作起來,有所改變。
但是,現在看來,梁熹帝庸碌無為,不求進取,耽於享樂。幫助曹皇後親近這樣一位皇帝,沐芸自己都不願意。估計曹皇後也是看透了梁熹帝,失望至極,這才過起了寡淡的日子。
當務之急,是要將曹皇後從失去太子的苦悶中拉出來,讓曹皇後已經死了的心,慢慢活過來。曹臻茹是皇後娘娘的開心果,沐芸便有意在曹臻茹入宮時,與曹臻茹一唱一和,多說一些開導的話。
薑珣臨走時,曾對沐芸說起,戶部錢糧吃緊,長河賑災捉襟見肘。沐芸一直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日,在和曹皇後、曹臻茹閑聊時,說起了這事。曹臻茹驚訝道:“堂堂大梁,不可能連賑災的錢糧都拿不出吧?”
曹皇後道:“拿是拿的出,但一定不充裕。四殿下攬了這麽個差事,也是夠難為他的。”
沐芸道:“麵對天災人禍,最可憐的,還是那些婦孺。我陪四殿下去往寧國時,就曾見到遇到難事,瀕臨崩潰的婦人,帶著孩子,衣食無著,隻能無助地嚎啕大哭。”
曹皇後若有所思,眼睛瞬時紅了。
曹臻茹喃喃說道:“若是能夠幫幫四殿下就好了。”
沐芸糾正道:“應該幫的,不是四殿下,而是那些婦孺。如果咱們能夠為那些受災的婦孺做些事,就再好不過了。”
曹臻茹道:“可是,咱們距離長河太遠了,鞭長莫及。若是在梁京,我可以拿出銀子來,開家粥棚,讓那些婦孺都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米粥。”
沐芸看看曹臻茹,又看看曹皇後,說道:“辦法還是有的,可以搞一次募捐,動員梁京王公大臣的夫人、貴女,還有富家小姐,為長河受災的婦孺捐贈銀兩。”
沐芸頓了頓,又道:“若是皇後娘娘下道懿旨,先從後宮開始,動員各宮嬪妃捐出銀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範作用。”
曹皇後頷首:“沐芸所言極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吾等雖為女流,也應該為百姓做些事。特別是那些受災的婦孺,急需得到溫暖。這樣吧,就從本宮開始。鳳儀宮捐銀五千兩,其他嬪妃不必追隨本宮,捐多捐少均可,都是愛心。”
沐芸喜道:“太好了!皇後娘娘母儀天下,心係萬民。皇後娘娘帶了頭,三宮六院,梁京各個府邸,定會迅速行動起來。”
曹臻茹拍手道:“哇,姑母,愛心爆棚呀!您這樣決定,真是太好了,彰顯一國之母的風範,臻茹敬佩至極!”
沐芸與曹臻茹相視而笑:皇後有變化了,這是好的開始,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沐芸更是高興,懿旨一下,大家行動起來,捐出的銀兩數目一定少不了。
麻公公勸道:“三殿下還小,心裏沒那麽複雜。娘娘莫要著急。”
“還小?”錢貴妃哼了一聲,“薑珣比他還小,你看看人家,自從去寧國做質子後,都做了什麽。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精幹。現在,皇上把賑濟災民和疏浚河道這麽大的事,都交給了他。這說明什麽?珂兒怎麽就意識不到危機呢?”
麻公公道:“從開始的混跡青樓,到如今的主動請纓。四皇子的變化確實不小。當初明哲保身,現在鋒芒畢露。看來,四皇子是真的在覬覦太子之位。”
“我太難了。”錢貴妃苦笑道,“攤上這麽個兒子,我到底該如何去做呀?”
麻公公哈腰近前,低聲道:“娘娘,有句話我憋在心裏很長時間了,不知道該不該說。”
“但說無妨。”
麻公公看了看錢貴妃的臉色,忐忑不安地欲言又止。
“在本宮麵前,何須吞吞吐吐?有話快說。”錢貴妃不耐煩道。
麻公公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娘娘,您何不效法大唐的則天皇帝?先將朝政攬在手中,待娘娘言傳身教,將三殿下培養好後,再將皇位傳給他,豈不更好?”
錢貴妃沒有說話,一雙杏眼瞪得大大的,直直地看著麻公公。那眼神,把麻公公看得心肝顫抖,感覺脊梁骨竄出一股涼氣,不知道說出這番話,會不會引來殺身之禍。
錢貴妃終於開口說話了,但隻是吐出了幾個字:“這樣的話,以後莫再說了。”
麻公公低著頭,連聲道“是”,心裏卻美滋滋的。看來,自己的話,說到了貴妃娘娘的心坎裏。與其費勁巴力央求皇帝立儲,莫如效法武曌,一步到位。將來,即便薑珂不是當皇帝的材料,還可以把江山傳給錢氏娘家人。
麻公公是十幾歲上,被人誘騙,進宮當了太監的,那時心智已然成熟,他恨透了黃羅傘蓋下的皇帝,以及皇宮裏的皇子皇孫。如果不是為了伺候這些人,他怎會變成這不男不女的閹人?
