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歐陽她們憑借和馮劍的交往,對他的“出走”分析的基本沒有差錯,可她們不知道馮劍又想到了一個更讓他迷茫的問題: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到了平遙機場,已經是華燈璀璨的時候了。馮劍打車到了平遙一家酒店,先洗了一個熱水澡,抽了一支煙,才慢悠悠的向平遙古城走來。
平遙古城,晉商文化的發祥地。護城河邊人來人往,或三三兩兩,或拉手結伴,都很悠閑。古城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些曆史的斑駁,帶著一股蒼茫和粗獷;黃土高牆、大紅燈籠相映成趣,有一種特殊的壯麗美感。
大街小巷兩邊還有不少深宅大院古色古香,門前成排成列的美食琳琅滿目、民俗特色小玩意,店裏售賣各種精致的手工藝品或者特色紀念品。平遙城裏沒有一杆路燈,小店的門口或屋裏暖暖的燈光氤氳下來,好像店裏所有的東西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情懷,就使人忍不住的想要買點什麽寄給遠方的那個你思念的人。
馮劍在一家專營撲克牌的小店裏,翻看著那滿架子的撲克,勾起了他許多兒時的記憶,花草類,人物類,風景類……種類繁多。馮劍挑了一副水滸傳人物撲克,小時候他曾經玩過一套的,現在早已像記憶一樣交給了昨天了。
逸景軒、老醋坊、聚賢樓、益德成鼻咽處處都有一段故事的樣子,馮劍看著這些小店,想象它們曾經的過往。還有那些玉器店,馮劍也進去看看,大多都是工藝品。有家小店裏還有幾隻寵物貓,引得女性遊客母性大發,拍照的,逗引它的,歡笑一片。
馮劍感覺有些餓了,西部地區的餐飲主要是麵食,刀削麵、牛肉板麵、油潑扯麵、臊子麵,胡辣湯,馮劍的興致不大,就進了一家洪武記飯店,裝飾得古色古香。
服務員一口鄉音推薦了招牌特色菜老陳醋燜牛肉,甲午茄子。
馮劍又要了兩瓶啤酒,等了半天才有了一個位置。小店的生意很是紅火,又等了好長時間,菜才上齊。
馮劍就慢條斯理的慢喝,“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讓他很平靜的觀看這個陌生的遙遠的地方。
什麽也不想,如同看戲一般……
回酒店的路上,行人已經很少了,馮劍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沒有月光,躲避了紛擾的行人,樹木全都聳著肩膀兒,各自舉著黯淡的輪廓,在微弱的星光下,連成一片悄默……
也不知道自己想什麽,不知道自己該想什麽……世事難料,風雨如晦,一切是如此的陌生……而這些落寞無助,竟然沒有一個窗口,也無人訴說……似乎一切都抽去了氣力……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遠處的燈光醉眼朦朧,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往心裏鑽得生疼,如影隨形的孤獨一路延伸,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馮劍不知道其實他在尋找的是自己。
第二天醒來,卻見窗外一片模糊,起先他還認為是屋裏溫度高的原因,用手抹了一下並沒有見外麵清晰,才知道是外麵起霧了。
馮劍洗漱完畢,又去下麵吃了飯。
不能出去,就安心打坐起來,心無旁騖的修習《青山行藏》,幾個周天之後已是一個小時過去了。
馮劍長舒一口氣,起身看看外麵的霧氣依然沒有散盡,隻是稀薄了點。坐下來抽支煙,馮劍忽然覺得自己很孤獨,莫名其妙的悲傷感和失落感湧上心頭:仿佛除了父母不曾被誰好好愛過,喜歡的人不在身邊,自己的苦心能有誰知?擁有的似乎不真實,得到的也不敢明說,擔心失去,不敢愛,卻又相信愛,總覺得自己沒有值得被愛的地方,自己能給予她們什麽呢?人為什麽活著呢?怎樣才算是成長?
