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紮的憤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局勢會快速地惡化,當俄軍兵臨布加勒斯特城下的時候,那將是天崩地裂的末日場景。
而這一天真的不會太遠,因為集中兵力穩打穩紮的米哈伊爾公爵幾乎是以碾壓的姿態向布加勒斯特壓過去,哪怕庫紮再頑強也不過是螳臂攔車。
企圖螳臂練車的不僅僅是庫紮,還有遠在匈牙利的科蘇特,當然他的情況又不太一樣,還沒有到最後的時刻。實際上此刻他覺得自己的局勢還不錯,南方針對克羅地亞的一係列勝利讓他的聲望與日俱增,而同李驍的交易又讓他得以武裝一隻三萬人的大軍。
有了這些軍隊他認為自己一定能殺入維也納,徹底地終結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到時候一個全新的匈牙利將在他的手中誕生,曆史也會濃墨重彩地記錄下一筆——他將是全新的匈牙利的國父!
不過科蘇特的自我感覺良好馬上就被粉碎了,因為傳令官帶來了一個很糟糕的消息——北方邊境再次遭到了俄軍的襲擊,部分哨所和堡壘已經被俄軍攻陷。
“該死的俄國佬!又是他們來壞事!”
科蘇特從來都沒有喜歡過俄國,每每就在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俄國人就會跑來搗亂,上一次他原本是準備帶領全部主力南下的,可帕斯科維奇在邊境上的頻繁活動讓他不得不留下數萬人監視俄軍的動態,否則他必然可以在南方全殲造反的克羅地亞人。哪裏會給這群混蛋逃出包圍圈的機會!
而今天,他才剛想將新組建的三萬大軍投入維也納的戰鬥,俄國人又跑出來了,這意味著不管如何他都必須再次向北方邊境增兵了。
“大概有多少俄國佬?”科蘇特壓抑著怒氣問道。
“初步估算在八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嚇了科蘇特一跳,這個數字實在太驚人了,這年月三五萬人幹一場就算是一場會戰了,十來萬人對砍就算大會戰,而當年滑鐵盧戰役的那個規模更是曠古爍今,幾乎被認為不可複製。
而俄國佬一出手就是八萬人,這是要一鍋端了他嗎?
科蘇特本能的就懷疑數字的真實性,他覺得俄國佬既要在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平叛還要幹涉匈牙利革命,總不可能麵麵俱到,怎麽可能一上來就投入這麽多人?
其實吧,科蘇特的懷疑毫無科學根據,因為以俄國的國力,投入個五六十萬人打一場超大會戰是完全有能力的,而現在幹涉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才投入了多少人?
說白了就是科蘇特不願意相信局勢有這麽糟,還抱有僥幸心理罷了。
問題是俄國,尤其是已經急紅了眼的帕斯科維奇怎麽可能讓他僥幸,實際上入侵的部隊高達十萬之巨,八萬真的是說少了!
“給北方軍團增兵一萬人如何?”
科蘇特其實隻想給五千的,因為他最想做的還是殺向維也納,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他相信隻要拿下了維也納,就摧毀了哈布斯堡家族這個罪惡的核心,奧地利人就會立刻崩盤,然後就可以暢享勝利了。
“不夠!”
貝姆第一個就給他潑了冷水,這位波蘭驍將很不客氣地指出:“北方邊境本來就隻有不到五萬人的部隊,要麵對兩倍於己的俄軍非常吃力,更何況俄國人還可能增兵,至少要給他們兩萬人才稍微保險點,最好是……”
貝姆想說最好給三萬,但看看科蘇特那臉色也知道不可能,所以就幹脆沒有往下說了。
科蘇特沉思了片刻,帶著一絲僥幸問道:“如果我命令北方軍團死守拖住俄國人,大概能堅持多久?”
貝姆被問得一愣,他大概猜出科蘇特想要做什麽了,但那絕對是兵行險著,所以他嚴肅地回答道:“最多不超過三個月……”
科蘇特帶著期盼又問道:“我們集中全部力量,三個月內能拿下維也納嗎?”
