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南境的烽火狼煙如同秋日裏不速的寒風,悄然間傳至皇城,帶來了一紙沉甸甸的戰報。


    戎族鐵騎,踏破邊疆的寧靜,烽煙四起,消息傳入宮中。


    蕭玄琛聞訊,眉宇間不由地緊鎖,那份疲憊之色,在這初秋的涼意中更顯沉重。


    紫宸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龍椅上的蕭玄琛。他身著一襲明黃龍袍,卻顯得身形略顯單薄,涼風似乎也能穿透這層層華服,直侵骨髓。他的臉色蒼白如紙,雙眸中閃爍著深沉的光芒。他輕輕倚靠在龍椅的扶手上,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輕微的咳嗽聲,“咳咳咳……”,那咳嗽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回響,如同秋日落葉般,帶著幾分蕭瑟與無奈。


    禦前公公見狀,心頭一緊,連忙上前,手中捧著溫熱的茶水,聲音裏滿是關切:“陛下,您龍體要緊,先飲口茶潤潤嗓子吧!”言語間,滿是焦急與擔憂。


    殿內,群臣靜默,氣氛凝重。幾位心腹大臣的臉上,或憂慮,或堅定,各自交換著微妙的眼神。


    鄭國公眼底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緩緩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您當心身子。”


    蕭玄琛聞言,強打起精神,直了直身子,正襟危坐。他輕咳一聲,聲音雖顯虛弱,卻字字鏗鏘:“朕不過是偶感風寒,諸位愛卿不必大驚小怪,區區風寒,何足掛齒。當務之急,是南境之危。弘遠大將軍驟然離世,南境猶如失去磐石,戎族趁虛而入,此乃國之大難。朕欲派遣得力幹將,速往南境,穩住局勢,守我國土,護我子民!”


    兵部尚書陳大人聞言,麵色更加凝重,他深知肩上責任之重,上前一步,沉聲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以為,可速遣忠誠勇武之將,攜精銳之師,前往南境。同時,加強邊防巡邏,以防戎族再次偷襲。至於人選,臣願舉薦……”


    話未說完,蕭玄琛已擺手打斷,他目光如炬,掃視眾臣:“人選之事,待朕思量過後,再行商議,諸位愛卿皆是我朝得力幹將,需各司其職,保我大梁山河無恙,退下吧!”


    是。”隨著幾位大臣的腳步聲漸遠,大殿內重歸一片沉寂,隻餘下微弱的燭光搖曳,映照著空曠的殿堂。


    未幾,一陣輕緩而有序的步伐打破了這份寧靜,禦前公公手持拂塵,引領著一位身著官袍、約莫三十許的男子步入大殿。此人,正是顧城,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沉穩,乃是蕭玄琛近年來一手栽培的心腹重臣。


    “陛下!”顧城行至禦階之下,緩緩跪拜,動作間盡顯恭敬而不失風骨。此時,龍榻之上的蕭玄琛,似乎正沉浸在一片淺眠之中,眉宇間掛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憂慮。這些日子以來,國事繁重如山,加之身體抱恙,讓他顯得格外虛弱。


    “來了……起來吧!”蕭玄琛的聲音略顯沙啞,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喘息,仿佛連開口說話都需耗費極大的力氣。


    “多謝陛下!”顧城應聲而起,聲音低沉而有力,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


    顧城站立於側,目光深邃,此人城府極深,心狠手辣,但對蕭玄琛卻尤為忠心,“陛下的臉色,實在令人擔憂。國事雖重,但陛下的龍體更是萬民之基,還望陛下務必保重。”他的話語中,既有擔憂也有懇切。


    蕭玄琛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無礙,不過是偶感風寒罷了。”言罷,他又是一陣輕咳,臉色更加蒼白了幾分,仿佛連呼吸都變得艱難起來。


    “陛下召臣前來,是為了南境之事?”顧城適時地轉換了話題,眸光中閃過一抹銳利。


    “正是。”蕭玄琛微微側身,將身體的重量更多地倚靠在扶手之上,每說一句話都似乎要耗盡全身的力氣,“弘遠大將軍驟然離世,戎族趁勢進犯,南境局勢岌岌可危。朕需一可靠之人前往主持大局,此事,你可有何良策?”


    顧城聞言,心中已有了幾分計較,卻並未立即言明。他深知陛下對兵權的忌憚,更明白此時派遣援軍的重要性。片刻的沉默後,他緩緩開口:“陛下,臣以為,赫連將軍或可擔此重任。他不僅是宣華公主的駙馬,更是軍中宿將,威望與能力皆屬上乘。派他前往南境,既可穩定軍心,又能讓陛下安心。”


    言畢,顧城的目光緊緊鎖住蕭玄琛,試圖從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中讀出更多的情緒。


    蕭玄琛的手指在溫潤的玉扳指上緩緩摩挲,那細微的聲響在靜謐的宮殿內顯得格外清晰,他的眼神深邃如夜空,陰沉之色掩藏不住,低聲呢喃,每一個字都仿佛重石落潭,“赫連城……”這三個字,在他唇齒間輾轉,帶著幾分複雜難言的情緒。


    顧城立於一側,心猛地一揪,臉色不由自主地繃緊,那雙銳利的眼眸中閃過一抹緊張與不安,他小心翼翼地問:“陛下可是覺得有不妥之處?”


    蕭玄琛的麵容凝重得如同即將壓城的烏雲,眉宇間流露出一抹難以抉擇的猶豫與猜忌。他冷冷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赫連城,宣華的駙馬,本是聯姻之誼,然其背後乃是威遠大將軍的嫡長子,西境之盾,若再握南境之兵權,此等權勢集中,豈非……”言未盡,意已深,殿內的空氣似乎都為之凝固。


    顧城聞言,臉色驟變,膝蓋一軟,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額頭緊貼著冰涼的地磚,聲音中帶著顫抖:“臣思慮不周,險些釀成大錯,請陛下責罰!”


    蕭玄琛目光微斂,望向顧城,眼中並無責備之意,反而帶著幾分理解與寬慰,他輕輕擺手,語氣緩和了幾分:“顧卿言重了,你所言亦非全然無理。赫連城,確是難得的將才,滿朝文武,能與之比肩者,實屬罕見。”


    “隻是……”蕭玄琛話鋒一轉,眉宇間的憂慮更甚,“朕雖賞識其才,卻也不得不防微杜漸,赫連一族勢力龐大,若任由其發展,恐非社稷之福。”


    顧城捕捉到蕭玄琛眼中的微妙變化,心中暗自思量,隨即微微抬頭,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恭敬地拱手道:“陛下聖明,赫連將軍多年來留居上京,實為質子,此舉已顯誠意。如今陛下欲委以重任,隻需一紙詔書,召威遠大將軍回京即可,想來赫連大將軍亦會顧全大局,不敢輕舉妄動。”


    言畢,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繼續道:“再者,赫連將軍此番領兵出征戎族,乃是為國盡忠,若真能立下赫赫戰功,自是陛下之福,大梁之幸。可萬一戰場之上風雲突變,赫連將軍不幸捐軀,那南境兵權,自然回歸陛下手中,屆時再行安排,亦不失為萬全之策。”


    隨著顧城的這番話,殿內的氣氛似乎有了一絲微妙的鬆動,蕭玄琛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深思,最終緩緩點頭,似乎已有了決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瀟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瀟晗並收藏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