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意外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 作者:醉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地如何稱呼?距離清水學校多遠啊?”陶明遠四處打量 ,轉過頭來問著李元。
李元:“這裏不是村子,這裏原來是城外的一塊空地。來清水城的人越來越多,城裏住房緊張,政府就劃分這一片,建了公租房區。
這裏叫清水3號小區,城裏的公租房區叫清水1號、2號小區。城門南外的公租房區叫清水4號小區。
忘了說,公租房最短1個月起租,最長2年,意思就是最多隻能租2年。第2年的房租比第1年的房租貴很多。
清水3號小區到清水學校,駕車隻要20多分鍾到30分鍾的樣子,走路的話50、60分鍾。”
林紫蘇小聲對著老娘嘀咕:“啥都叫清水,取名真省事啊!”
沈香蘭好笑地看著她,“省事確實是省事,但是一聽名字老百姓就知道是官方的,有安全感,信任度高。而且也讓人更容易記住,對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百姓友好啊!”
林紫蘇:“那倒是。”
一行人上車回城,去清水2號小區看一看,清水1號小區已經住滿了。
40多分鍾後,4輛車停在清水2號小區路邊,大夥步行進去。
清水2號小區布局和城外清水3號小區布局一樣,也是4種戶型。一個種類的戶型建在一起,小區裏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城外小區是石板路。
城裏1、2號小區是水泥砌的房,準確來說是磚房子,城外兩個小區是木房子。但是城外小區有院子,院子寬敞可以種菜、晾衣服被子、玩耍、養牲口家禽。城裏小區1型、2型沒有院子,就是一棟磚瓦房在水泥地上。3型、4型有前院,但是不大,是水泥地,勉強停兩輛車牛車進去。
王老太:“咋沒看見廁所和洗澡的屋子?”
李元:“廁所和浴室建在屋子裏,洗澡大夥多數是去大浴室洗,方便。”
王老太皺著眉頭說道:“建在屋子?那得多臭啊!”
李元:“老太太,不臭的,上完廁所自己倒水衝就是了。”
林有才看了一圈回來問道:“這裏的房子都是用來出租的?”
李元:“是啊!外地來到清水城的人多。”
林有才:“隻有出租的房子?沒有賣的房子嗎?”
李元:“賣的、租的房子都有。有清水城的居民身份證能購買官方的房子,臨時身份證隻能買私人的房屋。私人賣房的很少,所以多數外地人都是租房。”
林有才:“可你們租房最多隻能租兩年啊!兩年後呢?”
李元微微笑道:“很少有租到兩年後的,要麽落戶在清水城,要麽就去和國其他地方安家定居了。”
“哦,那這房子我們肯定是要租的,我們回去商量一下,看是租城外,還是租城內的。”林有才說完轉身看向老輩子們,“裏正爺,你們還有什麽要問的嗎?”
林裏正:“沒啥要問的,我們回去商量好,明天就來租。”
李元:“那好,你們是住在臨時居嗎?送你們回臨時居?”
林有才:“嗯,我們住在臨時居。”
清水2號離臨時居沒多遠,十分鍾不到,騾車就停在了臨時居門口。
付了車錢,大夥走進臨時居。出去看了一圈房子,回來再看臨時居的小木屋。。。明天能搬家就好了。
林紫蘇:“爺、奶,我們在臨時居租了18間小木屋,一天一元錢,加上兩頭牲口每天兩元。21個人每天每人一元的沐浴費,還有去洗衣房一元一桶的洗衣服費用。換洗衣服時多時少,平均算下來每天最少40多元錢,還不包括一日三餐的費用。”
“要是算上吃食,21個人加一條狗,每天最少一百多元的吃食費用。我們往少的算,住宿加吃食,一天平均最少150元錢。”林紫蘇一條條算給林老頭和王老太聽,不是倆老人不會算,而是不想算,他們算賬心口疼。
林顯文湊過來說道:“臨時居隻讓我們住一個月,遲早得租房住,買房又沒這裏的戶口,也沒有錢。現在空房多,還有的選,萬一又來人,到時候都沒選擇的餘地。”
林有才:“我剛算了一下,21個人一天所有費用加起來,平均數150元,一個月30天算,就是4500元。光算臨時居的費用的話,取個平均數43,一個月就是1290元。也不便宜啊,還不如租房住呢!3型院子800元一個月,老大了,還可以種菜。1290元都可以租4型院子了,還自由。”
王老太:“打住!別算了,算的我心口疼!”
