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萌萌的養父要來了!老歪賣船!
1994小漁村,從當爺爺開始 作者:番茄香蕉茄子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秋洪很爽快的把村裏的電話號碼給了沈飛,給完後他就先一步去養豬場的工地了。
這個小舅子也是個比較務實的,沈飛考慮著得把他最近來幫忙這些天的工資,給他算進去,後麵得給他。
之後沈飛給吳文正村裏打了個電話,是別人接的,說幫他去叫吳文正,讓沈飛十五分鍾後再打過去。
大約十五分鍾後,沈飛再次打去電話。
這次接的是吳文正。
“喂,沈飛啊,你找我有啥事嗎?”
“爸,我聽說文彬今天要回來?他是準備先去你們那,還是先回他家裏?”沈飛直接問道。
吳文正說道:
“我和你媽正想著晚上跟你說呢,你提前就打電話過來了。”
“是這樣的,文彬是今天回來,到家可能是下午接近晚上了,他會先回他們家裏。”
“然後,明天早上他還需要去看中醫,大概明天下午三四點來我們這邊。”
“你其實也可以不用過來,他有打算去你們那見萌萌,應該也是想和你見麵聊聊。”
有了前一天來啟才村的經曆,吳文正對沈飛家裏目前這個情況,還是挺滿意的,直接就把邱文彬的情況全給說了。
看中醫的事情,之前沈飛是聽吳紅梅說過的,就是看生孩子的。
也不知道是邱文彬自願來看的,還是被他家裏人逼來的?
“行,我知道了,謝謝爸。那我明天下午也過去一趟,有機會我也想先和小妹夫見麵聊聊。”沈飛說道。
電話裏,吳文正說道:“那也行,隨你。”
說完正事後,沈飛簡單關心了兩句,就準備掛電話。
這時候,三個小家夥穿著睡衣跑來了。
“阿爸,你在跟阿公打電話嗎?”萌萌睜著大眼睛,仰著小腦袋瞅著沈飛。
妞妞和小六也都是一臉的好奇。
最近萌萌和吳秋瑾打電話的時候,她們兩個也會經常跟著一起說幾句,很多時候,都是三人一起湊在電話旁邊。
見狀,沈飛對著電話笑道:
“爸,萌萌、妞妞和小六來了,她們想跟你說話呢。”
說著他把電話交給了三個小家夥。
“阿公!”萌萌接過電話興奮的喊道。
“阿公。”妞妞和小六也跟著喊道,聲音同樣歡喜,但沒有萌萌那麽興奮熱情。
電話那頭吳文正聽到她們的聲音,也是很開心,樂嗬嗬的。
......
吃完早飯,沈文博也過來了。
父子仨人準備好東西,換好衣服,一塊上了三輪車,向碼頭駛去。
昨天被吳秋勝他們過來,幹擾了一下,就隻收了地籠,並沒有做別的事情。
今天該好好去打漁了,沈飛準備去把粘網放一放,用一下新安裝到漁船上的起網機。
父子仨人剛剛到碼頭,就看到那邊張不正帶著幾人在看小漁船。
巧的是,看小漁船的人中,有兩個是沈飛他們的熟人,沈勇和於呈慶。
沈文濤有些好奇的問了一句,“二伯,慶哥,你們這是幹啥呢?”
於呈慶轉頭對他們說道:“張叔說要賣船,就歪頭這艘小船,我就跟過來看看。”
“我也是這個意思,今天不出海,就來看看小船。”沈勇跟著說道。
買船這事,大夥兒都喜歡買這種知根知底的,放心一點。
像歪頭的這條船,就還挺不錯的,船很新,也沒有出過什麽大事故。
賣船?!
聽到他們的話,沈文博和沈文濤都是愣了一下。
沈文濤走上前,把於呈慶拉了過來,小聲問道:
“啥情況啊?歪頭人沒了?咋還要賣船呢?”
“歪頭要是真沒了,那就不用賣船了。
人還活著,不過情況不是太好,治病需要錢,聽說就算治好了,也可能是個半殘,這船大概率是用不上了。”
於呈慶臉上帶著笑意,小聲回答道,
“黑猴的情況好像還更糟糕,最嚴重的就是他們兩個,另外幾個好像快出院了。”
聽到於呈慶的話,沈文博他們總算是知道,為啥張不正要賣船了。
情況最嚴重的兩個,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女婿,該他掏棺材本!
