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還請陛下下旨冊立大皇子為太子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話,慕容玥臉色轉冷,但很快恢複如常,一臉從容的說道 :“臣妾謹記在心,一定會盡心盡力為皇後娘娘分憂。”
鄭曦顏嘴角一笑,可那笑容也隻是短短一瞬,隨即便冷了臉,“行了,今兒就到這兒吧!都散了吧!”
“是,臣妾\/嬪妾告退。”
之後鄭曦顏都在忙著籌備周歲宴一事,與此同時,前朝也提及了冊立太子一事。
這日早朝,便有人上奏,“啟奏陛下,大皇子即將周歲,臣記得陛下周歲之時,先皇便下旨冊立您為太子,太子乃國之根本,大皇子又是陛下的嫡長子,冊立太子乃名正言順,還請陛下下旨冊立大皇子為太子。”
蕭玄琛聽到這話,表情微斂,瞬間冷了臉色
而此時,殿內已經有不少的大臣,紛紛站出來附和,“臣附議。”
“臣附議……”
鄭國公與楚王一言不發,這種時候,若是他們此時開口,定然會加深蕭玄琛對他們的猜忌。
蕭玄琛掃視著眾人,最後,視線落在了楚王和鄭國公二人身上,眸色陰冷,嗓音低沉道:“朕如今尚不過弱冠之年,你們便這麽著急冊立太子了?”
“陛下!冊立太子,乃是國之根基,陛下的確正值春秋之年,但天有不測風雲,未來之事難以預料,還請陛下早點兒確立太子人選。”禮部尚書徐大人站了出來,他為人公正,自幼熟讀經典,知禮守法,冊立太子一事,慣例本就如此,他身為禮部尚書,自然是沒有理由不讚成的。
“當年父皇冊立朕為太子時,已是而立之年,並且,朕的皇長兄,生前並未冊封太子,乃是薨逝後所追封的太子。”蕭玄琛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眼眸中,滿是怒火。
“朕如今在盛年,你們就急著冊立太子,是何居心?”蕭玄琛怒道。
丞相站出來,說道:“陛下息怒!我朝一向都是立嫡立長,既如此,現在冊立太子,還是在等上幾年,又有何區別呢?徐尚書此言,也不過是例行慣例罷了。”
“何況能夠成為太子的隻能是皇後娘娘所生的嫡子,正如陛下當年一樣。”
丞相這話一出,大殿之上鴉雀無聲,蕭玄琛臉色陰沉,眼神變得陰鷙狠厲,但冕冠上的十二旒遮擋住了他的臉,大臣們都低著頭,更是不曾察覺到。
“丞相此言,是在教朕如何做事嗎?”蕭玄琛強壓著心中的怒火,冷冷的說道。
“臣不敢,隻是我朝慣例如此,陛下理應遵循。”丞相直接跪在了地上,一臉的正直。
襄王這時站了出來,沉聲道:“臣倒是覺得,丞相此言不錯,大皇子乃是陛下的嫡長子,立為太子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臣不明白陛下為何會有如此反應。”
襄王這話,令在場之人很是驚訝,甚至是一旁的明王,都搞不懂他為何要插手此事?
蕭玄琛冷冷的望著襄王,說道:“哼!如今這朝堂之上,難不成都要以皇後和大皇子馬首是瞻了?”
蕭玄琛本就忌憚皇後背後的勢力,如今滿朝,一半以上的朝臣都讚同冊立太子,這讓他疑心猜忌加重,更加忌憚皇後了。
“鄭國公,楚王,你們說是也不是?”蕭玄琛表情陰冷的看向他們二人。
鄭國公與楚王站了出來,鄭國公說道:“臣惶恐,陛下息怒。”
“陛下!此事臣等事先並不知曉,還陛下明鑒!”楚王沉聲道。
“你們不知道?嗬~”蕭玄琛冷哼道,顯然是不信的。
襄王隨後繼續說道:“陛下!鄭國公乃是皇後娘娘父親,楚王乃是皇後娘娘的外祖父,無論這件事是否是二人所為,陛下都會對他們有所懷疑,既如此二人說什麽陛下都不信,那陛下也沒必要再多問什麽了。”
明王直接傻眼了,瞪大了雙眼,看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他瘋了不成?
