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新奇農作物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 作者:醉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這盤子亮的都能照人啊!鐺!鐺鐺!這盤子都是鐵做的啊!”馮氏拿著餐盒看稀奇,用手敲了敲,“還有鐵蓋子,裝飯菜用這麽貴重的盤子!這得花多少銀錢啊!”
“這是飯盒。”林紫蘇糾正道,這飯盒一看就是定做的,是以前老款式改良的飯盒。老款式帶蓋那種是長方形,80、90年代常用。手上這款要大兩、三倍,裏麵還有幾個間隔,能讓飯菜分開放。
陸氏從餐盒裏拿起金黃色的玉米棒子,咬上一口,嚼了嚼,眼睛放出亮光。用手指摳下一粒玉米,拿到眼前細看,“好甜啊!一粒粒黃色的,這是啥啊?”
“好吃!”林秋月拿起玉米棒子啃上一口,笑得眼睛眯起來,嘴邊粘著玉米碎屑。
林紫蘇拿起玉米棒子,咬上一口,又甜又糯,這個季節怎麽有嫩玉米吃?
沈香蘭看著餐盒裏的晚食說道:“這是玉米。”拿起餐盒裏的筷子,夾了一筷子紅白相間的土豆絲,放入口中,嗯。。。剁辣椒炒的酸辣土豆絲,酸辣爽口,好吃,記憶中的味道。
陸氏:“玉。。玉米?這是一種米?怪不得一粒粒的,這麽大一粒粒的米,我還是第一回見!”
楊氏笑道:“我們一路走來,第一回見的東西多了!”
“嗬嗬嗬嗬。。。一路都是新鮮事。這是啥菜,嘶,吃了嘴巴痛。”陸氏吃了一口酸辣土豆絲,辣得找水喝。
餐盒裏的晚食,一根蒸煮玉米棒、酸辣土豆絲、兩張雜糧餅。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減肥餐。對於這裏的老百姓來說,是很豐盛的一頓飯食,特別是一路逃難過來的人們,多數人長期沒吃飽過飯。
“這是酸辣土豆絲,紅色的是一種叫辣椒的蔬菜,調味的菜,辣嘴巴。一根根淡黃色的絲,是。。。”林紫蘇用手做了個圓的造型,“橢圓,就是長圓長圓的土豆切成絲炒的菜。土豆和玉米是糧,又可以炒成菜吃。”
“我們那裏要是有土豆、玉米就好了,又可以當糧,又可以做菜吃。”楊氏說著夾起一筷子土豆絲嚐了嚐,“嘶,嘴巴痛。。。滋味很好。”
“土豆?土裏長的豆子?我還沒見過有手那麽大一個的豆子?”馮氏伸出一隻手,學著林紫蘇手掌凹個圓形。
“。。。。像豆子,但不是豆子。。。”林紫蘇腦殼飛速旋轉,“就像花生一樣,長在土裏,沒有殼,一個個土疙瘩一樣,很大一個的,皮薄薄的。”
“吃飯吧,等會應該會來收餐盒。玉米、土豆到和國會經常見到的。”沈香蘭拿起餅子,一口餅子,一口酸辣土豆絲。
新生號上的2層、3層人們,大多數都吃的津津有味。因為餓了什麽都好吃,而且玉米、土豆都是第一次吃。
趙壯兩三下啃完玉米棒子,嘴巴裏塞的鼓鼓的,慢慢嚼著,“這是啥啊,好吃!”
趙屠夫吃完餐盒裏的晚食,一抹嘴,“這細細一根根的,不知道啥菜,滋味好!”
“嘶。。。就是有點痛嘴巴。”趙旺趕緊拿出水囊喝口水。
趙喜:“我喜歡這個菜,好下飯啊!這黃棒子,好甜!”
林有豐:“要是有才在就好了,他肯定知道。”
趙屠夫:“可惜不能出房間,隻能等我們到和國,才曉得了。我們那都沒這玩意,肯定是和國特有的!”
房裏人讚同地點頭,吃完後還意猶未盡。
林有才他們客房的人都吃的香噴噴,除了林顯文。
林有福咂巴著嘴說道:“味道真好!就是量太少了,吃不飽啊!”
林有祥:“不曉得這坐船吃飯要不要錢啊!從上船到現在都沒提!”
