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驢子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遠開口說道:“馬大哥,招呼兄弟們套車,該回去了!大牛,銀柱,你們也隨我回去吧,後日再來換他們兩人。”
去跟施萬慶交待了幾句,讓他有解決不了的事可以去找杜楚客,或者讓人去齊王莊通知自己。
跳上馬車,緩緩駛出縣城,天黑前終於趕回了齊王莊。
杜如晦和老李頭迎了過來,老李頭笑著說道:“小郎君,買了四頭驢子,有兩隻幼崽兒。”
王遠跳下馬車,說道:“你們先卸車,我去看看。”
王遠跟著杜如晦和老李頭向南走去,開口問道:“杜伯伯,花了多少錢?”
杜如晦說道:“一共才花了六貫,確實不貴。”
南邊在馬廄牛棚旁邊又搭了個棚子,裏麵兩大兩小四頭驢子。
王遠打開圍欄就要進去,老李頭一把拉住,擔心地說道:“小郎君小心,別讓驢踢嘍!”
王遠瞪了他一眼:“滾!”
尼瑪,你才叫驢踢了呢!
老李頭見他不信,焦急地說道:“這驢子認生,剛牽來那會兒,一蹶子差點踢到小老兒的腦袋。”
你要是被踢到了才好咧!
“一邊兒去!”
王遠掙開老李頭的手,抓了兩把枯草,繞到驢子前麵,先喂了喂小驢,再喂了喂大驢。
等大驢吃完,扒開驢唇,看了看,點頭說道:“不錯,剛成年。”
矮身看了下後腿中間,一個有鞭一個沒鞭,一頭叫驢一頭母驢,等來年二月開春,不知道會不會叫。
走了出去,關上圍欄。
杜如晦問道:“賢侄還會相驢?”
王遠搖頭說道:“不會,隻是會看一下驢子的年歲。”
馬震幾人卸完馬車,趕了過來,解開馬匹拴進馬廄。
王遠四處看了一下,豬圈被人收拾的很幹淨,在豬圈旁各種牲畜的糞便堆成了小山。
幸虧是冬天,若是夏天,這糞便一漚,肯定臭氣熏天,還容易滋生蚊蟲。
等開春一定要建個漚肥的池子。
王遠問道:“老頭兒,安排人磨麵了沒?”
老李頭說道:“回小郎君,安排了兩家,都是一家三口。”
“好,你跟他們說,這幾頭驢就交給他們了,一定要好生照料,有了它們可以省很多勞力,知道了嗎?”
“知道了。”老李頭不以為然,這一頭驢子能省幾個勞力,耕地不如牛,拉車不如馬,騎著倒是比馬矮,好上好下。
他卻不知道,驢肉煮熟了比牛肉都香。
眼見天色就要黑了,食堂已經做好了飯。
吃完飯,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日吃過早飯,王遠召開全體村民擴大會議,將以後的工作安排下去。
馬震和李鬆帶著幾個士兵,趕著幾輛馬車,身上掛著利刃進城收賬。
馬車上裝著供給拉麵鋪子用的豆腐和豆芽,還有一些村中淘汰下來的舊碗,馬震懷中揣著一竹筒的精鹽。
身後跟著兩輛馬車,是進城賣豆腐的兩個村民。
村中發豆芽和釀造醬油的活兒也交給了幾個婦女。
房屋建設方麵,所有村民已經全部住進了新房,接下來該建造士兵們住房屋了。
這就不用著急了,可以等土磚幹透了再建,那些村民們住的房屋都是凍硬的土磚建成的,並未全部幹透,雖然加了幹草,還是不怎麽結實,等天氣暖和了,肯定還要修修補補。
王遠沒什麽事了,教方興幾人做櫃子,答應施萬慶,給他送個櫃子。
中午時分,馬震幾人回來,帶回了昨天拉麵鋪子的賬單和毛收入。
一共賣了三貫多銅錢,這數字已很多了,昨日上午賣的還不足一貫,下午卻賣了兩貫多,可見生意越來越好。
馬震帶回來的消息也是,今日上午的生意比昨天好多了,店鋪中的碗都不夠用了。