沒有誰的一生,陽光朗月永相隨;沒有誰的一生,歡聲笑語永相伴。笑容、優雅、自信,
是最大的精神財富。無論如何,活得優雅些。人生不是都稱心,生活不是都如意。生活不簡單,盡量簡單過,人生不完美,盡量開心活。
我不知道,為什麽來這兒,又為什麽來到這叢樹下獨自站著。不知不覺的就順著兩隻腿,流浪吧,放逐吧……
霧是流動的,沒有頭腦的四處遊動,是有手掀動,還是有腳踢踏,還是幸災樂禍的瘋跑……每個人都會流浪吧……
太陽出來了,馮劍停止了胡思亂想。
下樓出了酒店,又往古城走去。這次他先去了南城門,遊客並不因為有霧氣而減少,隻是很多人都戴上了口罩。
馮劍買了一張通票,獨自閑逛起來。
南門迎納著東南方的和薰之風,平遙人就稱之為“迎薰門”。馮劍先去了平遙衙門,看到了它整體的布局,縣衙配置著衙門、儀門、牌坊、大堂、宅門、二堂、內堂等,無論從建築布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是皇宮的縮影。
瘮人的刑具,威嚴的山水朝陽圖公堂,恰好有審堂的表演,一位“縣令”操著抑揚頓挫的北方音腔升堂斷案,有模有樣,隻是一些現代熱詞不時“穿越”到表演現場,莊嚴膽顫的氣氛被哄堂大笑代替了——大家都喜歡娛樂了。
城隍廟在路的右邊,位置的設置體現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縣衙。牌樓形建築是全木質結構,進入其中是一條甬道,兩旁立著十二生肖像,建築布局帶著明顯的晉文化特色,大氣、奢華,有內涵。
如果朵朵在,她的解釋會更專業吧?——馮劍心裏一動,然後搖搖頭——這裏也有個衙門,一個陽間一個陰間,都是斷案的地兒。
財神和灶君二神的道場,都獨立的庭院,三人互不幹涉。人們為了精神寄托創造了神,然後就把自己交給神。
走過欞星門,馮劍進了文廟,據說這裏占據“國內六個之最”,大成門內,古木參天,黃葉蕭蕭。
馮劍優哉遊哉的看看楹聯,瞧瞧雕塑,瞅瞅鬥拱,太多的遊人,嘈雜的聲音,讓這本該肅穆幽靜的學院變成了“鬧市”,他溜達了一圈,就出來了。
太鬧騰了,大街上也是熙熙攘攘,馮劍進了一家羊肉泡饃店,隨便吃了頓午飯。他想還是去城牆上透透氣的好。
下午的遊人依然沒有減少,馮劍登上古城牆,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讓他豁然開朗了些。
平遙古城門有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就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河水蜿蜒安詳而過, “龜前戲水,山水朝陽”的理念。
平遙古城,漫天黃土的黃土高原也掩蓋不了她的絕代風華,平遙城裏青磚灰瓦,亭台樓閣,都原模原樣地保持著初時風範。每一條小街都相互連通,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了古老的故事當中一般。現代化的氣息被高聳的城牆屏蔽在古城之外,仿佛時光倒流五百年。
太陽高照,秋風習習,這裏的古城牆雖然不能和西安城牆的帝王氣息相比,卻也古韻綿長,似乎這裏的時間變得漫長了一些,你可以隨心所欲,悠閑自在的笑看雲卷雲舒。
馮劍收回了目光,想沿著城牆走走,看到一個中年男人的背影,一動不動的坐在垛口上,有些刺眼,也有些煞風景。
馮劍也懶得再看,就慢慢的溜達起來,慢慢理解世界,慢慢改變自己。
有了財富就會建一座城池保護,人也就越聚愈多,不同的習俗交流、碰撞、融合成一種地域文化了。
平遙曾經就是當時全國的金融中心——票號、鏢局數量和規模讓人瞠目。交通不方便的平遙憑什麽成為“中心”呢?僅僅是誠信嗎?