“我估計著會要,隻不過現在不要,可能等我們到那裏安定下來,有收入了慢慢還吧!”林有才擦把嘴,把兒子的晚食放到自己帶的陶碗裏,把餐盒空出來。
“滋滋滋。。。”電流聲響起,緊接著有好聽的女聲響起,“大家好,我是新生號的管理人員李小倩。今晚的晚餐是蒸玉米、酸辣土豆絲、雜糧餅,祝大家用餐愉快。再過10分鍾,工作人員會來收餐盒。請大家不要浪費食物。”
林紫蘇聽完廣播看著手表,用餐時間給了充分的1個小時的時間。6點鍾發餐,7點鍾收餐盒。
林紫蘇想到什麽說道:“光我們這批上船的人,都有400、500個人,加上之前上船的人。這餐盒,怎麽洗的過來。。。”
沈香蘭:“人家肯定有辦法,這船都有了,洗碗不是啥大問題。”
7點鍾,船上的工作人員挨個客房收餐盒。飯菜沒什麽油水,剩飯剩菜那是沒有,倒是不難洗。
廚房工作人員挨個裝進洗碗機裏,光放進去也花了不少時間。船上的洗碗機是定製的,清洗消毒烘幹一體。這些餐盒放進去,主要不是洗,而是高溫消毒。這是定下的規矩之一,目的是防止傳染病。
客房的住宿安排,工作人員也是盡量讓一批的人,一個隊伍或一個家庭的人住在一起,避免衝突。
林紫蘇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又不能出去。到了9點鍾,工作人員挨個叫關燈不許再喧嘩,她隻能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發呆。
發了一會兒呆,她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第二天,早上7點,工作人員又推著車來送早餐。餐盒裏是稠稠的雜糧粥,一個蒸紅薯,一點醃酸菜。
大夥心滿意足地吃完早食,等到8點鍾,工作人員來收餐盒。
8點半,林紫蘇她們的房間門打開,旁邊的客房門也打開。沒見過的女工作員領著一群女人們,上頂層甲板透氣,看風景。
每批人都有半個小時的戶外看風景時間,看完一批回房間,換另一批上頂層甲板透氣。先女後男,輪著出來透氣。
中午12點,工作人員又來送午餐,可把剛上船的大夥高興壞了。在家都隻能吃早晚兩餐,想不到在船上還吃上了一日三餐。
中午吃的白米飯、辣椒炒雞蛋、青菜,打開飯盒,眾人都驚呆了!聞著飯菜香味,口水控製不住地流。
多數老百姓,活到老都沒吃過白米飯,白麵也是極少能吃到。能吃白米、白麵,都是官宦人家。一般的小富之家,都不舍得經常吃白米、白麵的餐食。
“這是飯盒。”林紫蘇糾正道,這飯盒一看就是定做的,是以前老款式改良的飯盒。老款式帶蓋那種是長方形,80、90年代常用。手上這款要大兩、三倍,裏麵還有幾個間隔,能讓飯菜分開放。
陸氏從餐盒裏拿起金黃色的玉米棒子,咬上一口,嚼了嚼,眼睛放出亮光。用手指摳下一粒玉米,拿到眼前細看,“好甜啊!一粒粒黃色的,這是啥啊?”
“好吃!”林秋月拿起玉米棒子啃上一口,笑得眼睛眯起來,嘴邊粘著玉米碎屑。
林紫蘇拿起玉米棒子,咬上一口,又甜又糯,這個季節怎麽有嫩玉米吃?
沈香蘭看著餐盒裏的晚食說道:“這是玉米。”拿起餐盒裏的筷子,夾了一筷子紅白相間的土豆絲,放入口中,嗯。。。剁辣椒炒的酸辣土豆絲,酸辣爽口,好吃,記憶中的味道。
陸氏:“玉。。玉米?這是一種米?怪不得一粒粒的,這麽大一粒粒的米,我還是第一回見!”
楊氏笑道:“我們一路走來,第一回見的東西多了!”
