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中元節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 作者:醉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月十五,中元節。
不管房屋建造的如何,上學、上工多麽的繁忙,一年一次的中元節,大夥早早就準備好了。
七月十五正巧是星期日,不用上學,大夥早早就起床,拿著香蠟紙錢和供品,從興海1號小區去清溪鎮自家院子裏。
從南林村逃難出來的十多戶人家,為了地皮和田地全部分家後,有了69戶人家。家家戶戶的地皮上,隻有剛砌起來不久的院牆,院子裏麵堆著一些建材。
人們在自家院子裏,臨時用木板搭了一個桌子,擺上幾盤糕點、果子。各家長輩們點蠟燭、燒香、燒紙,嘴裏碎碎念著列祖列宗保佑,為了活命,大夥不得不一路逃難。曆經險阻,終於來到南方,遇到了善待百姓的官府,免費給田地、給地皮,大夥有了新家。
現在房子還沒建起來,用不了多久就能建好的。這裏是和國的興海城清溪鎮,這裏是新家,不要走錯地方。列祖列宗們以後就來這裏領紙錢,吃供飯,保佑全家健康平安、人發家發,財運旺。
林紫蘇聽著林老頭在供桌那裏碎碎念,林家一大家子人大清早站在21號院子裏,祭拜林家的列祖列宗。
21號院子是林有福家,林有福他認為自己是長子,是老大,就讓林老頭和王老太跟著他住。雖然林老頭和王老太夫妻,單獨一個戶口,那是為了地皮和田地,誰會嫌這些不動產多啊!雖然不能買賣,產權屬於國家,但是隻要守法不犯事,就能一直使用啊!
林有福不同意倆老人單獨住,讓倆老人跟著他住,另外三兄弟都同意,每個月都會給倆老人送吃、送穿,給月錢。倆老人的花費,4兄弟平攤就是。
今天中元節祭奠祖輩,林老頭叫大家都來林有福家祭拜。
供桌是石家父子提供,倆父子是木匠,不管是在清水城還是來到興海城,不缺工作。木匠是興海城的急需匠人,倆父子直接進了建設部門。等父子倆有了初級畢業證,就能登記入編製,輕鬆擁有鐵飯碗。
供桌是父子倆下班後,用休息時間做的。父子倆都是熟手,做張桌子用不了好久,隻要木材充足。
大夥的早晨祭奠完事,準備煮早食吃。院子裏除了堆放到一邊的建材,就是一個供桌。
林有福爬上牛車,從車廂裏拿出兩口大鐵鍋,“接著!”
林有貴接過來一口鍋,林有祥接過來一口鍋,林有才打開兩個鋼筋三角架,倆人把鍋子放在三角架上。
中元節祭奠,晚上才是重頭戲。
今天早中晚三餐,都在林有福的院子裏吃。野外做飯,大夥早已習慣,熟悉地分工合作。
先把早飯吃了,再忙活房子的事情,晚上吃了晚食,天黑再祭奠。
林紫蘇坐在小木凳上,看著大人們忙活,人多用不上他們這些半大孩子。
林紫蘇刷地閉上眼睛:“大黑!你的尾巴甩我臉上了。。。”她伸手抓住毛茸茸的大尾巴,抓過大黑就是一頓擼。
早食煮的一鍋粥,配鹹菜吃。吃完早食,沈香蘭駕著騾車,王老太、陸氏、楊氏、馮氏5個人一起去城裏買菜。
木匠師傅到了16號院子,林有才最早申請的建房,一家四口又有政審分,所以他家都是最先建。
林老頭、林有才和3個哥哥去16號院子做事,順便還能學習皮毛。木屋建造全程看過,能學不少皮毛!
林紫蘇這些孩子們在21號院子裏,要看著院子裏的東西。林紫蘇和林顯文當小老師,教哥哥姐姐弟弟們學習。初級畢業證,必須盡快到手。
父母輩、爺奶輩的人學習,肯定非常困難。前麵幾十年壓根就沒接觸過書本、文字這些東西,突然要學習、考試,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的。
幾歲孩童和十多歲的少年們,對於學習知識的接受度就會高很多,年紀越小的越好教學。
林有才有時間會押著林家的孩子們學習,最起碼要把初級畢業證拿到手。在和國待滿一年後,沒有初級畢業證,連定居落戶都不行。
“哎喲,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認真點!”林紫蘇看著他們拿著棍子在沙地上鬼畫符,她看得腦門疼,轉身去看三個堂姐練字。
林顯文:“奶和嬸子們,應該快回來了吧。。。”
林顯山:“我最喜歡寫字了!文哥,你看我寫的對不對?”
