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晛轉醒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用嘶啞的嗓子大吼道:“來人,將費聽嘉瑞和費聽雨澤兩位大人拿下,滅族!”
親衛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任得敬大聲道:“你們是質疑陛下嗎?”
親衛連忙拱手:“得令!”
隨後就出去了。
李晛出征怕朝中大臣作亂,也為了顯示自己的禦駕親征,隨軍帶著大量官員,都是各大家族的。
這自然也包括費聽家族的兩位大人。
當李晛的親兵緝拿二人的時候,費聽雨澤已經聽到風聲逃了出去。
費聽嘉瑞被當眾處決,隨即李晛的親兵隊就四處搜尋逃脫的費聽雨澤。
這費聽雨澤知道現在大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隻能逃往大齊軍隊駐紮的地方。
李晛得知消息氣的火冒三丈。
連續砍了多名親兵才停止。
這些怪異的行為讓百官人人自危。
現在全軍基本都知道,費聽家攛掇著三皇子造反被鎮壓的事了。
仁多嵬丁自然也知道了。
看著手裏的羊皮紙,仁多嵬丁憤恨的一拳砸在桌案上發出轟的一聲。
門外的侍衛以為仁多嵬丁被刺殺,紛紛衝進大帳。
隻見仁多嵬丁擺擺手,示意他們沒事。
侍衛們才退出大帳。
“皇後現在安全嗎?”仁多嵬丁問道。
來送信的是派出去的侍衛隊長仁多羌的手下,他看著仁多嵬丁回答道:“上將軍,小的離開大隊的時候,隊長帶著皇後娘娘一路殺出城的。那時候隊長帶著的兄弟已經不到三十人了。皇後娘娘的親衛也所剩無幾了。
三皇子的叛軍一路追殺出城,幸虧隊長讓一百陌刀隊兄弟提前在城外等待著。
在陌刀隊出手後,殺退了叛軍。
隨後隊長在一百陌刀隊和大約五十不到的兄弟們保護著騎雙馬超鹽州撤回。
隊長讓我帶來皇後娘娘的親筆信,讓上將軍為太子殿下報仇,一定要滅了費聽家全族!”
仁多嵬丁確定了妹妹已經安全後,已經準備退兵回鹽州了。
至於太子,那是李晛的兒子,他自然會報仇。
仁多嵬戊從外邊急急忙忙衝進大帳,一把抓住來送信的親兵的胳膊拚命搖晃著問:“我姐安全嗎?我姐安全嗎!”
那名士兵連連回答著:“五將軍,皇後娘娘安全,現在已經快馬回鹽州了。”
仁多嵬戊高興的道:“好,四哥!大好機會,我們以此為由,要求親手斬殺費聽家的反賊,帶兵殺進李晛軍營。
如果順利就趁勢把李晛廢了,如果不順利就逼迫李晛殺了費聽一族。”
仁多嵬丁搖搖頭:“大齊在虎視眈眈,那樣我兩敗俱傷反而給大齊機會。
如果我們退兵,那李晛現在進退不得,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仁多嵬戊似乎有所不甘,長歎一口氣:“嗨,一百七十年的大寧帝國就要走到盡頭了!”
仁多嵬丁:“此一去,可能給我族帶來繁盛也可能帶來災難,真到這一步還真的有點畏首畏尾了。”
仁多嵬戊伸出手:“四哥,我們親兄弟,無論你如何選擇我都支持你!”
仁多嵬丁一把握住弟弟的手大喊一聲:“傳令,明天一早大軍拔營,回歸鹽州從此之後仁多一族不再屬於大寧,不再參與大寧和大齊的爭鬥。
同時將我這一決定,送達戰鬥雙方。”
傳令兵紛紛朝向各將軍飛奔而去,有兩名信使則是分別朝著李晛和蕭太後的軍營飛奔而去。
······
蕭太後軍營,三位王爺也在,因為大寧軍營的費聽雨澤逃了過來。
“費聽大人,別來無恙呀!”耶律德光拱手道。
費聽雨澤也連忙拱手:“德光兄,我哪裏是無恙呀。我這是飛來橫禍呀,別人造反跟我什麽關係,我也被連累了。
現在來大齊就是因為活不下去了,祈求大齊能收留的。”
蕭遠山第一個質疑:“收留你?那得看你能拿出什麽獻給太後了。
我們大齊不收酒囊飯袋!”
眾人哈哈大笑。
費聽雨澤知道寄人籬下本來就不容易,什麽白眼他也有心理準備。
也早已想好了對策,那就是賣國。
他為了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將他知道的大寧機密全部都給說了。
最重要的是,李晛和仁多嵬丁現在是貌合神離。
鎮南王耶律大石一聽就來勁了。
“果然與我們預料一致!”