而店鋪後門處也聚集了大量的乞丐,舊碗全部送給了他們。
傍晚時分,第二個石磨打造成功,安裝在磨坊。
第三日,嶽家父子三人回去,並帶著十個村民組成的火炕建築隊。
這次馬震幾人多帶了一個櫃子,一隻處理好的野山羊,另外又帶了一把菜刀和一些碗,拉麵鋪子裏的刀具確實不夠用了。
中午馬震回來時,帶回來昨天的收入,竟然有五貫之多。
這麽高的收入雖然還沒算消耗,但至少也有一半的純利潤了,杜如晦都差點震驚掉了下巴。
若每天都是這麽多的利潤,兩人再五五分成,每人一個月至少要四十多貫的淨收入。
豆腐除了店鋪的供應,每天也至少賣出三百多斤,每天的純收入也有兩貫左右。
這些算賬的事,全部交給了杜如晦,王遠倒是樂的清閑。
杜如晦樂此不疲,賬單查了幾遍,銅錢也數了好幾遍,整天樂的合不攏嘴。
下午,王遠用牛皮的邊角料做了兩個籠頭,套在兩頭驢子嘴上,將驢子套在兩個石磨上,蒙上驢的眼睛,讓它們拉磨。
磨麵的率增加了一倍多。
這操作,看的眾人一愣一愣的。
王遠:基操,勿六。
第四天,馬震帶到拉麵鋪子一把剛打造成的燒水壺,省的有人喝水店鋪裏卻沒有。
第五天,馬震又帶去一些碗,和剛燒製出來的碟子,以後店鋪裏的小菜不用放碗裏了,放到碟子裏還好看些。
十天過去了,營業額持續升高,店鋪的口碑發酵,甚至周圍縣城的商人和有錢人家都有許多專門來吃的,包間都供不應求。
店鋪門外都排起了長隊,豆腐、豆芽菜、羊肉等,賣出去的也越來越多。
第十天營業額達到了最高峰,一天都賣出了十貫錢。
杜如晦每天最高興的就是等待馬震幾人回來,然後算算賬,再數錢數到眼抽筋。
王遠住的後院廂房堆了好幾個竹筐,裏麵裝滿了銅錢。
此時的齊王莊已經變了一個樣子,村西除了鐵匠作坊,四十幾個院落全部住著村民。
中間大院外,廣場周圍,除了食堂和幾個作坊,也蓋了幾排小院,士兵們全部住了進去,就連杜如晦也分了一個單獨小院。
大院中,隻住著王遠、方興兄妹和馬震幾人。
若無意外的話,接下來就該發生意外了。
去跟施萬慶交待了幾句,讓他有解決不了的事可以去找杜楚客,或者讓人去齊王莊通知自己。
跳上馬車,緩緩駛出縣城,天黑前終於趕回了齊王莊。
杜如晦和老李頭迎了過來,老李頭笑著說道:“小郎君,買了四頭驢子,有兩隻幼崽兒。”
王遠跳下馬車,說道:“你們先卸車,我去看看。”
王遠跟著杜如晦和老李頭向南走去,開口問道:“杜伯伯,花了多少錢?”
杜如晦說道:“一共才花了六貫,確實不貴。”
南邊在馬廄牛棚旁邊又搭了個棚子,裏麵兩大兩小四頭驢子。
王遠打開圍欄就要進去,老李頭一把拉住,擔心地說道:“小郎君小心,別讓驢踢嘍!”
王遠瞪了他一眼:“滾!”
尼瑪,你才叫驢踢了呢!
老李頭見他不信,焦急地說道:“這驢子認生,剛牽來那會兒,一蹶子差點踢到小老兒的腦袋。”
你要是被踢到了才好咧!
“一邊兒去!”
王遠掙開老李頭的手,抓了兩把枯草,繞到驢子前麵,先喂了喂小驢,再喂了喂大驢。
等大驢吃完,扒開驢唇,看了看,點頭說道:“不錯,剛成年。”
矮身看了下後腿中間,一個有鞭一個沒鞭,一頭叫驢一頭母驢,等來年二月開春,不知道會不會叫。
走了出去,關上圍欄。
杜如晦問道:“賢侄還會相驢?”
王遠搖頭說道:“不會,隻是會看一下驢子的年歲。”
馬震幾人卸完馬車,趕了過來,解開馬匹拴進馬廄。
王遠四處看了一下,豬圈被人收拾的很幹淨,在豬圈旁各種牲畜的糞便堆成了小山。
幸虧是冬天,若是夏天,這糞便一漚,肯定臭氣熏天,還容易滋生蚊蟲。
等開春一定要建個漚肥的池子。
王遠問道:“老頭兒,安排人磨麵了沒?”
