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一直沒有吱聲的蕭遠山提醒道:“小王爺,構思倒是巧妙,不過戰場上的算度都要有相當高的把握。
如小王爺這般,我們的把握有多高?
且不說前麵幾步把握度就算我們兵力再占優,把握上也隻是八九成,你這到最後一步還要看城中守軍到底是 不是願意投降。
這也堪堪隻有五成。
所以我不認為此舉能大獲成功。”
耶律大石思索一番後轉臉問蕭雲舟:“軍師,你覺得我軍現在向仁多嵬丁進軍是否合適?”
蕭雲舟仔細分析道:“我大軍從南邊沿著長城北進攻,已經連續拿下兩座城池,但是夏州和鹽州都在黃河北岸。
雖然我們此處渡河難度不大,那也是在優勢兵力下強勢推進。
如果我大軍放下夏州不攻而直接去鹽州,那麽夏州之兵可以沿黃河騷擾我們後續糧草物資的運輸。
所以我們應該先拿下夏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進退有據。”
蕭雲舟是軍師,在軍事上的見解眾將都很信服。
“軍事之言有理!”耶律洪基附和道。
耶律玄奇也附和:“對,先攻夏州!”
韓昊天看了看耶律大石:“末將是先鋒,大王說打哪,我就打哪裏!”
“大將軍,現在你怎麽看?”耶律大石再次征求蕭遠山的意見。
蕭遠山一拱手:“大王,本將可是來配合你的,大王盡管決策,我都會積極配合。”
就在此時,有信使進入軍營。
“報,大王,外邊有自稱大夏延州的信使,他說是耶律德光部下。”傳令兵報告。
“快快有請!”耶律大石哈哈大笑。
眾人翹首期盼來自延州的消息。
信使進入大廳,掃視一眼,麵對著耶律大石單膝下跪,拱了拱手:“大王,我是耶律德光隨從,特使耶律德光大人現在被限製了人身自由。
我等是在大人被控製起來之前,大人讓我蟄伏探查大夏軍情後直接匯報鎮南王的。”
一國特使被限製人身自由,這可不是小事。此言一出,眾將皆驚。
“你是說大夏要對我大齊用兵了嗎?”蕭雲舟急切的追問。
信使不急不慢,拱著手回答:“將軍莫急。此事蹊蹺,不過並不緊急,至少特使大人隻是暫時不能離開太守府,大夏人還沒有對特使大人無禮。”
耶律大石向左右做了一個雙手下壓的手勢:“各位安靜,我們聽他慢慢說。”
信使繼續講述:“數日前,大寧大將仁多嵬丁突襲寧夏衛,搶奪大夏精糧十萬石。
而這糧食可是大夏答應賠償給大寧的糧食中的一部分先期運達的而已。
這件事透著詭異,本來就給大寧的糧食大寧卻發兵來搶了。
按理說大夏應該會發怒,然後對大寧開戰才對。”
“對呀,這難道不夠理由對大寧開戰嗎?”耶律鴻心急的催問。
眾將也齊聲應和:“對呀,難道大夏不對大寧開戰卻要對我大齊嗎!”
信使搖頭:“這倒沒有,耶律德光大人趁機慫恿大夏那個年輕的太傅讓他立刻對大寧開戰。
可他回複了一句‘此事太不合常理,此時最希望大夏和大寧開戰的必定是我大齊。
所以他要親自去寧夏衛徹查,在臨行之前他將大寧特使嵬名元詹斬首,將我大齊使團全部控製起來。
好在特使大人提前讓我們六人離開了,我們通過大齊在延州的暗網又對寧夏衛方向進行了偵查。
截止我趕回來稟報,情況是大寧真的突襲了寧夏衛,大夏運輸的禁軍又奪回了寧夏衛。
聽說是殺敵無數,不過我們的人進不了城,殺敵多少我們無法探查,不過他們的繳獲巨大。
僅僅運出城的戰馬就兩萬匹,上麵還都有馬鞍。
很明顯這是騎兵的坐騎!”
耶律大石焦急的追問:“特使大人現在什麽樣?”
信使:“目前在太守府內,隻是隔絕與外界聯係,確定安好!”
蕭雲舟則是冷冷的問:“嵬名元詹被殺了?”