鎮西王耶律元讓:“老哥哥,先別急,可為什麽仁多嵬丁還要幫助李晛,不得弄清楚點嘛。”
費聽雨澤嗬嗬一笑:“那是因為,大敵當前,他們都在勉強維持罷了···,哦,不對,是大齊大軍太強大了讓雙方不得不聯合應對。”
眾人都點點頭,思索著對策。
相國韓得讓微笑著道:“這好辦,我們將大軍撤離。
他們必然自己內鬥起來!
等他們兩敗俱傷之後,再殺回來。”
鎮北王耶律瑾連連稱讚。
而鎮南王和鎮西王都搖搖頭表示沒那麽容易。
耶律大石:“仁多嵬丁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的英雄,他應該會顧大局。
對於李晛的猜忌,我猜仁多嵬丁會退走而不會與李晛兵戎相見。”
耶律元讓也點頭道:“對,仁多嵬丁就是這樣的人,他大概率會選擇撤回去和李晛割袍斷義。”
韓得讓連忙拱手:“二位王爺所言極是,本相對仁多嵬丁了解不夠深,有欠考慮。”
太後蕭綽:“好了,相國,都是為了大齊,不必多禮。
兩位王爺不會有意見的。
還是商量對策吧。”
“太後,現在我們應該商量的不是如何對付大寧,因為他們兩股勢力分裂已經是一定的了。
先對付誰才是我們要考慮的。
我是覺得,如果仁多嵬丁率軍撤退,我們不妨讓他離開。
然後再調全部主力追上去將仁多嵬丁所部全部包圍起來全殲。
這仁多嵬丁無論將才還是他那強大的陌刀隊,如果得以喘息發展,未來必定會成為大敵。
而李晛,本王看來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大寧一半被鎮西王占領,剩餘的一半必定會分裂成多個勢力。
他李晛要回興慶府,至少要幾百那個赫連軒才行。
等我們滅了仁多嵬丁,再舉大軍將李晛殲滅!”
耶律元讓第一個附和:“鎮南王說的對,當下我們真正的大敵實際上是仁多嵬丁。
那個李晛已經不足慮了。”
蕭綽點頭道:“分析不錯,鎮北王呢,你的看法呢?”
耶律瑾拱手道:“如果李晛並未如我們預想的那樣,而是發兵來攻我們後方呢?”
親衛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任得敬大聲道:“你們是質疑陛下嗎?”
親衛連忙拱手:“得令!”
隨後就出去了。
李晛出征怕朝中大臣作亂,也為了顯示自己的禦駕親征,隨軍帶著大量官員,都是各大家族的。
這自然也包括費聽家族的兩位大人。
當李晛的親兵緝拿二人的時候,費聽雨澤已經聽到風聲逃了出去。
費聽嘉瑞被當眾處決,隨即李晛的親兵隊就四處搜尋逃脫的費聽雨澤。
這費聽雨澤知道現在大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隻能逃往大齊軍隊駐紮的地方。
李晛得知消息氣的火冒三丈。
連續砍了多名親兵才停止。
這些怪異的行為讓百官人人自危。
現在全軍基本都知道,費聽家攛掇著三皇子造反被鎮壓的事了。
仁多嵬丁自然也知道了。
看著手裏的羊皮紙,仁多嵬丁憤恨的一拳砸在桌案上發出轟的一聲。
門外的侍衛以為仁多嵬丁被刺殺,紛紛衝進大帳。
隻見仁多嵬丁擺擺手,示意他們沒事。
侍衛們才退出大帳。
“皇後現在安全嗎?”仁多嵬丁問道。
來送信的是派出去的侍衛隊長仁多羌的手下,他看著仁多嵬丁回答道:“上將軍,小的離開大隊的時候,隊長帶著皇後娘娘一路殺出城的。那時候隊長帶著的兄弟已經不到三十人了。皇後娘娘的親衛也所剩無幾了。
三皇子的叛軍一路追殺出城,幸虧隊長讓一百陌刀隊兄弟提前在城外等待著。
在陌刀隊出手後,殺退了叛軍。
隨後隊長在一百陌刀隊和大約五十不到的兄弟們保護著騎雙馬超鹽州撤回。
隊長讓我帶來皇後娘娘的親筆信,讓上將軍為太子殿下報仇,一定要滅了費聽家全族!”
仁多嵬丁確定了妹妹已經安全後,已經準備退兵回鹽州了。
至於太子,那是李晛的兒子,他自然會報仇。
仁多嵬戊從外邊急急忙忙衝進大帳,一把抓住來送信的親兵的胳膊拚命搖晃著問:“我姐安全嗎?我姐安全嗎!”
