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臣妾是受懿妃蠱惑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冤枉?是你宜昭儀侍寢於龍榻之側,今朝皇帝陛下龍體違和,沉睡如石,你竟敢言冤枉?”太後鳳目含威,聲音裏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殿內燭火搖曳,似也為之顫抖。
鄭曦顏步履輕盈卻帶著幾分急切,踏入這凝重的氣氛之中。“母後,兒臣拜見母後,願母後萬福金安。”她的話語溫婉而恭敬,眼神中流露出對太後的深切關懷。
“皇後來了,起來吧。”太後語氣稍緩,卻依舊難掩心中怒火。
“謝母後恩典。”鄭曦顏起身,緩緩行至太後身側,輕撫其背,柔聲道:“母後,氣大傷身,萬勿傷了鳳體。”
太後凝視著鄭曦顏,眼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終是開口問道:“皇後既然來了,不妨說說看,此事該當如何?”
鄭曦顏麵色凝重,細語輕言,字字斟酌:“母後,兒臣鬥膽以為,此事關乎皇家顏麵,更涉及陛下聖譽,若貿然追究,恐生波瀾。兒臣懇請母後,暫且按下此事,以大局為重,方為上策。”
太後聞言,眉宇間緊鎖的怒意略有鬆動,顯然被鄭曦顏之言觸動。她沉吟片刻,心中暗自思量:皇後所言非虛,若此事張揚,皇帝聖明之名或將蒙塵,實非社稷之福。
“皇後言之有理,哀家險些失了分寸。”太後語氣中多了幾分讚許,“但宜昭儀之過,豈能輕易饒恕?”
鄭曦顏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幾分睿智與溫婉:“母後,宜昭儀雖有過,然昨夜之事,亦非她一人之責。陛下近日勤於國事,偶有放肆之舉,亦是人之常情。若因此事傳揚出去有損陛下聲譽,恐非母後所願。懿妃自入宮以來恩寵不斷,前朝後宮皆知其名,若懿妃突然被降罪,恐引起朝野猜忌。母後何不以此為契機,提醒陛下保重龍體,同時兒臣也會以此事警告眾妃嬪,以儆效尤,豈不兩全其美?”
太後聞言,心中怒氣漸消,取而代之的是對鄭曦顏的深深讚許。她輕歎一聲,道:“皇後心思細膩,考慮周全。此事便依你所言,但宜昭儀之過,哀家必會尋機懲戒,以儆後宮。”
“母後英明。”鄭曦顏躬身行禮,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太後鳳目微眯,淩厲的目光如寒冰般掃過宜昭儀,緩緩開口,“哀家年邁體乏,此間事務,便全權交予皇後打理。皇帝龍體欠安,至今未醒,皇後需在此親自守候,不得有絲毫懈怠。待龍顏複蘇,即刻遣人至壽康宮報與哀家知曉,哀家再過來。”
“兒臣遵旨,恭送母後鳳駕。”鄭曦顏起身,恭敬行禮,目送太後在玉嬤嬤的攙扶下,一步步走出紫宸殿,那背影透著幾分沉重與寂寥。
殿內,隨著太後的離去,空氣仿佛也輕鬆了幾分。宜昭儀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她顫巍巍地跪在鄭曦顏麵前,淚眼婆娑,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臣妾……臣妾多謝皇後娘娘。”
鄭曦顏輕抬眼簾,目光深邃而複雜,她輕輕擺了擺手:“起來吧!”
“多謝皇後娘娘。”宜昭儀哽咽著,顫巍巍地起身,目光中滿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與恐懼。
鄭曦顏緩步走向軟榻,優雅落座,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你們都退下,本宮有話要與宜昭儀單獨說。”
“是。”禦前公公同碧落領著一眾宮人,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大殿。
鄭曦顏凝視著宜昭儀,眼中閃過一抹銳利:“說吧,你究竟做了什麽?”