貝姆歎了一口氣,他就知道是這個結果,科蘇特果然還是想冒險,但他真的不看好這個策略。
所以他直言不諱地回答道:“很難,除非有奇跡!您必須考慮到,一旦在北方軍團被徹底擊潰或者消滅,那麽我們孤懸在外的重兵將被合圍在維也納城下,很可能被全殲!”
科蘇特真想堵上貝姆的嘴,因為他更想聽到貝姆附和自己的計劃,至少也要大體上讚同,這樣將士們將更有士氣,帶著這鼓勁說不定一舉就給維也納拿下了呢?
可貝姆卻說出了他最不願意聽到的話,將前景描繪得如此黑暗,這不是滅自己的威風麽?有那麽一瞬間,他覺得自己任命貝姆做參謀長是個錯誤,這個波蘭直腸子根本不懂什麽叫民心士氣可用。
同樣的想法也浮現在貝姆腦海中,他也有點後悔接過了這麽一個爛攤子,如果不是為了波蘭獨立他才不想跟匈牙利人打交道呢!尤其是眼前這個根本就不懂軍事的科蘇特!
也就在此時,科蘇特說話了:“我們匈牙利人一貫擅長創造奇跡,我們能打敗奧地利一次,就能打敗他們第二次!我堅信勝利必將屬於偉大的匈牙利!”
貝姆有些無語,如果勝利是喊喊口號就可以得到的,那他們波蘭早就勝利了無數次了。現實是敵強我弱固守都很難,更何況是主動進攻?這不是送死麽!
隻不過貝姆知道自己不是總司令,而隻是參謀長,他無權決定打哪裏,隻能根據總司令的目標製定作戰計劃。
“那也至少要給北方軍團增兵一萬人!讓他們據險固守盡可能遲滯俄軍,而我軍主力則用最快的速度向維也納壓過去,爭取盡快消滅奧軍主力,然後再北上增援北方軍團。”
講實話,科蘇特依然不太滿意,他還是不想給那一萬援兵,他更願意將這寶貴的力量都壓在維也納,而不是扔出去跟俄軍拚消耗,在他看來後者毫無意義。
但不管是貝姆還是其他將領都不讚同這麽冒險,最終他隻能不情不願地派出了這一萬多援兵……
而這一天真的不會太遠,因為集中兵力穩打穩紮的米哈伊爾公爵幾乎是以碾壓的姿態向布加勒斯特壓過去,哪怕庫紮再頑強也不過是螳臂攔車。
企圖螳臂練車的不僅僅是庫紮,還有遠在匈牙利的科蘇特,當然他的情況又不太一樣,還沒有到最後的時刻。實際上此刻他覺得自己的局勢還不錯,南方針對克羅地亞的一係列勝利讓他的聲望與日俱增,而同李驍的交易又讓他得以武裝一隻三萬人的大軍。
有了這些軍隊他認為自己一定能殺入維也納,徹底地終結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到時候一個全新的匈牙利將在他的手中誕生,曆史也會濃墨重彩地記錄下一筆——他將是全新的匈牙利的國父!
不過科蘇特的自我感覺良好馬上就被粉碎了,因為傳令官帶來了一個很糟糕的消息——北方邊境再次遭到了俄軍的襲擊,部分哨所和堡壘已經被俄軍攻陷。
“該死的俄國佬!又是他們來壞事!”
科蘇特從來都沒有喜歡過俄國,每每就在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俄國人就會跑來搗亂,上一次他原本是準備帶領全部主力南下的,可帕斯科維奇在邊境上的頻繁活動讓他不得不留下數萬人監視俄軍的動態,否則他必然可以在南方全殲造反的克羅地亞人。哪裏會給這群混蛋逃出包圍圈的機會!
而今天,他才剛想將新組建的三萬大軍投入維也納的戰鬥,俄國人又跑出來了,這意味著不管如何他都必須再次向北方邊境增兵了。
“大概有多少俄國佬?”科蘇特壓抑著怒氣問道。
“初步估算在八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嚇了科蘇特一跳,這個數字實在太驚人了,這年月三五萬人幹一場就算是一場會戰了,十來萬人對砍就算大會戰,而當年滑鐵盧戰役的那個規模更是曠古爍今,幾乎被認為不可複製。
而俄國佬一出手就是八萬人,這是要一鍋端了他嗎?