馮劍邊胡思亂想,一邊任由自己的雙腿牽引著他。譙樓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角樓上的飛簷走獸,精致霸氣。城牆上行走的有嬉嬉鬧鬧的學生,也有牽手拍照的情侶,還有走走停停的矍鑠老人……
馮劍溜達了一圈回來,正要下去,卻發現那個孤獨的背影還是在那裏沉默的,夕陽下如同一尊雕塑,落葉而悲秋,“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讓馮劍停下了腳步。
馮劍點上一支煙,順著這個中年男人的視線看出,夕陽溫潤,晚霞散熠,山林幽靜。
馮劍伸手拍拍那人的肩頭,遞過一支煙。
那人轉過臉,那是一張沒有表情的臉,胡子拉碴的,一臉落魄,嘴唇幹裂,他有點顫抖的手是細長幹淨,手指有些血痕。
他站起身,接過煙,擠出一絲苦笑:“謝謝!”
馮劍為他點上,他深深的吸了一口,卻咳嗽起來,彎腰咳嗽了一陣,他抹了一下眼睛:“來旅遊的吧,一個人?”
馮劍點點頭。
很多話我們不能對親人訴說,卻可以對一個陌生人,敞開心扉的嘮叨半天,那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的保護,還是一種解脫?寫日記,又何嚐不是出於希求被理解呢?
蓋沅直在小酒店,喝了一口酒,對著馮劍如同多年未見的朋友,傾訴了自己的“走投無路”。
蓋沅直是祁縣人,93年畢業於山西財經大學,還是優秀畢業生,被分配到了太原市財政局,小夥風華正茂,長相雖說不是多帥,卻也身體結實。由於單位好,雖說是農村人,幫他介紹女朋友的卻不少,後來他贏得了農業局的女孩單彤彤的青睞,兩人結婚生子,一切都是蒸蒸日上。隻是蓋沅直書生意氣太強,不懂得變通,業務沒得說,卻被領導束之高閣。
蓋沅直就有些鬱悶,單彤彤不斷的“指點”也讓他很壓抑。
後來因為他一直不同意在一份審議書上簽字,大小領導找他談話,他反而以財政製度給領導上了一課,一下子成了局裏的笑話。不出一周,他被調離了審計崗位,去了綜合部。這自然又招來單彤彤的鄙視,三天沒和他說話。他滿腹的不解和憤懣卻沒有人聽。
第四年的年終總結上,蓋沅直直接點出了局裏數據造假的問題,而且證據確鑿,弄得大家都很尷尬,領導的臉更是黑得像包公。這件事讓蓋沅直成為局裏的“另類”,很多人佩服他的勇氣,佩服他的“正義”,隻是很多人也“不敢”再和他接觸了。
領導直接讓他去了後勤,蓋沅直就一直找領導問原因,後來就寫舉報材料、上訪。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堅持原則,卻被領導一再“棄用”,這還是國家的機關單位嗎?數據那麽大的事怎麽就隨意更改呢?
在他一如既往的舉報中,五個領導倒是換了三個,他好像看到了希望,可新上任的領導,隻是口頭表揚了一下,他還是在後勤。
蓋沅直很是失落,空有一番熱情。領導笑嗬嗬的對他,卻就是不讓他接觸數據、賬目。他感覺自己和那些“養老”的臨退休的老人一個待遇,自己不就是退休狀態嗎?
千禧年之後,蓋沅直咬牙切齒的辭職了,在同學的公司做了財務監理。單彤彤氣得不行,隻是看看蓋沅直的薪水高了足足兩倍,也就忍了。
哪裏知道,蓋沅直不出半年,又和同學鬧翻了,還是因為財務造表有水分,公司竟然套取國家銀行資金,他冷汗直流,這不是犯法嗎?他又一次辭職。
這次單彤彤直接死心了,這樣的人根本就無法融入社會,直接和他離婚了。
蓋沅直自然希望她理解自己,可他又能說服誰呢?
……
“我就是一個廢人吧——”蓋沅直自嘲的笑了一下,“嘮叨了這麽些時間——來,我敬您一杯!”
“中庸之道是咱老祖宗的精髓啊,可有些事沒法中庸!”馮劍笑道,“敬你的原則!”
