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買水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 作者:芝麻要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遠珍日常給小子衿啟蒙。
順手把昨天換的金線和金葉子拿出來遞給錢小慧和李誌娟。
讓他倆看著弄個貼身布兜,把金線和金葉子藏在裏邊。
金葉子一共14個,金線20根,她們七個人。金葉子每人分2個,金線每人分3根,小子衿分2根。
又拿出來點碎銀子和銅錢,每個人分了100個銅錢和5兩碎銀子。
兩個兒媳婦也給每個人做了結實的錢袋子。這些準備放在明麵上的。
明麵上的錢沒給小子衿碎銀子。隻給了10個銅錢。孩子太小,給了太多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錢小慧細細的囑咐著小子衿,放在貼身上的金葉子和金線一定不要拿出來。
哪怕被換衣服也要解下來偷偷的藏好。誰問也不要說,誰也不能告訴。這是給他保命的錢。
雖然大家都希望用不上,但是該囑咐的還是要囑咐。
急匆匆的走了兩天,每天都在盡力趕路,終於進入了河間府地界。
從出來逃難已經過去了五天。大家的水都要用完了。
她家走的時候,還裝了一大缸加上十幾個水葫蘆的水,但是她家有兩個馬。
水的消耗就很大。其他村裏人基本上也都有了馬車,水就都不太夠用了。
晚上提早停車休息了半小時,準備派人去上山找水。
一共去了45個壯年的男人,分成了3隊,往不同的方向去找水。
女人們開始準備生火煮飯,現在沒有多少水了,都是省著用,家家都烙了餅,這樣省水。
趙遠珍看著他們忙碌,就自己牽了馬準備去找點草給馬吃,越走越幹旱。
這邊的山不像燕山府有山泉,樹葉稀疏,草也沒怎麽有,感覺得進入深山才能找到水。
她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從空間放了兩盆水出來給馬喝。人渴著點還能忍忍,這馬本來就拉著車,她們走路又快,不喝水是受不了的。
兩匹馬各種喝了兩盆多水才停下。又帶著馬溜了一會,喂了點黃豆,才帶著馬走回去。
過了一個多時辰找水的隊伍陸續回來了,果然都沒找到水。
一個個的都蔫頭耷拉腦的, 眾人開始有點惶恐,沒有糧食還可以挖挖野菜吃吃草根樹皮,沒有水是不行的。
村長拿著地圖開始研究,他們再走2天就能到河間府城,到時候可以進城去早點睡。
等過了河間府再走三天就能走到黃河,堅持到黃河就不怕沒水喝了。
村長安慰著眾人,叫大家都省著一點,堅持堅持,再走兩天就能有水了。村裏人的氣氛才不再那麽低迷。
今天晚上又排到了她家巡夜,是上半夜,她讓子子孫孫練了劍就去休息了。還是她巡夜。
趁著大家都睡覺,她又給水缸倒了點水, 不多,也就一桶。
又從係統買了一大桶純淨水花了1積分,這種普遍的生活物資還是很便宜的。
用純淨水灌了幾個水葫蘆,都沒灌滿,每個灌了大半下。
這樣也不至於太渴,能更好的堅持到河間府城。
想了想,又拿出一個水葫蘆裝滿水。決定明早給老宅送去,老宅那邊人多東西也多。
當初兩個牛車雜物都裝的滿滿的,水缸也就裝了個二缸,水葫蘆也沒他們這邊多,後來還買了匹馬。三個牲口的飲水量就更大了。
今天看張三道嘴唇都幹的起皮了。小老太太也是。天氣熱,不喝水再脫水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第二天出發前,張辛書聽她娘的吩咐去給老宅送了水葫蘆。
老太太有點感動,如今大家都開始缺水了,現在水可是能救命的,老二家的還給自己送來了一水葫蘆。
以後可要更護著點老二家的,不能被欺負了去。
頂著熱浪在塵土喧囂的路上走著。現在官道上已經很多逃難的人了,大家或一個村,或一大家族,或三五成群的走著。彼此之間都暗暗戒備著。
下午的時候遠遠的看見官道不遠處有個小村子。大家都很激動,想去村裏討點水。
村長派了幾個人去問問有沒有水。
等了一會去問的人回來了,臉色不太好。說是村子裏水也不多了,就剩一口井還出水。想要喝水的話得花錢買,一桶水100文。
