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賀聳聳肩,“什麽時走,這得看我們老大意思。”


    想到老大和沈大娘子的關係,他朝青竹曖昧眨眼。


    “說不定還真可能留一輩子呢。”


    青竹一臉嫌棄,“你眼抽筋了。”


    老賀嘖了聲,抬手抹了把光頭。


    再說朔關城各大勢力,沈婼今天一到,便都在這些勢力耳邊掛了名。


    原本在眾人眼中,她不過就是隨父逃到這邊的喪家犬,一個沒有任何靠山的平民女子而已。


    誰知以犯人子女,平民白身卻在剛到後就能接連進入兩府。


    甚至還被劉知監親自送出門,這不免就讓人驚訝又好奇。


    然後很快,從慶和府那邊便傳出消息。


    沈婼捐獻了五萬石糧食給朔關城軍將做軍糧。


    這消息讓城內各大勢力又震驚不已。


    五萬石糧食!


    五萬石糧食其實即便是城中的富商也能拿出來。


    但不是那麽輕易能拿。


    五萬石糧食,就算按照最低檔的價格,一鬥(一鬥=20斤)600文來算。


    一萬石(1石=10鬥)糧食,最低也要花費6萬兩銀子,五萬石就得三十萬兩銀子。


    更別說如今這世道,糧食金貴,有錢都未必能買到這麽多糧食。


    何況這些糧食肯定也不能按照最低檔來算。


    所以可能至少要花五十萬兩左右。


    之前送進戍管府的那500多石,眾人都以為沈家已經掏空大半家底了。


    沒想到如今一出手就是價值幾十萬兩的糧食。


    那麽,沈婼一個女子,哪來那麽多銀子和糧食。


    眾人第一個念頭想到的,自然是沈家偷藏下來。


    不過很快就被他們打消了。


    若真是偷藏了東西,不至於立刻就把財漏出來,不然傳回上京,還不得再次被抓把柄,惹怒陛下。


    即便沈婼一個女娃子不懂,沈仲那老狐狸總不可能真讓她如此糊塗行事。


    所以她敢這麽高調,便說明這些東西來路正常。


    而就在眾人疑惑沈婼哪來那麽多錢糧時。


    便又有一則傳言悄悄傳開。


    說的便是沈婼散盡嫁妝,換成軍糧,捐獻給邊關將士,欲為魏國邊防出一份力。


    聽到這個傳言,又針對沈婼情況調查一番後,眾人才恍然大悟。


    沈婼半路歸家,沈相對其寵愛有加,這事不是秘密。


    據說當初她出嫁時,幾乎帶走了大半個丞相府的財產,說十裏紅妝都不為過。


    相府出事後,她與丈夫和離,所有嫁妝取回,全部變賣的話,能湊出個幾十萬兩也不是很難理解。


    沈婼離京時,曾托廣元郡主幫忙變賣名下各種田產,這事隻要動手查一查就清楚。


    所以她表麵這些錢,來路絕對可考。


    即便魏帝知道了,也說不了什麽,甚至還要讚許她的做法。


    畢竟她這一舉,也算間接幫著解決他一個大煩惱。


    北疆冬日將至,軍糧也將絕,鎮北大將軍一個月幾封奏折不斷往禦案上送。


    都是要糧要錢要炭。


    但如今國庫空虛,今年天災又格外多,真的是抽不出來了。


    最近一段時間,連宮內都下令縮減支出。


    所以沈婼一口氣獻五萬石糧食做軍糧,著實讓他鬆口氣。


    在確定對方這些錢糧來路沒什麽問題後,還借此在早朝時讚了一番,借此用來敲打朝臣,希望他們也能有樣學樣,捐獻點錢糧。


    別說邊城的人了,即便是上京貴胄,在聽到沈婼一口氣捐了五萬石糧食,也都倒吸了口涼氣。


    接著不少人紛紛扼腕。


    都知道沈婼嫁妝不少,但誰也沒想到竟然這麽多。


    百萬兩銀子啊,那是多龐大的一筆財富。


    若當時能有人娶了沈婼,現在銀子不就是他的了。


    然後許家又被扯出來嘲笑一番。


    當然,也就是隨口一提,畢竟許家已經在上京消失了。


    本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若非與相府結親,誰知道他。


    如今若非又牽出沈婼,更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存在。


    眾人也紛紛去查沈婼這筆錢糧。


    然後得知這些錢的確沒問題,都是沈婼嫁妝變賣而得。


    糧食還是托廣元郡主到全國各處購買。


    此事當初太後也知道,因此眾人便沒再往深的查。


    隻覺得沈婼真不愧是女子,頭發長見識短,竟然把這麽一筆財富拱手送入。


    眾人隻當她此舉是為了在邊城能受到庇護。


    可邊城那地方,沒有幾分背景,就憑送出點東西就想得到庇護,做夢呢。


    都幸災樂禍的等她被吃得骨頭都不剩。


    還遺憾沈仲那麽一隻老狐狸,怎麽生的女兒這麽蠢。


    再想想對方自小流落在外,便自覺尋到原因了,還告誡家中要好好教導子女,千萬不能如沈婼這般見識淺薄。


    當然,也有人覺得沈婼大義,不重錢財。


    當年她嫁妝一分不留取走,還讓許家補上多花出去的嫁妝,還有人覺得她太摳門,太小心眼,太計較。


    如今卻不覺得她貪財,隻是單純不想把錢財花在不義之處而已。


    沒看人家現在幾十萬家財散出,眼睛眨也不眨麽。


    至於她手中還有沒有其他錢財。


    調查過的都知道,她的錢財基本都投在這幾萬石糧食上。


    其他物資還不少是廣元郡主自己貼錢。


    太後因此甚至還有些看不過去,訓了廣元郡主幾句,阻止她把自個的私房錢也貼上去,也從私庫取了點錢補給廣元郡主。


    所以沈婼如今手上即便有錢,肯定也不多了 。


    言歸正傳,不管沈婼這事評價如何。


    魏帝既然用她作為榜樣,來暗示朝臣,那她此事就必須是正麵的。


    因此太子黨的人因為低調沒開口,但一些與沈仲交好的人,卻趁機借此明裏暗裏為沈仲求情。


    即便不能讓他回朝,也希望能縮短役期。


    魏帝雖沒如他們的意,但也下旨嘉獎沈婼一番。


    聖旨和賞賜當日便離京,千裏加急往北疆趕。


    不過聖旨還沒送到北疆,鎮北大將軍的奏折倒是先送進上京。


    魏帝在看到鎮北大將軍的奏折時,就開始磨牙。


    以為對方又是來要錢糧食的。


    心想著北邊不才得五萬石糧食麽,還要,可別太過分了。


    結果打開,卻發現這次竟不是要錢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間:都抄家流放了,誰還當冤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晝有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晝有夢並收藏空間:都抄家流放了,誰還當冤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