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正要回複,蘇培盛前來回話:“回稟皇上,經過多次驗查,已確認火勢是從碎玉軒寢殿內燃起。”


    現在證據也有了。


    雍正:“肅喜是年世蘭的人,她準備放火時,便已經被朕的人發現控製了起來,柔嬪,沈貴人,寢殿內就有你們二人,可否給朕一個解釋?”


    大家現在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原來柔嬪跟沈貴人在賊喊捉賊。


    祺貴人麵露鄙夷:“原來是你們賊喊捉賊。”還以為他們多清高,居然私下裏會用如此惡劣的手段陷害他人。


    敬妃:“沈貴人,你糊塗啊,再怎麽怨恨年答應,也不能做出如此糊塗事。”


    敬妃萬萬沒想到,沈眉莊這樣端莊有禮的大家閨秀,會為了扳倒年世蘭,不惜燒傷自己來栽贓嫁禍年世蘭,還讓皇上給逮到。


    直到這一刻,甄嬛跟沈貴人臉上才真正露出害怕的情緒。


    剛想跪地求情,又被宜修訓斥。


    “柔嬪,沈貴人,你們的膽子也太大了,膽敢在宮中行凶放火,你們可知,火勢一旦燃起來有多難控製?遇到大風,整個後宮都會跟著遭殃,你們可有想過,這次火會給大家帶來多大的損失,會燒毀掉多少物資?會燒傷多少滅火之人?”


    宜修訓斥了甄嬛跟沈眉莊才覺得稍稍解氣,然後朝著皇上跪下來請罪。


    “皇上,是臣妾管教不嚴,差點讓柔嬪跟沈貴人在臣妾的管控之下釀成大禍,臣妾願意交出協理六宮之權。”


    敬妃同樣也席地而跪:“臣妾管理不嚴,臣妾認罪,請皇上責罰。”


    “關你們何事,都起來。”


    雍正親自將宜修扶起。


    “你身子弱,此事本就勞心費神,發生此事,又如何能怪你。”


    若不是清理了一次後宮,各宮都放上了他的眼線,還真有可能被甄嬛和沈眉莊搞得這一出栽贓嫁禍,處置了世蘭。


    甄氏跟沈氏實在是不安分,自進宮就在宮裏攪風攪雨,尤其是甄嬛,不配一宮主位。


    “既然你們的關係如此要好,日後便都居碎玉軒,沈氏降為常在,移居碎玉軒西偏殿,甄氏降為貴人,移居碎玉軒東側殿。”


    雍正喧完口喻,便攜手宜修離開了碎玉軒庭院。


    甄嬛跟沈眉莊若不是互相攙扶,可能在聽完皇上的口諭便已癱倒。


    年世蘭從前囂張跋扈慣了,在後宮得罪了不少人,僅僅隻是個答應的位分,雍正擔心護不住她。


    雍正了為了避免年世蘭被後宮的人害死,雍正下旨將年世蘭的位分重新提到嬪,重新移居到翊坤宮。


    晚上皇上並沒有歇在承乾宮,而是去了祺貴人的儲秀宮。


    剪秋:“柔貴人跟沈常在怎麽就那麽能搞事,好好待的在宮裏不好嗎,非要折騰一下,惹皇上不滿再次被降回貴人,還連累娘娘差點因他們被皇上收走宮權。”


    宜修很是認同,掩唇輕笑:“以柔貴人的受寵程度,易孕體質,在努把力,再懷一胎,妃位也是唾手可得的。”


    話又說回來,甄嬛要是安分,那還能是女主?女主的人生,就是要跌宕起伏。


    年世蘭因最疼她的哥哥被最愛的皇上賜死,便沒了爭寵的心思。


    雍正也有他的顧慮,年世蘭是否已經知道歡宜香的秘密,又是否會為他哥哥報仇,而傷害到自己。


    雍正到底是惜命而防著年世蘭,自從把年世蘭移到翊坤宮,一次都沒寵幸過年世蘭,隻把年世蘭當做他向外展示他仁慈的吉祥物。


    宜修也明白雍正的意思,在年世蘭吃穿用度上,從不克扣,年世蘭的嬪位,該有什麽,她便讓人給什麽,反正花的又不是她的錢。


    時間過得很快,不過是幾年光景,太後離世,皇後的嫡出公主已有兩位和親遠嫁,雍正膝下又多了幾個公主。


    安嬪生下了十三公主。


    柔嬪生下了雙胞胎十四、十五公主。


    貞嬪生下了十六公主。


    看在安陵容上一世為原身出了不少力的份兒上,這一世又給皇上用助情香搞垮皇上的身體,還算安分守己,宜修原諒了安陵容,上一世臨死前給甄嬛提供‘皇後殺了皇後’的線索,賞給她一個孕女丸。


    貞嬪是自然懷孕誕下的十六公主。


    甄嬛再一次自然受孕生下了雙胞胎公主,生下雙胞胎公主後又從貴人升到了嬪位。


    這次甄嬛的雙胞胎可沒果子狸什麽事。


    雍正幾年前便把孟靜嫻賜給了果郡王為嫡福晉,近年來宮中沒了舒太妃留下的暗線,果郡王又被皇上疑心,越發謹小慎微,不敢像往常那樣,隨意在宮中走動,自然也就沒有跟甄嬛擦出愛的火花,沒了浣碧橫插一杆,果郡王反倒是被孟靜嫻拿捏得死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女配她多子多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檬萌不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檬萌不萌並收藏影視女配她多子多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