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誰能想到?我以為秦大師和我一樣,都隻是吹吹牛!誰想到秦大師真那麽厲害!”
雲中劍嘀咕道。
兩人竊竊私語。
何音遷在經受過最初的震撼後,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向著秦君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道:“多謝秦大師指點!”
“一點經驗之談,算不得指點。”
秦君臨淡淡道。
何音遷猶豫了下,又道:“秦大師,依你所言,天下靈材無數!我若是不依靠前人經驗,遇到不熟悉的靈材時,又該怎麽去處理呢?”
“答案便在靈材本身。”
秦君臨隨口回應。
“靈材本身?”
何音遷眼中閃過一絲茫然,沒有聽明白。
“我為你演示一番,你就明白了。”
秦君臨踏步上前,竟是又取出一塊三香礦。
“嘶,秦大師不僅僅隻有理論功夫,還真的能煉器不成?”雲中劍輕吸口氣。
若是秦君臨隻對煉器知識知曉較多,雲中劍還可以接受!
可倘若秦君臨真的精通煉器,那雲中劍就完全無法理解了!
煉器知識,還可以通過閑暇時間去掌握。
可學習煉器可是真需要天賦,需要花大功夫的!
不論是對靈材的理解,諸多煉器手法的掌握,亦或是煉器火候的掌控能耐,哪一項不需要山裏海裏的時間去堆砌出來?
哪怕是入道者壽元遠比常人更長,可煉丹、煉器之道又何嚐不是博大精深?
尋常入道者,能在兼顧修行的同時,在其中一門技藝上登堂入室,就已值得稱讚!
秦君臨的煉丹造詣已是當世頂尖,其本身亦是圓滿巨擘境的入道者!他哪來那麽多時間,去學習煉器?
秦君臨卻是沒在意何靜與雲中劍的驚歎,取出三香礦後,向何音遷問道:“便如這三香礦,你以它為煉器主材時,為何要將其磨碎?這一步的用意是什麽?”
何音遷聞言一怔,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因為,這三香礦的正常用法,不就是將其磨碎,分離出三種不同粉末,再用製香嗎?這是通用的處理辦法……”
“研磨分離,是製香用的手法!生搬硬套到煉器上,你覺得對還是不對?”
秦君臨反問道。
何音遷經由秦君臨提點,才知曉自己以往對煉器的了解,到底有多少錯漏。
“晚輩知錯了!晚輩煉製的三色珠,之所以稍一催動,法器便自行崩潰,應當便是在這一步上出錯了!”
何音遷再無不服,老老實實認錯。
秦君臨點燃爐火,隨手將手中的三香礦投入其中。
“前輩,這靈材不需要提前處理嗎?”何音遷見狀心中一驚,下意識問道。
秦君臨卻沒有立即回答,反而道:“我剛才說過,如何處理靈材,答案便在靈材本身!你好好看著!”
秦君臨手中微動,爐火中金光閃動。
三香礦於爐火中翻騰轉動,恍惚間似化為液體,可何音遷定睛一看,卻發現三香礦根本沒有半點改變。
一時間,何音遷看得入迷,幾乎忘卻了周遭環境,全身心投入在秦君臨展示的煉器手法中。
何靜與雲中劍二人也看呆了。
哪怕他們對煉器皆是一知半解的門外漢,也能看出秦君臨煉器手段之高妙,根本不遜於他們往昔所見過的煉器大師!
事實上,秦君臨在法寶黑袍與青鱗棍中學習了清風宗的煉器傳承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在煉器之道上的前進。
秦君臨依靠《九天凝火》,在掌控煉器火候這一步驟上,天下少有人能比!
再加上,他以往雖無上乘煉器傳承,但依靠自身天資,已然在煉器之道上有著極佳的基礎!
在得到清風宗煉器傳承之後,更是如魚得水,煉器之道突飛猛進,遠超常人的想象!
直至如今,若是按照實打實的煉器技藝算,秦君臨的煉器技藝已然超過了一般的煉器大師!
像清風宗的長風道人,依靠材料特殊才僥幸煉成法寶的煉器大師,其技藝甚至比起秦君臨,還要差上一兩個層次!
