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她當然值得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王還要多謝你,救了本王一命。”襄王望著陸燃,語氣中充滿了感激。
陸燃微微低頭,輕聲道:“末將並未多做什麽,談不上王爺一聲謝。”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謙遜之色。
襄王已命景陽查清,若不是陸燃相助,她未必會出手。但他依然想要親耳聽到陸燃的解釋,“你為何要幫本王?本王與你並沒什麽交情,幫本王你有何目的?”
陸燃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襄王,“末將不是在幫王爺,而是在幫皇後娘娘。”
襄王聽到她,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從陸燃的眼神中已經得到了答案,但他仍然想要聽他說出更多。“原來如此。”襄王輕輕點頭,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陸燃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王爺!末將隻希望您能幫皇後娘娘得償所願,也不枉末將幫您這一次。”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懇切和期待。
襄王再次點頭,心中對鄭曦顏的敬佩又多了幾分。“本王明白了,不過本王還真是小看了皇後,連你都成了她的人?”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玩笑,但更多的是對鄭曦顏的讚賞。
陸燃笑了笑,搖頭道:“與皇後娘娘無關,末將甘之如飴。皇後娘娘的仁慈和智慧,讓末將心生敬佩,皇後娘娘值得末將為她效勞。”
“她當然值得。”襄王也笑了,他明白陸燃的忠誠並非空穴來風,鄭曦顏的確有著讓人願意為她付出的魅力。
“是!末將告退。”陸燃拱手行禮,轉身離去。他的背影在晨光中顯得愈發堅定。
陸燃走後,襄王長歎一聲,輕笑道:“原來如此啊!”他的目光看向遠方,似乎在回憶著與鄭曦顏的點滴過往。
一旁的景陽見襄王如此,忍不住問道:“王爺,難道他對皇後娘娘……”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十分明顯。
襄王微微一笑,回憶起去年的秋獵,“還記得去年秋獵嗎?他救過皇後一次。”
“這樣也好,至少在這宮裏,她的身邊有一個可靠之人。”襄王微笑道,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景陽望著他,眉頭緊鎖,不解地問道:“王爺何以這樣高興?”
襄王轉過身,看著景陽,解釋道:“本王為何不高興?陛下下旨,封陸燃為禁軍統領,保衛整個皇宮,這對她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有了陸燃,她在這後宮也更能稱心。”
景陽撓了撓頭,仍然有些疑惑:“可王爺,如此一來,這對王爺您可就……”
襄王輕輕擺了擺手,打斷了景陽的話:“就像陸燃所說,她值得,值得我們為她所做的一切。”
景陽歎了口氣,越發的不理解自家王爺的行為,他覺得襄王已經對皇後娘娘產生了深深的情感,甚至有些走火入魔了:“王爺!屬下真的不明白,您為何會如此……”
襄王微微一笑,拍了拍景陽的肩膀:“等你遇到了那個人後,你會理解的。走吧,我們回壽安宮。”
“是!”景陽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但還是應了聲,跟著襄王繼續前行。
壽安宮,深秋的黃昏,那淡淡的金色光輝透過雕花的窗欞,灑落在怡太妃略顯蒼老的容顏上。她端坐在軟榻之旁,眼神中滿是期盼與焦慮。當那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殿門之外,怡太妃的眼中瞬間湧出了晶瑩的淚珠,聲音微微顫抖:“玄琪,你終於回來了。”
襄王玄琪快步上前,跪倒在怡太妃的腳下,深深一拜:“母妃,兒臣讓您擔心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責與愧疚。
怡太妃顫抖著雙手,緊緊握住襄王的手,仿佛要將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其中。她的眼淚如斷線的珍珠般滑落,滴落在襄王的手背上,溫暖而濕潤。“你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她反複低語,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欣慰與慶幸。
襄王輕輕扶起怡太妃,將她攙扶到軟榻之上,柔聲說道:“母妃小心。”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與愛護。殿內一片寂靜,隻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襄王輕輕為怡太妃擦去眼角的淚痕,望著母妃紅腫的眼睛,他心中一陣酸楚:“母妃,兒臣讓您擔憂了,兒臣真是不孝。”
“是母妃不好,都是母妃太沒用了。”
“這怎麽能怪母妃呢?”襄王安慰道。
怡太妃望著襄王,眼中滿是心疼與無奈:“若你是太後的兒子,皇位早就是你的了。可偏偏你是從母妃的肚子生出來的,注定與那個位子無緣。”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哀傷與不甘。
“母妃!您這是說的什麽話?”
“你父皇當年囑意的太子人選一直都是你,隻是礙於你庶出的身份,母妃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即便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怡太妃始終沒有放下,也從未就此認命。
襄王聞言,心中一陣悸動,他緊緊握住怡太妃的手,堅定地說道:“母妃,那個位子,兒臣已經不去想了。兒臣隻願能陪在您身邊,讓您安享晚年。”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怡太妃的臉色驟變,她瞪大眼睛望著襄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麽?你不想爭了?”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恐與失望。
襄王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母妃,兒臣已經看透了那些權謀與爭鬥。那個位子雖然尊貴無比,但其中的辛酸與苦楚也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怡太妃愣了愣,隨後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陸燃微微低頭,輕聲道:“末將並未多做什麽,談不上王爺一聲謝。”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謙遜之色。
襄王已命景陽查清,若不是陸燃相助,她未必會出手。但他依然想要親耳聽到陸燃的解釋,“你為何要幫本王?本王與你並沒什麽交情,幫本王你有何目的?”
