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母後陪你踢蹴鞠好不好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紫宸殿,金碧輝煌,琉璃瓦簷下,陽光灑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蕭玄琛結束了早朝的繁忙,緩步踏入這莊嚴而肅穆的宮殿。
殿內的香爐散發著淡淡的熏香,讓人心神寧靜。禦前公公低垂著眉眼,上前一步,輕聲稟告:“陛下,壽安宮傳來消息,說是二公主不慎感染了風寒,您看是否需要親自去探望?”
宮女們小心翼翼地服侍著蕭玄琛更衣。他身穿龍袍,威儀凜然,但此刻臉上卻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憂慮。他沉默片刻,仿佛在權衡著什麽,最終緩緩開口:“太醫去看過了嗎?”
禦前公公連忙回答:“回陛下,太醫已經去過了。”
“太醫怎麽說?”蕭玄琛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太醫說二公主需要細心照料,但並無大礙。”禦前公公如實回答。
蕭玄琛微微鬆了一口氣,但眼中依舊帶著一絲憂慮。他敷衍道:“那朕就不必去了,讓皇後多去看望幾次便好。”
禦前公公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陛下會如此回答。他小心翼翼地說道:“皇後娘娘已經去過了。”
蕭玄琛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之色。他走到書桌前坐下,拿起一本奏折開始批閱。
未央宮
鄭曦顏緩緩歸來,淡雅的宮裝隨風輕擺,如一朵靜謐的蓮花在宮牆間盛開。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倦意,她望向身旁侍立的碧落,輕聲問道:“碧落,命人去告知陛下了嗎?”
碧落微微低頭,恭敬地回答道:“娘娘,已經派人去通報了,但陛下近日忙於政務,想來也不會特意去看望二公主。”
鄭曦顏輕輕歎息,點了點頭,這早已在她的預料之中。蕭玄琛對宮中的公主們確實一向淡漠,這背後的原因,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三位公主的生母都曾讓蕭玄琛心生厭惡,這宮中子憑母貴,他自然不會對這些公主多加關心。
她轉身望向院中,隻見紫蕊和紫蘿正陪著蕭承稷在草地上歡快地踢著蹴鞠。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那小小的身影在陽光下跳躍,笑聲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在宮牆間回蕩。
鄭曦顏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不禁微微一笑,輕聲喚道:“稷兒,玩得這麽開心呢。”
蕭承稷聽到母後的聲音,立刻扔下蹴鞠,小跑著撲進鄭曦顏的懷中,甜甜地喊道:“母後~”
鄭曦顏彎下腰,將蕭承稷緊緊抱住,輕輕撫摸著他的頭發,溫柔地說道:“稷兒真是母後的乖兒子。”她在他稚嫩的臉龐上輕輕親了一口,眼中滿是寵溺與愛意。
蕭承稷依偎在母後的懷裏,抬頭問道:“母後,您去哪兒了?”
鄭曦顏微笑著回答:“母後去壽安宮了,醒了沒有?”
蕭承稷輕輕搖頭,臉上露出一絲失落,“還沒有呢。”
鄭曦顏見狀,心中一陣柔軟,她輕輕撫摸著蕭承稷的頭,柔聲安慰道:“弟弟還在睡呢,母後陪你玩好不好?”
蕭承稷立刻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嗯!”
母子二人在院中歡快地踢起了蹴鞠。鄭曦顏時而輕盈地躍起,將蹴鞠踢向遠方;時而溫柔地接住蕭承稷踢來的蹴鞠,眼中滿是鼓勵與讚賞。他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在未央宮中回蕩,溫暖了整個宮殿。
接下來的數日中,鄭曦顏的身影每日都出現在壽安宮。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時,她已步入了壽安宮的大門,她的步伐輕盈而堅定,宛如春風拂麵,給人帶來無盡的溫暖。
鄭曦顏的細心照料讓二公主的病痛逐漸消散,壽安宮中的宮女們都被她那無微不至的關懷所感動。每當她輕聲細語地詢問二公主的病情,或是為她蓋上柔軟的錦被時,那溫柔的眼神和細致的動作都仿佛在訴說著母愛的偉大。
這日,鄭曦顏如常看望完二公主,正欲離開,卻被怡太妃叫住了。“皇後娘娘!”怡太妃的聲音溫和而有力。
鄭曦顏轉身望去,見是怡太妃,她微笑著回應:“是怡太妃啊!”