老李頭說道:“回小郎君,安排了兩家,都是一家三口。”
“好,你跟他們說,這幾頭驢就交給他們了,一定要好生照料,有了它們可以省很多勞力,知道了嗎?”
“知道了。”老李頭不以為然,這一頭驢子能省幾個勞力,耕地不如牛,拉車不如馬,騎著倒是比馬矮,好上好下。
他卻不知道,驢肉煮熟了比牛肉都香。
眼見天色就要黑了,食堂已經做好了飯。
吃完飯,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日吃過早飯,王遠召開全體村民擴大會議,將以後的工作安排下去。
馬震和李鬆帶著幾個士兵,趕著幾輛馬車,身上掛著利刃進城收賬。
馬車上裝著供給拉麵鋪子用的豆腐和豆芽,還有一些村中淘汰下來的舊碗,馬震懷中揣著一竹筒的精鹽。
身後跟著兩輛馬車,是進城賣豆腐的兩個村民。
村中發豆芽和釀造醬油的活兒也交給了幾個婦女。
房屋建設方麵,所有村民已經全部住進了新房,接下來該建造士兵們住房屋了。
這就不用著急了,可以等土磚幹透了再建,那些村民們住的房屋都是凍硬的土磚建成的,並未全部幹透,雖然加了幹草,還是不怎麽結實,等天氣暖和了,肯定還要修修補補。
王遠沒什麽事了,教方興幾人做櫃子,答應施萬慶,給他送個櫃子。
中午時分,馬震幾人回來,帶回了昨天拉麵鋪子的賬單和毛收入。
一共賣了三貫多銅錢,這數字已很多了,昨日上午賣的還不足一貫,下午卻賣了兩貫多,可見生意越來越好。
馬震帶回來的消息也是,今日上午的生意比昨天好多了,店鋪中的碗都不夠用了。
而店鋪後門處也聚集了大量的乞丐,舊碗全部送給了他們。
傍晚時分,第二個石磨打造成功,安裝在磨坊。
第三日,嶽家父子三人回去,並帶著十個村民組成的火炕建築隊。
這次馬震幾人多帶了一個櫃子,一隻處理好的野山羊,另外又帶了一把菜刀和一些碗,拉麵鋪子裏的刀具確實不夠用了。
中午馬震回來時,帶回來昨天的收入,竟然有五貫之多。
這麽高的收入雖然還沒算消耗,但至少也有一半的純利潤了,杜如晦都差點震驚掉了下巴。
若每天都是這麽多的利潤,兩人再五五分成,每人一個月至少要四十多貫的淨收入。
豆腐除了店鋪的供應,每天也至少賣出三百多斤,每天的純收入也有兩貫左右。
這些算賬的事,全部交給了杜如晦,王遠倒是樂的清閑。
杜如晦樂此不疲,賬單查了幾遍,銅錢也數了好幾遍,整天樂的合不攏嘴。
下午,王遠用牛皮的邊角料做了兩個籠頭,套在兩頭驢子嘴上,將驢子套在兩個石磨上,蒙上驢的眼睛,讓它們拉磨。
磨麵的率增加了一倍多。
這操作,看的眾人一愣一愣的。
王遠:基操,勿六。
第四天,馬震帶到拉麵鋪子一把剛打造成的燒水壺,省的有人喝水店鋪裏卻沒有。
第五天,馬震又帶去一些碗,和剛燒製出來的碟子,以後店鋪裏的小菜不用放碗裏了,放到碟子裏還好看些。
十天過去了,營業額持續升高,店鋪的口碑發酵,甚至周圍縣城的商人和有錢人家都有許多專門來吃的,包間都供不應求。
店鋪門外都排起了長隊,豆腐、豆芽菜、羊肉等,賣出去的也越來越多。
第十天營業額達到了最高峰,一天都賣出了十貫錢。
杜如晦每天最高興的就是等待馬震幾人回來,然後算算賬,再數錢數到眼抽筋。
王遠住的後院廂房堆了好幾個竹筐,裏麵裝滿了銅錢。
此時的齊王莊已經變了一個樣子,村西除了鐵匠作坊,四十幾個院落全部住著村民。
中間大院外,廣場周圍,除了食堂和幾個作坊,也蓋了幾排小院,士兵們全部住了進去,就連杜如晦也分了一個單獨小院。
大院中,隻住著王遠、方興兄妹和馬震幾人。
若無意外的話,接下來就該發生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