秦君臨如今距離獲得煉器大師這一個稱號,也就隻差一個煉成法寶的機緣了!
過得半天,爐火熄滅。
秦君臨屈指在爐子上一彈,便有一塊色呈三彩的頑石,從爐子中飛出。
“極品法器……不對,還不止!”
雲中劍感應到那三彩石內蘊含的充沛靈機,頓時驚呼出聲:“這是寶器!”
何靜也被震在了原地!
一般而言,能煉製出寶器的煉器師,其煉器技藝已然邁入煉器大師的門檻!
因為寶器,其本質就是法寶的殘缺品!隻是不曾獲得最後一層蛻變,才無法真正的由器化寶!
許多煉器師,在積攢夠足夠材料的之後,對法寶發起衝擊,往往因為各種原因,欠缺這最後一步,煉製法寶失敗,最終隻能得到一件寶器!
後續日子,那些煉器師因為無法再積攢出足以煉製法寶的材料,最終無法獲得煉器大師的稱號,自此鬱鬱而終!
可論及實際煉器技藝,這些煉器師,其實已經踏入了煉器大師的門檻!
此刻,秦君臨居然當場煉製出一件寶器,這豈不是意味著,秦君臨的煉器水準,亦是摸到了煉器大師的門檻?
“能煉製出寶器,即便秦大師並非真的煉器大師,恐怕也相差不遠了啊!”
雲中劍喃喃自語。
何靜亦是忍不住道:“秦大師不僅在煉丹上擁有天下絕頂的造詣,在煉器之道上,亦能堪比煉器大師?”
哪怕雲中劍與何靜,皆是圓滿巨擘境強者,見多識廣,此刻也不由被秦君臨的能耐給驚呆了!
何音遷望著懸浮在半空的三彩石,卻是有些別樣的想法。
“秦大師,隻用了一塊三香礦,便煉製出一件寶器!如此能耐,可與那些辛苦積攢寶材,最終卻煉寶失敗,隻得到一件寶器的煉器師完全不同!”
何音遷本就是煉器師,看過秦君臨煉器全程之後,她對秦君臨的煉器造詣卻是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
“秦大師的煉器造詣,恐怕連一般的煉器大師也要差上一籌啊!”
雲中劍嘀咕道。
兩人竊竊私語。
何音遷在經受過最初的震撼後,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向著秦君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道:“多謝秦大師指點!”
“一點經驗之談,算不得指點。”
秦君臨淡淡道。
何音遷猶豫了下,又道:“秦大師,依你所言,天下靈材無數!我若是不依靠前人經驗,遇到不熟悉的靈材時,又該怎麽去處理呢?”
“答案便在靈材本身。”
秦君臨隨口回應。
“靈材本身?”
何音遷眼中閃過一絲茫然,沒有聽明白。
“我為你演示一番,你就明白了。”
秦君臨踏步上前,竟是又取出一塊三香礦。
“嘶,秦大師不僅僅隻有理論功夫,還真的能煉器不成?”雲中劍輕吸口氣。
若是秦君臨隻對煉器知識知曉較多,雲中劍還可以接受!
可倘若秦君臨真的精通煉器,那雲中劍就完全無法理解了!
煉器知識,還可以通過閑暇時間去掌握。
可學習煉器可是真需要天賦,需要花大功夫的!
不論是對靈材的理解,諸多煉器手法的掌握,亦或是煉器火候的掌控能耐,哪一項不需要山裏海裏的時間去堆砌出來?
哪怕是入道者壽元遠比常人更長,可煉丹、煉器之道又何嚐不是博大精深?
尋常入道者,能在兼顧修行的同時,在其中一門技藝上登堂入室,就已值得稱讚!
秦君臨的煉丹造詣已是當世頂尖,其本身亦是圓滿巨擘境的入道者!他哪來那麽多時間,去學習煉器?
秦君臨卻是沒在意何靜與雲中劍的驚歎,取出三香礦後,向何音遷問道:“便如這三香礦,你以它為煉器主材時,為何要將其磨碎?這一步的用意是什麽?”
何音遷聞言一怔,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因為,這三香礦的正常用法,不就是將其磨碎,分離出三種不同粉末,再用製香嗎?這是通用的處理辦法……”
“研磨分離,是製香用的手法!生搬硬套到煉器上,你覺得對還是不對?”
