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新的消息再度傳來。


    這次的消息讓所有人心中都是大定,所以趙知事第一時間就跟她分享了好消息。


    這次送來的消息比較詳細,不止明確陛下已經正式宣布退位,並且將在近日遷往南州行宮頤養天年。


    太子登基日子也確定下來,便是明年元日,也就是新年第一天。


    至於為什麽鎮北軍還沒出場就結束,主要還是兩個原因。


    一是鎮北將軍以身作則,提前幫忙說服了臨近的一些駐軍反戈。


    所以即便鎮北軍這個時候不加入太子陣營,有這些駐軍也足夠讓天平傾斜向太子。


    第二個原因就非常出乎意料了。


    穆家船隊在通河阻斷了駐守京城後方的駐軍回援。


    魏帝手上兩大王牌,一是鎮北軍,二是京都後方腹地的十萬精兵。


    後者跟前者還不一樣。


    前者責任是駐守北疆,抵禦外部入侵。


    後者則完全服務於皇帝,類似於皇帝的十四衛隊。


    魏帝在位二十多年近三十年了,這些人幾乎都是他培養出來的人,不會輕易背叛。


    而且這支軍隊駐守京都後方腹地,可以在短時間內直入京都。


    即便其他地方的駐軍倒向太子,想要過來幫忙肯定也會落後於這支軍隊。


    隻是誰也沒想到軍隊必經之處的通河多了不速之客,直接阻斷了他們跨河的路。


    雖然雙方並未開戰,但拖延的這幾日,足夠讓京城裏的人做很多事情。


    還有另一個同樣與成敗關係非常大的事件。


    就是同樣也投身局中,也虎視眈眈想要趁亂開火撈好處的幾位皇子突然在同一時間被策反,紛紛倒戈太子。


    京中這段時間說是內鬥,但暫時都還處於文鬥階段。


    一直都是三方鼎立,分別是魏帝,太子太後和中立旁觀的官員。


    這些官員中有大部分是其他皇子黨的人,原本也等著趁機撈好處。


    等幾位皇子都倒向太子,這些人自然也識趣的倒向太子,並因為他們先前效忠於其他皇子,這次為了爭取從龍之功,就隻能更賣力。


    所以魏帝這段時間麵對的各種‘炮轟’就更多了。


    文官的嘴就是刻畫曆史的刀。


    魏帝這些年本也做過不少不太光彩的糊塗事。


    全部被一一揭出細數還放大化,差點被逼得下罪己詔。


    眼看朝中大勢已失,又得知十萬援軍被阻,鎮北軍和部分駐軍也投向太子,正在往京城的路上。


    魏帝在與太後的深談中,最後同意退位。


    可以說是把一場血戰消弭了。


    看到這些消息,沈婼最吃驚的是穆嚴北竟然也參與其中。


    難怪他臨時又‘有事’,原來是為這事。


    不過她並沒想到自己身上,隻當對方是因為靳齊的原因。


    畢竟靳芷君站太後,一旦太子和太後失敗了,那麽靳家也會再度變成亂臣賊子被除掉。


    看到這個結局,她也徹底鬆口氣了。


    目前看來,魏帝是再做不了妖了。


    這也算是這幾個月來難得的好消息。


    不過沒兩日,另一個好消息也來到。


    那就是上官姮送來的人和禮物終於到了。


    也是不容易。


    主要是南靖國距離魏國實在太遠,即便這次隊伍不需要躲躲藏藏,一路陸路水路換著走,還是走了兩個多月。


    上官姮會派一隊人過來的事她早就跟趙知事那邊打過招呼。


    鎮北將軍也早就批下來,隻要身份沒問題,在城中不會做出什麽危害的事,便由著。


    所以這隊人進城時,隻是被檢查一遍身份便放行。


    主要也是這一隊人持有端親王的通關文牒和令牌,某種意義上都能等同於使臣了。


    本來就不可能為難,人家還這般慎重,給予了足夠的尊重,自然更不會挑什麽。


    守軍連他們攜帶的物品都沒盤查,就直接派人把他們送到沈宅。


    沈婼得到消息後,直接讓成雲幫忙安排。


    白糖的事她讓成風帶隊,這段時間成雲則留下來幫她做其他事。


    能被上官姮挑到她身邊負責商線的事,自然都不會是什麽尋常人。


    成雲的能力非常強,不管是在經商、運營還是管人上,可謂全能人才。


    有她幫忙,沈婼身上的擔子都輕了許多。


    再說這一百多人,成雲也早就把他們的名單和情況詳細跟她說過。


