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漆黑,宛如鐵疙瘩的魏武卒,毫無感情的朝著秦軍帥旗衝刺,在他們麵前,根本沒有什麽正麵一合之敵。


    隻有正麵對決才可以發現,如今這五千人的魏武卒有多麽可怕。


    就是諸葛一,此時也有些震撼,他不是沒見過虛金位階的軍隊,甚至金階部隊他也遇到過,但是今天,他真正感受到一位兵家統帥對於帶領他所合適的高階軍隊後的恐怖。


    注意,這裏說的是統帥,而並非武將、文將,將分文武固然不錯,可無論是文將也好武將也罷,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頂尖統帥最後都是殊途同歸。


    此時的魏武卒在攻伐之間,竟然不僅僅有軍煞加持,更有軍陣顯現。


    這是屬於頂尖統帥布局下的軍陣!


    這種軍陣不像諸葛亮那般精妙,卻是殺伐之陣,就如同諸葛亮以文將領軍,到極致同樣可以凝聚屬於他的軍煞之力。


    此時的吳起就是這種狀態,在兵之道境的加持下,在《吳起兵法》的加持下,魏武卒在戰場上就代表著不敗。


    與吳起比起來,此時諸葛一牽引的白起依舊停留在武將級,這不是白起不夠格,而是他諸葛一對於兵家的感悟不夠,這也是在孫聖在的時候,諸葛一不想和其起衝突的根本原因。


    止戈棋院,以兵止戈,沒有絕對的自信,何談止戈。


    戰場上,白起看著不斷潰敗的前鋒秦軍,不過幾輪交鋒,魏武卒已經攻到了白起的中軍前。


    戰車上,白起麵對如此險境,並沒有半點懼意,而是冷冷的看著前方,他的目光仿佛透過了整個戰場,看到了同樣正視戰場的吳起。


    “這一戰,我輸了,可是右翼我先吃下了!”


    白起的話說的很緩慢,卻讓所有觀眾對於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真正的狠人,雙方都是!


    麵對魏武卒不斷的推進,白起的中軍開始潰敗,這時戰力的絕對碾壓,可預想中的後逃卻沒有發生,“白”字帥旗依舊迎風而立,響徹戰場的則是突然變奏的秦軍戰鼓和號角之音。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突然間,以白起中軍為中心點,一陣又一陣的低沉的嘶吼聲開始傳出。


    聲音從一開始僅有一處,轉眼間就宛如燎原之火傳遍整個戰場。


    這突兀出現的軍陣之聲,猶如一劑強心劑,瞬間讓已經處於崩盤臨界的秦軍骨子裏的血性得到了爆發,半空之中一條黑龍攜帶著大秦之勢也在此時龍吟咆哮。


    這就是秦軍的底牌,他們和吳起麾下最大的不同就是,一方有一朝大勢作為底蘊,另一方雖有地盤,但當兵之大勢潰散後,宛如無根之萍。


    白、吳兩人對此心知肚明,這也是兩位選擇這種決戰方式的原因,吳起追求的是速戰速勝,故他要直插秦軍大旗所在;而白起求的則不是勝負,他要的是殲滅。


    或者說,對於白起而言,這一場對決中,隻要他殲滅的敵軍足夠多,那他就是贏的。


    雙方的無論是準備還是臨陣指揮都沒有給予對方露出太多破綻,有的隻是最血腥的直接碰撞,半日之間,秦軍中軍徹底潰散,以剩下的三千多魏武卒為箭頭,吳起大軍開啟了無情的追殺。


    但與之同時,白起最早布置下的七萬秦軍,通過中軍的拖延,匯聚於右翼,也就是吳起軍的左翼,七萬人對三萬左翼吳起軍開啟了圍剿。


    兩軍交戰總攻不滿三日,秦軍傷亡過半,中軍被破,統帥白起死戰得脫,傷痕累累,以半個郡的代價收攏參軍回到黑一州。


    另外一邊,吳起雖然從戰術上是勝利者,可戰略上他最終還是沒有免去自己左翼三萬大軍被全殲,總計損失也接近四萬的代價。


    這一場的勝負,非常難說,可隻有諸葛一清楚的知道,這一場,秦軍所得絕對大於對方。


    他比所有人都更快的明白,這一場殲滅對於白起的提升有多大。


    正常觀眾隻有當白起正式由此戰晉升金階時,才意識到剛剛那一場戰鬥的結果並沒有那麽簡單。


    而諸葛一已經從那一直紅色未變的軍煞中感受到了巨大的提升,那是白起的道。


    甚至,諸葛一明白,隻需要他願意,這道甚至可以提升為英雄領域。


    當然這一點,諸葛一不會去做。


    與雙起之爭不同,南麵戰場可謂是一邊倒,孫臏幾乎沒有怎麽出手,憑借這一冊《孫子兵法》就已經壓著天竺棋社兩倍軍團抬不起頭。


    可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已經發現了不對勁,天竺王庭的王宮中,除了新登基的國王,金階英雄棋靈【阿育王】外,還出現了一個不知道多久沒有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人。


    悉達多!


    說著是現在的【佛祖釋迦摩尼】!


    伴隨著阿育王單膝跪地,接受釋迦摩尼的加冕,驟然之間,整個天地響徹了一聲無法被識別,但可以清晰感受到的佛號!


    不同於佛院經常說的阿彌陀佛,這一聲佛號就仿佛本身就是大道一般,頃刻間爆發出耀目的金光,並快速融入阿育王背後的天竺王朝之勢中。


    這一情況出現後,最先受到震動的不是他人,卻是佛院弟子釋眾生!


    於白二州中深深的再看一眼天弈世界,默念一聲佛號後,釋眾生,不再掙紮,放任自己最後的信徒重新信仰原先他落下的佛祖。


    對於這些僧侶來說,他們苦苦追求的佛國,於絕望中出現,無數僧侶宛如朝聖一般走入沙漠之中,朝著天竺王庭才處跪拜而行。


    這一幕的出現,也意味著釋眾生的徹底淘汰,當然,他的淘汰和墨子晟有些不同,墨子晟是完全被迫的,嚴格來說,釋眾生是主動放棄的。


    釋迦摩尼此時還沒有誕生佛之大勢,若是釋眾生不想放手,這些僧侶將會成為釋迦摩尼成就大勢的最後阻礙,可他在一聲佛號後,灑脫的放棄了。


    這其中不管如何,他很清楚,弄出這一幕的絕對是他的隊友,天竺王庭夏爾瑪,更重要的是,他的道要求他尊重佛者自己的選擇,哪怕這種選擇是放棄他。


    隨著釋眾生的出局,天弈世界南方兩股大勢驟然出現,初期強勢無果後一直陷入無限挨打的夏爾瑪,終於走出了她最關鍵的一步!


    -------------------------------------


    《天弈百科》高階術語篇:“統帥”,將分文武,文武合一則為真正的統帥,文武將位殊途同歸,文將以軍陣破敵,化軍陣逆聚軍煞;武將憑軍煞克敵,練精兵終成軍陣。配稱統帥者未必是超一流的武將,但必須軍煞軍陣合而為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塵並收藏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