秦君臨反問道。
何音遷經由秦君臨提點,才知曉自己以往對煉器的了解,到底有多少錯漏。
“晚輩知錯了!晚輩煉製的三色珠,之所以稍一催動,法器便自行崩潰,應當便是在這一步上出錯了!”
何音遷再無不服,老老實實認錯。
秦君臨點燃爐火,隨手將手中的三香礦投入其中。
“前輩,這靈材不需要提前處理嗎?”何音遷見狀心中一驚,下意識問道。
秦君臨卻沒有立即回答,反而道:“我剛才說過,如何處理靈材,答案便在靈材本身!你好好看著!”
秦君臨手中微動,爐火中金光閃動。
三香礦於爐火中翻騰轉動,恍惚間似化為液體,可何音遷定睛一看,卻發現三香礦根本沒有半點改變。
一時間,何音遷看得入迷,幾乎忘卻了周遭環境,全身心投入在秦君臨展示的煉器手法中。
何靜與雲中劍二人也看呆了。
哪怕他們對煉器皆是一知半解的門外漢,也能看出秦君臨煉器手段之高妙,根本不遜於他們往昔所見過的煉器大師!
事實上,秦君臨在法寶黑袍與青鱗棍中學習了清風宗的煉器傳承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在煉器之道上的前進。
秦君臨依靠《九天凝火》,在掌控煉器火候這一步驟上,天下少有人能比!
再加上,他以往雖無上乘煉器傳承,但依靠自身天資,已然在煉器之道上有著極佳的基礎!
在得到清風宗煉器傳承之後,更是如魚得水,煉器之道突飛猛進,遠超常人的想象!
直至如今,若是按照實打實的煉器技藝算,秦君臨的煉器技藝已然超過了一般的煉器大師!
像清風宗的長風道人,依靠材料特殊才僥幸煉成法寶的煉器大師,其技藝甚至比起秦君臨,還要差上一兩個層次!
秦君臨如今距離獲得煉器大師這一個稱號,也就隻差一個煉成法寶的機緣了!
過得半天,爐火熄滅。
秦君臨屈指在爐子上一彈,便有一塊色呈三彩的頑石,從爐子中飛出。
“極品法器……不對,還不止!”
雲中劍感應到那三彩石內蘊含的充沛靈機,頓時驚呼出聲:“這是寶器!”
何靜也被震在了原地!
一般而言,能煉製出寶器的煉器師,其煉器技藝已然邁入煉器大師的門檻!
因為寶器,其本質就是法寶的殘缺品!隻是不曾獲得最後一層蛻變,才無法真正的由器化寶!
許多煉器師,在積攢夠足夠材料的之後,對法寶發起衝擊,往往因為各種原因,欠缺這最後一步,煉製法寶失敗,最終隻能得到一件寶器!
後續日子,那些煉器師因為無法再積攢出足以煉製法寶的材料,最終無法獲得煉器大師的稱號,自此鬱鬱而終!
可論及實際煉器技藝,這些煉器師,其實已經踏入了煉器大師的門檻!
此刻,秦君臨居然當場煉製出一件寶器,這豈不是意味著,秦君臨的煉器水準,亦是摸到了煉器大師的門檻?
“能煉製出寶器,即便秦大師並非真的煉器大師,恐怕也相差不遠了啊!”
雲中劍喃喃自語。
何靜亦是忍不住道:“秦大師不僅在煉丹上擁有天下絕頂的造詣,在煉器之道上,亦能堪比煉器大師?”
哪怕雲中劍與何靜,皆是圓滿巨擘境強者,見多識廣,此刻也不由被秦君臨的能耐給驚呆了!
何音遷望著懸浮在半空的三彩石,卻是有些別樣的想法。
“秦大師,隻用了一塊三香礦,便煉製出一件寶器!如此能耐,可與那些辛苦積攢寶材,最終卻煉寶失敗,隻得到一件寶器的煉器師完全不同!”
何音遷本就是煉器師,看過秦君臨煉器全程之後,她對秦君臨的煉器造詣卻是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
“秦大師的煉器造詣,恐怕連一般的煉器大師也要差上一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