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哪來的瘋子,竟敢驚擾陛下
連殺四妃被賜死,皇後娘娘重生了 作者:時瀟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曦顏輕撫著袖擺,眼神中滿是對子女的溫柔與期許,緩緩勸誡道:“玥兒、逸兒,你們皇兄言之有理,日後需得收斂心性,勤勉向學,勿再貪戀嬉戲,可知否?”她的話語,如同春日裏細雨綿綿,潤物無聲,卻字字落在孩子們的心田。
蕭姝玥與蕭承逸相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舍,卻也乖巧地垂下眼簾,輕輕點頭,異口同聲地道:“兒臣謹遵母後教誨,定不負所望。”他們的聲音清脆悅耳,帶著幾分稚氣未脫的純真。
蕭承稷望著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眼中閃過一抹無奈之色,輕歎道:“母後總是這般寵著他們,孩兒倒成了那惡人。”他的話語中雖帶調侃,卻也難掩心中的溫柔與寵溺。
“孩子總有個長大的過程。”鄭曦顏喃喃自語,目光柔和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歲月,看到了孩子們未來的模樣,“他們總會長大的,人,也總要在磨礪中學會成長。”
蕭承稷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卻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酸楚。他輕輕點頭,不再多言,隻道:“母後所言極是。”
氣氛一時變得溫馨而寧靜,直到鄭曦顏輕輕一笑,打破了這份寧靜:“稷兒,你登基已有八年,這江山在你的治理下日益穩固,母後心中甚慰。隻是,你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母後想著,是時候為你選一位皇後,共掌這萬裏河山,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蕭姝玥與蕭承逸的臉上頓時綻放出興奮的光芒,蕭姝玥更是按捺不住喜悅,搶先說道:“皇兄要娶皇嫂了,真是太好了!”她的眼中閃爍著期待與好奇。
蕭承逸也不甘落後,激動地問道:“母後,您是否已經心中有人選了?”他的聲音裏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與興奮。
鄭曦顏輕拍了兩下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笑道:“你們兩個小鬼頭,這是你們皇兄的終身大事,自有母後與他商議。你們隻需在一旁祝福便是。”
言罷,她轉而看向蕭承稷,目光中滿是溫柔與堅定:“如今朝局穩定,你身為帝王,理當後繼有人,也需一位賢內助共襄盛舉。母後打算舉辦一場賞花宴,邀請上京城中的名門貴女,一來賞花品茗,二來也為皇帝你挑選一位德才兼備的皇後,你意下如何?”
蕭承稷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不僅是母後的期望,也是身為帝王的責任。他緩緩點頭,聲音沉穩而堅定:“母後安排便是,兒臣並無異議。隻是……”他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隻是這皇後之位,終究是要承載太多,兒臣隻盼她能真心相待,共赴此生。”
鄭曦顏聞言,心中亦是感慨萬千,她輕輕拍了拍蕭承稷的手背,以示安慰與鼓勵:“稷兒放心,母後定會為你尋得一位既能助你穩固江山,又能與你相知相守的皇後。”
蕭承稷躬身一揖,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溫聲道:“兒臣多謝母後。”
鄭曦顏輕啟朱唇,聲音柔和而充滿慈愛:“賞花宴那日,春光正好,百花爭豔,你也來吧!你的皇後,乃是大梁未來的國母,自當由你親自挑選,方顯你之重視。畢竟,是要與你並肩立於這天下之巔,共度風雨,攜手一生的伴侶。母後亦希望你能得一心愛女子,共賞這世間繁華,白頭偕老。”
蕭承稷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煦的笑意,那笑容裏藏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他再次躬身,聲音更加堅定:“謝母後成全。”
鄭曦顏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抹欣慰與複雜。她輕抬手,示意蕭承稷起身,隨後目光柔和地掃過他們三個,說道:“好,今日難得你們三個都在,便在未央宮陪母後用午膳好了,一家人和樂融融,最是難得。”
“是!”