科蘇特本能的就懷疑數字的真實性,他覺得俄國佬既要在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平叛還要幹涉匈牙利革命,總不可能麵麵俱到,怎麽可能一上來就投入這麽多人?
其實吧,科蘇特的懷疑毫無科學根據,因為以俄國的國力,投入個五六十萬人打一場超大會戰是完全有能力的,而現在幹涉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才投入了多少人?
說白了就是科蘇特不願意相信局勢有這麽糟,還抱有僥幸心理罷了。
問題是俄國,尤其是已經急紅了眼的帕斯科維奇怎麽可能讓他僥幸,實際上入侵的部隊高達十萬之巨,八萬真的是說少了!
“給北方軍團增兵一萬人如何?”
科蘇特其實隻想給五千的,因為他最想做的還是殺向維也納,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他相信隻要拿下了維也納,就摧毀了哈布斯堡家族這個罪惡的核心,奧地利人就會立刻崩盤,然後就可以暢享勝利了。
“不夠!”
貝姆第一個就給他潑了冷水,這位波蘭驍將很不客氣地指出:“北方邊境本來就隻有不到五萬人的部隊,要麵對兩倍於己的俄軍非常吃力,更何況俄國人還可能增兵,至少要給他們兩萬人才稍微保險點,最好是……”
貝姆想說最好給三萬,但看看科蘇特那臉色也知道不可能,所以就幹脆沒有往下說了。
科蘇特沉思了片刻,帶著一絲僥幸問道:“如果我命令北方軍團死守拖住俄國人,大概能堅持多久?”
貝姆被問得一愣,他大概猜出科蘇特想要做什麽了,但那絕對是兵行險著,所以他嚴肅地回答道:“最多不超過三個月……”
科蘇特帶著期盼又問道:“我們集中全部力量,三個月內能拿下維也納嗎?”
貝姆歎了一口氣,他就知道是這個結果,科蘇特果然還是想冒險,但他真的不看好這個策略。
所以他直言不諱地回答道:“很難,除非有奇跡!您必須考慮到,一旦在北方軍團被徹底擊潰或者消滅,那麽我們孤懸在外的重兵將被合圍在維也納城下,很可能被全殲!”
科蘇特真想堵上貝姆的嘴,因為他更想聽到貝姆附和自己的計劃,至少也要大體上讚同,這樣將士們將更有士氣,帶著這鼓勁說不定一舉就給維也納拿下了呢?
可貝姆卻說出了他最不願意聽到的話,將前景描繪得如此黑暗,這不是滅自己的威風麽?有那麽一瞬間,他覺得自己任命貝姆做參謀長是個錯誤,這個波蘭直腸子根本不懂什麽叫民心士氣可用。
同樣的想法也浮現在貝姆腦海中,他也有點後悔接過了這麽一個爛攤子,如果不是為了波蘭獨立他才不想跟匈牙利人打交道呢!尤其是眼前這個根本就不懂軍事的科蘇特!
也就在此時,科蘇特說話了:“我們匈牙利人一貫擅長創造奇跡,我們能打敗奧地利一次,就能打敗他們第二次!我堅信勝利必將屬於偉大的匈牙利!”
貝姆有些無語,如果勝利是喊喊口號就可以得到的,那他們波蘭早就勝利了無數次了。現實是敵強我弱固守都很難,更何況是主動進攻?這不是送死麽!
隻不過貝姆知道自己不是總司令,而隻是參謀長,他無權決定打哪裏,隻能根據總司令的目標製定作戰計劃。
“那也至少要給北方軍團增兵一萬人!讓他們據險固守盡可能遲滯俄軍,而我軍主力則用最快的速度向維也納壓過去,爭取盡快消滅奧軍主力,然後再北上增援北方軍團。”
講實話,科蘇特依然不太滿意,他還是不想給那一萬援兵,他更願意將這寶貴的力量都壓在維也納,而不是扔出去跟俄軍拚消耗,在他看來後者毫無意義。
但不管是貝姆還是其他將領都不讚同這麽冒險,最終他隻能不情不願地派出了這一萬多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