宜昭儀聞言,臉色瞬間蒼白如紙,再次跪倒在地,聲音裏滿是絕望:“臣妾……臣妾是受懿妃蠱惑,一時糊塗……”
“懿妃?她如何蠱惑於你,細細道來。”鄭曦顏眉頭緊鎖,語氣中多了幾分嚴厲。
宜昭儀泣不成聲,斷斷續續地道出了原委:“懿妃……她給了我一樣東西,說是能助臣妾得寵於陛下……臣妾一時鬼迷心竅,便信了她的話……”
“荒唐至極!”鄭曦顏怒拍扶手,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憤怒,“你怎可如此輕信於人?懿妃即便得寵,又怎敢如此大膽?”
宜昭儀顫抖著身軀,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滑落:“臣妾知錯,可臣妾也是被嫉妒蒙蔽了雙眼,以為懿妃能憑此手段得寵,臣妾也能……如今想來,真是悔不當初。”
鄭曦顏冷冷一笑,目光如炬:“你確實愚蠢,懿妃出身名門,行事怎會如此不顧後果?而你,無依無靠,即便事發,也不會牽連到五皇子,他畢竟是陛下的親生兒子。懿妃背後有家族,全族幾百人,怎麽敢做出這種事來?”
宜昭儀聞言,更是泣不成聲:“臣妾……臣妾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可先前陛下不也因懿妃誤了早朝。”
“那你可見陛下像今日這般沉睡不醒?”
“不曾。”宜昭儀輕輕搖頭。
“你真是愚不可及。”鄭曦顏斥責道。
“皇後娘娘,都是她害我的,求皇後娘娘為我做主。”宜昭儀哭泣道。
鄭曦顏冷冷道:“本宮如何為你做主?”
“臣妾要告發她,這東西是她給我的,也是她讓我這樣做的,求皇後娘娘明鑒。”
“告發懿妃?你有何證據?單憑你一麵之詞,你去玉華宮與她當麵對質,難道她會承認嗎?”鄭曦顏的話語如同寒冰,刺入宜昭儀的心底。
“臣妾……臣妾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宜昭儀徹底崩潰,伏地痛哭。
鄭曦顏望著她,“罷了,念你初犯,且尚有悔意,本宮便給你一次機會。但你要記住,後宮之中,步步驚心,若想自保,唯有謹慎行事,切勿再被他人利用。”
“多謝皇後娘娘,多謝皇後娘娘。”宜昭儀感激不已。
鄭曦顏揮了揮手,示意宮人進來,將宜昭儀帶了下去。
“臣妾告退。”
待宜昭儀緩緩退出寢殿,那扇雕花木門在她身後悄然合上。鄭曦顏裙擺隨著她沉穩的步伐輕輕搖曳,她步入寢殿深處。
蕭玄琛靜靜地躺在龍榻之上,麵容平和,呼吸勻暢,仿佛正沉浸於一場無憂無慮的夢境之中。
鄭曦顏站定,目光複雜地凝視著他,很是冷漠。她輕啟朱唇,聲音低沉道:“你若是一直醒不過來,那該多好?”
太後離開紫宸殿後,總覺得哪裏不太對勁。皇後的言辭雖得體周全,但太後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卻如影隨形,她喃喃自語:“哀家真是老了。”她輕歎一聲,滿是歲月的滄桑與無奈。
“太後何出此言啊?”身旁侍立的宮女輕聲詢問,聲音中帶著幾分關切。
太後轉過身,望向遠方碧藍的天,眼中閃過一抹憂慮:“人老了,記性差了,也越發容易糊塗。今日之事,若非皇後機敏,考慮周全,不然此事就真的傳揚出去。”
玉嬤嬤見狀,連忙上前幾步,溫言寬慰道:“太後您放寬心,有皇後娘娘在,這後宮亂不了”
太後聞言,輕輕點頭,卻又輕歎一聲:“這孩子,心還是太軟,總是由著皇帝的性子來。”
玉嬤嬤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勸慰道:“太後說的是,可這個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之人,皇後娘娘也並非完人,肯定也有缺點不是。”
太後聞言,微微一笑,似是被玉嬤嬤的話所觸動,心中那份不安也稍稍平複了些許。她輕輕拍了拍玉嬤嬤的手背,低聲道:“是啊,人無完人,哀家又何嚐不是如此?”