因此,麻公公最為樂見的,就是禍起蕭牆。宮廷裏越是腥風血雨,他畸形的心理,越是能夠得到滿足。
比如,在錢貴妃的授意下,給太子的藥湯中加入毒藥,導致太子最後身亡,就是他麻詹永所為。隻是可憐那個方士,稀裏糊塗地做了他的替死鬼。
麻公公攙扶著錢貴妃,移步紫檀拔步床,勸道:“娘娘,玉體要緊,還是歇歇吧,莫要氣壞了身子。”
錢貴妃道:“聽說沐芸進宮後,一頭紮進了錄事房,翻看起皇後的起居注來。你說,沐芸看那勞什子做什麽?會不會看出什麽問題?”
“聽說,沐芸是為了盡快熟悉宮中事務。”麻公公笑道,“一個小丫頭片子,能看出什麽?不足為慮。再說了,咱們榮禧宮行事,向來滴水不漏。就是把大唐的狄仁傑請來,他也看不出絲毫破綻。”
麻公公衝著外麵肅立的宮女喊了聲:“都進來吧,伺候娘娘更衣。”
幾位宮女迤邐而入,麻公公忽然想起皇帝聽話音的事,問宮女道:“才剛,皇上來到榮禧宮,怎麽沒人通報一聲?都把規矩忘啦?”
一個宮女忙道:“回公公的話,是皇上示意不讓通報的。皇上身邊的公公說,皇上要給娘娘一個驚喜。”
聽到這話,錢貴妃心中懊悔,都怪自己心急,又一次提起立儲。一言不合,皇帝走了,驚喜成了驚嚇。
……
沐芸初見曹皇後時,看她一副心如止水、古井無波的樣子,便知太子之死,對她的打擊太大,幾乎改變了她的生活方式。當時,沐芸心中便猜測,皇帝對皇後,定是漸行漸遠。果然,常公公說,自從太子過世後,梁熹帝便不在鳳儀宮留宿了。
沐芸暗想,現在的曹皇後,既不盛裝打扮,也不獻媚邀寵,甚至連六宮之事都懶得過問了,對皇帝沒有了吸引力,夫妻二人的感情,可不就越發淡了麽。
怪不得曹皇後想認薑珣做嫡子,皇帝聽了幾句讒言,就把這事放下了。皇後和皇帝,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表麵上相敬如賓,實際上越來越形同路人。這樣下去,皇後形同虛設,時間長了,極有可能上演鳩占鵲巢的戲碼,皇後之位難保。
曹臻茹定是看出了症結所在,這才推薦自己來鳳儀宮做女官,曹臻茹的意思,是想讓自己幫著曹皇後振作起來,有所改變。
但是,現在看來,梁熹帝庸碌無為,不求進取,耽於享樂。幫助曹皇後親近這樣一位皇帝,沐芸自己都不願意。估計曹皇後也是看透了梁熹帝,失望至極,這才過起了寡淡的日子。
當務之急,是要將曹皇後從失去太子的苦悶中拉出來,讓曹皇後已經死了的心,慢慢活過來。曹臻茹是皇後娘娘的開心果,沐芸便有意在曹臻茹入宮時,與曹臻茹一唱一和,多說一些開導的話。
薑珣臨走時,曾對沐芸說起,戶部錢糧吃緊,長河賑災捉襟見肘。沐芸一直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這日,在和曹皇後、曹臻茹閑聊時,說起了這事。曹臻茹驚訝道:“堂堂大梁,不可能連賑災的錢糧都拿不出吧?”
曹皇後道:“拿是拿的出,但一定不充裕。四殿下攬了這麽個差事,也是夠難為他的。”
沐芸道:“麵對天災人禍,最可憐的,還是那些婦孺。我陪四殿下去往寧國時,就曾見到遇到難事,瀕臨崩潰的婦人,帶著孩子,衣食無著,隻能無助地嚎啕大哭。”
曹皇後若有所思,眼睛瞬時紅了。
曹臻茹喃喃說道:“若是能夠幫幫四殿下就好了。”
沐芸糾正道:“應該幫的,不是四殿下,而是那些婦孺。如果咱們能夠為那些受災的婦孺做些事,就再好不過了。”
曹臻茹道:“可是,咱們距離長河太遠了,鞭長莫及。若是在梁京,我可以拿出銀子來,開家粥棚,讓那些婦孺都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米粥。”
沐芸看看曹臻茹,又看看曹皇後,說道:“辦法還是有的,可以搞一次募捐,動員梁京王公大臣的夫人、貴女,還有富家小姐,為長河受災的婦孺捐贈銀兩。”
沐芸頓了頓,又道:“若是皇後娘娘下道懿旨,先從後宮開始,動員各宮嬪妃捐出銀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範作用。”
曹皇後頷首:“沐芸所言極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吾等雖為女流,也應該為百姓做些事。特別是那些受災的婦孺,急需得到溫暖。這樣吧,就從本宮開始。鳳儀宮捐銀五千兩,其他嬪妃不必追隨本宮,捐多捐少均可,都是愛心。”
沐芸喜道:“太好了!皇後娘娘母儀天下,心係萬民。皇後娘娘帶了頭,三宮六院,梁京各個府邸,定會迅速行動起來。”
曹臻茹拍手道:“哇,姑母,愛心爆棚呀!您這樣決定,真是太好了,彰顯一國之母的風範,臻茹敬佩至極!”
沐芸與曹臻茹相視而笑:皇後有變化了,這是好的開始,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沐芸更是高興,懿旨一下,大家行動起來,捐出的銀兩數目一定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