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找到借口了
九零女瘋批:致富從東莞打工開始 作者:錢堆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安明興早早的就起來開車走了。主要是時間太倉促,他還沒找到地方,得早去一會兒在鎮上找一個好一點的地方。這玩意跟賣豆腐可不一樣,要的地方比較大。
黃紅月過來就喊安小五:“小五,春梅讓我跟你說一聲,她今天休息一天就不過來了。”
安小五哦了一聲:“知道了。昨天咋沒見說啊?”還好這會兒不忙,忙的話還有點措手不及的。哪天要休息,要提前講才行。
“昨天也不知道今天要休息啊。昨天晚上邵平遠他媳婦在家裏發瘋,鬧了半夜,天快亮的時候估計才消停。這會兒一家子估計都還睡著呢!”
“邵平遠他媳婦?咋了呀?”
這位堂嫂安小五見的次數不多,一個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樣貌那是數一數二的好,柳眉杏眼標準的美人。
但是吧,就聽人說比較懶散,反正結婚這麽幾年娃兒都滿地跑了,基本上就沒去地裏幹過活。
但是這些事情都隻是聽說而已,又不是自己家裏,誰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說不清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說要麽分家,要麽離婚。”
邵平安問了一句:“總有個原委吧?”
“周慧蘭看上的那個扶貧安置房,一心想要去住樓房,不想在這裏呆了。幺大不表態,邵平遠不樂意。這個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從頭年的時候就一直唧唧歪歪的。
幺大說他是幹部,也不是貧困戶。人家那個扶貧給貧困戶弄的。先有這些貧困戶的,然後才有別人的。他一個村幹部咋能明晃晃的去跟那些貧困戶搶指標。
邵平遠說那個房子上不上下不下的,還要花錢不合算。”
邵平安愣了一下:“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那個房子在鎮上的話還好說一點,如果弄過去能落戶到那邊,按照戶口給分點田地也還好說。啥都沒有,修在那裏不上不下的,光說安置咋安置啊?人總要吃喝吧。”
黃紅月覺得也是:“誰不想往條件好一點的地方去?但是得能活的下來才行。更不要說還要拿好些錢給人家,哪來那些錢?
她不過就是盯著幺大手上的那點錢。我估計也沒有多少。
早先她過門的時候在他們邊上起了兩間房也花了點錢,還給了那麽高的彩禮。一個村支書一個月能有多少點錢。早先的時候,他還不是村支書,周慧蘭進門之前才當上沒幾年。雖然說比我們這些人好過一點,也不是什麽大富大貴的人家啊!”
他們家還是貧困戶,占的有指標呢,她都不願意去,也不知道周慧蘭到底是咋想的。
有些事情當著邵平安的麵她不好說,就她知道的那些她覺得那女人一定是瘋了。
這別人家的事情他們也不過就是議論幾句,管不到也管不了。
少一個人,早上幹活的手腳就得麻利些,一天裏就這個時候是最緊張最忙的。
貨裝上三輪車之後,邵平安跟韓勇都走了,黃紅月才接著先前的話茬。
“我聽說邵華明家那個老大他們家要了扶貧安置房。”
邵華明跟邵忠明是堂兄弟,他們也得喊一聲二大。
安小五跟著打過交道,修房子的時候在人家那裏去逮過一次狗兒子。
聽黃紅月這麽說她有些不明白:“這有什麽必然的聯係嗎?”
黃紅月猶豫了一下才開口:“說兩個人有一腿!”
安玉梅跟安小五都震驚了:“這可不敢亂說。”
“這也不是亂說,我們自己家的人又不是外人,你們沒住過跟前當然不知道,邊上的好多人都知道。她經常跑到人家家裏去看電視,待到大半晚上都不回來。”
安小五問:“邵平江不是有媳婦嗎?”
