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王珪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遠本能地想拿保溫杯,卻發現忘在了案幾上。
幾眾大臣都是一副沉思狀,看了眼李二,繼續說道:“咱們國庫一年收入多少?被他們拿走多少?看看城外那些流民、乞丐,若是這些錢用在救災,將會少多少災民?會少死多少人?”
眾大臣被問的頻頻點頭。
李二問道:“這些人不但貪財,並且好吃懶做,整天遊手好閑,無一技之長,但畢竟是皇室之人,若是斷了俸祿,豈不讓他們沿街乞討?”
該說正事了,王遠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陛下,不如你從內帑中拿出一些錢財出來,成立皇商,交由這些人打理,讓他們自負盈虧。”
李二問道:“若是虧損了,朕的錢豈不是打水漂了?他們沒賺到錢又回到以前一樣?”
“陛下,微臣保證能夠賺錢,比如說成立商隊,讓他們遊走各地,互通有無,還可以促進地方的發展,或者去其他國家,售賣我大唐的陶瓷、布帛、茶葉等,再將別國的特產帶回來。”
“還有,可以在各地開茶樓、酒樓、食肆等,不會做的,微臣負責教會他們。”
此時又有人站了出來:“陛下,此事是否有與民爭利之嫌?”
李二沒有說話,果然會有人拿這個說事。
王遠笑道:“不知這位大家是?”
“老夫王珪、王叔玠。”
“原來是王公,論辨別清濁,疾惡揚善,當朝之人,無人可比王公,小子也是佩服的緊。”
王珪作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如何看不出來此事的好處,隻是故意先站出來,堵住那些世家的嘴。
“灞縣男謬讚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耳!”
這句話不隻是說給王遠聽的,更是說給那些大臣們聽的。
王遠點點頭,心中給王珪點了個讚,曆史上對王珪的評價非常高,雖然姓王卻不是太原王氏的人,傳言是烏丸族人。
“王公,這怎麽能說是與民爭利呢?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由聖上自己出資,讓他們從商,總比把他們殺了好吧?若是他們覺得從商低賤,那可以讓成立皇莊讓他們管理,研究高產農作物或者高效農具等,這也是可以的。”
“要說與民爭利,聖上哪裏與民爭利了?隻不過給了那些人一條活路罷了。王公,在座的各位大臣有幾個家中沒有從商的?作為諫議太夫,諫言獻策、補闕拾遺、規諫諷諭 ,不能隻盯著聖上吧?是否對朝中大臣也該風聞奏事?”
這招簡直太狠了,有些大臣已經瑟瑟發抖,有些憤恨地看著王遠,看來這些人不是家中有從商的就是在外風評不好的。
李二心中甚是舒服,知道該開口了,擺擺手說道:“兩位愛卿此事到此為止。諸賢卿,隻有君臣相得,天下才能太平。漢高祖以武功取天下,能夠傳國久遠,就是因任用賢臣之故。我雖然不算聖明,也希望你們能直言勸諫,使天下安定。”
王珪進言道:“陛下若能廣開言路,納取諫言,臣必竭盡心力。”
李二說道:“好!從今之後,所有諫官亦可上朝議政!”
“陛下聖明!”眾臣高呼。
一些大臣簡直恨死了這兩個姓王的,而一些人卻心中高興,這說明一些七八品的小官也可以上朝議政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王遠和王珪是故意一唱一和的,在王遠誇讚王珪之時,王珪就明白了,王遠對他並無敵意,而王珪也想提高諫臣地位,所以互相配合,演了這麽一出。
既然得了好處,王珪便開口說道:“陛下,微臣沒有異議!”
李二:“好!灞縣子,你繼續說。”
王珪向王遠點頭示好,退了下去。
王遠說道:“陛下,正好微臣那裏新開的茶樓和食肆今日開業,退朝之後陛下和各位大家若是無事可以過去嚐嚐。”
李二怒道:“住口!朝堂之上豈是說這種事的地方?”
