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垂簾聽政,又有何不可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襄王府內,古木參天,碧瓦飛甍間透出一抹淡淡的暮光。景陽手持一封精致書信,步履輕盈地步入書房,他的麵容中帶著幾分凝重,輕聲對正伏案沉思的襄王說道:“王爺,此信乃懿妃娘娘遣人秘密送達,請王爺過目。”
襄王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隨即緩緩起身,接過那封書信。他指尖輕顫,急忙拆開封口,一目十行地閱讀起來。
“王爺,信中所述,可是宮中發生了什麽?”景陽問道。
襄王沉吟片刻,將信輕輕遞予景陽,“懿妃將所有事和盤托出。”
景陽接過信,細細閱讀,眉頭緊鎖:“宜昭儀?”
襄王輕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懿妃手段的讚賞,也有對宮中鬥爭的無奈:“宜昭儀出身微末,見識短淺,懿妃借此布局,倒也不是件壞事。”
景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懿妃娘娘此舉,確是膽大,隻是如此一來,豈不是將自己也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襄王搖頭笑道:“宜昭儀蠢笨,看著懿妃越發得寵,她肯定也是急了。難怪今日早朝,蕭玄琛臉色那麽差,想來這都是宜昭儀的功勞啊。”
“王爺,長此以往,聖上龍體堪憂,國本動搖,之後會發生什麽,王爺當真想好了嗎?”景陽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襄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目光深邃:“她要的就是如此。父皇晚年沉迷於聲色犬馬,身體日漸衰弱,太後趁機把控了朝局。”
“可太子尚且年幼,王爺,難道您不擔心……”景陽欲言又止。
襄王打斷了他的話,笑道:“垂簾聽政,又有何不可?”
景陽恍然大悟,躬身道:“屬下明白了。”
話鋒一轉,襄王突然問道:“王妃近日可好?”
景陽回稟道:“王妃一切如常。”
襄王聞言,眉宇間卻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憂慮:“她越是如此,本王心中越是忐忑。這些年,她變得愈發深不可測,讓本王難以捉摸。”
景陽寬慰道:“王爺,這不正是您所希望的嗎?”
襄王苦笑,自嘲道:“有時候真覺得人特別奇怪,人心真是複雜,明明之前不在意,卻又突然在意了,你說奇不奇怪?”
景陽笑道:“這說明在王爺心裏,也不是全然沒有王妃,王妃畢竟是您的發妻啊!”
襄王點頭,目光變得柔和起來:“是啊,她是本王的發妻,即便沒有男女之情,本王與她之間總有親情在,這是無論如何都割舍不斷的。”
漪瀾院內,襄王妃一襲素雅的錦袍,靜坐於雕花遊廊之下,手中把玩著一柄團扇。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她身上,為她平添了幾分孤寂與淡然。
一名身著翠綠衣裙的婢女,腳步輕盈地走近,聲音裏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王妃,日頭已高,您該是困倦了,不如回房小憩片刻。”
襄王妃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我沒困意。”
婢女見狀,欲言又止,終是鼓起勇氣道:“王妃,景陽來過好幾次”
襄王妃聞言,眼神微變,旋即又恢複了平靜,冷笑道:“怎麽?王爺還不放心我?”
“王妃想是誤會了。”婢女連忙解釋道。
襄王妃輕笑一聲,那笑聲中帶著幾分蒼涼與釋然:“誤會?這些年,我們二人之間,不過是各自守著心中的那份執念,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婢女見狀,心中更是焦急,勸道:“王妃,王爺心裏還是有您的,這些年,他身邊從未有過旁人。”
襄王妃聞言,竟是放聲大笑起來,那笑聲中帶著幾分瘋癲與悲涼:“哈哈!他身邊沒有旁人,那是因為他的心上人,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得到了。我算什麽?”
婢女聽得心驚膽戰,一臉驚慌地跪倒在地:“王妃,您這是何苦呢?”
