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本王的確對你有所虧欠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爺的眼眸如深潭一般,平靜而深邃,他輕啟薄唇,聲音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疲憊:“對了,本王交付給你的事,辦得如何了?”
景陽站得筆直,恭敬地回應,微微頷首間,他的眉頭緊鎖,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王爺,明王世子和二公子已按您的吩咐,悄然離開了上京城。行蹤隱秘,誰也找不到他們。”
“好!”
然而,在堅定的話語之後,景陽的眼神中卻流露出了一絲困惑:“王爺,其實您也不必幫明王,明王即便是在陛下說了什麽,陛下也不會信他,他不足以對王爺構成威脅”
襄王輕輕搖頭,那深沉的眼眸中仿佛蘊含了無盡的悲憫與無奈:“本王並非是在幫明王,也並非是在防範他的威脅。本王隻是……想為明王府留下一絲血脈。那些孩子,他們是無辜的,他們本不應承受如此多的苦難。本王雖無法拯救所有人,但能救得兩個,也算是盡了本王一分心力,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景陽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俯身道:“王爺,是屬下愚鈍,未能及時領會您的深意。”
襄王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滿是溫暖與親切。他轉而問道:“王妃近來可好?”
景陽歎息一聲,聲音中充滿了無奈與擔憂:“自從王妃得知明王妃不幸離世的消息後,她的心情便一直沉重。每日裏,她總是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望著遠方發呆,眼中滿是悲傷與哀愁。”
襄王聞言,心中不禁一痛,他沉默片刻後,才緩緩道:“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景陽見狀,心中一動,他鼓起勇氣道:“王爺,或許……您應該去看看王妃。她畢竟是您的妻子,需要您的安慰。”話一出口,他便意識到自己可能逾越了界限,連忙補充道:“屬下失言,請王爺恕罪。”
襄王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在意。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對王妃的牽掛與擔憂,也有對她的無奈與愧疚。
夜幕如墨,星星點點地灑在寧靜的院落中,襄王竟破天荒地踏進了襄王妃的院子。院中,燈火闌珊,映照著一片寂靜。
侍女們正在輕聲勸說著王妃用膳,聲音中充滿了擔憂:“王妃,您多少吃一點兒吧,一整天都沒怎麽吃東西,身子會受不住的。”
襄王妃倚窗而坐,目光空洞地望著遠方,聲音淡然:“我沒胃口,都撤了吧。”
侍女們麵麵相覷,知道王妃心情不佳,也不敢過多勸說,隻好帶著眾人緩緩退下。
“是,王妃。”侍女們輕聲應答,退至門外,不敢有絲毫打擾。
這時,襄王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侍女們一驚,連忙行禮:“王爺!”
襄王擺了擺手,示意她們退下:“都退下吧。”
“是!奴婢告退。”侍女們低聲回應,小心翼翼地退出門外。
襄王妃聽到動靜,微微抬頭,見是襄王,卻依舊坐在窗邊,並未起身。她望著襄王,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真是稀奇了,王爺許久不來我這院子了,今夜怎麽有空過來了?”
襄王並未在意她的嘲諷,緩緩朝她走來,坐在了她的對麵。他望著襄王妃憔悴的麵容,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波瀾。他輕聲安慰道:“故人已去,你也不該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
襄王妃扭過頭,看著襄王,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輕笑道:“王爺這是在安慰妾身嗎?妾身不過是個婦道人家,哪裏值得王爺如此費心。”
襄王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自責。他深知自己與王妃之間有著難以彌補的裂痕,但他仍想盡力彌補些什麽。他沉默片刻,緩緩開口:“本王知道我們之間有著諸多誤會與隔閡,但本王希望你能明白,本王從未想過要傷害你。”
襄王妃聞言,心中一動,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她淡淡地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
夜色漸深,兩人的身影在燈火下顯得格外孤獨。
“晚竹,你我夫妻多年,許多事情,無需本王細說,你便能明白,不是嗎?”襄王望著她,語氣中透著一絲無奈。
襄王妃的眼神空洞,仿佛所有的光亮都已熄滅,“或許,我曾經明白,但現在,我真的不明白。”
襄王皺眉,不解地問道:“你為何會變得如此?”
襄王妃冷笑一聲,反問:“是我變了?還是王爺從未真正走進過我的內心?”