打廣告打到朝堂上了,古往今來這絕對是第一人。
王遠連忙說道:“陛下息怒,微臣主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說那些人若是不會開酒樓茶樓什麽的,可以去我那裏學習,臣保證能讓他們養活自己,陛下投出來的錢也不至於有去無回。”
李二點點頭:“這個朕倒是可以去看看。”
“陛下,微臣那裏有一件建城利器,說是神器也不為過?”
“哦?是何物?”
“此物說不上來是什麽,陛下一去便知。”
“好,今日朕便去看看,看過之後,再做決定!”
李二說完,看了眼張阿難。
“退朝!”
李二起身離開。
王遠立即回去拿起保溫杯,喝了兩大口水,說了這麽多,簡直口幹舌燥的。
“賢侄,你那茶樓是怎麽回事?”
王遠一看,自己被一群人圍住了。
“各位叔伯,小侄那裏茶樓今日開業,若是無事,叔伯伯可以過去給小侄捧捧場。”
“一定一定,正好去看看你那裏有何神物。”
“那你們可要快些回去準備,稍後陛下可要出發了!”
“快快快!”眾人一哄而散,向外快步走去。
王遠提著保溫杯,走了出去,來到皇城外。
一個士兵見王遠不離開,似乎在等人,上前問道:“王小將軍,在等人呢?”
王遠點頭說道:“嗯,我記得你,前些日子在顯德殿訓練過。”
“小將軍記性真好,小的還得到聖上的嘉獎,隻是賞賜還未到哩!”
王遠這才想起,還有一些善射的士兵還未得到賞賜。
抓了把瓜子給那人,兩人嗑了起來。
“你別著急,本小將軍正在研製一種寶弓,不日就成,賞賜一定會給你的!”
“多謝小將軍!”
兩人正聊著,忽悠來了一群人,或騎馬,或乘馬車。
王遠對那守城士兵說道:“你先去忙吧。”
“喏!”
王遠迎了上去,拱手說道:“各位大家,有禮了!”
杜如晦笑道:“賢侄,不必多禮!”
隻見朝中的重臣來了二十幾人,經過杜如晦的介紹,又認識了一些大人物。
裴寂、李孝恭、李道宗、溫彥博、豆盧寬、顏師古、虞世南等人,和其他一些身居高位之人。
幾眾大臣都是一副沉思狀,看了眼李二,繼續說道:“咱們國庫一年收入多少?被他們拿走多少?看看城外那些流民、乞丐,若是這些錢用在救災,將會少多少災民?會少死多少人?”
眾大臣被問的頻頻點頭。
李二問道:“這些人不但貪財,並且好吃懶做,整天遊手好閑,無一技之長,但畢竟是皇室之人,若是斷了俸祿,豈不讓他們沿街乞討?”
該說正事了,王遠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陛下,不如你從內帑中拿出一些錢財出來,成立皇商,交由這些人打理,讓他們自負盈虧。”
李二問道:“若是虧損了,朕的錢豈不是打水漂了?他們沒賺到錢又回到以前一樣?”
“陛下,微臣保證能夠賺錢,比如說成立商隊,讓他們遊走各地,互通有無,還可以促進地方的發展,或者去其他國家,售賣我大唐的陶瓷、布帛、茶葉等,再將別國的特產帶回來。”
“還有,可以在各地開茶樓、酒樓、食肆等,不會做的,微臣負責教會他們。”
此時又有人站了出來:“陛下,此事是否有與民爭利之嫌?”
李二沒有說話,果然會有人拿這個說事。
王遠笑道:“不知這位大家是?”
“老夫王珪、王叔玠。”
“原來是王公,論辨別清濁,疾惡揚善,當朝之人,無人可比王公,小子也是佩服的緊。”
王珪作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如何看不出來此事的好處,隻是故意先站出來,堵住那些世家的嘴。
“灞縣男謬讚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耳!”
這句話不隻是說給王遠聽的,更是說給那些大臣們聽的。
王遠點點頭,心中給王珪點了個讚,曆史上對王珪的評價非常高,雖然姓王卻不是太原王氏的人,傳言是烏丸族人。
“王公,這怎麽能說是與民爭利呢?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由聖上自己出資,讓他們從商,總比把他們殺了好吧?若是他們覺得從商低賤,那可以讓成立皇莊讓他們管理,研究高產農作物或者高效農具等,這也是可以的。”
“要說與民爭利,聖上哪裏與民爭利了?隻不過給了那些人一條活路罷了。王公,在座的各位大臣有幾個家中沒有從商的?作為諫議太夫,諫言獻策、補闕拾遺、規諫諷諭 ,不能隻盯著聖上吧?是否對朝中大臣也該風聞奏事?”
