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涸一個多月的大地,終於迎來雨水。毛毛細雨越下越大,到處濕漉漉的。


    林有才爬上房車頂,解開繩索,掀開草席子,拿下包好的蓋被褥子。


    林有福帶著大兒大鵬、二兒大程在下麵接行李。


    眾人忙活開,天幕支起來,四麵掛上草席子。草席子和天幕布料邊角都打上孔,用繩子穿過去綁住。


    出發之前,林有才把自家的被褥草簾子帶上,還讓林家人把家裏的草簾子全部帶上。


    草簾子家家戶戶都有,每家都會做,不用編的多精美,能用就行。農村裏基本都是自給自足,編個籃子、簍子、草席子,一些手工活不在話下。長輩教小輩,代代相傳生活技能。


    房車的遮陽棚打開,三麵都掛上草席子。地上濕漉漉的也沒有辦法,鋪上草席子,再鋪上一路帶著的被褥。


    出門20多天,還是第一次打開被褥用。


    夜晚不再炎熱,老人們嘀咕著,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天氣走下去,隻會越來越冷。


    林有才握著車頂帳篷的梯子兩個腳,用力一扯,抽出梯子。帳篷隨著梯子被放下去,折疊成兩大塊的帳篷被打開。


    林有才爬上梯子,把杆子接好,撐起帳篷。林顯文從車尾的梯子爬上去,把這邊的杆子接好,撐起這一邊帳篷,兩人三兩下就搞好了帳篷。不過今晚他倆不能像前世一樣睡在帳篷裏,得讓給老幼婦孺,兩人下去睡地鋪吧。


    看著車頂冒起來地棚子,不少人跑過來看熱鬧。


    田大牛一臉看新鮮把戲地打量著車頂帳篷,手摸著冰涼金屬質感,在火光下發著銀色光芒的梯子。“這仙道長的車,淨是好東西啊!這梯子都是用銀子做的啊!”


    “大牛叔,銀子是軟的,容易變形,怎麽能做成梯子。這個頂多是木頭外麵,刷了漆。銀色的漆嘛!又不值錢!”林顯文睜著眼睛說瞎話,一臉真誠地看著大夥。其實這說法是早就想好的,帳篷的金屬梯子是抽拉式的,上下用粗麻布包了,又用繩子一圈圈纏滿了。可是中間抽拉地兩節梯子,就沒辦法包東西遮掩,包了東西增加了厚度,梯子就收不回去了。


    林有才裝著一副見怪不怪地樣子,接話道:“你摸摸硬不硬,銀子哪裏有這麽硬。整個梯子是銀子做的,我早就跑路了。這得多少錢啊!不過是塗上去的漆,為了好看,調成這個顏色。”本來這個梯子就不是銀子做的啊,他們也沒騙人啊!隻不過這個金屬,在這個世界來說,比銀子金子還貴重。


    “什麽是漆啊?”趙大壯問出圍觀人們地心聲。


    “大富大貴人家的用具就是刷了樹漆,非常漂亮的漆器,好看又經得用。一種樹流下的漆,塗上去就變成另一個顏色了。就像南方的木頭房子會刷桐油,防腐防水一樣的啊!油鬆樹身上割一刀,在下麵就可以接鬆脂一樣啊!”石老頭對著大夥解釋道。石老頭是林紅梅的公公,石老頭做了一輩子的木匠,養活了一家子。兒子石永繼承他的手藝,也是木匠師傅。


    “噢~”眾人似懂非懂地應了聲,有點懂那個意思,又有點不是太清楚。大富大貴人家的用的東西,他們是一輩子無緣可見了。還是和林家一起出來逃難,經常開了眼界。


    消息閉塞的時代,底層老百姓基本上都沒有讀書識字,每天生活在一畝三分地,所知甚少。


    林有才還是拿塊舊麻布條,纏露出來的梯子。隊伍的人,目前來說倒是不擔心,就怕其他流民。


    林老頭當著大夥的麵,捏了捏,用指甲扣了扣,“要真是銀子就好咯!那麽大架梯子,老頭子我不愁咯!”