鄭國公與楚王皆是震驚,這襄王好端端的怎麽會幫他們?他一直狼子野心,怎麽突然就……
蕭玄琛的臉色越發的難看,禦前公公站在一旁,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怒氣。
“朕倒是不知道,襄王竟會幫著鄭國公和楚王說好話?”蕭玄琛意有所指的說道,這蕭玄琪,到底在搞什麽鬼。
蕭玄琪嘴角一笑,沉聲道:“陛下說笑了,臣隻是實話實說而已,我朝冊立太子,一貫都是立嫡立長,從高祖皇帝建立大梁以來,曆代帝王也大多都是嫡長子,先例在此,臣以為陛下也該遵循先例。”
蕭玄琛怒不可遏的瞪著他,但下一秒,卻突然咳嗽起來,“咳咳咳!”
“陛下!”禦前公公緊張上前。
蕭玄琛擺擺手,隨後對眾人說道:“朕身子不適,此事以後再議,退朝!”
“退朝!”禦前公公高聲喊道。
“恭送陛下!”
蕭玄琛離開後,眾人陸續離開太極殿。
鄭國公與楚王相視一眼,隨後眼神複雜的看向了襄王。
襄王見此,大步走上前,說道:“兩位不必介懷,本王隻是實話實說罷了,先告辭了。”
鄭國公楚王麵麵相覷,楚王道:“襄王此舉何意?難不成他在預謀什麽?”
“父王說的有道理,我們還是小心為上。”鄭國公也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這其中,說不定有更大的陰謀在等著他們。
“嗯。”
襄王踏出太極殿後,明王便追了上來,說道:“五弟。”
“三哥可是有什麽話要說?”襄王停下了腳步,轉身看向他。
“你為何要幫鄭國公?”明王看向他的眼神裏,滿是審視和打量,想要從中看出些什麽來。
“三哥這話何意?大皇子乃是中宮嫡出,被冊立為太子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何來我幫與不幫一說?”襄王一臉漫不經心的說道。
明王輕聲笑道:“蕭玄琪!在我麵前你還想掩飾什麽?”
“三哥說笑了。”襄王臉色微微變了。
明王冷哼道:“你別告訴我,你對皇位已經沒有了非分之想。”
“有沒有,這與三哥都沒有關係了。”襄王一臉的從容,笑了又笑。
明王靠近他,在他耳邊低聲道:“這段日子,本王得知了一些事情,是關於五弟你和皇後娘娘的。”
襄王臉色大變,眉心緊皺著,情緒很是激動道:“你胡說什麽?”
明王早就派人調查過,他的襄王府中,姬妾雖多,但他根本就沒召幸過幾人,甚至這些年連襄王妃的院子都不怎麽踏足。
膝下的一雙兒女,他也不怎麽親近,經過一番調查後,終於被他查出了蛛絲馬跡。
明王看他這個反應,便更加肯定了,嘴角咧開笑了出來,“哈哈哈,五弟這麽激動做什麽?難不成做賊心虛了?”
“我警告你,蕭玄珹,你別在我麵前胡言亂語,否則我對你不客氣。”襄王眼神中,閃過一絲的殺氣。
明王沉了沉臉色,冷聲道:“先前我還不太確定,但現在嘛……真是可惜了,想不到你也會被女色所迷?”
“蕭玄琪!你可別忘了,她是蕭玄琛的女人。”明王眉眼微挑,一副輕佻的表情。
襄王的眼神變得冷厲,聲音克製的說道:“三哥若是醉了,就趕緊回府,喝一碗醒酒湯,讓你的腦子清醒一些。”
“哼!走著瞧吧!我倒要看看,你會為了她做到哪一步?”明王一臉的得意。
襄王看著他的背影,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兩人剛剛的話,聲音雖小,但他還是十分警惕的看了眼周圍之人,看到無人在意,這才放下心,出了宮。
未央宮
鄭曦顏知道了今日早朝所發生的一切,知道襄王幫了她,她這心裏很是緊張,他這麽做,就不怕……“他想做什麽?”