接受痛苦,有時候好過追逐幸福,禮物本來每個人都有,失去的人才盯向遠處。
到了平遙機場,已經是華燈璀璨的時候了。馮劍打車到了平遙一家酒店,先洗了一個熱水澡,抽了一支煙,才慢悠悠的向平遙古城走來。
平遙古城,晉商文化的發祥地。護城河邊人來人往,或三三兩兩,或拉手結伴,都很悠閑。古城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些曆史的斑駁,帶著一股蒼茫和粗獷;黃土高牆、大紅燈籠相映成趣,有一種特殊的壯麗美感。
大街小巷兩邊還有不少深宅大院古色古香,門前成排成列的美食琳琅滿目、民俗特色小玩意,店裏售賣各種精致的手工藝品或者特色紀念品。平遙城裏沒有一杆路燈,小店的門口或屋裏暖暖的燈光氤氳下來,好像店裏所有的東西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情懷,就使人忍不住的想要買點什麽寄給遠方的那個你思念的人。
馮劍在一家專營撲克牌的小店裏,翻看著那滿架子的撲克,勾起了他許多兒時的記憶,花草類,人物類,風景類……種類繁多。馮劍挑了一副水滸傳人物撲克,小時候他曾經玩過一套的,現在早已像記憶一樣交給了昨天了。
逸景軒、老醋坊、聚賢樓、益德成鼻咽處處都有一段故事的樣子,馮劍看著這些小店,想象它們曾經的過往。還有那些玉器店,馮劍也進去看看,大多都是工藝品。有家小店裏還有幾隻寵物貓,引得女性遊客母性大發,拍照的,逗引它的,歡笑一片。
馮劍感覺有些餓了,西部地區的餐飲主要是麵食,刀削麵、牛肉板麵、油潑扯麵、臊子麵,胡辣湯,馮劍的興致不大,就進了一家洪武記飯店,裝飾得古色古香。
服務員一口鄉音推薦了招牌特色菜老陳醋燜牛肉,甲午茄子。
馮劍又要了兩瓶啤酒,等了半天才有了一個位置。小店的生意很是紅火,又等了好長時間,菜才上齊。
馮劍就慢條斯理的慢喝,“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讓他很平靜的觀看這個陌生的遙遠的地方。
什麽也不想,如同看戲一般……
回酒店的路上,行人已經很少了,馮劍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沒有月光,躲避了紛擾的行人,樹木全都聳著肩膀兒,各自舉著黯淡的輪廓,在微弱的星光下,連成一片悄默……
也不知道自己想什麽,不知道自己該想什麽……世事難料,風雨如晦,一切是如此的陌生……而這些落寞無助,竟然沒有一個窗口,也無人訴說……似乎一切都抽去了氣力……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遠處的燈光醉眼朦朧,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往心裏鑽得生疼,如影隨形的孤獨一路延伸,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馮劍不知道其實他在尋找的是自己。
第二天醒來,卻見窗外一片模糊,起先他還認為是屋裏溫度高的原因,用手抹了一下並沒有見外麵清晰,才知道是外麵起霧了。
馮劍洗漱完畢,又去下麵吃了飯。
不能出去,就安心打坐起來,心無旁騖的修習《青山行藏》,幾個周天之後已是一個小時過去了。
馮劍長舒一口氣,起身看看外麵的霧氣依然沒有散盡,隻是稀薄了點。坐下來抽支煙,馮劍忽然覺得自己很孤獨,莫名其妙的悲傷感和失落感湧上心頭:仿佛除了父母不曾被誰好好愛過,喜歡的人不在身邊,自己的苦心能有誰知?擁有的似乎不真實,得到的也不敢明說,擔心失去,不敢愛,卻又相信愛,總覺得自己沒有值得被愛的地方,自己能給予她們什麽呢?人為什麽活著呢?怎樣才算是成長?