“有媳婦又咋的?沒有周慧蘭好看啊!我們整個邵家一大家子就數那媳婦最好看,就衝著這一點來說,邵平遠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那會小時候別人一逗他,問他長大了找媳婦要找個啥樣的,他非常堅定的告訴別人他要找一個好看的。
大人跟他說好看不能當飯吃,好看的姑娘都不好伺候而且都比較懶。
邵平遠信誓旦旦:那我多幹點就行了,我伺候她。
好嘛,到了說對象的年紀,千挑萬選挑了個他滿意的,熱熱鬧鬧的把人接回來。
倒也熱乎了一段時間,懷第一個的時候那會兒正忙著,她自己身上來沒來自己也不操心,也沒人知道。
去扯豬草呢,摔了一跤回來就見了紅。當時還以為來月經了呢,結果肚子疼的狠了血流的多了才意識到不對勁。找到大夫過來看,說是小產了。
然後好像就把娃兒沒了的這個事情怪到上坡幹活上麵了。出了月子之後就再沒下過地,對幺大他們也是不冷不熱的。
不過家裏收拾的倒還是挺幹淨。
反正,我是看不順眼。
夏天的時候穿個吊帶裙,往河溝裏去,端個瓷盆子,那個溝子扭的就跟長蟲似的。哪個正經人像她那樣?
跟邵平江那個事還不隻是整天呆在人家家裏不走的事,有人看見。
但是沒有人敢在邵平遠麵前講,這種事情除非邵平遠他們自己家裏人當場抓住,不然的話說不清楚。
安小五捋了半天才捋明白:“你的意思是她不管不顧的想要去安置點住就是追著邵平江去的?”
“那不然呢?安置點有鬼?那麽招引人?她腦殼裏麵又不是都裝的土。那邊沒吃沒喝的,跑那去幹啥?”
“那這個事情你說從頭年就開始有苗頭了,怎麽到這會才鬧開?”
“沒有借口沒有理由唄!
你別看幺娘和幺爸在外麵那張嘴吧嗒吧嗒的,在家裏那就跟個龜孫子似的。
一天到晚裝聾作啞哄著當祖宗一樣供著。
更不要說邵平遠,就跟八輩子說不到婆娘了似的。她想鬧也得鬧得起來才行啊!
剛好昨天春梅去對麵買了三雙鞋,給自己買了一雙,給幺大和幺娘一人買了一雙。本來是挺高興的事,誰知道一下子就整出麻煩來了。”
“因為沒給她買?不至於吧?當嫂子跟小姑子計較這個?他們家六口子人呢?春梅一個小姑娘手上有點錢,那也是自己起早貪黑吃苦耐勞自己掙的。
給父母買鞋這是心意。又不是鞋子不要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家裏有幾個人就得來幾雙。”
黃紅月過來就喊安小五:“小五,春梅讓我跟你說一聲,她今天休息一天就不過來了。”
安小五哦了一聲:“知道了。昨天咋沒見說啊?”還好這會兒不忙,忙的話還有點措手不及的。哪天要休息,要提前講才行。
“昨天也不知道今天要休息啊。昨天晚上邵平遠他媳婦在家裏發瘋,鬧了半夜,天快亮的時候估計才消停。這會兒一家子估計都還睡著呢!”
“邵平遠他媳婦?咋了呀?”
這位堂嫂安小五見的次數不多,一個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樣貌那是數一數二的好,柳眉杏眼標準的美人。
但是吧,就聽人說比較懶散,反正結婚這麽幾年娃兒都滿地跑了,基本上就沒去地裏幹過活。
但是這些事情都隻是聽說而已,又不是自己家裏,誰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說不清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說要麽分家,要麽離婚。”
邵平安問了一句:“總有個原委吧?”
“周慧蘭看上的那個扶貧安置房,一心想要去住樓房,不想在這裏呆了。幺大不表態,邵平遠不樂意。這個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從頭年的時候就一直唧唧歪歪的。
幺大說他是幹部,也不是貧困戶。人家那個扶貧給貧困戶弄的。先有這些貧困戶的,然後才有別人的。他一個村幹部咋能明晃晃的去跟那些貧困戶搶指標。
邵平遠說那個房子上不上下不下的,還要花錢不合算。”
邵平安愣了一下:“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那個房子在鎮上的話還好說一點,如果弄過去能落戶到那邊,按照戶口給分點田地也還好說。啥都沒有,修在那裏不上不下的,光說安置咋安置啊?人總要吃喝吧。”
黃紅月覺得也是:“誰不想往條件好一點的地方去?但是得能活的下來才行。更不要說還要拿好些錢給人家,哪來那些錢?