。。。。。。
下午17點多,清溪鎮這邊隻有院牆,沒有房子的院子裏,炊煙嫋嫋,人聲鼎沸。
3百多人都來到自家院子“野炊”,大家臉上都是笑容,眼裏都是對未來的期待,心裏是對未知生死的親朋好友的想念。
晚餐做好,供奉祖宗們先“吃”。
林老頭:“可惜沒得酒,該倒上幾杯濁酒供奉祖宗們喝。”
和國沒有煙、酒售賣,更沒有青樓、賭坊之類的地方,打牌、聽曲也不行。毒賭黃嚴打嚴抓!
酒水多是自家偷偷釀造的糧食酒,和國不缺糧食吃,老百姓會偷偷釀造米酒、玉米酒、紅薯酒、果子酒、藥酒。。。
自家釀造的酒不在市麵售賣,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酒這種東西,用途很多,不隻是能當酒水飲用。
林有才:“等房子建好,我們自己釀造一些嘛!家裏人喝、用啊,都行。”
林老頭:“行,大夥記得啊!逢年過節,家裏要有些酒才行。”
等祖宗們“吃了”晚食,大夥才端碗動筷子吃晚食。
吃完了晚食,林有福擔著籮筐,籮筐裏放了沒上供過的,新的一刀肉、糕點、糖果,香蠟紙錢,紙錢大包封。
夕陽西下,三百多人浩浩蕩蕩前往田地附近的小河邊上,大夥準備在河灘上燒紙錢祭奠祖先們。
天色黑下來,大夥有序地排開,各自占一小塊地。林老頭擺上供品,點燃蠟燭、香插進泥土裏。林有福4兄弟蹲下燒散的紙錢,這些是給陰差的引路錢。
一袋袋用粗白紙做的包封,裏麵包著黃色的紙錢,包封麵上寫著老家、新家的地址,祖先們的名字。等火燒大,把包封丟進去燒,邊燒還得邊喊!
林老頭:“林家的祖宗們啊~來領錢嘞!來這裏領錢嘞~不要走錯路!新家是興海城清溪鎮嘞~以後都來這裏領錢嘞~保佑林家的子子孫孫們,各個都平安無事!林家能在興海城安居樂業嘞~”
不管房屋建造的如何,上學、上工多麽的繁忙,一年一次的中元節,大夥早早就準備好了。
七月十五正巧是星期日,不用上學,大夥早早就起床,拿著香蠟紙錢和供品,從興海1號小區去清溪鎮自家院子裏。
從南林村逃難出來的十多戶人家,為了地皮和田地全部分家後,有了69戶人家。家家戶戶的地皮上,隻有剛砌起來不久的院牆,院子裏麵堆著一些建材。
人們在自家院子裏,臨時用木板搭了一個桌子,擺上幾盤糕點、果子。各家長輩們點蠟燭、燒香、燒紙,嘴裏碎碎念著列祖列宗保佑,為了活命,大夥不得不一路逃難。曆經險阻,終於來到南方,遇到了善待百姓的官府,免費給田地、給地皮,大夥有了新家。
現在房子還沒建起來,用不了多久就能建好的。這裏是和國的興海城清溪鎮,這裏是新家,不要走錯地方。列祖列宗們以後就來這裏領紙錢,吃供飯,保佑全家健康平安、人發家發,財運旺。
林紫蘇聽著林老頭在供桌那裏碎碎念,林家一大家子人大清早站在21號院子裏,祭拜林家的列祖列宗。
21號院子是林有福家,林有福他認為自己是長子,是老大,就讓林老頭和王老太跟著他住。雖然林老頭和王老太夫妻,單獨一個戶口,那是為了地皮和田地,誰會嫌這些不動產多啊!雖然不能買賣,產權屬於國家,但是隻要守法不犯事,就能一直使用啊!
林有福不同意倆老人單獨住,讓倆老人跟著他住,另外三兄弟都同意,每個月都會給倆老人送吃、送穿,給月錢。倆老人的花費,4兄弟平攤就是。
今天中元節祭奠祖輩,林老頭叫大家都來林有福家祭拜。
供桌是石家父子提供,倆父子是木匠,不管是在清水城還是來到興海城,不缺工作。木匠是興海城的急需匠人,倆父子直接進了建設部門。等父子倆有了初級畢業證,就能登記入編製,輕鬆擁有鐵飯碗。
供桌是父子倆下班後,用休息時間做的。父子倆都是熟手,做張桌子用不了好久,隻要木材充足。
大夥的早晨祭奠完事,準備煮早食吃。院子裏除了堆放到一邊的建材,就是一個供桌。
林有福爬上牛車,從車廂裏拿出兩口大鐵鍋,“接著!”
