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學業完成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 作者:醉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月最後一天,天空陰沉沉,下著毛毛細雨。小雨下久了,到處都是濕答答的。
出門在外,落腳都得看清路麵,好在城內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隻要注意別踩到積水。
如此天氣,也沒能影響林紫蘇的好心情。
林紫蘇:“終於考完了!!!”
“啊!解放第一步!”林顯文呼出一口氣。
初級班的考試隻要考一上午,中級班和高級班都要考兩個上午。每個月底都要考試,不會搞特殊。不會因為要考試,而耽誤學生們做工掙錢。
林紫蘇:“還好每個月都可以考試!真是方便了我們!”
林有才:“這不是方便我們,這是方便大家。學校同一批的學生男女老少都有,有的是大字不識一個,有的會一點,有的是讀書人。所有人的起點不一樣,每一月一考,最合適不過。”
沈香蘭:“每個月考一次也能看到,學生們的學習進度,挺好的。學生們也不會憊懶,有緊張感。努力學完,趕緊畢業,完事。”
林紫蘇:“不浪費時間!完美!”
林顯文:“這次其中最少有一門,應該不會得滿分。不過,隻要是前幾名,都有獎學金拿。”
林有才:“申論的試卷,答案很廣泛很靈活。看題目,根據和國目前的政策、律法、製度來答題。這種題目有是有答案,答到點子上有高分。有滿分的話,我覺得閱卷老師有大問題。”
沈香蘭:“那倒是,除非是他們定下的規矩是閱卷寬鬆,允許有滿分。”
“哎喲,吃午飯去咯!我隻要能畢業就好!”林紫蘇拉著娘往前走,心裏忍不住吐槽,在現代從幾歲就開始讀書,一直讀到20多歲。一朝穿越,還得讀書。當然不是讀書不好,人一輩子,也要看看不同地方的風景,幹點不一樣的事情。
吃完午飯,大家各自忙碌。倆兄妹自己駕著騾車,自覺地朝西城門外不遠處的哨所而去。哪怕是連著兩日上午的考試,下午也得去訓練。
晚上19點,倆兄妹在哨所食堂吃的肚皮撐回來,爹娘正在吃飯。看到倆人回來,林有才和沈香蘭開心地喊兩人過去。
林紫蘇:“我親愛的爹娘,有什麽高興的事情分享?”
林顯文眼睛一亮,“發大財了?”
“你想屁吃!”林紫蘇坐下,看著爹娘說道:“是不是有什麽新政策了?”
沈香蘭笑著看女兒說道:“還是我閨女聰明!”目光移向兒子,狠狠瞪他一眼。
林有才:“你們記得何昭瑜上次來說的話嗎?”
“她說了那麽多話,誰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句。。。”林顯文說著說著,靈光一現,“不會吧。。。我們要搬家了?去新地方?”
林有才:“還不算太笨!今天信息廣場貼公告了,等會兒我和大家商量一下。”
林紫蘇:“那你倆快吃吧!我和老哥吃撐了,我倆先去溜達溜達,你們慢慢來。”
林顯文:“我什麽時候說去散步了?”
林紫蘇:“你不去是吧?那你守家唄!”
“我有說不去嗎。。。”林顯文站起身來,去拿手電筒。
沈香蘭:“你倆小心點。”
林紫蘇拍拍藏在衣服下麵的腰包,“我隨身攜帶匕首和彈弓,小區有巡邏隊時不時巡邏,我們有亮瞎人眼的手電!不怕!”
林有才:“去吧,小心點啊!”
倆兄妹各自拿了一個手電筒,林紫蘇的沒用電筒,隻是以防萬一帶著的。林顯文拿著電筒照路,倆兄妹一路說著閑話,互懟幾句,走到爺奶院子門口。
倆人站在院門外,就能聽到裏麵的說話聲。
“咚咚咚。。。”林紫蘇敲響院門。
”汪汪汪。。。”大黑最先聽到聲響,叫著跑到院門處,對著外麵叫。
林紫蘇:“大黑~大黑子~你吃飽了沒~”
大黑聽到熟悉的聲音,立馬搖起尾巴,汪汪聲變成嚶嚶聲。
林顯文:“家裏有狗還是好,一點風吹草動就能預警。”
“吱呀~”一扇木門打開,林顯鵬看著兄妹倆,笑道:“快進來!”