陸燃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襄王,“末將不是在幫王爺,而是在幫皇後娘娘。”
襄王聽到她,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從陸燃的眼神中已經得到了答案,但他仍然想要聽他說出更多。“原來如此。”襄王輕輕點頭,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陸燃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王爺!末將隻希望您能幫皇後娘娘得償所願,也不枉末將幫您這一次。”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懇切和期待。
襄王再次點頭,心中對鄭曦顏的敬佩又多了幾分。“本王明白了,不過本王還真是小看了皇後,連你都成了她的人?”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玩笑,但更多的是對鄭曦顏的讚賞。
陸燃笑了笑,搖頭道:“與皇後娘娘無關,末將甘之如飴。皇後娘娘的仁慈和智慧,讓末將心生敬佩,皇後娘娘值得末將為她效勞。”
“她當然值得。”襄王也笑了,他明白陸燃的忠誠並非空穴來風,鄭曦顏的確有著讓人願意為她付出的魅力。
“是!末將告退。”陸燃拱手行禮,轉身離去。他的背影在晨光中顯得愈發堅定。
陸燃走後,襄王長歎一聲,輕笑道:“原來如此啊!”他的目光看向遠方,似乎在回憶著與鄭曦顏的點滴過往。
一旁的景陽見襄王如此,忍不住問道:“王爺,難道他對皇後娘娘……”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十分明顯。
襄王微微一笑,回憶起去年的秋獵,“還記得去年秋獵嗎?他救過皇後一次。”
“這樣也好,至少在這宮裏,她的身邊有一個可靠之人。”襄王微笑道,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景陽望著他,眉頭緊鎖,不解地問道:“王爺何以這樣高興?”
襄王轉過身,看著景陽,解釋道:“本王為何不高興?陛下下旨,封陸燃為禁軍統領,保衛整個皇宮,這對她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有了陸燃,她在這後宮也更能稱心。”
景陽撓了撓頭,仍然有些疑惑:“可王爺,如此一來,這對王爺您可就……”
襄王輕輕擺了擺手,打斷了景陽的話:“就像陸燃所說,她值得,值得我們為她所做的一切。”
景陽歎了口氣,越發的不理解自家王爺的行為,他覺得襄王已經對皇後娘娘產生了深深的情感,甚至有些走火入魔了:“王爺!屬下真的不明白,您為何會如此……”
襄王微微一笑,拍了拍景陽的肩膀:“等你遇到了那個人後,你會理解的。走吧,我們回壽安宮。”
“是!”景陽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但還是應了聲,跟著襄王繼續前行。
壽安宮,深秋的黃昏,那淡淡的金色光輝透過雕花的窗欞,灑落在怡太妃略顯蒼老的容顏上。她端坐在軟榻之旁,眼神中滿是期盼與焦慮。當那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殿門之外,怡太妃的眼中瞬間湧出了晶瑩的淚珠,聲音微微顫抖:“玄琪,你終於回來了。”
襄王玄琪快步上前,跪倒在怡太妃的腳下,深深一拜:“母妃,兒臣讓您擔心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責與愧疚。
怡太妃顫抖著雙手,緊緊握住襄王的手,仿佛要將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其中。她的眼淚如斷線的珍珠般滑落,滴落在襄王的手背上,溫暖而濕潤。“你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她反複低語,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欣慰與慶幸。
襄王輕輕扶起怡太妃,將她攙扶到軟榻之上,柔聲說道:“母妃小心。”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與愛護。殿內一片寂靜,隻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襄王輕輕為怡太妃擦去眼角的淚痕,望著母妃紅腫的眼睛,他心中一陣酸楚:“母妃,兒臣讓您擔憂了,兒臣真是不孝。”
“是母妃不好,都是母妃太沒用了。”
“這怎麽能怪母妃呢?”襄王安慰道。
怡太妃望著襄王,眼中滿是心疼與無奈:“若你是太後的兒子,皇位早就是你的了。可偏偏你是從母妃的肚子生出來的,注定與那個位子無緣。”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哀傷與不甘。
“母妃!您這是說的什麽話?”
“你父皇當年囑意的太子人選一直都是你,隻是礙於你庶出的身份,母妃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即便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怡太妃始終沒有放下,也從未就此認命。
襄王聞言,心中一陣悸動,他緊緊握住怡太妃的手,堅定地說道:“母妃,那個位子,兒臣已經不去想了。兒臣隻願能陪在您身邊,讓您安享晚年。”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怡太妃的臉色驟變,她瞪大眼睛望著襄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麽?你不想爭了?”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恐與失望。
襄王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母妃,兒臣已經看透了那些權謀與爭鬥。那個位子雖然尊貴無比,但其中的辛酸與苦楚也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怡太妃愣了愣,隨後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