林有貴接過來一口鍋,林有祥接過來一口鍋,林有才打開兩個鋼筋三角架,倆人把鍋子放在三角架上。
中元節祭奠,晚上才是重頭戲。
今天早中晚三餐,都在林有福的院子裏吃。野外做飯,大夥早已習慣,熟悉地分工合作。
先把早飯吃了,再忙活房子的事情,晚上吃了晚食,天黑再祭奠。
林紫蘇坐在小木凳上,看著大人們忙活,人多用不上他們這些半大孩子。
林紫蘇刷地閉上眼睛:“大黑!你的尾巴甩我臉上了。。。”她伸手抓住毛茸茸的大尾巴,抓過大黑就是一頓擼。
早食煮的一鍋粥,配鹹菜吃。吃完早食,沈香蘭駕著騾車,王老太、陸氏、楊氏、馮氏5個人一起去城裏買菜。
木匠師傅到了16號院子,林有才最早申請的建房,一家四口又有政審分,所以他家都是最先建。
林老頭、林有才和3個哥哥去16號院子做事,順便還能學習皮毛。木屋建造全程看過,能學不少皮毛!
林紫蘇這些孩子們在21號院子裏,要看著院子裏的東西。林紫蘇和林顯文當小老師,教哥哥姐姐弟弟們學習。初級畢業證,必須盡快到手。
父母輩、爺奶輩的人學習,肯定非常困難。前麵幾十年壓根就沒接觸過書本、文字這些東西,突然要學習、考試,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的。
幾歲孩童和十多歲的少年們,對於學習知識的接受度就會高很多,年紀越小的越好教學。
林有才有時間會押著林家的孩子們學習,最起碼要把初級畢業證拿到手。在和國待滿一年後,沒有初級畢業證,連定居落戶都不行。
“哎喲,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認真點!”林紫蘇看著他們拿著棍子在沙地上鬼畫符,她看得腦門疼,轉身去看三個堂姐練字。
林顯文:“奶和嬸子們,應該快回來了吧。。。”
林顯山:“我最喜歡寫字了!文哥,你看我寫的對不對?”
。。。。。。
下午17點多,清溪鎮這邊隻有院牆,沒有房子的院子裏,炊煙嫋嫋,人聲鼎沸。
3百多人都來到自家院子“野炊”,大家臉上都是笑容,眼裏都是對未來的期待,心裏是對未知生死的親朋好友的想念。
晚餐做好,供奉祖宗們先“吃”。
林老頭:“可惜沒得酒,該倒上幾杯濁酒供奉祖宗們喝。”
和國沒有煙、酒售賣,更沒有青樓、賭坊之類的地方,打牌、聽曲也不行。毒賭黃嚴打嚴抓!
酒水多是自家偷偷釀造的糧食酒,和國不缺糧食吃,老百姓會偷偷釀造米酒、玉米酒、紅薯酒、果子酒、藥酒。。。
自家釀造的酒不在市麵售賣,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酒這種東西,用途很多,不隻是能當酒水飲用。
林有才:“等房子建好,我們自己釀造一些嘛!家裏人喝、用啊,都行。”
林老頭:“行,大夥記得啊!逢年過節,家裏要有些酒才行。”
等祖宗們“吃了”晚食,大夥才端碗動筷子吃晚食。
吃完了晚食,林有福擔著籮筐,籮筐裏放了沒上供過的,新的一刀肉、糕點、糖果,香蠟紙錢,紙錢大包封。
夕陽西下,三百多人浩浩蕩蕩前往田地附近的小河邊上,大夥準備在河灘上燒紙錢祭奠祖先們。
天色黑下來,大夥有序地排開,各自占一小塊地。林老頭擺上供品,點燃蠟燭、香插進泥土裏。林有福4兄弟蹲下燒散的紙錢,這些是給陰差的引路錢。
一袋袋用粗白紙做的包封,裏麵包著黃色的紙錢,包封麵上寫著老家、新家的地址,祖先們的名字。等火燒大,把包封丟進去燒,邊燒還得邊喊!
林老頭:“林家的祖宗們啊~來領錢嘞!來這裏領錢嘞~不要走錯路!新家是興海城清溪鎮嘞~以後都來這裏領錢嘞~保佑林家的子子孫孫們,各個都平安無事!林家能在興海城安居樂業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