怡太妃上前幾步,恭敬地行了個禮,“給皇後娘娘請安。”
鄭曦顏輕輕點頭,以示回禮,“怡太妃不必多禮。”
“謝皇後娘娘。”怡太妃起身後,眼神中流露出讚賞之情,“這幾日皇後娘娘日日來壽安宮看望二公主,我等都看在眼裏,難怪這宮裏人人都稱讚皇後娘娘宅心仁厚,如今看來皇後娘娘的確當得起這份讚譽。”
鄭曦顏淡淡一笑,謙虛地回應:“怡太妃說笑了,二公主是陛下的女兒,本宮身為她的嫡母,她病了理應前來看望。這都是本宮應該做的。”
怡太妃點頭稱是,對鄭曦顏的品行和態度更加欽佩。她繼續說道:“皇後娘娘不僅心係公主,還關心著整個後宮的和諧與安寧,這份胸懷和氣度,真是讓人敬佩。”
鄭曦顏微微一笑,表示感激。她看了看天色漸晚,便對怡太妃說道:“若無旁的事,本宮還有宮務要處理,就先回未央宮了。”
怡太妃點頭表示理解,她目送著鄭曦顏離開,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怡太妃身邊的宮女輕聲提醒道:“太妃,皇後娘娘都走了,我們也回吧!”
怡太妃收回目光,感慨道:“之前我還想不明白,玄琪為何會對她……現在倒是明白了幾分。”
“太妃……” 嬤嬤輕聲喚道。
怡太妃微微蹙眉,似乎想起了什麽,“先前晚竹不止一次跟本宮訴苦,如今竟也不訴苦了?”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疑惑和關切。
嬤嬤回答道:“王妃許是已經放下了,畢竟日子還得過下去,她是個聰明人。”
怡太妃輕輕歎息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確實是個聰明人,也能做好玄琪的賢內助,隻可惜玄琪對她一直不冷不熱。”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襄王妃的同情和對襄王的不滿。
嬤嬤見狀,忙勸道:“太妃,您還是別這般操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您操心得再多,也終究無法替他們過日子。”
怡太妃搖搖頭,臉上露出幾分無奈,“玄琪膝下就一個兒子,本宮怎麽能不操心?本宮看他真是瘋了,放著這麽好的王妃不珍惜,整日裏……”她的話語中斷了,似乎不願提及玄琪的所作所為。
嬤嬤心知怡太妃的擔憂和無奈,忙安慰道:“太妃別氣,您自己的身子要緊。王爺他……也許隻是……,總有一天會明白王妃的好。”
怡太妃輕輕歎息一聲,沒有再說什麽。
殿內的香爐散發著淡淡的熏香,讓人心神寧靜。禦前公公低垂著眉眼,上前一步,輕聲稟告:“陛下,壽安宮傳來消息,說是二公主不慎感染了風寒,您看是否需要親自去探望?”
宮女們小心翼翼地服侍著蕭玄琛更衣。他身穿龍袍,威儀凜然,但此刻臉上卻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憂慮。他沉默片刻,仿佛在權衡著什麽,最終緩緩開口:“太醫去看過了嗎?”
禦前公公連忙回答:“回陛下,太醫已經去過了。”
“太醫怎麽說?”蕭玄琛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太醫說二公主需要細心照料,但並無大礙。”禦前公公如實回答。
蕭玄琛微微鬆了一口氣,但眼中依舊帶著一絲憂慮。他敷衍道:“那朕就不必去了,讓皇後多去看望幾次便好。”
禦前公公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陛下會如此回答。他小心翼翼地說道:“皇後娘娘已經去過了。”
蕭玄琛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之色。他走到書桌前坐下,拿起一本奏折開始批閱。
未央宮
鄭曦顏緩緩歸來,淡雅的宮裝隨風輕擺,如一朵靜謐的蓮花在宮牆間盛開。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倦意,她望向身旁侍立的碧落,輕聲問道:“碧落,命人去告知陛下了嗎?”
碧落微微低頭,恭敬地回答道:“娘娘,已經派人去通報了,但陛下近日忙於政務,想來也不會特意去看望二公主。”
鄭曦顏輕輕歎息,點了點頭,這早已在她的預料之中。蕭玄琛對宮中的公主們確實一向淡漠,這背後的原因,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三位公主的生母都曾讓蕭玄琛心生厭惡,這宮中子憑母貴,他自然不會對這些公主多加關心。
她轉身望向院中,隻見紫蕊和紫蘿正陪著蕭承稷在草地上歡快地踢著蹴鞠。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那小小的身影在陽光下跳躍,笑聲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在宮牆間回蕩。
鄭曦顏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不禁微微一笑,輕聲喚道:“稷兒,玩得這麽開心呢。”
蕭承稷聽到母後的聲音,立刻扔下蹴鞠,小跑著撲進鄭曦顏的懷中,甜甜地喊道:“母後~”
鄭曦顏彎下腰,將蕭承稷緊緊抱住,輕輕撫摸著他的頭發,溫柔地說道:“稷兒真是母後的乖兒子。”她在他稚嫩的臉龐上輕輕親了一口,眼中滿是寵溺與愛意。
蕭承稷依偎在母後的懷裏,抬頭問道:“母後,您去哪兒了?”