午膳時分,未央宮內香氣四溢,四人圍坐一桌,氣氛溫馨而融洽。鄭曦顏細細品嚐著每一道菜肴,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前世的她,這樣的天倫之樂,是她夢寐以求卻遙不可及的奢望。而今,重活一世,她不僅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勢與地位,更有兒女繞膝,享受著世間最純粹的幸福。
但在這份滿足之下,鄭曦顏的眉宇間卻不經意間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憂鬱。她深知,這權勢與地位的背後,是無數次的權謀鬥爭,是無數人的犧牲與淚水。這其中的酸甜苦辣,種種滋味,唯有她一人能夠細細品味,無人能解其中真意。但她亦明白,這便是她的選擇,從未後悔過的選擇。
即便是重來一次,她依舊會如此。
午膳的餘香似乎還縈繞在未央宮的每一個角落,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青石板路上,為這春日午後添了幾分慵懶與暖意。蕭承稷緩步離開未央宮,踏上回紫宸殿的悠長之路。
行至禦花園,一陣輕風拂過,攜帶著桃花淡淡的芬芳,引人駐足。隻見一株桃花樹下,一位女子身著素色宮裝,發髻鬆散,幾縷青絲隨風輕舞,她仿佛忘卻了世間一切煩惱,正以一種近乎癡狂的姿態,在花瓣紛飛的景致中翩翩起舞。她的動作雖顯淩亂,卻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純真與自由,與這春日景致融為一體,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蕭承稷目光微凝著麵前之景,那女子似有所感,猛然間抬頭,目光穿透了桃花的縫隙,直直地落在了他乘坐的禦輦之上。瞬間,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芒,隨後,那份癡狂更甚,她竟不顧一切地向著禦輦狂奔而來,口中不停地呼喚著:“陛下~陛下~”
禦前公公見狀,臉色驟變,連忙高聲呼喝:“護駕!保護陛下!”話音未落,四周早已訓練有素的侍衛如同鐵壁銅牆一般,瞬間將蕭承稷團團圍住,將那瘋癲女子隔絕在外。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蕭承稷的眉宇間閃過一絲疑惑與不解。禦前公公的斥責聲隨之響起,“哪來的瘋子,竟敢驚擾聖駕!”
蕭姝玥與蕭承逸相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舍,卻也乖巧地垂下眼簾,輕輕點頭,異口同聲地道:“兒臣謹遵母後教誨,定不負所望。”他們的聲音清脆悅耳,帶著幾分稚氣未脫的純真。
蕭承稷望著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眼中閃過一抹無奈之色,輕歎道:“母後總是這般寵著他們,孩兒倒成了那惡人。”他的話語中雖帶調侃,卻也難掩心中的溫柔與寵溺。
“孩子總有個長大的過程。”鄭曦顏喃喃自語,目光柔和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歲月,看到了孩子們未來的模樣,“他們總會長大的,人,也總要在磨礪中學會成長。”
蕭承稷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卻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酸楚。他輕輕點頭,不再多言,隻道:“母後所言極是。”
氣氛一時變得溫馨而寧靜,直到鄭曦顏輕輕一笑,打破了這份寧靜:“稷兒,你登基已有八年,這江山在你的治理下日益穩固,母後心中甚慰。隻是,你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母後想著,是時候為你選一位皇後,共掌這萬裏河山,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蕭姝玥與蕭承逸的臉上頓時綻放出興奮的光芒,蕭姝玥更是按捺不住喜悅,搶先說道:“皇兄要娶皇嫂了,真是太好了!”她的眼中閃爍著期待與好奇。
蕭承逸也不甘落後,激動地問道:“母後,您是否已經心中有人選了?”他的聲音裏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與興奮。
鄭曦顏輕拍了兩下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笑道:“你們兩個小鬼頭,這是你們皇兄的終身大事,自有母後與他商議。你們隻需在一旁祝福便是。”
言罷,她轉而看向蕭承稷,目光中滿是溫柔與堅定:“如今朝局穩定,你身為帝王,理當後繼有人,也需一位賢內助共襄盛舉。母後打算舉辦一場賞花宴,邀請上京城中的名門貴女,一來賞花品茗,二來也為皇帝你挑選一位德才兼備的皇後,你意下如何?”