“娘娘,襄王或許隻是想幫娘娘。”碧落說道。
“幫本宮?他這是想害本宮,他明知陛下一再忌憚他,為何還要牽扯到立儲一事?這不是擺明了讓陛下起疑。”鄭曦顏眉心一擰,怒道。
“這……”
鄭曦顏嘴角一笑,可那笑容也隻是短短一瞬,隨即便冷了臉,“行了,今兒就到這兒吧!都散了吧!”
“是,臣妾\/嬪妾告退。”
之後鄭曦顏都在忙著籌備周歲宴一事,與此同時,前朝也提及了冊立太子一事。
這日早朝,便有人上奏,“啟奏陛下,大皇子即將周歲,臣記得陛下周歲之時,先皇便下旨冊立您為太子,太子乃國之根本,大皇子又是陛下的嫡長子,冊立太子乃名正言順,還請陛下下旨冊立大皇子為太子。”
蕭玄琛聽到這話,表情微斂,瞬間冷了臉色
而此時,殿內已經有不少的大臣,紛紛站出來附和,“臣附議。”
“臣附議……”
鄭國公與楚王一言不發,這種時候,若是他們此時開口,定然會加深蕭玄琛對他們的猜忌。
蕭玄琛掃視著眾人,最後,視線落在了楚王和鄭國公二人身上,眸色陰冷,嗓音低沉道:“朕如今尚不過弱冠之年,你們便這麽著急冊立太子了?”
“陛下!冊立太子,乃是國之根基,陛下的確正值春秋之年,但天有不測風雲,未來之事難以預料,還請陛下早點兒確立太子人選。”禮部尚書徐大人站了出來,他為人公正,自幼熟讀經典,知禮守法,冊立太子一事,慣例本就如此,他身為禮部尚書,自然是沒有理由不讚成的。
“當年父皇冊立朕為太子時,已是而立之年,並且,朕的皇長兄,生前並未冊封太子,乃是薨逝後所追封的太子。”蕭玄琛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眼眸中,滿是怒火。
“朕如今在盛年,你們就急著冊立太子,是何居心?”蕭玄琛怒道。
丞相站出來,說道:“陛下息怒!我朝一向都是立嫡立長,既如此,現在冊立太子,還是在等上幾年,又有何區別呢?徐尚書此言,也不過是例行慣例罷了。”
“何況能夠成為太子的隻能是皇後娘娘所生的嫡子,正如陛下當年一樣。”
丞相這話一出,大殿之上鴉雀無聲,蕭玄琛臉色陰沉,眼神變得陰鷙狠厲,但冕冠上的十二旒遮擋住了他的臉,大臣們都低著頭,更是不曾察覺到。
“丞相此言,是在教朕如何做事嗎?”蕭玄琛強壓著心中的怒火,冷冷的說道。
“臣不敢,隻是我朝慣例如此,陛下理應遵循。”丞相直接跪在了地上,一臉的正直。
襄王這時站了出來,沉聲道:“臣倒是覺得,丞相此言不錯,大皇子乃是陛下的嫡長子,立為太子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臣不明白陛下為何會有如此反應。”
襄王這話,令在場之人很是驚訝,甚至是一旁的明王,都搞不懂他為何要插手此事?
蕭玄琛冷冷的望著襄王,說道:“哼!如今這朝堂之上,難不成都要以皇後和大皇子馬首是瞻了?”
蕭玄琛本就忌憚皇後背後的勢力,如今滿朝,一半以上的朝臣都讚同冊立太子,這讓他疑心猜忌加重,更加忌憚皇後了。
“鄭國公,楚王,你們說是也不是?”蕭玄琛表情陰冷的看向他們二人。
鄭國公與楚王站了出來,鄭國公說道:“臣惶恐,陛下息怒。”
“陛下!此事臣等事先並不知曉,還陛下明鑒!”楚王沉聲道。
“你們不知道?嗬~”蕭玄琛冷哼道,顯然是不信的。
襄王隨後繼續說道:“陛下!鄭國公乃是皇後娘娘父親,楚王乃是皇後娘娘的外祖父,無論這件事是否是二人所為,陛下都會對他們有所懷疑,既如此二人說什麽陛下都不信,那陛下也沒必要再多問什麽了。”
明王直接傻眼了,瞪大了雙眼,看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他瘋了不成?