她不過就是盯著幺大手上的那點錢。我估計也沒有多少。
早先她過門的時候在他們邊上起了兩間房也花了點錢,還給了那麽高的彩禮。一個村支書一個月能有多少點錢。早先的時候,他還不是村支書,周慧蘭進門之前才當上沒幾年。雖然說比我們這些人好過一點,也不是什麽大富大貴的人家啊!”
他們家還是貧困戶,占的有指標呢,她都不願意去,也不知道周慧蘭到底是咋想的。
有些事情當著邵平安的麵她不好說,就她知道的那些她覺得那女人一定是瘋了。
這別人家的事情他們也不過就是議論幾句,管不到也管不了。
少一個人,早上幹活的手腳就得麻利些,一天裏就這個時候是最緊張最忙的。
貨裝上三輪車之後,邵平安跟韓勇都走了,黃紅月才接著先前的話茬。
“我聽說邵華明家那個老大他們家要了扶貧安置房。”
邵華明跟邵忠明是堂兄弟,他們也得喊一聲二大。
安小五跟著打過交道,修房子的時候在人家那裏去逮過一次狗兒子。
聽黃紅月這麽說她有些不明白:“這有什麽必然的聯係嗎?”
黃紅月猶豫了一下才開口:“說兩個人有一腿!”
安玉梅跟安小五都震驚了:“這可不敢亂說。”
“這也不是亂說,我們自己家的人又不是外人,你們沒住過跟前當然不知道,邊上的好多人都知道。她經常跑到人家家裏去看電視,待到大半晚上都不回來。”
安小五問:“邵平江不是有媳婦嗎?”
“有媳婦又咋的?沒有周慧蘭好看啊!我們整個邵家一大家子就數那媳婦最好看,就衝著這一點來說,邵平遠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那會小時候別人一逗他,問他長大了找媳婦要找個啥樣的,他非常堅定的告訴別人他要找一個好看的。
大人跟他說好看不能當飯吃,好看的姑娘都不好伺候而且都比較懶。
邵平遠信誓旦旦:那我多幹點就行了,我伺候她。
好嘛,到了說對象的年紀,千挑萬選挑了個他滿意的,熱熱鬧鬧的把人接回來。
倒也熱乎了一段時間,懷第一個的時候那會兒正忙著,她自己身上來沒來自己也不操心,也沒人知道。
去扯豬草呢,摔了一跤回來就見了紅。當時還以為來月經了呢,結果肚子疼的狠了血流的多了才意識到不對勁。找到大夫過來看,說是小產了。
然後好像就把娃兒沒了的這個事情怪到上坡幹活上麵了。出了月子之後就再沒下過地,對幺大他們也是不冷不熱的。
不過家裏收拾的倒還是挺幹淨。
反正,我是看不順眼。
夏天的時候穿個吊帶裙,往河溝裏去,端個瓷盆子,那個溝子扭的就跟長蟲似的。哪個正經人像她那樣?
跟邵平江那個事還不隻是整天呆在人家家裏不走的事,有人看見。
但是沒有人敢在邵平遠麵前講,這種事情除非邵平遠他們自己家裏人當場抓住,不然的話說不清楚。
安小五捋了半天才捋明白:“你的意思是她不管不顧的想要去安置點住就是追著邵平江去的?”
“那不然呢?安置點有鬼?那麽招引人?她腦殼裏麵又不是都裝的土。那邊沒吃沒喝的,跑那去幹啥?”
“那這個事情你說從頭年就開始有苗頭了,怎麽到這會才鬧開?”
“沒有借口沒有理由唄!
你別看幺娘和幺爸在外麵那張嘴吧嗒吧嗒的,在家裏那就跟個龜孫子似的。
一天到晚裝聾作啞哄著當祖宗一樣供著。
更不要說邵平遠,就跟八輩子說不到婆娘了似的。她想鬧也得鬧得起來才行啊!
剛好昨天春梅去對麵買了三雙鞋,給自己買了一雙,給幺大和幺娘一人買了一雙。本來是挺高興的事,誰知道一下子就整出麻煩來了。”
“因為沒給她買?不至於吧?當嫂子跟小姑子計較這個?他們家六口子人呢?春梅一個小姑娘手上有點錢,那也是自己起早貪黑吃苦耐勞自己掙的。
給父母買鞋這是心意。又不是鞋子不要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家裏有幾個人就得來幾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