襄王麵露愧色,沉默片刻後,低聲說:“晚竹,本王……本王對你的確有所虧欠。”
襄王妃聽後,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她緩緩開口:“王爺,你真的不了解我。我與妍華,自幼便如同親姐妹一般,一同成長,一同分享喜怒哀樂。及笄之後,我們更是相繼被賜婚,成為了皇家的妯娌。那時,我們還天真地以為,能夠像從前一樣,在皇室中相互扶持。可現實卻如我們想的截然相反,她甚至為此丟了命。”
說到這裏,襄王妃的眼眶開始泛紅,聲音也帶上了幾分哽咽:“皇家的妯娌,哪有那麽容易?那些表麵的和睦,背後的爭鬥,讓我漸漸明白,這裏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我懷念我們曾經的日子,懷念那份純真的友情,可現在……一切都回不去了。”
說到最後,她的眼淚終於滑落,滴落在地上,發出細微的聲響。襄王看著她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
\"如果能重來,我一定不會再踏入這個府門,絕不會嫁給你。\" 襄王妃坐在精致的繡榻上,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悲涼和失望。她曾幻想過與襄王共度一生的美好,然而現實卻如一把鋒利的刀,將她心中的夢想切割得支離破碎。
襄王站在她的麵前,臉色蒼白,帶著幾分愧疚。他輕聲說道:“這輩子,是我耽擱你了。”
襄王妃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嫁給你這麽多年,我也曾以為我們之間能有些許真情。我以為,時間會讓你的心慢慢向我靠攏,然而我錯了。你的心,自始至終都沒有我的位置。”
她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看著襄王:“我得到了什麽?是無盡的等待和寂寞。我失去了什麽?是青春和自我。妍華的離開,讓我想明白了很多,更讓我徹底看清了你。”
襄王沉默片刻,長歎一聲:“本王……無話可說。”
襄王妃望著窗外的月色,淡淡地說道:“今後你想做什麽,我都不會再攔你。隻是,我們今後還是少見麵的好。王爺慢走,妾身就不遠送了。”
襄王轉過身,背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長。他沒有回頭,隻是輕輕地說了一句:“好!你早些休息吧!”
襄王離開後,侍女匆匆進來,看著襄王妃的背影,心中滿是疑惑:“王妃,您為何不留王爺?王爺好不容易來一次。”
襄王妃轉過身,看著侍女,眼中閃過一絲冷漠:“我留他?他的心都不在這兒,我留他又有何用?他的心已經飛向了別處,我再怎麽留,也留不住他的心。”
侍女低下頭,不敢再言。襄王妃走到床邊,緩緩躺下,閉上眼睛。她的心中充滿了疲憊和無奈,但更多的是一種解脫的輕鬆。
景陽站得筆直,恭敬地回應,微微頷首間,他的眉頭緊鎖,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王爺,明王世子和二公子已按您的吩咐,悄然離開了上京城。行蹤隱秘,誰也找不到他們。”
“好!”
然而,在堅定的話語之後,景陽的眼神中卻流露出了一絲困惑:“王爺,其實您也不必幫明王,明王即便是在陛下說了什麽,陛下也不會信他,他不足以對王爺構成威脅”
襄王輕輕搖頭,那深沉的眼眸中仿佛蘊含了無盡的悲憫與無奈:“本王並非是在幫明王,也並非是在防範他的威脅。本王隻是……想為明王府留下一絲血脈。那些孩子,他們是無辜的,他們本不應承受如此多的苦難。本王雖無法拯救所有人,但能救得兩個,也算是盡了本王一分心力,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景陽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俯身道:“王爺,是屬下愚鈍,未能及時領會您的深意。”
襄王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滿是溫暖與親切。他轉而問道:“王妃近來可好?”
景陽歎息一聲,聲音中充滿了無奈與擔憂:“自從王妃得知明王妃不幸離世的消息後,她的心情便一直沉重。每日裏,她總是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望著遠方發呆,眼中滿是悲傷與哀愁。”
襄王聞言,心中不禁一痛,他沉默片刻後,才緩緩道:“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景陽見狀,心中一動,他鼓起勇氣道:“王爺,或許……您應該去看看王妃。她畢竟是您的妻子,需要您的安慰。”話一出口,他便意識到自己可能逾越了界限,連忙補充道:“屬下失言,請王爺恕罪。”
襄王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在意。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對王妃的牽掛與擔憂,也有對她的無奈與愧疚。
夜幕如墨,星星點點地灑在寧靜的院落中,襄王竟破天荒地踏進了襄王妃的院子。院中,燈火闌珊,映照著一片寂靜。
侍女們正在輕聲勸說著王妃用膳,聲音中充滿了擔憂:“王妃,您多少吃一點兒吧,一整天都沒怎麽吃東西,身子會受不住的。”
襄王妃倚窗而坐,目光空洞地望著遠方,聲音淡然:“我沒胃口,都撤了吧。”
侍女們麵麵相覷,知道王妃心情不佳,也不敢過多勸說,隻好帶著眾人緩緩退下。
“是,王妃。”侍女們輕聲應答,退至門外,不敢有絲毫打擾。
這時,襄王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侍女們一驚,連忙行禮:“王爺!”