王老太:“誰來了?”
“肯定是老四他們。”林老頭從堂屋裏探出身子,看到倆孩子走過來。
倆兄妹走到堂屋門口:“叔叔、嬸子、哥哥姐姐弟弟們,在吃飯呢!”
陸氏:“你倆吃完飯了?”
林有福:“飯菜還好,再來吃點。”
王老太:“你們爹娘呢?去裏正院子了?”
林紫蘇:“沒有,爹娘還在吃飯。我們從哨所吃撐了回來,先出來溜達,消食呢!”
林秋月:“妹,哨所是啥樣的啊?”
林紫蘇:“沒什麽特別的,裏麵很大很寬,房子很多,人也很多。”
林顯程擦把嘴問林顯文:“弟,你們要練多久啊?”
林顯文搖頭,“還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你們今天考的怎麽樣?”
眾人低頭吃飯,吃完飯的收了碗筷去廚房。
倆兄妹:。。。。。。
林紫蘇看著爺奶:“爺、奶,要不,我爹每天抽點時間出來,特意給你倆補習一下吧。”
林顯文:“是啊,你倆隻要60分就能拿初級畢業證。每天不用去學校了,想在家裏還是出去溜達都行,多好啊!”
王老太:。。。是我不想?
林老頭:這不是為難老人家嘛。。。
一大家子聊了一會兒,林有才和沈香蘭敲響院門,大家一起朝林裏正家裏走去。
林紫蘇走進院子就看到石濤乖巧的坐在娘身邊,她過去摸了摸他的頭發,抬頭看向林紅梅一家喊道:“姑姑、姑爺、石爺爺。”
自從上次得了絞腸痧,病一了場,石濤瘦了不少,可把家裏人心疼壞了。吃東西方麵,就注意了不少。
沈二舅的小兒子沈安達和石濤同歲,沈家看到石濤生病,也格外注意小孩飲食的各方麵。
林有才看大夥基本都到齊了,就去和林裏正大概說了今天看到的信息,大夥一起商量搬不搬家去另一座新城。
出門在外,落腳都得看清路麵,好在城內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隻要注意別踩到積水。
如此天氣,也沒能影響林紫蘇的好心情。
林紫蘇:“終於考完了!!!”
“啊!解放第一步!”林顯文呼出一口氣。
初級班的考試隻要考一上午,中級班和高級班都要考兩個上午。每個月底都要考試,不會搞特殊。不會因為要考試,而耽誤學生們做工掙錢。
林紫蘇:“還好每個月都可以考試!真是方便了我們!”
林有才:“這不是方便我們,這是方便大家。學校同一批的學生男女老少都有,有的是大字不識一個,有的會一點,有的是讀書人。所有人的起點不一樣,每一月一考,最合適不過。”
沈香蘭:“每個月考一次也能看到,學生們的學習進度,挺好的。學生們也不會憊懶,有緊張感。努力學完,趕緊畢業,完事。”
林紫蘇:“不浪費時間!完美!”
林顯文:“這次其中最少有一門,應該不會得滿分。不過,隻要是前幾名,都有獎學金拿。”
林有才:“申論的試卷,答案很廣泛很靈活。看題目,根據和國目前的政策、律法、製度來答題。這種題目有是有答案,答到點子上有高分。有滿分的話,我覺得閱卷老師有大問題。”
沈香蘭:“那倒是,除非是他們定下的規矩是閱卷寬鬆,允許有滿分。”
“哎喲,吃午飯去咯!我隻要能畢業就好!”林紫蘇拉著娘往前走,心裏忍不住吐槽,在現代從幾歲就開始讀書,一直讀到20多歲。一朝穿越,還得讀書。當然不是讀書不好,人一輩子,也要看看不同地方的風景,幹點不一樣的事情。
吃完午飯,大家各自忙碌。倆兄妹自己駕著騾車,自覺地朝西城門外不遠處的哨所而去。哪怕是連著兩日上午的考試,下午也得去訓練。
晚上19點,倆兄妹在哨所食堂吃的肚皮撐回來,爹娘正在吃飯。看到倆人回來,林有才和沈香蘭開心地喊兩人過去。
林紫蘇:“我親愛的爹娘,有什麽高興的事情分享?”
