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漸漸西沉,天邊留下多彩的餘暉。


    街道上人來人往,吃食鋪子裏外都是滿滿的人。


    林紫蘇他們拿到臨時身份證,就打算買些吃食回臨時居去。


    五張臨時身份證被沈老頭、葉老太、沈經富、沈經財四人,反複拿在手裏看了又看,眼裏的震驚之色,隻增不減。


    沈經富:“這畫像怎的如此清晰,看著和真人一模一樣。這麽小的畫像,那麽一會兒就畫好了,這畫師真厲害啊!”


    林紫蘇:。。。。。。


    林顯文:。。。。。。


    沈香蘭:。。。。。。


    “我們就坐在那裏一下,這畫像就成了。”沈老頭看著自己的照片,反複看,瘦了真好,就是他咋黑成這樣了。


    “我看到那女的拿著一個小盒子,對著你們一會兒,就說好了。那是什麽法器不成?“沈經財回憶著剛才的畫麵。


    沈香蘭:“天色不早了,我們買了吃食,回去再說吧。”


    “是了,是了,他們該等著急了。”葉老太看著臨時身份證上自己的畫像,真是老咯!這滿臉的褶子,那麽小的畫像,連臉上的皺紋都清晰可見,真是神了!


    買了一堆吃食,7人就急急忙忙往臨時居趕。


    一路上還碰到不少自己人,也是拿著吃食回臨時居。大夥有說有笑,聊著今天的做工和見聞,不知不覺走到臨時居。


    王老太、林老頭拿著小凳子,坐在木屋外麵望眼欲穿。林有山、林有河兩兄弟聽到說話聲,從木屋裏探出身來。


    看到林紫蘇三人回來,四人急忙走過來詢問。


    王老太拍著大腿道:“你們終於回來了,那啥辦好了?”


    “奶、爺,我們三個的辦好了。明天中午下了學,大夥就趕緊去拿號碼牌排隊,早辦早好。”林紫蘇說著從口袋裏,掏出淡黃色的臨時身份證給他們看。


    林顯文自覺地把自己的臨時身份證,也遞過去。


    “爹、娘,林有才他們還沒回來嗎?”沈香蘭踮起腳四處看了看,很多人都還沒回來。


    “出去幹活的,都還沒回來。這。。。還畫了畫像啊!”林老頭瞪大眼睛,把臨時身份證放到眼前,仔仔細細打量著寸照。“這畫的真好啊!一看就曉得是蘇丫頭!”


    “這畫像,畫的跟真的一樣。”王老太小心地摸著,“這外麵包的是啥子,硬硬的!”


    嘈雜的人聲傳來,一大夥人走進臨時居,朝著這邊走來。


    “爹、娘,我們回來了。你們吃晚食了沒?”林有才抱著幾袋吃食,一臉喜色地走過來。


    王老太:“還沒啊,等你們呐!今天做工咋樣啊?”


    林紫蘇:“爹,你這麽開心,是發財了?”


    林老頭:“咋少幾個人?”


    林有才:“大哥他們放牛車去了!今天一車木炭都賣出去了。還剩半車,裏正爺說,一家分一點,反正用的上。”


    林顯文:“不好賣嗎?”


    林有才:“這車像子樹燒的木炭,要是在北方賣的話,能賣出更高的價錢。在這裏也不是不好賣,隻能說是和當地的物價相比,價格還行。城內是不準燒柴火的,都是燒的煤炭、木炭,清水城裏有蜂窩煤賣。”


    林紫蘇掏掏耳朵,“蜂窩煤?!蜂窩煤都用上了?!”


    林有才:“我向酒樓掌櫃打聽的時候,也是驚訝的很。”


    林老頭一臉怒色道:“臨時居裏不讓人開火煮飯,城裏咋的還不讓人燒柴啊!”


    王老太眉頭深皺,滿臉憂色道:“這光燒炭火、燒煤,多花錢啊!我們還是找個村子住吧!”


    林有才耐心地細細說來,“爹、娘,你們先聽我說完。我理解為啥不讓燒柴!這城裏燒柴也得買,城外附近哪裏有那麽多柴給人燒啊!燒柴太煙熏火燎了,城裏人們住的又密集!最重要一點,男女老少都要去上課、上工,哪個有時間去很遠的地方打柴火!


    這蜂窩煤是政府賣的,價錢不貴,3元錢一斤煤。按人頭限購,一個人一個月30斤煤,超過30斤煤還要再買,就是10元一斤。


    木炭就是老百姓自己燒炭用或者賣,用什麽材料燒成炭來定價,價格高低不一樣。像子樹燒成炭,價格就比較高。但是價格和北方比就差很多,打聽了一圈,差不多都是6、7元一斤。


    大多數人都是買政府的蜂窩煤用,木炭是茶樓、酒樓買來小爐煮茶煮酒,廚房烤吃食用的多。我們就賣給茶樓老板了,6元一斤。


    要不是大夥缺錢,我們又還沒有居所,木炭太占地方了。我都不想賣,各家分一下,都差不多了。要是大夥留城裏,以後也要買煤買炭用,反正用得著。”


    林紫蘇:“像子樹燒的炭,確實不錯,清脆悅耳。好木炭都是金石之聲,這個價格真是便宜了。早知道在上船之前,在那邊找個城賣了。”


    “哪有那麽多早知道啊!長江對麵多危險啊!你要命還是要錢啊!”沈香蘭沒好氣對著女兒說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沈香蘭轉頭對著公婆,“爹、娘,我們邊吃邊說,吃食都要冷了。”


    王老太:“哎喲,光顧著說話了。來,來,把桌子、板凳擺到外麵來,先吃了晚食再說。”


    煤和炭一樣,都不是平民老百姓能用得起的。煤炭、木炭都是珍稀資源,木柴也難得,燒火煮飯用多了木柴被長輩罵都是常事。


    在南方購買木柴,平民老百姓也能接受的起柴火價格。在北方木柴可就不便宜了,更不要說煤炭、木炭了。北方冬天的柴火還會漲價,多數老百姓都是自己上山砍柴、撿柴用。


    百姓們追求的並不是暖,而是不被凍死。寒冬是老百姓最難熬的季節,凍死、生病的百姓多如牛毛。火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在古代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冬日洗澡都被視為不良習慣。


    在寒冬,大富大貴的人家也不會輕率洗浴,倒不是不舍得柴火、炭火,而是怕染上風寒一病不起。更不要說平民老百姓們,活著本就艱難困苦,哪裏敢寒冬洗浴。


    古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分男女都是長發,頭上有虱子是常態。所以有了蓖梳,用蓖梳梳發,把虱子梳下來。富貴人家喜歡用花香頭油梳發,西方人喜歡用香水,其中的原因少不了是個人衛生問題。


    林紫蘇咬一口饅頭嚼一嚼,夾起一筷子酸菜塞嘴裏,咽下去說道:“清水城產煤嗎?還是產煤地離這裏不遠?”


    林有才:“這不產煤,聽說是產煤地不遠。主要是有水路運煤,運煤到這方便又快,聽說是每日都有煤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濃並收藏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