這招簡直太狠了,有些大臣已經瑟瑟發抖,有些憤恨地看著王遠,看來這些人不是家中有從商的就是在外風評不好的。
李二心中甚是舒服,知道該開口了,擺擺手說道:“兩位愛卿此事到此為止。諸賢卿,隻有君臣相得,天下才能太平。漢高祖以武功取天下,能夠傳國久遠,就是因任用賢臣之故。我雖然不算聖明,也希望你們能直言勸諫,使天下安定。”
王珪進言道:“陛下若能廣開言路,納取諫言,臣必竭盡心力。”
李二說道:“好!從今之後,所有諫官亦可上朝議政!”
“陛下聖明!”眾臣高呼。
一些大臣簡直恨死了這兩個姓王的,而一些人卻心中高興,這說明一些七八品的小官也可以上朝議政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王遠和王珪是故意一唱一和的,在王遠誇讚王珪之時,王珪就明白了,王遠對他並無敵意,而王珪也想提高諫臣地位,所以互相配合,演了這麽一出。
既然得了好處,王珪便開口說道:“陛下,微臣沒有異議!”
李二:“好!灞縣子,你繼續說。”
王珪向王遠點頭示好,退了下去。
王遠說道:“陛下,正好微臣那裏新開的茶樓和食肆今日開業,退朝之後陛下和各位大家若是無事可以過去嚐嚐。”
李二怒道:“住口!朝堂之上豈是說這種事的地方?”
打廣告打到朝堂上了,古往今來這絕對是第一人。
王遠連忙說道:“陛下息怒,微臣主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說那些人若是不會開酒樓茶樓什麽的,可以去我那裏學習,臣保證能讓他們養活自己,陛下投出來的錢也不至於有去無回。”
李二點點頭:“這個朕倒是可以去看看。”
“陛下,微臣那裏有一件建城利器,說是神器也不為過?”
“哦?是何物?”
“此物說不上來是什麽,陛下一去便知。”
“好,今日朕便去看看,看過之後,再做決定!”
李二說完,看了眼張阿難。
“退朝!”
李二起身離開。
王遠立即回去拿起保溫杯,喝了兩大口水,說了這麽多,簡直口幹舌燥的。
“賢侄,你那茶樓是怎麽回事?”
王遠一看,自己被一群人圍住了。
“各位叔伯,小侄那裏茶樓今日開業,若是無事,叔伯伯可以過去給小侄捧捧場。”
“一定一定,正好去看看你那裏有何神物。”
“那你們可要快些回去準備,稍後陛下可要出發了!”
“快快快!”眾人一哄而散,向外快步走去。
王遠提著保溫杯,走了出去,來到皇城外。
一個士兵見王遠不離開,似乎在等人,上前問道:“王小將軍,在等人呢?”
王遠點頭說道:“嗯,我記得你,前些日子在顯德殿訓練過。”
“小將軍記性真好,小的還得到聖上的嘉獎,隻是賞賜還未到哩!”
王遠這才想起,還有一些善射的士兵還未得到賞賜。
抓了把瓜子給那人,兩人嗑了起來。
“你別著急,本小將軍正在研製一種寶弓,不日就成,賞賜一定會給你的!”
“多謝小將軍!”
兩人正聊著,忽悠來了一群人,或騎馬,或乘馬車。
王遠對那守城士兵說道:“你先去忙吧。”
“喏!”
王遠迎了上去,拱手說道:“各位大家,有禮了!”
杜如晦笑道:“賢侄,不必多禮!”
隻見朝中的重臣來了二十幾人,經過杜如晦的介紹,又認識了一些大人物。
裴寂、李孝恭、李道宗、溫彥博、豆盧寬、顏師古、虞世南等人,和其他一些身居高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