    一百多人中,有一半都是從王府中嚴格挑選出來的府衛,武力極佳,隻要不出意外,保護沈婼安危絕對沒問題。


    即便用做商隊護衛也沒問題。


    最重要他們雖然被派來沈婼身邊做事,但他們的身份和官職並沒有被剝奪。


    他們還是端親王府的府衛,身上都有端親王府的銘牌。


    哪怕魏國想出動軍隊對付沈婼,有這些護衛在,也不敢輕易動手。


    畢竟一旦傷了這些人,就跟直接挑釁端親王沒兩樣。


    除非魏國想跟南靖國開戰,不然沒有誰會蠢到去拔老虎的胡須。


    總的來說,有這些護衛在,沈婼在魏國完全可以橫行了。


    上官姮連府衛都派給她,便是在直白的傳達一句話。


    這個人本王罩著,誰敢動。


    剩下的一半人雖然不是端親王府的人,也不會武功,但也都是有能力的人。


    這些人有繡娘、匠師、賬房先生等等有一技之長的人。


    按照成雲的說法,也是王爺命人收羅篩選的尖端人才。


    這些人雖是上官姮送過來,但與王府卻沒什麽關係。


    畢竟這些人可能會被用到沈婼的核心項目中,上官姮雖霸道送入,卻也知避嫌。


    至於沈婼是否願意信任這些人,重用這些人,便是她自己的事。


    沈婼了解到,這些人過來,手上都有一份十年的契書。


    若沈婼選中他們,願意留下做事,便簽下契書。


    接下來十年對方就相當於賣身給她做事,不能另投他人。


    一旦有違……


    畢竟他們的家人可都在南靖國。


    而十年後這些人還願不願繼續留下,同樣也看沈婼的能耐。


    這點,沈婼倒是很有自信。


    雖然現在魏國比不過南靖國,可十年後誰知道又是怎麽樣呢。


    反正隻要給她機會,她有信心把魏國打造成一個宜居國家。


    這些人的到來,的確稍微緩解了下沈婼無人可用的苦惱,成雲也不用一人當幾人用了。


    她挑十幾人到襄州去幫春溪,剩下的一部分按照各自所長,分配到剛需崗位。


    護衛她隻留下十個。


    就目前來說,她身邊的危險係數一直都很低。


    看之前魏帝都能想到用封妃的奇葩手段就知道了,即便對方恨她們父女入骨,也不敢動要她們命的心思。


    如今這種可能性更低。


    所以她身邊不打算留太多護衛,多浪費一個人才都是對她職業病的不尊重。


    剩餘的護衛,她直接打亂成三組,準備安插到之前組建的幾支商隊中,培養出屬於她自己的核心商隊。


    把人員安排好,她便開始查看上官姮送來的東西。


    既然需要耗費那麽多時間運送,這些東西自然不會少。


    整整二十五車的東西。


    而且用的還不是魏國那些尋常運貨的拖車。


    全是用那種在魏國算豪華的大馬車運送。


    每一輛馬車約可容十人乘坐,不過現在裏邊基本都整齊疊放著一個個黑金色的金絲楠木箱子。


    每一個箱子都有一米長,八十厘米高,半米寬。


    看到全用金絲楠木做的馬車車廂時,她就感慨過上官姮的財大氣粗。


    再看這些材質升級的箱子,她嘴角又忍不住抽了抽。


    黑金楠木是最頂級的金絲楠木,有一寸黑一寸金,千金難買一寸金的說法。


    或許這樣的說法不足夠彰顯他的稀有與高貴。


    那麽這樣說吧,魏國也有一件黑金楠木做的盒子,一直用來安放帝印。


    可見這東西不止有價無市,千金難求,還能彰顯身份,象征地位。


    可這樣的東西,有些人卻隻拿來當做尋常的儲存工具使用。


    若讓魏國那些權貴看見這一幕,都不知道該如何心情複雜。


    這種複雜,大概就是她那時空,偷偷看到華夏用西瓜喂豬的感覺。


    箱子都用銅鎖和封條封著,所以她沒有立刻打開查看裏邊的東西,隻讓人先把箱子都搬到庫房。


    二十幾輛車,平均每輛車放了三四十個箱子,直接把新騰出來的庫房放滿。


    等東西搬完,她打發走所有人,關上庫房,開始開箱查收。


    開第一個箱子時,便讓她愣了瞬。


    裏邊是幾個疊放齊整的黑紅金絲楠木盒子。


    不像黑金箱子那麽簡潔純粹。


    這些箱子上做了精美的符刻,表麵還貼了一種炫彩的東西,像某種非遺工藝,非常精美又華貴。