那名士兵連連回答著:“五將軍,皇後娘娘安全,現在已經快馬回鹽州了。”
仁多嵬戊高興的道:“好,四哥!大好機會,我們以此為由,要求親手斬殺費聽家的反賊,帶兵殺進李晛軍營。
如果順利就趁勢把李晛廢了,如果不順利就逼迫李晛殺了費聽一族。”
仁多嵬丁搖搖頭:“大齊在虎視眈眈,那樣我兩敗俱傷反而給大齊機會。
如果我們退兵,那李晛現在進退不得,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仁多嵬戊似乎有所不甘,長歎一口氣:“嗨,一百七十年的大寧帝國就要走到盡頭了!”
仁多嵬丁:“此一去,可能給我族帶來繁盛也可能帶來災難,真到這一步還真的有點畏首畏尾了。”
仁多嵬戊伸出手:“四哥,我們親兄弟,無論你如何選擇我都支持你!”
仁多嵬丁一把握住弟弟的手大喊一聲:“傳令,明天一早大軍拔營,回歸鹽州從此之後仁多一族不再屬於大寧,不再參與大寧和大齊的爭鬥。
同時將我這一決定,送達戰鬥雙方。”
傳令兵紛紛朝向各將軍飛奔而去,有兩名信使則是分別朝著李晛和蕭太後的軍營飛奔而去。
······
蕭太後軍營,三位王爺也在,因為大寧軍營的費聽雨澤逃了過來。
“費聽大人,別來無恙呀!”耶律德光拱手道。
費聽雨澤也連忙拱手:“德光兄,我哪裏是無恙呀。我這是飛來橫禍呀,別人造反跟我什麽關係,我也被連累了。
現在來大齊就是因為活不下去了,祈求大齊能收留的。”
蕭遠山第一個質疑:“收留你?那得看你能拿出什麽獻給太後了。
我們大齊不收酒囊飯袋!”
眾人哈哈大笑。
費聽雨澤知道寄人籬下本來就不容易,什麽白眼他也有心理準備。
也早已想好了對策,那就是賣國。
他為了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將他知道的大寧機密全部都給說了。
最重要的是,李晛和仁多嵬丁現在是貌合神離。
鎮南王耶律大石一聽就來勁了。
“果然與我們預料一致!”
鎮西王耶律元讓:“老哥哥,先別急,可為什麽仁多嵬丁還要幫助李晛,不得弄清楚點嘛。”
費聽雨澤嗬嗬一笑:“那是因為,大敵當前,他們都在勉強維持罷了···,哦,不對,是大齊大軍太強大了讓雙方不得不聯合應對。”
眾人都點點頭,思索著對策。
相國韓得讓微笑著道:“這好辦,我們將大軍撤離。
他們必然自己內鬥起來!
等他們兩敗俱傷之後,再殺回來。”
鎮北王耶律瑾連連稱讚。
而鎮南王和鎮西王都搖搖頭表示沒那麽容易。
耶律大石:“仁多嵬丁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的英雄,他應該會顧大局。
對於李晛的猜忌,我猜仁多嵬丁會退走而不會與李晛兵戎相見。”
耶律元讓也點頭道:“對,仁多嵬丁就是這樣的人,他大概率會選擇撤回去和李晛割袍斷義。”
韓得讓連忙拱手:“二位王爺所言極是,本相對仁多嵬丁了解不夠深,有欠考慮。”
太後蕭綽:“好了,相國,都是為了大齊,不必多禮。
兩位王爺不會有意見的。
還是商量對策吧。”
“太後,現在我們應該商量的不是如何對付大寧,因為他們兩股勢力分裂已經是一定的了。
先對付誰才是我們要考慮的。
我是覺得,如果仁多嵬丁率軍撤退,我們不妨讓他離開。
然後再調全部主力追上去將仁多嵬丁所部全部包圍起來全殲。
這仁多嵬丁無論將才還是他那強大的陌刀隊,如果得以喘息發展,未來必定會成為大敵。
而李晛,本王看來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大寧一半被鎮西王占領,剩餘的一半必定會分裂成多個勢力。
他李晛要回興慶府,至少要幾百那個赫連軒才行。
等我們滅了仁多嵬丁,再舉大軍將李晛殲滅!”
耶律元讓第一個附和:“鎮南王說的對,當下我們真正的大敵實際上是仁多嵬丁。
那個李晛已經不足慮了。”
蕭綽點頭道:“分析不錯,鎮北王呢,你的看法呢?”
耶律瑾拱手道:“如果李晛並未如我們預想的那樣,而是發兵來攻我們後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