    王老太撇嘴,“你這老頭子,還沒睡呢,就開始做美夢。”


    大夥哄笑起來,看完熱鬧各自回去吃飯的吃飯,搭棚子地搭棚子。沒車廂睡的人家,雨天可得收拾個窩出來睡,淋雨受涼可就得死在路上了。


    有車的人家,車上都會放著胳膊粗地木棍,以備不時之需。在野外想隨時找到合適的木棍和柴火,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棍子也不占什麽地方,推車的人家也會帶幾根,撐著走路,搭個臨時棚子住,都用得到。


    大夥從車上抽出胳膊粗的木棍,給牛和騾子搭個棚子,那可不能讓它們淋一夜的雨。


    牲口可得認真地喂養,喂幹淨的水,喂草料。光吃草也不行,還得喂糠皮、鹽巴,喂些糧食下腳料。


    累著了還得哄,一點兒也不敢虧待。牲口隔1時辰歇一會兒,他們也能席地而坐歇一會兒。


    不隻是因為牲口價格貴,一般百姓買不起。更是因為現在大夥都指望它們馱貨、載人。


    說句現實的話,它們此時比人命珍貴。


    林紫蘇躺在房車的小床上,聽著老爹又在和王老太在打嘴仗,你來我往。


    大部隊一起走,有好處也有壞處,林紫蘇和林顯文覺得好處大於壞處。至少人多安全,凡事不用他倆操心。相比較兩人開著房車逃命的時候,天到晚提心吊膽,還要各種操心,現在不要太爽。


    要問林紫蘇魂,穿來這有好處嗎?


    有。


    從來不要擔心睡不著的問題,一直都是倒頭就睡。


    才聽了幾句林有才和王老太的對話,她翻個身就找到了周公。


    最後還是王老太妥協,說不過自己的四兒,她就不同意三個媳婦和孫女,去睡這麽好的車頂帳篷。


    車頂帳篷肯定是年輕人睡,上下安全。林有才怕她天黑腳滑,摔下來,極力阻止。


    林老頭懶得搭理她,自己上車廂去睡了。


    牛和騾子卸下車子後,車廂前麵用木頭架子撐著,勞動人民是很智慧的。


    第一次過夜的時候,林紫蘇見他們從車廂下麵的板子下,掏出木頭板子,還覺得奇怪。當把木頭板子一扭,就變成三根木頭,成一個三角形的木架子。心裏驚歎,神奇!。。。。。


    林家兩個車廂,一個睡林老頭和王老太,另一個睡林家小子們。車頂睡陸氏、楊氏、馮氏三個媳婦,還有翠荷、夏桃、秋月三個女孩。2米寬,1米87長的車頂帳篷,睡6個人還有餘。


    天幕搭成的簡易棚子地方寬敞,不隻林家男人們睡在天幕棚子下。林有才喊了沈家兩個小舅子、大外甥崽,兩個仆人阿旺、趙老頭,自帶草席被褥過來睡覺。沈家兩個車廂,沈老頭、葉老太、小孫子睡一個,兩個媳婦、兩女孩睡一個。


    石老頭,妹夫石永也喊過來,都是男的,一起擠擠睡。石家就一個車廂,還放著家當,林紅梅抱著4歲的兒子,在車廂裏睡。


    房車的遮陽棚,三麵掛著草席,能睡7、8個大人,擠擠還能睡下幾個小孩子。


    林有才想起半路加入的那對可憐母女,本身就沒帶什麽行李,天熱還好,這個天氣可不能露天睡。


    他去說又奇怪,喊了王老太和媳婦沈香蘭一起去,隊伍裏走一圈。看誰家女眷沒地方睡的,就讓她們自帶被褥席子過來睡。


    倆母女所有的家當,隻有各自背著的簍子。女人拉著孩子感激地跟著沈香蘭,來到房車的遮陽棚下。地上草席子鋪個3張就夠了,其他婦人帶著孩子已經鋪好,在鋪著被褥。


    王老太就去找來四兒喊她丟,她補丁打補丁都不舍得丟的破爛被子,給了兩母女用。


    沈香蘭吃驚地看著王老太,看不出來心還挺軟。她都打算上車翻找原身的舊被褥,給兩母女用的。


    王老太瞪著四兒媳婦,“你做這幅樣子,看著我幹啥?”


    “沒,沒有,隻是困了,睡覺去了。娘,你也趕緊去休息。”沈香蘭說完兩步跨到副駕駛門外,打開車門就跨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濃並收藏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