沈飛問道:“他那小漁船,要賣多少錢?”
“老歪開價三萬八,砍一砍,大概在三萬出頭吧。飛叔,你要嗎?”於呈慶問道。
沈飛搖了搖頭,“我就隨便問問。”
現在這艘大漁船,他們人手都不是太夠,還搞啥小漁船啊?
了解完情況後,沈飛他們就沒有再逗留了,一起上了他們自己的大漁船,出海捕魚!
船上,沈文濤有些納悶的說道:
“咱二伯以前也不出海打漁啊,現在咋還開始看上小漁船了?準備買漁船出海?”
“許是看咱們出海捕魚能賺到錢吧。二伯這些年走大船應該也攢了不少,買艘小漁船應該沒問題的。”
作為已婚人士,沈文博多少還是懂點沈勇這種老男人的心理的。
啥活好賺錢就做啥唄,得養家糊口不是?
對這事,沈飛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沈勇一家的事情,他不太想摻和。
漁船的速度很快,才半個小時不到,放地籠的無名島已經在他們前方了。
然而這時候,沈飛、沈文博和沈文濤三人都是皺了皺眉。
無名島旁邊,有拖網船正在拖網作業。
“特麽的,被他們這麽一拖,咱們的地籠還抓個屁啊?!”
沈文濤直接開罵。
沈文博的麵色也不是太好。
這種拖網漁船所過之處,基本就沒啥魚蝦了。
他們的拖網一般都挺密的,雖然不能算是絕戶網吧,但其實也差不多,除了一些很小的魚蝦能跑掉外,大部分的魚蝦都是逃不脫他們的拖網的。
“先過去收地籠吧,收完咱們再換地方。”
麵對這種拖網船,沈飛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人家也是正常在海裏捕魚作業。
九十年代這會兒對海捕的條例,也沒有太嚴格,正常拖網是沒人管的。
沈文博和沈文濤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都是點了點頭,等沈飛漁船開到地籠邊上,就開始收地籠。
地籠的收獲都還不錯,蝦、梭子蟹都不少,其他小雜魚也挺多。
收完第一聯的20個地籠,他們已經收了有三四百斤的魚蝦了。
這個收獲,沈飛他們仨人都挺滿意的。
這個小舅子也是個比較務實的,沈飛考慮著得把他最近來幫忙這些天的工資,給他算進去,後麵得給他。
之後沈飛給吳文正村裏打了個電話,是別人接的,說幫他去叫吳文正,讓沈飛十五分鍾後再打過去。
大約十五分鍾後,沈飛再次打去電話。
這次接的是吳文正。
“喂,沈飛啊,你找我有啥事嗎?”
“爸,我聽說文彬今天要回來?他是準備先去你們那,還是先回他家裏?”沈飛直接問道。
吳文正說道:
“我和你媽正想著晚上跟你說呢,你提前就打電話過來了。”
“是這樣的,文彬是今天回來,到家可能是下午接近晚上了,他會先回他們家裏。”
“然後,明天早上他還需要去看中醫,大概明天下午三四點來我們這邊。”
“你其實也可以不用過來,他有打算去你們那見萌萌,應該也是想和你見麵聊聊。”
有了前一天來啟才村的經曆,吳文正對沈飛家裏目前這個情況,還是挺滿意的,直接就把邱文彬的情況全給說了。
看中醫的事情,之前沈飛是聽吳紅梅說過的,就是看生孩子的。
也不知道是邱文彬自願來看的,還是被他家裏人逼來的?
“行,我知道了,謝謝爸。那我明天下午也過去一趟,有機會我也想先和小妹夫見麵聊聊。”沈飛說道。
電話裏,吳文正說道:“那也行,隨你。”
說完正事後,沈飛簡單關心了兩句,就準備掛電話。
這時候,三個小家夥穿著睡衣跑來了。
“阿爸,你在跟阿公打電話嗎?”萌萌睜著大眼睛,仰著小腦袋瞅著沈飛。
妞妞和小六也都是一臉的好奇。
最近萌萌和吳秋瑾打電話的時候,她們兩個也會經常跟著一起說幾句,很多時候,都是三人一起湊在電話旁邊。
見狀,沈飛對著電話笑道:
“爸,萌萌、妞妞和小六來了,她們想跟你說話呢。”
說著他把電話交給了三個小家夥。
“阿公!”萌萌接過電話興奮的喊道。
“阿公。”妞妞和小六也跟著喊道,聲音同樣歡喜,但沒有萌萌那麽興奮熱情。
電話那頭吳文正聽到她們的聲音,也是很開心,樂嗬嗬的。
......