蕭承稷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不僅是母後的期望,也是身為帝王的責任。他緩緩點頭,聲音沉穩而堅定:“母後安排便是,兒臣並無異議。隻是……”他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隻是這皇後之位,終究是要承載太多,兒臣隻盼她能真心相待,共赴此生。”
鄭曦顏聞言,心中亦是感慨萬千,她輕輕拍了拍蕭承稷的手背,以示安慰與鼓勵:“稷兒放心,母後定會為你尋得一位既能助你穩固江山,又能與你相知相守的皇後。”
蕭承稷躬身一揖,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溫聲道:“兒臣多謝母後。”
鄭曦顏輕啟朱唇,聲音柔和而充滿慈愛:“賞花宴那日,春光正好,百花爭豔,你也來吧!你的皇後,乃是大梁未來的國母,自當由你親自挑選,方顯你之重視。畢竟,是要與你並肩立於這天下之巔,共度風雨,攜手一生的伴侶。母後亦希望你能得一心愛女子,共賞這世間繁華,白頭偕老。”
蕭承稷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煦的笑意,那笑容裏藏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他再次躬身,聲音更加堅定:“謝母後成全。”
鄭曦顏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抹欣慰與複雜。她輕抬手,示意蕭承稷起身,隨後目光柔和地掃過他們三個,說道:“好,今日難得你們三個都在,便在未央宮陪母後用午膳好了,一家人和樂融融,最是難得。”
“是!”
午膳時分,未央宮內香氣四溢,四人圍坐一桌,氣氛溫馨而融洽。鄭曦顏細細品嚐著每一道菜肴,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前世的她,這樣的天倫之樂,是她夢寐以求卻遙不可及的奢望。而今,重活一世,她不僅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勢與地位,更有兒女繞膝,享受著世間最純粹的幸福。
但在這份滿足之下,鄭曦顏的眉宇間卻不經意間流露出一抹淡淡的憂鬱。她深知,這權勢與地位的背後,是無數次的權謀鬥爭,是無數人的犧牲與淚水。這其中的酸甜苦辣,種種滋味,唯有她一人能夠細細品味,無人能解其中真意。但她亦明白,這便是她的選擇,從未後悔過的選擇。
即便是重來一次,她依舊會如此。
午膳的餘香似乎還縈繞在未央宮的每一個角落,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青石板路上,為這春日午後添了幾分慵懶與暖意。蕭承稷緩步離開未央宮,踏上回紫宸殿的悠長之路。
行至禦花園,一陣輕風拂過,攜帶著桃花淡淡的芬芳,引人駐足。隻見一株桃花樹下,一位女子身著素色宮裝,發髻鬆散,幾縷青絲隨風輕舞,她仿佛忘卻了世間一切煩惱,正以一種近乎癡狂的姿態,在花瓣紛飛的景致中翩翩起舞。她的動作雖顯淩亂,卻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純真與自由,與這春日景致融為一體,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蕭承稷目光微凝著麵前之景,那女子似有所感,猛然間抬頭,目光穿透了桃花的縫隙,直直地落在了他乘坐的禦輦之上。瞬間,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芒,隨後,那份癡狂更甚,她竟不顧一切地向著禦輦狂奔而來,口中不停地呼喚著:“陛下~陛下~”
禦前公公見狀,臉色驟變,連忙高聲呼喝:“護駕!保護陛下!”話音未落,四周早已訓練有素的侍衛如同鐵壁銅牆一般,瞬間將蕭承稷團團圍住,將那瘋癲女子隔絕在外。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蕭承稷的眉宇間閃過一絲疑惑與不解。禦前公公的斥責聲隨之響起,“哪來的瘋子,竟敢驚擾聖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