“太後所言極是。”
鄭曦顏步履輕盈卻帶著幾分急切,踏入這凝重的氣氛之中。“母後,兒臣拜見母後,願母後萬福金安。”她的話語溫婉而恭敬,眼神中流露出對太後的深切關懷。
“皇後來了,起來吧。”太後語氣稍緩,卻依舊難掩心中怒火。
“謝母後恩典。”鄭曦顏起身,緩緩行至太後身側,輕撫其背,柔聲道:“母後,氣大傷身,萬勿傷了鳳體。”
太後凝視著鄭曦顏,眼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終是開口問道:“皇後既然來了,不妨說說看,此事該當如何?”
鄭曦顏麵色凝重,細語輕言,字字斟酌:“母後,兒臣鬥膽以為,此事關乎皇家顏麵,更涉及陛下聖譽,若貿然追究,恐生波瀾。兒臣懇請母後,暫且按下此事,以大局為重,方為上策。”
太後聞言,眉宇間緊鎖的怒意略有鬆動,顯然被鄭曦顏之言觸動。她沉吟片刻,心中暗自思量:皇後所言非虛,若此事張揚,皇帝聖明之名或將蒙塵,實非社稷之福。
“皇後言之有理,哀家險些失了分寸。”太後語氣中多了幾分讚許,“但宜昭儀之過,豈能輕易饒恕?”
鄭曦顏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幾分睿智與溫婉:“母後,宜昭儀雖有過,然昨夜之事,亦非她一人之責。陛下近日勤於國事,偶有放肆之舉,亦是人之常情。若因此事傳揚出去有損陛下聲譽,恐非母後所願。懿妃自入宮以來恩寵不斷,前朝後宮皆知其名,若懿妃突然被降罪,恐引起朝野猜忌。母後何不以此為契機,提醒陛下保重龍體,同時兒臣也會以此事警告眾妃嬪,以儆效尤,豈不兩全其美?”
太後聞言,心中怒氣漸消,取而代之的是對鄭曦顏的深深讚許。她輕歎一聲,道:“皇後心思細膩,考慮周全。此事便依你所言,但宜昭儀之過,哀家必會尋機懲戒,以儆後宮。”
“母後英明。”鄭曦顏躬身行禮,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太後鳳目微眯,淩厲的目光如寒冰般掃過宜昭儀,緩緩開口,“哀家年邁體乏,此間事務,便全權交予皇後打理。皇帝龍體欠安,至今未醒,皇後需在此親自守候,不得有絲毫懈怠。待龍顏複蘇,即刻遣人至壽康宮報與哀家知曉,哀家再過來。”
“兒臣遵旨,恭送母後鳳駕。”鄭曦顏起身,恭敬行禮,目送太後在玉嬤嬤的攙扶下,一步步走出紫宸殿,那背影透著幾分沉重與寂寥。
殿內,隨著太後的離去,空氣仿佛也輕鬆了幾分。宜昭儀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她顫巍巍地跪在鄭曦顏麵前,淚眼婆娑,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臣妾……臣妾多謝皇後娘娘。”
鄭曦顏輕抬眼簾,目光深邃而複雜,她輕輕擺了擺手:“起來吧!”
“多謝皇後娘娘。”宜昭儀哽咽著,顫巍巍地起身,目光中滿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與恐懼。
鄭曦顏緩步走向軟榻,優雅落座,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你們都退下,本宮有話要與宜昭儀單獨說。”
“是。”禦前公公同碧落領著一眾宮人,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大殿。
鄭曦顏凝視著宜昭儀,眼中閃過一抹銳利:“說吧,你究竟做了什麽?”
