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羅傑疑案》的發布,發布當天上午購買的讀者已經相繼閱讀完了。


    網絡上,關於《羅傑疑案》的討論徹底炸了!


    此時,不斷地有人想起龍騰文學之前為《羅傑疑案》做的宣傳標語——


    顛覆傳統,天才之作!


    如果說在看這部小說之前,還有大量的複古推理迷不服,認為龍騰文學是在為了流量和眼球嘩眾取寵。


    那麽在這部小說發布,當他們看完之後,所有質疑的聲音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誰是小醜,誰在嘩眾取寵,顯然已經很明顯了。


    不過,由於推理小說的特殊性,為了防止有人惡意劇透,不少還沒看完的讀者並沒有上網,仍在線下絞盡腦汁,將書中的人物挨個拎出來分析。


    養子?不是。


    女仆?不是。


    管家?不是。


    好友?不是。


    隨著書中出現過的人物一個個被排除,讀者的腦子也越來越疼,到底是誰,到底是誰!


    此刻,他們甚至懷疑所謂的凶手是一個還沒有出場的人物。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給這部小說,打出一個最低的評分。


    這種行為在推理小說中,是最沒有底線,最沒有技術含量,最惹讀者反感的。


    相較於線下讀者們的苦思冥想,線上的各個渠道中,關於《羅傑疑案》的討論,呈現井噴式增長。


    “我是凶手!”


    這四個字迅速占領論壇討論榜榜首,在這個純粹的讀者圈子裏,不斷地有新的評論出現:


    “無敵,真的無敵,我隻能說,不愧是柏舟,真是太敢寫了。”


    “顛覆傳統,天才之作,果然是名不虛傳啊,這個結局再給我一個腦子我也猜不到啊。”


    “我特麽把書裏的每一個人物都分析了一遍,就連波洛種的南瓜都猜了,結果你告訴我,我是凶手?”


    “敢問全網有沒有大神,在波洛之前猜出凶手?”


    “啊啊啊啊啊啊!凶手居然就是我!!我居然就是凶手!!!!!!!”


    “別在這劇透了,還有很多人沒看完呢,能不能有點道德。”


    “其實除了出人意料的結局以外,整個案件的設計也是非常巧妙,書中每個人都有嫌疑,每個人都試圖隱瞞一點秘密,但是每個人的嫌疑卻又不充分。”


    “說真的,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沒寫過推理小說的作者寫出來的,其案件的複雜程度,人物之間的關係設計,以及最後畫龍點睛之筆的結局,無不彰顯著作者恐怖的實力。”


    “服了,服了,我xxx實名承認我服了。”


    “柏舟求你別秀了,你這樣顯得我的智商被你無情玩弄了!”


    ........


    如果說讀者的震驚隻是開胃菜,那麽同行的推理小說作者的稱讚,就是事件的高潮:


    “我靠,我寫了半輩子推理小說,從來沒有想過,還能這麽寫?”


    “的確是顛覆了傳統,這種天才的手法,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瑪德,看了一下午,看到結局的時候我撕書的心都有了,誰能想到我就是凶手啊!”


    “別說讀者,我這個同行都想不到凶手是誰,這種手法很高明,也很有新意,但是就是比較容易惹得讀者憤怒。”


    .......


    【友情提示,請已經看完小說的讀者不要提前劇透,請還沒有看完小說的讀者不要看網上的討論】


    隨著網絡上的討論聲愈演愈烈,其討論的地方已經不限於論壇了,短視頻、社交平台,都陸陸續續出現了關於《羅傑疑案》的討論。


    龍騰文學見狀趕緊緊急發布了這樣一條聲明,盡可能地替還沒有看完的讀者保持住這份神秘和期待感。


    單論案件的精彩程度,《羅傑疑案》算不上頂尖,隻能說是中規中矩。


    而一旦最核心,也是最震撼人的結局被提前知曉了,整個小說的閱讀體驗感將會直線下降。


    “我是凶手!”


    隨著討論熱度的持續上升,短視頻熱搜榜上也逐漸出現了這個話題。


    在科技美女滿天飛,網紅帥哥遍地走的短視頻軟件上,《羅傑疑案》作為一部小眾的推理小說,直接破圈出現在了其熱搜榜上。


    要知道,上一次進入短視頻熱搜榜的小說,它叫《射雕英雄傳》。


    隨著口碑和熱度的雙重發酵,在大量的討論聲和議論聲中,又有不少新讀者前去書店購買《羅傑疑案》。


    他們雖然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禁不住周圍人不斷的討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踏進了書店。


    而有的人則是因為看到結局之後,一怒之下將書給撕碎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再去買一本。


    而短視頻軟件上,有不少書友曬出了自己敘利亞戰損版的《羅傑疑案》,並配文:


    【柏舟,我糙你馮,居然敢玩弄我!】


    【看到結局的我,一下子沒控製住......】


    【我靠,一下沒忍住,上午買的書就變成這樣了...】


    【家人們,我好害怕,老公好像有暴力傾向,我剛剛親眼看著他突然將手裏的書撕碎了。】


    這些另類的文案,加上被撕成各種樣子的圖片,在短視頻上迅速獲得了大量點讚和評論:


    “不是,這書不是上午才發售嗎?你這怎麽就變成這樣了?”


    “笑死我了,我剛剛看完這部小說,我完全能夠理解博主的心情。”


    “九敏,老公好像得了精神病一樣,看書看著看著就突然大叫,還把書給撕碎了,我好害怕qvq。”


    “看了網上的分析,我剛想再回過頭看一遍細節,結果發現書早就被我撕碎了,沒辦法,又得再跑一趟書店了。”


    “壞了,看完之後打算複盤一下案件,結果沒找到書在哪,還是我老婆告訴我,在垃圾桶裏被撕爛的那個就是。”


    【被玩弄的讀者,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隨著這些圖片和文案的持續升溫,又一個新的話題被衝上熱搜,並闖進了前三的位置。


    他們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憤怒過後,看著垃圾桶裏被撕毀的書籍,他們哭笑不得。


    被柏舟狠狠玩弄了一番就算了,被玩弄的證據居然被自己銷毀了。


    於是,不少已經購買過的讀者又重新踏入書店,進行複購,有的人甚至在書店裏還能碰到早上一起排隊的熟悉的麵孔。


    他們相視一笑,從彼此的眼神裏看出了一種名叫無可奈何的憤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拒稿99次,我覺醒了文娛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舟並收藏拒稿99次,我覺醒了文娛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