襄王擺了擺手,示意她們退下:“都退下吧。”
“是!奴婢告退。”侍女們低聲回應,小心翼翼地退出門外。
襄王妃聽到動靜,微微抬頭,見是襄王,卻依舊坐在窗邊,並未起身。她望著襄王,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真是稀奇了,王爺許久不來我這院子了,今夜怎麽有空過來了?”
襄王並未在意她的嘲諷,緩緩朝她走來,坐在了她的對麵。他望著襄王妃憔悴的麵容,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波瀾。他輕聲安慰道:“故人已去,你也不該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
襄王妃扭過頭,看著襄王,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輕笑道:“王爺這是在安慰妾身嗎?妾身不過是個婦道人家,哪裏值得王爺如此費心。”
襄王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自責。他深知自己與王妃之間有著難以彌補的裂痕,但他仍想盡力彌補些什麽。他沉默片刻,緩緩開口:“本王知道我們之間有著諸多誤會與隔閡,但本王希望你能明白,本王從未想過要傷害你。”
襄王妃聞言,心中一動,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她淡淡地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
夜色漸深,兩人的身影在燈火下顯得格外孤獨。
“晚竹,你我夫妻多年,許多事情,無需本王細說,你便能明白,不是嗎?”襄王望著她,語氣中透著一絲無奈。
襄王妃的眼神空洞,仿佛所有的光亮都已熄滅,“或許,我曾經明白,但現在,我真的不明白。”
襄王皺眉,不解地問道:“你為何會變得如此?”
襄王妃冷笑一聲,反問:“是我變了?還是王爺從未真正走進過我的內心?”
襄王麵露愧色,沉默片刻後,低聲說:“晚竹,本王……本王對你的確有所虧欠。”
襄王妃聽後,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她緩緩開口:“王爺,你真的不了解我。我與妍華,自幼便如同親姐妹一般,一同成長,一同分享喜怒哀樂。及笄之後,我們更是相繼被賜婚,成為了皇家的妯娌。那時,我們還天真地以為,能夠像從前一樣,在皇室中相互扶持。可現實卻如我們想的截然相反,她甚至為此丟了命。”
說到這裏,襄王妃的眼眶開始泛紅,聲音也帶上了幾分哽咽:“皇家的妯娌,哪有那麽容易?那些表麵的和睦,背後的爭鬥,讓我漸漸明白,這裏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我懷念我們曾經的日子,懷念那份純真的友情,可現在……一切都回不去了。”
說到最後,她的眼淚終於滑落,滴落在地上,發出細微的聲響。襄王看著她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
\"如果能重來,我一定不會再踏入這個府門,絕不會嫁給你。\" 襄王妃坐在精致的繡榻上,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悲涼和失望。她曾幻想過與襄王共度一生的美好,然而現實卻如一把鋒利的刀,將她心中的夢想切割得支離破碎。
襄王站在她的麵前,臉色蒼白,帶著幾分愧疚。他輕聲說道:“這輩子,是我耽擱你了。”
襄王妃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嫁給你這麽多年,我也曾以為我們之間能有些許真情。我以為,時間會讓你的心慢慢向我靠攏,然而我錯了。你的心,自始至終都沒有我的位置。”
她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看著襄王:“我得到了什麽?是無盡的等待和寂寞。我失去了什麽?是青春和自我。妍華的離開,讓我想明白了很多,更讓我徹底看清了你。”
襄王沉默片刻,長歎一聲:“本王……無話可說。”
襄王妃望著窗外的月色,淡淡地說道:“今後你想做什麽,我都不會再攔你。隻是,我們今後還是少見麵的好。王爺慢走,妾身就不遠送了。”
襄王轉過身,背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長。他沒有回頭,隻是輕輕地說了一句:“好!你早些休息吧!”
襄王離開後,侍女匆匆進來,看著襄王妃的背影,心中滿是疑惑:“王妃,您為何不留王爺?王爺好不容易來一次。”
襄王妃轉過身,看著侍女,眼中閃過一絲冷漠:“我留他?他的心都不在這兒,我留他又有何用?他的心已經飛向了別處,我再怎麽留,也留不住他的心。”
侍女低下頭,不敢再言。襄王妃走到床邊,緩緩躺下,閉上眼睛。她的心中充滿了疲憊和無奈,但更多的是一種解脫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