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該不會是一個還未出場的人物吧?


    顏樸有些擔憂地想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本小說的存在的意義就消失了。


    在推理小說中,你可以瘋狂地布下伏筆,讓讀者猜不到最終的凶手。


    但是最後的凶手,如果不能讓讀者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便算不上高明,甚至算不上優秀。


    看到現在,顏樸對這個《羅傑疑案》的故事整體走向還是很滿意的,可以看得出作者做了非常詳細且完整的規劃。


    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很複雜,他們都想隱瞞什麽,但又沒有隱瞞住。


    故事來到了最後幾章,顏樸的眉頭逐漸擰成了一個川字,他還是沒有想到凶手是誰。


    和書中的偵探波洛一樣,他所猜測且懷疑的凶手,都用充分的證據證明了自己的清白,除了隱瞞了一些真相以外,他們並沒有殺害羅傑。


    所以.....到底是誰殺害了羅傑呢?


    顏樸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著最後幾章,試圖將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拆開分析。


    “他逃不掉,”他(波洛)正色說,“他麵前隻有一條路——而這條路並不通往自由。”


    “你真的相信凶手在今晚這群人之中?”我將信將疑。


    “是的,我的朋友。”


    “是哪一個?”


    隨著“我”的話語落下,波洛開始對整個案件進行複盤:


    消失的信。


    奇怪的電話。


    移動的凳子。


    以及那個不見的錄音機。


    最後,波洛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們來概括一下—現在真相已經出來了。


    一個與羅傑極為熟悉,知道他買了一台錄音機的人;一個懂得機械原理的人;一個有機會在弗拉到來之前偷走短劍的人;一個攜帶著足以裝下一個口述錄音機的容器——比如黑皮包的人;一個在案發後在管家報警時有機會在書房待上幾分鍾的人——”


    看到這,顏樸直接站了起來!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電腦!


    粗重的呼吸聲就像抽水泵一般,呼哧呼哧!


    自己將整本書的所有人物全部猜測了一遍!


    從養子、管家、女仆、好友甚至就連死去的弗拉,顏樸都猜過了!


    可是隨著波洛最後的分析,凶手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


    這個讓顏樸費盡心思尋找的凶手,竟然就是——


    “我!”


    凶手就是當地的醫生謝潑德,也就是——


    書中的“我”!


    所以這部小說從一開始就告訴了讀者,凶手是誰!


    整個小說直接是用凶手視角展開的,站在凶手的視角下,看著偵探波洛查案。


    高!


    實在是高!


    顏樸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全新的寫作手法。


    作者不斷地在案件中加入各種各樣的人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嫌疑....


    如此一來,讀者的視線全部被他們所吸引,分析、不斷地分析這些人物的行為和處境。


    然而,真正的凶手,就是“我”!


    也就是說,我顏樸這個推理部門的主編,被一個推理小說的作者給——


    戲弄了?


    甚至這個作者還是第一次寫推理小說。


    玩了一輩子鷹,沒想到在今天卻被鳥啄傷了眼睛。


    顏樸是既憤怒又羞愧。


    全程被柏舟玩弄於鼓掌之中,甚至他還覺得人家寫的故事很一般。


    一想起自己剛開始看前幾章時的輕視,顏樸就覺得羞愧難當。


    小醜竟是我自己。


    還有自己認認真真,逐字逐句分析人物,分析案件的樣子,顏樸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搞笑。


    從始至終,他都被柏舟牽著鼻子在走,他還樂此不疲地一個勁研究了半天。


    最後由波洛揭開真相之後,顏樸發誓他這輩子都沒有這麽刺激過,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震驚!


    他是真的有被震驚到!


    除了震驚以外,就是羞憤。


    羞於自己的小醜行為,憤怒於柏舟的玩弄。


    對,就是玩弄。


    這本書的作者全程都在玩弄著讀者,在智商上狠狠地將讀者蹂躪。


    看完結局後的顏樸,還是有些不死心,他要帶著答案,回過頭再看一遍整個案件。


    結果卻是:


    在整部小說中,作者從來沒有刻意隱瞞任何線索,波洛所說出的每一個分析點,都有跡可循。


    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在文字上暗示了出來。


    就差將凶手的特征直接寫出來了。


    “草!”


    複盤之後的顏樸再也忍不住了,直接破口大罵。


    這種被作者狠狠羞辱的感覺,讓他實在不爽。


    可是卻又無力反駁。


    人家在書中就差直接寫明了,什麽線索都有,可是你就是猜不到凶手是誰。


    而最終的凶手也不是在最後才出場的人物,甚至他在第一句話裏就出現了。


    顏樸很憤怒,卻又發泄不出來。


    這部小說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製造了一個視野盲區,利用了讀者想當然的思想,讓他們興致勃勃地朝著早已準備好的大坑裏跳。


    甚至向顏樸一樣,跳進去之後還覺得坑太小....


    作者給了讀者破案的機會,讓讀者去和書中的偵探比拚破案的速度,所有的線索,所有的伏筆,全部在書中寫得清清楚楚,就看你能不能夠發現。


    這一刻,顏樸終於明白為什麽市場上會叫柏舟為開山怪了。


    這種敘述的手法,在整個藍星也是第一次出現。


    直接顛覆了傳統的推理小說,用凶手的視角展開了案件。


    沒有人會想到,也沒有人能想到。


    但是又沒有人規定不能這樣寫。


    在藍星的推理小說中,可從來沒有規定過,凶手不是能是“我”。


    隻是讀者的下意識排除了“我”是凶手的這個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啊!”


    緩過神來的顏樸癱軟在辦公椅上,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語。


    這是他平常對手下的編輯和投稿的作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推理小說中,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這句話被狠狠地用在了自己身上。


    柏舟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打開了推理小說的新門,並生動地給他這個主編上了一課。


    什麽叫做一切皆有可能?


    書中的每一個人,除了偵探,都有可能是凶手!


    這就叫一切皆有可能。


    服了,徹底服了。


    顏樸現在是徹底老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拒稿99次,我覺醒了文娛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舟並收藏拒稿99次,我覺醒了文娛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