襄王妃緩緩收起笑容,說道:“你退下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是,王妃。”婢女應聲退下。
襄王妃望著院中盛開的花朵,心中五味雜陳。每次進宮,她都會不由自主地觀察鄭曦顏,試圖從她身上找到答案,想知道自己究竟輸在了哪裏。但每一次的凝視,都隻是讓她更加迷茫,更加不解。
漸漸地,她學會了放下,學會了釋懷。那些曾經的執念與不甘,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淡去。如今的她,更願意將這一切視為命運的安排,不再強求,不再掙紮。漪瀾院的春光依舊明媚,而她的心,卻已是一片寧靜致遠。
襄王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隨即緩緩起身,接過那封書信。他指尖輕顫,急忙拆開封口,一目十行地閱讀起來。
“王爺,信中所述,可是宮中發生了什麽?”景陽問道。
襄王沉吟片刻,將信輕輕遞予景陽,“懿妃將所有事和盤托出。”
景陽接過信,細細閱讀,眉頭緊鎖:“宜昭儀?”
襄王輕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懿妃手段的讚賞,也有對宮中鬥爭的無奈:“宜昭儀出身微末,見識短淺,懿妃借此布局,倒也不是件壞事。”
景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懿妃娘娘此舉,確是膽大,隻是如此一來,豈不是將自己也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襄王搖頭笑道:“宜昭儀蠢笨,看著懿妃越發得寵,她肯定也是急了。難怪今日早朝,蕭玄琛臉色那麽差,想來這都是宜昭儀的功勞啊。”
“王爺,長此以往,聖上龍體堪憂,國本動搖,之後會發生什麽,王爺當真想好了嗎?”景陽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襄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目光深邃:“她要的就是如此。父皇晚年沉迷於聲色犬馬,身體日漸衰弱,太後趁機把控了朝局。”
“可太子尚且年幼,王爺,難道您不擔心……”景陽欲言又止。
襄王打斷了他的話,笑道:“垂簾聽政,又有何不可?”
景陽恍然大悟,躬身道:“屬下明白了。”
話鋒一轉,襄王突然問道:“王妃近日可好?”
景陽回稟道:“王妃一切如常。”
襄王聞言,眉宇間卻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憂慮:“她越是如此,本王心中越是忐忑。這些年,她變得愈發深不可測,讓本王難以捉摸。”
景陽寬慰道:“王爺,這不正是您所希望的嗎?”
襄王苦笑,自嘲道:“有時候真覺得人特別奇怪,人心真是複雜,明明之前不在意,卻又突然在意了,你說奇不奇怪?”
景陽笑道:“這說明在王爺心裏,也不是全然沒有王妃,王妃畢竟是您的發妻啊!”
襄王點頭,目光變得柔和起來:“是啊,她是本王的發妻,即便沒有男女之情,本王與她之間總有親情在,這是無論如何都割舍不斷的。”
漪瀾院內,襄王妃一襲素雅的錦袍,靜坐於雕花遊廊之下,手中把玩著一柄團扇。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她身上,為她平添了幾分孤寂與淡然。
一名身著翠綠衣裙的婢女,腳步輕盈地走近,聲音裏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王妃,日頭已高,您該是困倦了,不如回房小憩片刻。”
襄王妃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我沒困意。”
婢女見狀,欲言又止,終是鼓起勇氣道:“王妃,景陽來過好幾次”
襄王妃聞言,眼神微變,旋即又恢複了平靜,冷笑道:“怎麽?王爺還不放心我?”
“王妃想是誤會了。”婢女連忙解釋道。
襄王妃輕笑一聲,那笑聲中帶著幾分蒼涼與釋然:“誤會?這些年,我們二人之間,不過是各自守著心中的那份執念,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婢女見狀,心中更是焦急,勸道:“王妃,王爺心裏還是有您的,這些年,他身邊從未有過旁人。”
襄王妃聞言,竟是放聲大笑起來,那笑聲中帶著幾分瘋癲與悲涼:“哈哈!他身邊沒有旁人,那是因為他的心上人,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得到了。我算什麽?”
婢女聽得心驚膽戰,一臉驚慌地跪倒在地:“王妃,您這是何苦呢?”
襄王妃緩緩收起笑容,說道:“你退下吧,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是,王妃。”婢女應聲退下。
襄王妃望著院中盛開的花朵,心中五味雜陳。每次進宮,她都會不由自主地觀察鄭曦顏,試圖從她身上找到答案,想知道自己究竟輸在了哪裏。但每一次的凝視,都隻是讓她更加迷茫,更加不解。
漸漸地,她學會了放下,學會了釋懷。那些曾經的執念與不甘,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淡去。如今的她,更願意將這一切視為命運的安排,不再強求,不再掙紮。漪瀾院的春光依舊明媚,而她的心,卻已是一片寧靜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