沒有誰的一生,陽光朗月永相隨;沒有誰的一生,歡聲笑語永相伴。笑容、優雅、自信,
是最大的精神財富。無論如何,活得優雅些。人生不是都稱心,生活不是都如意。生活不簡單,盡量簡單過,人生不完美,盡量開心活。
我不知道,為什麽來這兒,又為什麽來到這叢樹下獨自站著。不知不覺的就順著兩隻腿,流浪吧,放逐吧……
霧是流動的,沒有頭腦的四處遊動,是有手掀動,還是有腳踢踏,還是幸災樂禍的瘋跑……每個人都會流浪吧……
太陽出來了,馮劍停止了胡思亂想。
下樓出了酒店,又往古城走去。這次他先去了南城門,遊客並不因為有霧氣而減少,隻是很多人都戴上了口罩。
馮劍買了一張通票,獨自閑逛起來。
南門迎納著東南方的和薰之風,平遙人就稱之為“迎薰門”。馮劍先去了平遙衙門,看到了它整體的布局,縣衙配置著衙門、儀門、牌坊、大堂、宅門、二堂、內堂等,無論從建築布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是皇宮的縮影。
瘮人的刑具,威嚴的山水朝陽圖公堂,恰好有審堂的表演,一位“縣令”操著抑揚頓挫的北方音腔升堂斷案,有模有樣,隻是一些現代熱詞不時“穿越”到表演現場,莊嚴膽顫的氣氛被哄堂大笑代替了——大家都喜歡娛樂了。
城隍廟在路的右邊,位置的設置體現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縣衙。牌樓形建築是全木質結構,進入其中是一條甬道,兩旁立著十二生肖像,建築布局帶著明顯的晉文化特色,大氣、奢華,有內涵。
如果朵朵在,她的解釋會更專業吧?——馮劍心裏一動,然後搖搖頭——這裏也有個衙門,一個陽間一個陰間,都是斷案的地兒。
財神和灶君二神的道場,都獨立的庭院,三人互不幹涉。人們為了精神寄托創造了神,然後就把自己交給神。
走過欞星門,馮劍進了文廟,據說這裏占據“國內六個之最”,大成門內,古木參天,黃葉蕭蕭。
馮劍優哉遊哉的看看楹聯,瞧瞧雕塑,瞅瞅鬥拱,太多的遊人,嘈雜的聲音,讓這本該肅穆幽靜的學院變成了“鬧市”,他溜達了一圈,就出來了。
太鬧騰了,大街上也是熙熙攘攘,馮劍進了一家羊肉泡饃店,隨便吃了頓午飯。他想還是去城牆上透透氣的好。
下午的遊人依然沒有減少,馮劍登上古城牆,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讓他豁然開朗了些。
平遙古城門有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就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河水蜿蜒安詳而過, “龜前戲水,山水朝陽”的理念。
平遙古城,漫天黃土的黃土高原也掩蓋不了她的絕代風華,平遙城裏青磚灰瓦,亭台樓閣,都原模原樣地保持著初時風範。每一條小街都相互連通,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了古老的故事當中一般。現代化的氣息被高聳的城牆屏蔽在古城之外,仿佛時光倒流五百年。
太陽高照,秋風習習,這裏的古城牆雖然不能和西安城牆的帝王氣息相比,卻也古韻綿長,似乎這裏的時間變得漫長了一些,你可以隨心所欲,悠閑自在的笑看雲卷雲舒。
馮劍收回了目光,想沿著城牆走走,看到一個中年男人的背影,一動不動的坐在垛口上,有些刺眼,也有些煞風景。
馮劍也懶得再看,就慢慢的溜達起來,慢慢理解世界,慢慢改變自己。
有了財富就會建一座城池保護,人也就越聚愈多,不同的習俗交流、碰撞、融合成一種地域文化了。
平遙曾經就是當時全國的金融中心——票號、鏢局數量和規模讓人瞠目。交通不方便的平遙憑什麽成為“中心”呢?僅僅是誠信嗎?