    她伸手打開最上麵的正方形箱子。


    香皂高度隻有三指,周邊設置的鎖扣也極為精妙。


    她研究了好一會才成功打開。


    等掀開蓋子,不由詫異。


    盒子裏是許多個大小不一的格子,類似首飾盒那種,都用一種黑絨布做底。


    每個格子都放著一件首飾,有釵、步搖、華盛、絨花等等,至少上百件,而且風格都是一樣,顯然是整一套頭飾。


    當然,不是全部都一次性用到頭上,應該是能搭配出十幾種發飾風格。


    這是一套以藍翡為主的頭飾,在燭光中散發盈盈藍光,宛若海洋。


    若在日光下一定更加好看。


    她又打開另一個小一些的正方形盒子。


    裏麵也是同色係同風格的藍翡翠首飾,分別是耳墜、項圈、項鏈。


    這樣的總共有三套同風格不同樣式。


    這一箱共十個大小不一的小木箱。


    每個部位都有不同樣式同一風格的首飾。


    如首飾有手鐲、戒指、手鏈、臂環、甲帽等。


    腰部有禁步、玉砄、腰帶、掛飾。


    甚至肩膀還有三套極精美的珠翠披肩。


    腳飾除了腳鏈、裙墜,還有鞋上的掛飾。


    既然都準備這麽多同風格的視頻,自然不可能略過衣鞋了。


    另一個大箱子裏邊的,便是幾套可搭配的衣服、鞋子、披帛等。


    這麽兩大箱子,琳琅滿目的東西,看起來都能買下一座城,事實上卻隻是一套衣服頭麵而已。


    沈婼唇角不由抽了抽,心想其他箱子裏的該不會也是成套的衣飾吧。


    雖然這些衣服飾品看著的確非常漂亮,可對她來說卻隻適合看看。


    因為基本沒什麽機會穿出去。


    何況她也不喜歡滿頭珠翠,一身綾羅。


    好在隻有同車的三十多個箱子裏都是成套的衣飾。


    總共合起來有十套。


    除了衣飾外,還有更多價值不菲,稀奇古怪的東西。


    甚至還有一車石蜜,便是目前最頂級的糖。


    這個她倒是有些興趣,她隻聽過描述,還未真正見到過,更沒嚐過,不知道和白糖有什麽區別。


    石蜜跟她聽說過的差不多,說是蜜,其實是雪白色的糖粉,應該是經過研磨加工後成糖粉。


    她打開一罐,手指點了一些嚐了嚐,而後目光微亮。


    這種糖看著有點像綿白糖,非常細膩,味道清甜。


    不像白糖那樣的,直接甜,而是一種非常清爽淺淡的甜,還帶著一副特殊的香味,像某種她沒聞過的植物香味。


    味道同樣淺淡,喝起來卻顯得更加清爽。


    她想起當初她給上官姮嚐過白糖時,對方雖然讚許白糖,卻表示白糖比不得石蜜。


    那時他還當對方帶著些許偏見。


    如今倒是理解對方為何這麽說。


    單從甜味上來說,石蜜或許的確不如白糖甜。


    可從整體來說,白糖卻是遜了石蜜幾分。


    不過石蜜口感味道雖然不錯,但因為本身味道上的優勢,使用範圍應該多少也受了些限製。


    就像白糖可以當做單純的調味料使用,不論做點心,炒菜,衝飲都可以。


    可石蜜若想體現出他本身味道的優勢,食材和做法便有了限製,不然就也隻能成為單純的甜味調料了。


    除了成品的石蜜外,還有一箱沒加工過的石蜜。


    當時她隻隨口說有機會見識一下石蜜,倒沒想到他成品和原料全給她送來。


    石蜜是一種外表像木瓜,表皮看著像灰花石的果子。


    說是果子,卻不能直接食用。


    石蜜的表皮非常硬,有點像老椰子殼。


    她特意進空間,用小電鋸才切開。


    切開後,裏邊是一團團像椰絲一樣的白色東西。


    她拿了一條丟嘴裏嚼了嚼,口感像在嚼橡皮繩一樣嚼不斷,倒是有點甜味,但很淡。


    想來是要晾嗮再研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間:都抄家流放了,誰還當冤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晝有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晝有夢並收藏空間:都抄家流放了,誰還當冤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