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四年夏,朝爭同樣進行了四年多的兩大超級帝國相互發起了決定性的戰役。


    經過四年的積累,大明的氣運朝堂之上,有臣策十五,兵力百道,這百道兵力就是這幾年大明兵爭上的收獲,在數次對元戰爭中,大明勝多輸少,強明暴元已經不再是棋手們的稱呼,天下百姓都已經有了這個概念。


    什麽蒙古鐵騎天下無敵,那似乎已經是過去式,現在天下百姓口中的最強大的騎兵隻有大明鐵騎,最強大的軍隊則是戚家軍!


    曾經傲視天下的怯薛軍雖然依舊多次被提到,隻不過失敗與覆滅隻會讓曾經的輝煌變成無盡的遺憾。


    這一次,大明皇帝朱元璋禦駕親征,以太子朱標為監國,盡起明軍合計三十二萬主戰兵力,分三路,水陸並進,揮師北伐。


    朱元璋親自統領中軍十八萬人,由金階英雄棋靈【少保戚繼光】為佐將,從應天出發強渡長河,東西兩路則是浩蕩騎兵,分別由將位所有者常遇春、徐達分兵統領。


    另外一邊,忽必烈也是傾國而來,四年朝爭,大元氣運朝堂收獲臣策三十一,遠超於大明,這是當時強大的疆域所展現的實力,隻不過總計收獲兵力四十五道,僅僅可以加持不到五千人,在怯薛軍覆滅後,忽必烈很清楚在尖端兵力上,大元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


    可惜,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後退的意思,盡情啟用四等民製度下的當地武裝勢力,大肆分封世侯,就是之前一條臣策的效果,這也是這一次南下,即便是拔都領頭的蒙古貴族撤走了絕大部分草原力量後,他忽必烈依舊是中國之主,依舊能調集七十多萬大軍的原因。


    這一次南下,烏尼和忽必烈都是抱著必勝或者直接覆滅的決心,兩人無論是棋魂力道境還是兵力準備都沒有再做半點留守。


    要是烏尼用的是項羽,這時候天空中估計已經要標出破釜沉舟的金字了。


    五萬僅剩的蒙古騎兵作為側翼騷擾,忽必烈則是在新組建的五千怯薛軍的護衛下,統帥中軍三十萬直逼南方大明都城應天。


    在這一次南北對決中,雙方帝國有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在於,北元的都城大都距離南北戰場十分遙遠,而南明的都城不客氣的說,幾乎就依靠在邊境線上。


    之前小規模決戰元軍不敢襲擊應天也是因為應天府是明軍精銳所在,重兵雲集,要是沒有必勝的把握,過去了那就別想回來的。


    可這次,忽必烈則不同他一定要贏,一戰定乾坤!


    應天往北的長河兩側,北方大元的旌旗招展,南方則是整齊的日月大明旗幟,但相對於北方旗幟各異,即便是忽必烈中軍附近依舊可以看到各類將旗不同,南方的明軍那是全然一體。


    在雙方陣營的上方,一條墨玉色的神龍已經和他的老對手,當年的那條小赤龍纏鬥起來。


    隻不過當年嗷嗷亂叫的小龍,經過四年的孕育,早就今非昔比,龐大的身軀,絲毫不亞於對麵的墨玉神龍,雙龍龍吟不斷,每一聲都蕩起一方大勢之力。


    如果說到這裏為止,一切都還顯得有些勢均力敵,可當烏尼將棋手最重要的戰鬥力,他的征服道境全數展開時,立馬就發覺了不對勁,超級不對勁。


    由於朝爭的進行,他收獲的棋魂力那是遠超所有棋手,也許隻有那諸葛一可以與他比擬,所以當他放出自身征服道境,形成鋪天蓋地的蒙古騎兵虛影之後,等待的就是同為朝爭棋手諸葛一的出招。


    其實他也是知道諸葛一道境大致形態的,那興複道境雖然他們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玄妙,可大致的竹簡形態青史特性還是廣為人知的,可現在他看到了什麽?


    一股血色殺意,一群帶著白衣白甲的士卒像是從地獄中歸來的噩夢,哪怕道境程度遠遠不及他的征服道境,卻義無反顧的朝著他衝殺而來。


    那血色的殺意,分明是某種兵脈殺之道境,可卻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明朝的陣營之內,並且就這麽一下,雙方道境陷入了道境交融。


    烏尼都驚呆,什麽人啊!


    上來就把自己的道境圈進去了,那可是道境交融啊,你不知道會有損道境呢麽?


    突然發生的這一幕,就是一些觀看的棋手也是一愣一愣的,他們都清楚道境交融是什麽情況,更清楚這是會引發道傷的存在,雖然上帝視角的他們知道諸葛一這方不僅僅隻有他一個棋手,但這上來就自爆的棋路是哪個棋路?


    隻有道然棋院這邊的四人見怪不怪,李無為撇了撇嘴:


    “最後一局了,仇殺道境造成的道境損傷可以以仇人鮮血恢複,看樣子白師兄對於諸葛師弟還是很信任的嘛。”


    “他不是信任諸葛師弟,是相信他們四個人肯定能打贏一個人。”


    麵對李無為的話,一旁的楊無虧擺了擺手,極其客觀中立的把一個比較不厚道的事實血淋漓的說了出來。


    一方在打個人賽,頂多打了一會雙人賽,然後中途還分崩離析了,另外一方一直在打團隊賽,從兩個打到三個,最後打到了四個。


    之前大家不比道境,不作絕殺時還不是那麽明顯,可紙包不住火啊,這不道然群毆小組的事情終究還是暴露了。


    就在烏尼還在考慮如何解決道境交融帶來的後遺症之時,一股堂皇的道境之力瞬間從遠處蔓延開來,那是一道詔令模樣的道境幻化,詔令之上用金色的文字鐫刻了誓師北伐的檄文,一文既出,包括原先的陷入道境交融的那股仇殺的道境幻化都仿佛有了歸宿一般,全部聽命形式,猶如一體。


    王道道境,統禦天下!


    這還沒完,緊接著,應天府上方,再次出現了一位虛幻女子的身影,那女子一開始是極其模糊的,然後慢慢變得清晰可見,最終麵容數變,化為了一位身披鳳袍的威嚴女子。


    新的道境幻化出現之後,整個大明朝廷的後勤工作全部變得順暢了,甚至大量女子竟然有了更多的力量去參與後勤支援,更離譜是原先單挑的兩條大勢之龍,突然也變成了群毆,一龍對上一龍一鳳!


    後之道境,安撫黎民。


    -------------------------------------


    《天弈百科》閑野雜談篇:“血債血償”,道境損失乃是道境之失,也是棋手對於道境的掌控失衡,若是堅定仇敵,隻需血債血償,即可彌補道境迷失。——節選自白敗《不敗之敗》


    ps:嗷嗷,今天玄塵發奮五更結束本局,兄弟們支持一波啊!最近成績太慘了,最關鍵玄塵還多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塵並收藏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