“嗬嗬嗬嗬。。。一路都是新鮮事。這是啥菜,嘶,吃了嘴巴痛。”陸氏吃了一口酸辣土豆絲,辣得找水喝。
餐盒裏的晚食,一根蒸煮玉米棒、酸辣土豆絲、兩張雜糧餅。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減肥餐。對於這裏的老百姓來說,是很豐盛的一頓飯食,特別是一路逃難過來的人們,多數人長期沒吃飽過飯。
“這是酸辣土豆絲,紅色的是一種叫辣椒的蔬菜,調味的菜,辣嘴巴。一根根淡黃色的絲,是。。。”林紫蘇用手做了個圓的造型,“橢圓,就是長圓長圓的土豆切成絲炒的菜。土豆和玉米是糧,又可以炒成菜吃。”
“我們那裏要是有土豆、玉米就好了,又可以當糧,又可以做菜吃。”楊氏說著夾起一筷子土豆絲嚐了嚐,“嘶,嘴巴痛。。。滋味很好。”
“土豆?土裏長的豆子?我還沒見過有手那麽大一個的豆子?”馮氏伸出一隻手,學著林紫蘇手掌凹個圓形。
“。。。。像豆子,但不是豆子。。。”林紫蘇腦殼飛速旋轉,“就像花生一樣,長在土裏,沒有殼,一個個土疙瘩一樣,很大一個的,皮薄薄的。”
“吃飯吧,等會應該會來收餐盒。玉米、土豆到和國會經常見到的。”沈香蘭拿起餅子,一口餅子,一口酸辣土豆絲。
新生號上的2層、3層人們,大多數都吃的津津有味。因為餓了什麽都好吃,而且玉米、土豆都是第一次吃。
趙壯兩三下啃完玉米棒子,嘴巴裏塞的鼓鼓的,慢慢嚼著,“這是啥啊,好吃!”
趙屠夫吃完餐盒裏的晚食,一抹嘴,“這細細一根根的,不知道啥菜,滋味好!”
“嘶。。。就是有點痛嘴巴。”趙旺趕緊拿出水囊喝口水。
趙喜:“我喜歡這個菜,好下飯啊!這黃棒子,好甜!”
林有豐:“要是有才在就好了,他肯定知道。”
趙屠夫:“可惜不能出房間,隻能等我們到和國,才曉得了。我們那都沒這玩意,肯定是和國特有的!”
房裏人讚同地點頭,吃完後還意猶未盡。
林有才他們客房的人都吃的香噴噴,除了林顯文。
林有福咂巴著嘴說道:“味道真好!就是量太少了,吃不飽啊!”
林有祥:“不曉得這坐船吃飯要不要錢啊!從上船到現在都沒提!”
“我估計著會要,隻不過現在不要,可能等我們到那裏安定下來,有收入了慢慢還吧!”林有才擦把嘴,把兒子的晚食放到自己帶的陶碗裏,把餐盒空出來。
“滋滋滋。。。”電流聲響起,緊接著有好聽的女聲響起,“大家好,我是新生號的管理人員李小倩。今晚的晚餐是蒸玉米、酸辣土豆絲、雜糧餅,祝大家用餐愉快。再過10分鍾,工作人員會來收餐盒。請大家不要浪費食物。”
林紫蘇聽完廣播看著手表,用餐時間給了充分的1個小時的時間。6點鍾發餐,7點鍾收餐盒。
林紫蘇想到什麽說道:“光我們這批上船的人,都有400、500個人,加上之前上船的人。這餐盒,怎麽洗的過來。。。”
沈香蘭:“人家肯定有辦法,這船都有了,洗碗不是啥大問題。”
7點鍾,船上的工作人員挨個客房收餐盒。飯菜沒什麽油水,剩飯剩菜那是沒有,倒是不難洗。
廚房工作人員挨個裝進洗碗機裏,光放進去也花了不少時間。船上的洗碗機是定製的,清洗消毒烘幹一體。這些餐盒放進去,主要不是洗,而是高溫消毒。這是定下的規矩之一,目的是防止傳染病。
客房的住宿安排,工作人員也是盡量讓一批的人,一個隊伍或一個家庭的人住在一起,避免衝突。
林紫蘇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又不能出去。到了9點鍾,工作人員挨個叫關燈不許再喧嘩,她隻能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發呆。
發了一會兒呆,她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第二天,早上7點,工作人員又推著車來送早餐。餐盒裏是稠稠的雜糧粥,一個蒸紅薯,一點醃酸菜。
大夥心滿意足地吃完早食,等到8點鍾,工作人員來收餐盒。
8點半,林紫蘇她們的房間門打開,旁邊的客房門也打開。沒見過的女工作員領著一群女人們,上頂層甲板透氣,看風景。
每批人都有半個小時的戶外看風景時間,看完一批回房間,換另一批上頂層甲板透氣。先女後男,輪著出來透氣。
中午12點,工作人員又來送午餐,可把剛上船的大夥高興壞了。在家都隻能吃早晚兩餐,想不到在船上還吃上了一日三餐。
中午吃的白米飯、辣椒炒雞蛋、青菜,打開飯盒,眾人都驚呆了!聞著飯菜香味,口水控製不住地流。
多數老百姓,活到老都沒吃過白米飯,白麵也是極少能吃到。能吃白米、白麵,都是官宦人家。一般的小富之家,都不舍得經常吃白米、白麵的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