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壯年戰場的那一場火雨,到如今在自己近乎失敗之時的關鍵幫助。


    這位坐在輪椅之上的諸葛亮仿佛每一次都在幫他,甚至哪怕是諸葛一和興複諸葛亮都沒有在其身上感受到半分敵意。


    這才是他們沒有防備此人的關鍵,興複道境的感知何其強大,是敵是友很容易分辨。


    哪怕是蜀帝諸葛亮,在興複道境的感知中並沒有任何殺意或者說傳統意義上的敵意,但也輕易地分辨出這就是威脅。


    可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這輪椅諸葛亮出現的當口,諸葛一隻感到了善意。


    當時他已經有過揣測,此人究竟是誰,可天幕中的曆史已經完全混亂,一切猜測也隻是猜測、


    直到剛剛那最後一聲虛弱的質問。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在這句話出現之前,諸葛一聽到那嬴玖最後的聲音,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可惜太短了,給他反映的時間太短了。


    最終的暮年戰場,同樣可以叫作天命戰場。


    隻有突破天命,擁有天命之力的曆史片段才能來到這天命戰場。


    不同於青年戰場的果決,不同於壯年戰場的絢麗,到了這暮年天命之所,就是一賭天命,無論是興複、劍履、史官、蜀帝何人,讓他們去對上壯年戰場的所有人都是輕鬆碾壓。


    因為擁有天命之力的他們,就是完美無瑕的,隻要天命之力存在,在勘定之中,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幻化出任何他們認為對的事物。


    劍履、蜀帝可以談笑間召喚出百萬雄兵,史官也同樣可以用青史為憑,召喚上古種種神異。


    當然興複諸葛也是一樣,他上一刻還在還於舊都,下一刻就可以安居隆中。


    所以無論是哪一位的失敗,都是和本身是否強大沒有任何關係的,有關的隻有天命之力,一旦天命否決,直接消散,縱是你原地成聖也不行。


    唯一出現例外的就是嬴玖,他的出現算是小小的突破了天命之力的絕對影響力,以自身超出大道的境界擋住了天命一擊。


    但也就一擊而已,當輪椅諸葛亮附和出手,再加上蜀帝的自我否定,嬴玖也隻能來得及留下那最後一句話。


    而在那“悠悠蒼天”的感歎中,諸葛一沒有察覺到任何天命之力,卻在第一時間收回了包括興複諸葛亮在內的在場所有關於諸葛亮的天命之力。


    有完整的興複諸葛亮,也有已經殘缺的其餘幾位。


    而那蒼天並非他人,而是作為執棋者的諸葛一!


    那輪椅諸葛亮在徹底失去生機之前,質問的正是諸葛一。


    諸葛一並不清楚在真實的曆史中諸葛孔明是否猶如演義中所表述一般道出這句話。


    可現在這道質問,已經徹底讓他喪失了對於整個暮年戰場的掌控,也無法阻止興複諸葛亮最根本的天命之力的喪失。


    不是興複漢室,同樣不是還於舊都,而是天借其壽!


    但此時,因為那輪椅諸葛亮以自身為武器斬向自身,然後以絕天命。


    這一劍,輪椅諸葛身死道消,同樣這一劍,讓整個暮年戰場無一勝者。


    這就是天數。


    此時整個暮年戰場仿佛化作了時間的記錄一般化作了一位諸葛亮的一生,從初出茅廬,到臨危受命,再到鞠躬盡瘁。


    這一生是如此的波瀾壯闊,又是如此的遺憾千古。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一句句諸葛一非常熟悉的詩詞開始出現在暮年戰場,追悼命詩!


    每一句竟然都蘊含著天命之力是追悼命詩。


    每一首追悼命詩出現後,在暮年戰場中就有一位輪椅諸葛出現,依舊是那樣滄桑,依舊是那樣淡然。


    每一位隨著追悼命詩出現的輪椅諸葛,都並不強大,甚至自身依舊沒有掌控天命之力,可當漫天青色光芒流轉,悠悠青史之下,蜀帝何在?劍履何在?那興複又何在?


    存在的隻剩下一人而已!


    當那輪椅諸葛徹底泯滅後,他竟然通過這種方式,重新出現在這方世界。


    身雖隕,名永存!


    終於最後一道文字出現:


    【正統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


    同樣是追悼命詩,但就是這一句詩,仿佛完成了暮年戰場的閉環。


    無論是之前種種逆轉天命的存在,在此時都已經不再重要。


    因為,悠悠青史,記住的就是這至死不渝的諸葛孔明,他是個失敗者,同樣也是個成功者。


    他的成敗根本無法用最後的結局的述說,那悠悠青史自有千古傳頌。


    “那是否就是聖之力呢?”


    諸葛一看著暮年戰場中,興複諸葛亮所留的痕跡被一點一點地抹去,他突然想到了一個詞。


    青史為憑,千秋不易,可稱之為聖否?


    念及此,諸葛一也不管自己暮年戰場到底能否勝利,也不管這勘定是否成功。


    完全放棄青年、壯年處所遺留的力量,將自身的道境之力徹底展開。


    那是一卷同樣青色的竹簡,上書【興複】!


    與那蒼茫青史長河相比,興複竹簡顯得是那麽渺小,可縱然麵對汪洋,這青色竹簡也如同逆浪孤舟,絕不回頭。


    轟!


    當諸葛一抽走前兩處戰場的力量,原先已經被勘定的曆史瞬間瓦解,全部在頃刻之間變成了如同暮年戰場處一般的青色海洋。


    那炫目的青色光幕中,是無數個諸葛亮的身影,那每一個諸葛亮的背後則是無數執棋者乃至於曆史上的追思之人。


    而在此刻於勘定曆史之際全部顯現!


    很明顯,這力量,憑諸葛一根本無法抵抗。


    這也是嬴玖在看到諸葛一之後,沒有半分放水助晚輩成道的原因。


    在他看來,這根本不可能。


    每一位擁有聖之力的英雄棋靈對應的聖之力變化莫測,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浩瀚。


    想要真正勘定曆史,所麵對的最大的對手永遠都是曆史本身。


    更何況,是這諸葛孔明,因為他的存在已是完美,甚至他的失敗本就是完美的一部分。


    -------------------------------------


    《天弈百科》典藏術語篇:“聖之力”,至尊為之聖,棋盤之內至尊為之聖,棋手至尊為之棋聖,本源至尊為之聖之力。


    ps:那個本書似乎又被盯上動態審核了,最近錯別字因為審核原因無法修改了,大家可以先留言,等如果書沒事玄塵會改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塵並收藏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