“這花銷咋這麽大啊!船上的費用和城門外的費用,都沒結賬呢!”林老頭愁得眉頭深皺。
林紫蘇好笑道:“爺、奶,你們別隻看出賬,要算進帳啊!我們人多花費肯定比人少的花費多,這很正常嘛!但是家裏進帳也多啊!不算我家4個人,3叔兩個兒子在家,也不算他倆。
別以為我不會算賬,3個叔叔、3個嬸嬸,6個大人做半日工,能賺40多元、30多元。大伯爹和二叔的4個堂哥、3個堂姐半日工10多元、20多元。我往少的算,大人平均半日工錢30元,哥姐們20元。6個30元,7個20元,180加140,每天進賬320元,這還是算的平均數,隻多不少。320一天,30天就是9600元。
奶,你。。。。嗚嗚嗚嗚。。。。”
王老太趕緊捂住林紫蘇的嘴,“閉嘴吧你。”
林顯文噗呲笑出聲,“爺、奶,你們看,在這說點事都不放心吧!說點啥,周圍的人,都能聽見。”
林老頭趕緊說道:“租,租,明天就搬!”
“奶,你洗手了沒?就捂我嘴!”林紫蘇嫌棄地擦擦嘴。
王老太:“誒,你孩子!誰讓你嘴巴沒把門!吃飯不曉得肉要藏在碗底啊!”
林有才:“那你們是想住城外還是城內啊?”
林老頭:“看大夥吧!我是想住城外,反正家裏有車,路程又沒多遠。”
王老太:“城外多寬敞啊!城內又貴,院子又小。我還想種點小菜吃,這麽多張嘴巴要吃要喝,光買可不行,還是自個有地好。”
外出做工、辦理臨時身份證的人都回來了。大夥說著自己做工時的見聞,吃著買回來的晚食,邊吃邊聊。
天色漸漸暗下來,吃完晚食,大夥聚在一起說著租房的事情。大夥都選擇去城外住,房租便宜幾百元,院子還大,離城又不遠。
等到大夥都說得差不多了,衛七娘牽著女兒衛大丫過來找林裏正,李菊花跟在後麵,神色焦急。
林本樹問道:“咋了這是?”
衛七娘:“我。。。這。。。李大丫還沒回來,天都黑了,還沒見她身影。”
林裏正心裏湧起不好的預感,眉頭深皺問道:“她不是和你們一起去做工了嗎?”
突然,有幾個工作人員朝這邊走來。李通看著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群人,大聲問道:“請問李菊花在這裏嗎?“
李菊花聽到叫自己的名字,呆愣住,忐忑不安地問道:“。。。我是李菊花。”
李通:“李大丫,是你家的姑娘嗎?”
李元:“這裏不是村子,這裏原來是城外的一塊空地。來清水城的人越來越多,城裏住房緊張,政府就劃分這一片,建了公租房區。
這裏叫清水3號小區,城裏的公租房區叫清水1號、2號小區。城門南外的公租房區叫清水4號小區。
忘了說,公租房最短1個月起租,最長2年,意思就是最多隻能租2年。第2年的房租比第1年的房租貴很多。
清水3號小區到清水學校,駕車隻要20多分鍾到30分鍾的樣子,走路的話50、60分鍾。”
林紫蘇小聲對著老娘嘀咕:“啥都叫清水,取名真省事啊!”
沈香蘭好笑地看著她,“省事確實是省事,但是一聽名字老百姓就知道是官方的,有安全感,信任度高。而且也讓人更容易記住,對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老百姓友好啊!”
林紫蘇:“那倒是。”
一行人上車回城,去清水2號小區看一看,清水1號小區已經住滿了。
40多分鍾後,4輛車停在清水2號小區路邊,大夥步行進去。
清水2號小區布局和城外清水3號小區布局一樣,也是4種戶型。一個種類的戶型建在一起,小區裏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城外小區是石板路。
城裏1、2號小區是水泥砌的房,準確來說是磚房子,城外兩個小區是木房子。但是城外小區有院子,院子寬敞可以種菜、晾衣服被子、玩耍、養牲口家禽。城裏小區1型、2型沒有院子,就是一棟磚瓦房在水泥地上。3型、4型有前院,但是不大,是水泥地,勉強停兩輛車牛車進去。
王老太:“咋沒看見廁所和洗澡的屋子?”
李元:“廁所和浴室建在屋子裏,洗澡大夥多數是去大浴室洗,方便。”
王老太皺著眉頭說道:“建在屋子?那得多臭啊!”
李元:“老太太,不臭的,上完廁所自己倒水衝就是了。”
林有才看了一圈回來問道:“這裏的房子都是用來出租的?”
李元:“是啊!外地來到清水城的人多。”
林有才:“隻有出租的房子?沒有賣的房子嗎?”
李元:“賣的、租的房子都有。有清水城的居民身份證能購買官方的房子,臨時身份證隻能買私人的房屋。私人賣房的很少,所以多數外地人都是租房。”
林有才:“可你們租房最多隻能租兩年啊!兩年後呢?”