馮劍邊胡思亂想,一邊任由自己的雙腿牽引著他。譙樓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角樓上的飛簷走獸,精致霸氣。城牆上行走的有嬉嬉鬧鬧的學生,也有牽手拍照的情侶,還有走走停停的矍鑠老人……
馮劍溜達了一圈回來,正要下去,卻發現那個孤獨的背影還是在那裏沉默的,夕陽下如同一尊雕塑,落葉而悲秋,“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讓馮劍停下了腳步。
馮劍點上一支煙,順著這個中年男人的視線看出,夕陽溫潤,晚霞散熠,山林幽靜。
馮劍伸手拍拍那人的肩頭,遞過一支煙。
那人轉過臉,那是一張沒有表情的臉,胡子拉碴的,一臉落魄,嘴唇幹裂,他有點顫抖的手是細長幹淨,手指有些血痕。
他站起身,接過煙,擠出一絲苦笑:“謝謝!”
馮劍為他點上,他深深的吸了一口,卻咳嗽起來,彎腰咳嗽了一陣,他抹了一下眼睛:“來旅遊的吧,一個人?”
馮劍點點頭。
很多話我們不能對親人訴說,卻可以對一個陌生人,敞開心扉的嘮叨半天,那是一種對自己對他人的保護,還是一種解脫?寫日記,又何嚐不是出於希求被理解呢?
蓋沅直在小酒店,喝了一口酒,對著馮劍如同多年未見的朋友,傾訴了自己的“走投無路”。
蓋沅直是祁縣人,93年畢業於山西財經大學,還是優秀畢業生,被分配到了太原市財政局,小夥風華正茂,長相雖說不是多帥,卻也身體結實。由於單位好,雖說是農村人,幫他介紹女朋友的卻不少,後來他贏得了農業局的女孩單彤彤的青睞,兩人結婚生子,一切都是蒸蒸日上。隻是蓋沅直書生意氣太強,不懂得變通,業務沒得說,卻被領導束之高閣。
蓋沅直就有些鬱悶,單彤彤不斷的“指點”也讓他很壓抑。
後來因為他一直不同意在一份審議書上簽字,大小領導找他談話,他反而以財政製度給領導上了一課,一下子成了局裏的笑話。不出一周,他被調離了審計崗位,去了綜合部。這自然又招來單彤彤的鄙視,三天沒和他說話。他滿腹的不解和憤懣卻沒有人聽。
第四年的年終總結上,蓋沅直直接點出了局裏數據造假的問題,而且證據確鑿,弄得大家都很尷尬,領導的臉更是黑得像包公。這件事讓蓋沅直成為局裏的“另類”,很多人佩服他的勇氣,佩服他的“正義”,隻是很多人也“不敢”再和他接觸了。
領導直接讓他去了後勤,蓋沅直就一直找領導問原因,後來就寫舉報材料、上訪。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堅持原則,卻被領導一再“棄用”,這還是國家的機關單位嗎?數據那麽大的事怎麽就隨意更改呢?
在他一如既往的舉報中,五個領導倒是換了三個,他好像看到了希望,可新上任的領導,隻是口頭表揚了一下,他還是在後勤。
蓋沅直很是失落,空有一番熱情。領導笑嗬嗬的對他,卻就是不讓他接觸數據、賬目。他感覺自己和那些“養老”的臨退休的老人一個待遇,自己不就是退休狀態嗎?
千禧年之後,蓋沅直咬牙切齒的辭職了,在同學的公司做了財務監理。單彤彤氣得不行,隻是看看蓋沅直的薪水高了足足兩倍,也就忍了。
哪裏知道,蓋沅直不出半年,又和同學鬧翻了,還是因為財務造表有水分,公司竟然套取國家銀行資金,他冷汗直流,這不是犯法嗎?他又一次辭職。
這次單彤彤直接死心了,這樣的人根本就無法融入社會,直接和他離婚了。
蓋沅直自然希望她理解自己,可他又能說服誰呢?
……
“我就是一個廢人吧——”蓋沅直自嘲的笑了一下,“嘮叨了這麽些時間——來,我敬您一杯!”
“中庸之道是咱老祖宗的精髓啊,可有些事沒法中庸!”馮劍笑道,“敬你的原則!”
接受痛苦,有時候好過追逐幸福,禮物本來每個人都有,失去的人才盯向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