吃完早飯,沈文博也過來了。
父子仨人準備好東西,換好衣服,一塊上了三輪車,向碼頭駛去。
昨天被吳秋勝他們過來,幹擾了一下,就隻收了地籠,並沒有做別的事情。
今天該好好去打漁了,沈飛準備去把粘網放一放,用一下新安裝到漁船上的起網機。
父子仨人剛剛到碼頭,就看到那邊張不正帶著幾人在看小漁船。
巧的是,看小漁船的人中,有兩個是沈飛他們的熟人,沈勇和於呈慶。
沈文濤有些好奇的問了一句,“二伯,慶哥,你們這是幹啥呢?”
於呈慶轉頭對他們說道:“張叔說要賣船,就歪頭這艘小船,我就跟過來看看。”
“我也是這個意思,今天不出海,就來看看小船。”沈勇跟著說道。
買船這事,大夥兒都喜歡買這種知根知底的,放心一點。
像歪頭的這條船,就還挺不錯的,船很新,也沒有出過什麽大事故。
賣船?!
聽到他們的話,沈文博和沈文濤都是愣了一下。
沈文濤走上前,把於呈慶拉了過來,小聲問道:
“啥情況啊?歪頭人沒了?咋還要賣船呢?”
“歪頭要是真沒了,那就不用賣船了。
人還活著,不過情況不是太好,治病需要錢,聽說就算治好了,也可能是個半殘,這船大概率是用不上了。”
於呈慶臉上帶著笑意,小聲回答道,
“黑猴的情況好像還更糟糕,最嚴重的就是他們兩個,另外幾個好像快出院了。”
聽到於呈慶的話,沈文博他們總算是知道,為啥張不正要賣船了。
情況最嚴重的兩個,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女婿,該他掏棺材本!
沈飛問道:“他那小漁船,要賣多少錢?”
“老歪開價三萬八,砍一砍,大概在三萬出頭吧。飛叔,你要嗎?”於呈慶問道。
沈飛搖了搖頭,“我就隨便問問。”
現在這艘大漁船,他們人手都不是太夠,還搞啥小漁船啊?
了解完情況後,沈飛他們就沒有再逗留了,一起上了他們自己的大漁船,出海捕魚!
船上,沈文濤有些納悶的說道:
“咱二伯以前也不出海打漁啊,現在咋還開始看上小漁船了?準備買漁船出海?”
“許是看咱們出海捕魚能賺到錢吧。二伯這些年走大船應該也攢了不少,買艘小漁船應該沒問題的。”
作為已婚人士,沈文博多少還是懂點沈勇這種老男人的心理的。
啥活好賺錢就做啥唄,得養家糊口不是?
對這事,沈飛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沈勇一家的事情,他不太想摻和。
漁船的速度很快,才半個小時不到,放地籠的無名島已經在他們前方了。
然而這時候,沈飛、沈文博和沈文濤三人都是皺了皺眉。
無名島旁邊,有拖網船正在拖網作業。
“特麽的,被他們這麽一拖,咱們的地籠還抓個屁啊?!”
沈文濤直接開罵。
沈文博的麵色也不是太好。
這種拖網漁船所過之處,基本就沒啥魚蝦了。
他們的拖網一般都挺密的,雖然不能算是絕戶網吧,但其實也差不多,除了一些很小的魚蝦能跑掉外,大部分的魚蝦都是逃不脫他們的拖網的。
“先過去收地籠吧,收完咱們再換地方。”
麵對這種拖網船,沈飛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人家也是正常在海裏捕魚作業。
九十年代這會兒對海捕的條例,也沒有太嚴格,正常拖網是沒人管的。
沈文博和沈文濤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都是點了點頭,等沈飛漁船開到地籠邊上,就開始收地籠。
地籠的收獲都還不錯,蝦、梭子蟹都不少,其他小雜魚也挺多。
收完第一聯的20個地籠,他們已經收了有三四百斤的魚蝦了。
這個收獲,沈飛他們仨人都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