鄭國公與楚王皆是震驚,這襄王好端端的怎麽會幫他們?他一直狼子野心,怎麽突然就……
蕭玄琛的臉色越發的難看,禦前公公站在一旁,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怒氣。
“朕倒是不知道,襄王竟會幫著鄭國公和楚王說好話?”蕭玄琛意有所指的說道,這蕭玄琪,到底在搞什麽鬼。
蕭玄琪嘴角一笑,沉聲道:“陛下說笑了,臣隻是實話實說而已,我朝冊立太子,一貫都是立嫡立長,從高祖皇帝建立大梁以來,曆代帝王也大多都是嫡長子,先例在此,臣以為陛下也該遵循先例。”
蕭玄琛怒不可遏的瞪著他,但下一秒,卻突然咳嗽起來,“咳咳咳!”
“陛下!”禦前公公緊張上前。
蕭玄琛擺擺手,隨後對眾人說道:“朕身子不適,此事以後再議,退朝!”
“退朝!”禦前公公高聲喊道。
“恭送陛下!”
蕭玄琛離開後,眾人陸續離開太極殿。
鄭國公與楚王相視一眼,隨後眼神複雜的看向了襄王。
襄王見此,大步走上前,說道:“兩位不必介懷,本王隻是實話實說罷了,先告辭了。”
鄭國公楚王麵麵相覷,楚王道:“襄王此舉何意?難不成他在預謀什麽?”
“父王說的有道理,我們還是小心為上。”鄭國公也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這其中,說不定有更大的陰謀在等著他們。
“嗯。”
襄王踏出太極殿後,明王便追了上來,說道:“五弟。”
“三哥可是有什麽話要說?”襄王停下了腳步,轉身看向他。
“你為何要幫鄭國公?”明王看向他的眼神裏,滿是審視和打量,想要從中看出些什麽來。
“三哥這話何意?大皇子乃是中宮嫡出,被冊立為太子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何來我幫與不幫一說?”襄王一臉漫不經心的說道。
明王輕聲笑道:“蕭玄琪!在我麵前你還想掩飾什麽?”
“三哥說笑了。”襄王臉色微微變了。
明王冷哼道:“你別告訴我,你對皇位已經沒有了非分之想。”
“有沒有,這與三哥都沒有關係了。”襄王一臉的從容,笑了又笑。
明王靠近他,在他耳邊低聲道:“這段日子,本王得知了一些事情,是關於五弟你和皇後娘娘的。”
襄王臉色大變,眉心緊皺著,情緒很是激動道:“你胡說什麽?”
明王早就派人調查過,他的襄王府中,姬妾雖多,但他根本就沒召幸過幾人,甚至這些年連襄王妃的院子都不怎麽踏足。
膝下的一雙兒女,他也不怎麽親近,經過一番調查後,終於被他查出了蛛絲馬跡。
明王看他這個反應,便更加肯定了,嘴角咧開笑了出來,“哈哈哈,五弟這麽激動做什麽?難不成做賊心虛了?”
“我警告你,蕭玄珹,你別在我麵前胡言亂語,否則我對你不客氣。”襄王眼神中,閃過一絲的殺氣。
明王沉了沉臉色,冷聲道:“先前我還不太確定,但現在嘛……真是可惜了,想不到你也會被女色所迷?”
“蕭玄琪!你可別忘了,她是蕭玄琛的女人。”明王眉眼微挑,一副輕佻的表情。
襄王的眼神變得冷厲,聲音克製的說道:“三哥若是醉了,就趕緊回府,喝一碗醒酒湯,讓你的腦子清醒一些。”
“哼!走著瞧吧!我倒要看看,你會為了她做到哪一步?”明王一臉的得意。
襄王看著他的背影,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兩人剛剛的話,聲音雖小,但他還是十分警惕的看了眼周圍之人,看到無人在意,這才放下心,出了宮。
未央宮
鄭曦顏知道了今日早朝所發生的一切,知道襄王幫了她,她這心裏很是緊張,他這麽做,就不怕……“他想做什麽?”
“娘娘,襄王或許隻是想幫娘娘。”碧落說道。
“幫本宮?他這是想害本宮,他明知陛下一再忌憚他,為何還要牽扯到立儲一事?這不是擺明了讓陛下起疑。”鄭曦顏眉心一擰,怒道。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