李元微微笑道:“很少有租到兩年後的,要麽落戶在清水城,要麽就去和國其他地方安家定居了。”
“哦,那這房子我們肯定是要租的,我們回去商量一下,看是租城外,還是租城內的。”林有才說完轉身看向老輩子們,“裏正爺,你們還有什麽要問的嗎?”
林裏正:“沒啥要問的,我們回去商量好,明天就來租。”
李元:“那好,你們是住在臨時居嗎?送你們回臨時居?”
林有才:“嗯,我們住在臨時居。”
清水2號離臨時居沒多遠,十分鍾不到,騾車就停在了臨時居門口。
付了車錢,大夥走進臨時居。出去看了一圈房子,回來再看臨時居的小木屋。。。明天能搬家就好了。
林紫蘇:“爺、奶,我們在臨時居租了18間小木屋,一天一元錢,加上兩頭牲口每天兩元。21個人每天每人一元的沐浴費,還有去洗衣房一元一桶的洗衣服費用。換洗衣服時多時少,平均算下來每天最少40多元錢,還不包括一日三餐的費用。”
“要是算上吃食,21個人加一條狗,每天最少一百多元的吃食費用。我們往少的算,住宿加吃食,一天平均最少150元錢。”林紫蘇一條條算給林老頭和王老太聽,不是倆老人不會算,而是不想算,他們算賬心口疼。
林顯文湊過來說道:“臨時居隻讓我們住一個月,遲早得租房住,買房又沒這裏的戶口,也沒有錢。現在空房多,還有的選,萬一又來人,到時候都沒選擇的餘地。”
林有才:“我剛算了一下,21個人一天所有費用加起來,平均數150元,一個月30天算,就是4500元。光算臨時居的費用的話,取個平均數43,一個月就是1290元。也不便宜啊,還不如租房住呢!3型院子800元一個月,老大了,還可以種菜。1290元都可以租4型院子了,還自由。”
王老太:“打住!別算了,算的我心口疼!”
“這花銷咋這麽大啊!船上的費用和城門外的費用,都沒結賬呢!”林老頭愁得眉頭深皺。
林紫蘇好笑道:“爺、奶,你們別隻看出賬,要算進帳啊!我們人多花費肯定比人少的花費多,這很正常嘛!但是家裏進帳也多啊!不算我家4個人,3叔兩個兒子在家,也不算他倆。
別以為我不會算賬,3個叔叔、3個嬸嬸,6個大人做半日工,能賺40多元、30多元。大伯爹和二叔的4個堂哥、3個堂姐半日工10多元、20多元。我往少的算,大人平均半日工錢30元,哥姐們20元。6個30元,7個20元,180加140,每天進賬320元,這還是算的平均數,隻多不少。320一天,30天就是9600元。
奶,你。。。。嗚嗚嗚嗚。。。。”
王老太趕緊捂住林紫蘇的嘴,“閉嘴吧你。”
林顯文噗呲笑出聲,“爺、奶,你們看,在這說點事都不放心吧!說點啥,周圍的人,都能聽見。”
林老頭趕緊說道:“租,租,明天就搬!”
“奶,你洗手了沒?就捂我嘴!”林紫蘇嫌棄地擦擦嘴。
王老太:“誒,你孩子!誰讓你嘴巴沒把門!吃飯不曉得肉要藏在碗底啊!”
林有才:“那你們是想住城外還是城內啊?”
林老頭:“看大夥吧!我是想住城外,反正家裏有車,路程又沒多遠。”
王老太:“城外多寬敞啊!城內又貴,院子又小。我還想種點小菜吃,這麽多張嘴巴要吃要喝,光買可不行,還是自個有地好。”
外出做工、辦理臨時身份證的人都回來了。大夥說著自己做工時的見聞,吃著買回來的晚食,邊吃邊聊。
天色漸漸暗下來,吃完晚食,大夥聚在一起說著租房的事情。大夥都選擇去城外住,房租便宜幾百元,院子還大,離城又不遠。
等到大夥都說得差不多了,衛七娘牽著女兒衛大丫過來找林裏正,李菊花跟在後麵,神色焦急。
林本樹問道:“咋了這是?”
衛七娘:“我。。。這。。。李大丫還沒回來,天都黑了,還沒見她身影。”
林裏正心裏湧起不好的預感,眉頭深皺問道:“她不是和你們一起去做工了嗎?”
突然,有幾個工作人員朝這邊走來。李通看著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群人,大聲問道:“請問李菊花在這裏嗎?“
李菊花聽到叫自己的名字,呆愣住,忐忑不安地問道:“。。。我是李菊花。”
李通:“李大丫,是你家的姑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