信使:“他們憤怒的將嵬名元詹全身捆綁,像死狗一樣抬著送到延州軍營。軍營裏太嚴格,我們的人雖然也有混進去的,但是不能自由行動。
隻是傳出嵬名元詹被當眾斬殺,首級用來祭旗,隨後大軍出發的。”
蕭雲舟聽完大喜:“大王,大夏殺了嵬名元詹,那德光兄就是安全的。我不相信大夏敢同時與大齊大寧兩國翻臉,既然他們已經殺了嵬名元詹,那他們還是沒法回頭,大概率兩國要開啟大戰。”
蕭遠山哈哈大笑:“大王,如果大夏即將與大寧打起來的話,我們此時就應該避開與仁多嵬丁開戰。
反而應該趁他一頭麻煩,無法對其他戰場做出支援的情況下迅速掃清周邊城池。
如此真是天助我也!”
耶律大石一拍桌子站起來:“老冤家,那就留著你的腦袋再吃幾天飯吧。為了我大齊,本王決定圍攻夏州!”
其實宋品要仁多嵬丁配合演這場大戲,一方麵就是隱藏軍械交易的事情。
其次就是麻痹鎮南王,讓鎮南王暫時將矛頭對準別處。
而核心目標是以戰爭定性敵國,從而給楊家定一個通敵的罪名,隨後將楊家滅了。
這是大夏解決內部矛盾的重要一手,最終目標是將門閥、世家、壟斷的商賈都削弱了,將財力收歸國庫。
······
大夏朝堂這幾天也從每天雞毛蒜皮突然的就熱鬧起來了。
第一天:“報,寧夏衛,緊急戰報,大寧大將仁多嵬丁突然襲擊我寧夏衛,將城中本來就打算賠償給大寧的糧食給搶掠一空!”
朝堂上一陣騷動,七嘴八舌議論之後,形成一個論調:“太傅負責糧食賠償和運輸,他一到寧夏衛那裏就被敵軍攻占,這要治宋太傅的罪!”
延平帝雖然每天都能收到自己在宋品身旁安排的多名親信的密報,但是這突發的戰爭還是讓他大吃一驚!
大元帥楊宗源一如既往的強硬。
“陛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敵人來襲,必須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經過軍中新武器和訓練方式,老臣有把握率領五萬大軍就能將仁多嵬丁的的腦袋提來!”
右相潘美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因太傅而起,理應由太傅料理。臣也相信,太傅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潘美想的是捧殺法,他想讓延平帝下旨讓宋品搞定。隻要宋品搞不定,回來就能扳倒他。
如小王爺這般,我們的把握有多高?
且不說前麵幾步把握度就算我們兵力再占優,把握上也隻是八九成,你這到最後一步還要看城中守軍到底是 不是願意投降。
這也堪堪隻有五成。
所以我不認為此舉能大獲成功。”
耶律大石思索一番後轉臉問蕭雲舟:“軍師,你覺得我軍現在向仁多嵬丁進軍是否合適?”
蕭雲舟仔細分析道:“我大軍從南邊沿著長城北進攻,已經連續拿下兩座城池,但是夏州和鹽州都在黃河北岸。
雖然我們此處渡河難度不大,那也是在優勢兵力下強勢推進。
如果我大軍放下夏州不攻而直接去鹽州,那麽夏州之兵可以沿黃河騷擾我們後續糧草物資的運輸。
所以我們應該先拿下夏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進退有據。”
蕭雲舟是軍師,在軍事上的見解眾將都很信服。
“軍事之言有理!”耶律洪基附和道。
耶律玄奇也附和:“對,先攻夏州!”
韓昊天看了看耶律大石:“末將是先鋒,大王說打哪,我就打哪裏!”
“大將軍,現在你怎麽看?”耶律大石再次征求蕭遠山的意見。
蕭遠山一拱手:“大王,本將可是來配合你的,大王盡管決策,我都會積極配合。”
就在此時,有信使進入軍營。
“報,大王,外邊有自稱大夏延州的信使,他說是耶律德光部下。”傳令兵報告。
“快快有請!”耶律大石哈哈大笑。
眾人翹首期盼來自延州的消息。
信使進入大廳,掃視一眼,麵對著耶律大石單膝下跪,拱了拱手:“大王,我是耶律德光隨從,特使耶律德光大人現在被限製了人身自由。
我等是在大人被控製起來之前,大人讓我蟄伏探查大夏軍情後直接匯報鎮南王的。”
一國特使被限製人身自由,這可不是小事。此言一出,眾將皆驚。
“你是說大夏要對我大齊用兵了嗎?”蕭雲舟急切的追問。
信使不急不慢,拱著手回答:“將軍莫急。此事蹊蹺,不過並不緊急,至少特使大人隻是暫時不能離開太守府,大夏人還沒有對特使大人無禮。”
耶律大石向左右做了一個雙手下壓的手勢:“各位安靜,我們聽他慢慢說。”
信使繼續講述:“數日前,大寧大將仁多嵬丁突襲寧夏衛,搶奪大夏精糧十萬石。
而這糧食可是大夏答應賠償給大寧的糧食中的一部分先期運達的而已。
這件事透著詭異,本來就給大寧的糧食大寧卻發兵來搶了。
按理說大夏應該會發怒,然後對大寧開戰才對。”
“對呀,這難道不夠理由對大寧開戰嗎?”耶律鴻心急的催問。
眾將也齊聲應和:“對呀,難道大夏不對大寧開戰卻要對我大齊嗎!”