鄭曦顏微笑著回答:“母後去壽安宮了,醒了沒有?”
蕭承稷輕輕搖頭,臉上露出一絲失落,“還沒有呢。”
鄭曦顏見狀,心中一陣柔軟,她輕輕撫摸著蕭承稷的頭,柔聲安慰道:“弟弟還在睡呢,母後陪你玩好不好?”
蕭承稷立刻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嗯!”
母子二人在院中歡快地踢起了蹴鞠。鄭曦顏時而輕盈地躍起,將蹴鞠踢向遠方;時而溫柔地接住蕭承稷踢來的蹴鞠,眼中滿是鼓勵與讚賞。他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在未央宮中回蕩,溫暖了整個宮殿。
接下來的數日中,鄭曦顏的身影每日都出現在壽安宮。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時,她已步入了壽安宮的大門,她的步伐輕盈而堅定,宛如春風拂麵,給人帶來無盡的溫暖。
鄭曦顏的細心照料讓二公主的病痛逐漸消散,壽安宮中的宮女們都被她那無微不至的關懷所感動。每當她輕聲細語地詢問二公主的病情,或是為她蓋上柔軟的錦被時,那溫柔的眼神和細致的動作都仿佛在訴說著母愛的偉大。
這日,鄭曦顏如常看望完二公主,正欲離開,卻被怡太妃叫住了。“皇後娘娘!”怡太妃的聲音溫和而有力。
鄭曦顏轉身望去,見是怡太妃,她微笑著回應:“是怡太妃啊!”
怡太妃上前幾步,恭敬地行了個禮,“給皇後娘娘請安。”
鄭曦顏輕輕點頭,以示回禮,“怡太妃不必多禮。”
“謝皇後娘娘。”怡太妃起身後,眼神中流露出讚賞之情,“這幾日皇後娘娘日日來壽安宮看望二公主,我等都看在眼裏,難怪這宮裏人人都稱讚皇後娘娘宅心仁厚,如今看來皇後娘娘的確當得起這份讚譽。”
鄭曦顏淡淡一笑,謙虛地回應:“怡太妃說笑了,二公主是陛下的女兒,本宮身為她的嫡母,她病了理應前來看望。這都是本宮應該做的。”
怡太妃點頭稱是,對鄭曦顏的品行和態度更加欽佩。她繼續說道:“皇後娘娘不僅心係公主,還關心著整個後宮的和諧與安寧,這份胸懷和氣度,真是讓人敬佩。”
鄭曦顏微微一笑,表示感激。她看了看天色漸晚,便對怡太妃說道:“若無旁的事,本宮還有宮務要處理,就先回未央宮了。”
怡太妃點頭表示理解,她目送著鄭曦顏離開,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怡太妃身邊的宮女輕聲提醒道:“太妃,皇後娘娘都走了,我們也回吧!”
怡太妃收回目光,感慨道:“之前我還想不明白,玄琪為何會對她……現在倒是明白了幾分。”
“太妃……” 嬤嬤輕聲喚道。
怡太妃微微蹙眉,似乎想起了什麽,“先前晚竹不止一次跟本宮訴苦,如今竟也不訴苦了?”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疑惑和關切。
嬤嬤回答道:“王妃許是已經放下了,畢竟日子還得過下去,她是個聰明人。”
怡太妃輕輕歎息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確實是個聰明人,也能做好玄琪的賢內助,隻可惜玄琪對她一直不冷不熱。”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襄王妃的同情和對襄王的不滿。
嬤嬤見狀,忙勸道:“太妃,您還是別這般操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您操心得再多,也終究無法替他們過日子。”
怡太妃搖搖頭,臉上露出幾分無奈,“玄琪膝下就一個兒子,本宮怎麽能不操心?本宮看他真是瘋了,放著這麽好的王妃不珍惜,整日裏……”她的話語中斷了,似乎不願提及玄琪的所作所為。
嬤嬤心知怡太妃的擔憂和無奈,忙安慰道:“太妃別氣,您自己的身子要緊。王爺他……也許隻是……,總有一天會明白王妃的好。”
怡太妃輕輕歎息一聲,沒有再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