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山河要說的事情就是種植黃桃的事情。


    黃桃是絕對不能夠種植的。


    江城縣作為內陸城市,無論是農業的發達程度,還是食品加工廠的先進程度,還有市場占有率,比起沿海城市,不是差了一點半點。


    這個時候江城縣頭腦發熱,讓農戶們在林地裏或者是農田裏種植黃桃,每畝地還給補貼。


    這個前景看著是非常的美妙,但是等黃桃成熟之後,江城食品廠收過去,做成黃桃罐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銷路。


    第1年第2年可能還會有江城縣以及省城給予資金補貼支撐。


    往後麵,沒有任何銷路的黃桃罐頭,必定會被市場所拋棄。


    江城縣也不是什麽富有的縣城而是內陸城,甚至是落後的內陸城市。


    給農民的補貼也在會一兩年之後終止。


    那個時候,農村裏麵,因為家家戶戶都在種黃桃,所以黃桃之間相互打架,價格低的可憐,不說食品廠又不收。


    農民們辛苦了一年也隻有血本無歸。


    水果可是不能夠長時間存放的。


    而種出來的那些黃桃食品廠不收,當做是普通的農副產品到菜市場去賣,銷量也不會高多少。


    所有的虧損都會由農民獨自承擔。


    那個時候的農民想把黃桃樹給砍了,重新複耕為水稻或者是菜籽,又要花費一番功夫。


    而且在農村裏麵的都知道,種植果樹是非常吸收土地養分。


    80年代的化肥又非常的少,而且很昂貴。


    種植果樹的土地,沒有個三五年,很難恢複當初的肥沃。


    即便是第2年繼續種植水稻,產量也非常的欠佳。


    現在江城縣在全麵的推廣種植黃桃,很明顯是何江華何鄉長沒有頂住上麵的壓力。


    不過這也是在意料之中。


    一個小小的鄉長,怎麽可能改變整個縣城甚至整個省的決策部署。


    陸山河把相關的道理告訴了父母。


    陸林山和何慧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


    如果陸山河沒有告訴原理,直接說不能夠種黃桃,陸林山還可能會還覺得兒子沒事兒找事。


    但陸山河把原理說的這麽清楚,陸林山還是比較理智。


    何慧心裏麵隻有一些心欠欠的,“我也聽說現在有很多生產隊在種植經濟作物,能夠補貼一下家用。”


    “咱們還是應該種植一些什麽吧,又要建房,你還要結婚,這些都要花錢。”


    “緊緊依靠咱們家那幾畝水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把錢給湊夠。”


    何慧的內心其實非常不是滋味,要不是兒子在外麵賺了一些錢拿回來,家裏麵建房的確還很困難。


    何慧看著陸山河。


    陸山河身姿挺拔,模樣帥氣。


    在這一刻,何慧忽然覺得兒子長大了。


    針對家裏麵應該怎麽樣增加收入的問題,陸山河也是想過的。


    這個時代。


    缺什麽做什麽是最賺錢的。


    80年代的人,最缺的還是物質,是吃的東西。


    陸山河之所以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他在國營飯店做了一道黃鱔燒鱔魚,很快就成為了國營飯店的經典名菜。


    所以陸山河準備在農村農副產品以及食品之間作出平衡。


    在積累足夠的原始資金之前,不能夠好高騖遠,隻能夠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而且江城縣是內陸城市,沒有任何的貿易基礎。


    要想象在深市或者是羊城那樣,做製造業,做對外貿易,陸山河現在沒有錢,沒有那個資本,最重要的是沒有這個條件。


    先累積資本,再做大做強。


    步子邁的太大了,會扯著蛋。


    陸山河甚至這個道理。


    “養殖龍蝦。”


    “龍蝦?”一聽這句話陸美琴,也覺得不太對勁。


    “龍蝦?這種惡心玩意兒在田裏麵到處都是,拿來幹什麽?”何慧和陸林山一時半會也搞不懂。


    因為龍蝦喜歡比較肮髒但是撫養度比較高的水域。


    一些死水的稻田或者是水流比較緩的水溝,裏麵就比較多。


    1929年日本引進小龍蝦到中國,是為了把小龍蝦當做飼料。


    哪知道這家夥的繁殖能力實在是太強了,60年代初期,中國的南方,西南方和中部地區,大部分的農村和水域裏麵都有了。


    但這東西殼多肉少,土腥味比黃鱔還要重,也是被農村人嫌棄的對象。


    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實在是沒有吃的,有一些農村捕撈小龍蝦來吃。


    腥味太重,長期吃不少農村的人,一聞到龍蝦的味道就想吐。


    後來生活條件慢慢的改善,龍蝦更是無人問津。


    農村裏的小孩子在河裏麵撈魚,撈到了龍蝦都會直接扔掉,嫌棄的不得了。


    龍蝦之所以遭到嫌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生活物質匱乏,大家從來都沒有想過,這東西用重油重鹽,重辣等香料調製出來是人間的美味,


    在85年之後,特別是在90年代初,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之後,龍蝦一瞬間就成為了夜市最火爆的暢銷品。


    還成為了江州市的一道名片。


    後世的人一想到江州市的宵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龍蝦。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畢竟會賺到大錢。


    陸山河就要做第一個吃螃蟹,不對是吃龍蝦的人。


    黃鱔相當有局限性,銷售地點隻能夠是飯館以及普通人家的餐桌。


    但是普通的人家有幾個時候會做黃鱔吃?


    所以銷售黃鱔是有上限。


    黃鱔能夠讓陸家吃得上飯,讓陸美棋有錢讀書,家裏麵有錢修房子,但絕對不能夠讓陸山河過上自己想要的好生活。


    龍蝦則可以幫助陸山河真正意義上的積累第一桶金。


    為今後投資實體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基礎。


    龍蝦和黃鱔一樣,生產隊這麽大一點的地方,多捕撈幾次就沒有了。


    所以要想循環持續的掙錢,是需要想辦法養殖的。


    又好巧不巧,陸山河在重生以前愛好不多,就喜歡刷農村地區的抖音。


    一來二去,居然把很多農村地區養殖家禽水產的技術學了個七七八八。


    陸山河對何慧說道:“咱們就搞養殖業,龍蝦可以在水田裏麵捕撈,家裏麵可以養一些兔子雞鴨等。”


    “新宅基地附近不是有很多荒地嗎?這些地方可以利用起來!”


    陸山河一點都沒有開玩笑對何慧說道:“媽,你信不信,用不到一年的時間,等咱們家的新房建起來之後,我們不僅有電視看,還有洗衣機,大冰箱!”


    一聽陸山河畫的大餅,何慧笑的合不攏嘴,“哎喲,要真的是這樣,咱們家的門檻都要被媒婆給踏平。”


    現在陸山河是家裏麵的主心骨,何慧願意聽兒子的。


    飯後陸山河給陸美琴分享了今天買的東西,也是讓陸美琴安安心心的在家裏麵住下去。


    第二天,陸林山就到鎮上去找建房子的材料,何慧也去鎮上購買一些雞仔兔子以及鴨苗等等。


    陸美琴繼續在縣城裏麵賣黃鱔。


    何大勇和何大誌則聽了公社的話,在何有才那裏買了大量的黃桃苗。


    何家今年的農田沒有插秧,夏天也本來不是種樹苗的時候,但是兩兄弟急不可耐,就是害怕秋天沒有收成。


    一大早,陸山河則拿著東西去找沈薇,明天是縣城高考預考的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85頓頓有肉,前妻一家饞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糖鍋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糖鍋盔並收藏開局85頓頓有肉,前妻一家饞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