宜昭儀聞言,臉色瞬間蒼白如紙,再次跪倒在地,聲音裏滿是絕望:“臣妾……臣妾是受懿妃蠱惑,一時糊塗……”
“懿妃?她如何蠱惑於你,細細道來。”鄭曦顏眉頭緊鎖,語氣中多了幾分嚴厲。
宜昭儀泣不成聲,斷斷續續地道出了原委:“懿妃……她給了我一樣東西,說是能助臣妾得寵於陛下……臣妾一時鬼迷心竅,便信了她的話……”
“荒唐至極!”鄭曦顏怒拍扶手,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憤怒,“你怎可如此輕信於人?懿妃即便得寵,又怎敢如此大膽?”
宜昭儀顫抖著身軀,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滑落:“臣妾知錯,可臣妾也是被嫉妒蒙蔽了雙眼,以為懿妃能憑此手段得寵,臣妾也能……如今想來,真是悔不當初。”
鄭曦顏冷冷一笑,目光如炬:“你確實愚蠢,懿妃出身名門,行事怎會如此不顧後果?而你,無依無靠,即便事發,也不會牽連到五皇子,他畢竟是陛下的親生兒子。懿妃背後有家族,全族幾百人,怎麽敢做出這種事來?”
宜昭儀聞言,更是泣不成聲:“臣妾……臣妾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可先前陛下不也因懿妃誤了早朝。”
“那你可見陛下像今日這般沉睡不醒?”
“不曾。”宜昭儀輕輕搖頭。
“你真是愚不可及。”鄭曦顏斥責道。
“皇後娘娘,都是她害我的,求皇後娘娘為我做主。”宜昭儀哭泣道。
鄭曦顏冷冷道:“本宮如何為你做主?”
“臣妾要告發她,這東西是她給我的,也是她讓我這樣做的,求皇後娘娘明鑒。”
“告發懿妃?你有何證據?單憑你一麵之詞,你去玉華宮與她當麵對質,難道她會承認嗎?”鄭曦顏的話語如同寒冰,刺入宜昭儀的心底。
“臣妾……臣妾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宜昭儀徹底崩潰,伏地痛哭。
鄭曦顏望著她,“罷了,念你初犯,且尚有悔意,本宮便給你一次機會。但你要記住,後宮之中,步步驚心,若想自保,唯有謹慎行事,切勿再被他人利用。”
“多謝皇後娘娘,多謝皇後娘娘。”宜昭儀感激不已。
鄭曦顏揮了揮手,示意宮人進來,將宜昭儀帶了下去。
“臣妾告退。”
待宜昭儀緩緩退出寢殿,那扇雕花木門在她身後悄然合上。鄭曦顏裙擺隨著她沉穩的步伐輕輕搖曳,她步入寢殿深處。
蕭玄琛靜靜地躺在龍榻之上,麵容平和,呼吸勻暢,仿佛正沉浸於一場無憂無慮的夢境之中。
鄭曦顏站定,目光複雜地凝視著他,很是冷漠。她輕啟朱唇,聲音低沉道:“你若是一直醒不過來,那該多好?”
太後離開紫宸殿後,總覺得哪裏不太對勁。皇後的言辭雖得體周全,但太後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卻如影隨形,她喃喃自語:“哀家真是老了。”她輕歎一聲,滿是歲月的滄桑與無奈。
“太後何出此言啊?”身旁侍立的宮女輕聲詢問,聲音中帶著幾分關切。
太後轉過身,望向遠方碧藍的天,眼中閃過一抹憂慮:“人老了,記性差了,也越發容易糊塗。今日之事,若非皇後機敏,考慮周全,不然此事就真的傳揚出去。”
玉嬤嬤見狀,連忙上前幾步,溫言寬慰道:“太後您放寬心,有皇後娘娘在,這後宮亂不了”
太後聞言,輕輕點頭,卻又輕歎一聲:“這孩子,心還是太軟,總是由著皇帝的性子來。”
玉嬤嬤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勸慰道:“太後說的是,可這個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之人,皇後娘娘也並非完人,肯定也有缺點不是。”
太後聞言,微微一笑,似是被玉嬤嬤的話所觸動,心中那份不安也稍稍平複了些許。她輕輕拍了拍玉嬤嬤的手背,低聲道:“是啊,人無完人,哀家又何嚐不是如此?”
“太後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