信使搖頭:“這倒沒有,耶律德光大人趁機慫恿大夏那個年輕的太傅讓他立刻對大寧開戰。
可他回複了一句‘此事太不合常理,此時最希望大夏和大寧開戰的必定是我大齊。
所以他要親自去寧夏衛徹查,在臨行之前他將大寧特使嵬名元詹斬首,將我大齊使團全部控製起來。
好在特使大人提前讓我們六人離開了,我們通過大齊在延州的暗網又對寧夏衛方向進行了偵查。
截止我趕回來稟報,情況是大寧真的突襲了寧夏衛,大夏運輸的禁軍又奪回了寧夏衛。
聽說是殺敵無數,不過我們的人進不了城,殺敵多少我們無法探查,不過他們的繳獲巨大。
僅僅運出城的戰馬就兩萬匹,上麵還都有馬鞍。
很明顯這是騎兵的坐騎!”
耶律大石焦急的追問:“特使大人現在什麽樣?”
信使:“目前在太守府內,隻是隔絕與外界聯係,確定安好!”
蕭雲舟則是冷冷的問:“嵬名元詹被殺了?”
信使:“他們憤怒的將嵬名元詹全身捆綁,像死狗一樣抬著送到延州軍營。軍營裏太嚴格,我們的人雖然也有混進去的,但是不能自由行動。
隻是傳出嵬名元詹被當眾斬殺,首級用來祭旗,隨後大軍出發的。”
蕭雲舟聽完大喜:“大王,大夏殺了嵬名元詹,那德光兄就是安全的。我不相信大夏敢同時與大齊大寧兩國翻臉,既然他們已經殺了嵬名元詹,那他們還是沒法回頭,大概率兩國要開啟大戰。”
蕭遠山哈哈大笑:“大王,如果大夏即將與大寧打起來的話,我們此時就應該避開與仁多嵬丁開戰。
反而應該趁他一頭麻煩,無法對其他戰場做出支援的情況下迅速掃清周邊城池。
如此真是天助我也!”
耶律大石一拍桌子站起來:“老冤家,那就留著你的腦袋再吃幾天飯吧。為了我大齊,本王決定圍攻夏州!”
其實宋品要仁多嵬丁配合演這場大戲,一方麵就是隱藏軍械交易的事情。
其次就是麻痹鎮南王,讓鎮南王暫時將矛頭對準別處。
而核心目標是以戰爭定性敵國,從而給楊家定一個通敵的罪名,隨後將楊家滅了。
這是大夏解決內部矛盾的重要一手,最終目標是將門閥、世家、壟斷的商賈都削弱了,將財力收歸國庫。
······
大夏朝堂這幾天也從每天雞毛蒜皮突然的就熱鬧起來了。
第一天:“報,寧夏衛,緊急戰報,大寧大將仁多嵬丁突然襲擊我寧夏衛,將城中本來就打算賠償給大寧的糧食給搶掠一空!”
朝堂上一陣騷動,七嘴八舌議論之後,形成一個論調:“太傅負責糧食賠償和運輸,他一到寧夏衛那裏就被敵軍攻占,這要治宋太傅的罪!”
延平帝雖然每天都能收到自己在宋品身旁安排的多名親信的密報,但是這突發的戰爭還是讓他大吃一驚!
大元帥楊宗源一如既往的強硬。
“陛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敵人來襲,必須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經過軍中新武器和訓練方式,老臣有把握率領五萬大軍就能將仁多嵬丁的的腦袋提來!”
右相潘美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因太傅而起,理應由太傅料理。臣也相信,太傅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潘美想的是捧殺法,他想讓延平帝下旨讓宋品搞定。隻要宋品搞不定,回來就能扳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