林顯文眼睛一亮,“發大財了?”
“你想屁吃!”林紫蘇坐下,看著爹娘說道:“是不是有什麽新政策了?”
沈香蘭笑著看女兒說道:“還是我閨女聰明!”目光移向兒子,狠狠瞪他一眼。
林有才:“你們記得何昭瑜上次來說的話嗎?”
“她說了那麽多話,誰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句。。。”林顯文說著說著,靈光一現,“不會吧。。。我們要搬家了?去新地方?”
林有才:“還不算太笨!今天信息廣場貼公告了,等會兒我和大家商量一下。”
林紫蘇:“那你倆快吃吧!我和老哥吃撐了,我倆先去溜達溜達,你們慢慢來。”
林顯文:“我什麽時候說去散步了?”
林紫蘇:“你不去是吧?那你守家唄!”
“我有說不去嗎。。。”林顯文站起身來,去拿手電筒。
沈香蘭:“你倆小心點。”
林紫蘇拍拍藏在衣服下麵的腰包,“我隨身攜帶匕首和彈弓,小區有巡邏隊時不時巡邏,我們有亮瞎人眼的手電!不怕!”
林有才:“去吧,小心點啊!”
倆兄妹各自拿了一個手電筒,林紫蘇的沒用電筒,隻是以防萬一帶著的。林顯文拿著電筒照路,倆兄妹一路說著閑話,互懟幾句,走到爺奶院子門口。
倆人站在院門外,就能聽到裏麵的說話聲。
“咚咚咚。。。”林紫蘇敲響院門。
”汪汪汪。。。”大黑最先聽到聲響,叫著跑到院門處,對著外麵叫。
林紫蘇:“大黑~大黑子~你吃飽了沒~”
大黑聽到熟悉的聲音,立馬搖起尾巴,汪汪聲變成嚶嚶聲。
林顯文:“家裏有狗還是好,一點風吹草動就能預警。”
“吱呀~”一扇木門打開,林顯鵬看著兄妹倆,笑道:“快進來!”
王老太:“誰來了?”
“肯定是老四他們。”林老頭從堂屋裏探出身子,看到倆孩子走過來。
倆兄妹走到堂屋門口:“叔叔、嬸子、哥哥姐姐弟弟們,在吃飯呢!”
陸氏:“你倆吃完飯了?”
林有福:“飯菜還好,再來吃點。”
王老太:“你們爹娘呢?去裏正院子了?”
林紫蘇:“沒有,爹娘還在吃飯。我們從哨所吃撐了回來,先出來溜達,消食呢!”
林秋月:“妹,哨所是啥樣的啊?”
林紫蘇:“沒什麽特別的,裏麵很大很寬,房子很多,人也很多。”
林顯程擦把嘴問林顯文:“弟,你們要練多久啊?”
林顯文搖頭,“還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你們今天考的怎麽樣?”
眾人低頭吃飯,吃完飯的收了碗筷去廚房。
倆兄妹:。。。。。。
林紫蘇看著爺奶:“爺、奶,要不,我爹每天抽點時間出來,特意給你倆補習一下吧。”
林顯文:“是啊,你倆隻要60分就能拿初級畢業證。每天不用去學校了,想在家裏還是出去溜達都行,多好啊!”
王老太:。。。是我不想?
林老頭:這不是為難老人家嘛。。。
一大家子聊了一會兒,林有才和沈香蘭敲響院門,大家一起朝林裏正家裏走去。
林紫蘇走進院子就看到石濤乖巧的坐在娘身邊,她過去摸了摸他的頭發,抬頭看向林紅梅一家喊道:“姑姑、姑爺、石爺爺。”
自從上次得了絞腸痧,病一了場,石濤瘦了不少,可把家裏人心疼壞了。吃東西方麵,就注意了不少。
沈二舅的小兒子沈安達和石濤同歲,沈家看到石濤生病,也格外注意小孩飲食的各方麵。
林有才看大夥基本都到齊了,就去和林裏正大概說了今天看到的信息,大夥一起商量搬不搬家去另一座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