大家聽了都很氣憤,但是又沒有辦法,如今幹旱,大家都知道水的重要性。
村長皺著眉,看誰家徹底沒水堅持不到河間府了就去買點,不需要買點就在官道上等他們一會。
盡管心疼錢,大多數人家還是買了水。人不喝也得給牲口喝,這年月牲口珍貴,可不能渴死了。
趙遠珍家也去買了兩桶,趁著在水缸倒水的時候她又悄悄的續了一些水進去。
老宅那邊,吳二萍也去買了一桶,她就算不喝,也要給她家的牛和馬喝,這牲口都是銀子買的,她可舍不得把她們渴死。
看著他們村買水,好多人也去買了水。看來大家是都缺水了。
買水耽誤了半個小時,隨後又繼續啟程開始趕路。還是得早早的去河間府城,這點水也堅持不了太久啊。
終於在第二天晚上的時候走到了河間府城門口。看著高大的城門大家都很激動,進了城就有水了。
終於可以喝個痛快了。這兩天喝水都是小口小口的用嘴唇抿一下,根本不敢大口喝。
進城的人很多,需要排隊,還需要交50文的進城費。這出來逃難才七八天,現在是喝水也要錢,進城也要錢。
這世道逼死人啊。大家喉嚨幹的都沒有罵出聲,但是通過眼神可以看出內心都罵的很髒。
排了大半個時辰,終於輪到了她們村,趙遠珍她們都下車排隊交錢進了城,看守的士兵還掀開了馬車車廂的簾子檢查了一下。
這麽多人,住客棧估計住不開。村長派人去找了牙行,準備租個大院子安置眾人,大院子一定要有井,井裏還得有水。
牙行給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個,主要現在幹旱,井裏有水的都得是深井,一般人家的井打的都沒有那麽深。
最後找到了一個三進的大院子,就是租金有點貴,一晚上要5兩銀子。
這樣的宅院,放在以前的年月,一個月也要不了5兩銀子啊。最多2兩。
村長看著幹渴折磨都眾人,咬咬牙租了。一桶水還要100文呢,如今有口井,大家可以喝個飽,還可以給牲口也喝飽,再把水缸水葫蘆都灌滿。
明早走的時候還可以再給牲口喝飽水。今晚也可以煮一頓像樣的晚飯,這些天為了省水,天天吃幹餅子。
租金是村裏出的。
大家趕緊趕著馬車去了大院子。
各自分了分房間,房間還算多,擠擠加上打地鋪還算能住開。
分好房間,放好行李大家趕緊去排隊打水。實在太渴了。
雖然渴的要死,但是排隊的秩序還算整齊。每家先各種打一通。然後在開始第二輪打水。
趁著大家都在打水,趙遠珍悄悄的走出了院子,她準備點賣吃的,這幾天吃幹餅子吃的她嗓子都上火。她得改善一下夥食了。
剛才過來的路上,她看見有一家酒樓離她們這個巷子不是很遠,她決定就去那家。
走的時候悄悄的跟錢小慧和李誌娟說了,不要準備晚飯了,她去買一點吃食。
倆人暗暗點頭表示知道了。
就開始點火燒水。準備把每個水葫蘆都灌滿水。
走進酒樓,發現人不多,可能因為金人破關大家都逃難去了。
店小二熱情的招呼著她,她問了問都有什麽菜,青菜類的很少,幹菜和肉食不少。幹旱水都不太夠吃,哪有水種菜啊。
趙遠珍點了一個鱸魚燴,兩份紅燒肉,一個筍炒臘肉,還有兩隻叫花雞,兩份栗糕,兩份真菌粥,櫻桃煎也要了兩份帶走。
她覺得穿過來都快成素食主義者了,她太想念吃肉了。
小二吃驚的又確定了一遍菜名,沒想到穿的普普通通的婦人,消費能力竟然這麽高。趕緊上了茶水叫她稍等。
這個時代的外賣都是食盒,這些滿滿的放了好大兩個個五層食盒。
這間酒樓是有配送服務的,但是她不想太引人注目,準備自己拿著。
食盒本來是付押金的,但是她不想再過來送,就加了了銀子一起買下來了。
等了半個小時,小二就告訴她都已經打包好了,看來廚房都有備菜的,上菜還很快。
總共花了11兩銀子,是真的不便宜。店小二幫忙把食盒裝進背簍裏,還用小木棍來回的支撐著,以防食盒歪倒。
趙遠珍背著她的小背簍,又問了問飲子鋪,都說這個朝代的飲子出名,她想嚐嚐。
根據小二的提供的路線,她走了十分鍾就到了,飲子鋪人還算多一點,有五個人在。
她看著介紹,點了 3份酥山,4份冰雪,又要了七份渴水,其中有沈香水、杏酥飲、紫蘇飲、五菱大順散、金橘團、甘豆湯、冰雪冷元子。
掌櫃的很快製作好,並用竹筒裝好。
這些飲子中,酥山和冰雪都是冬天凍好放在冰窖裏的。製作成本和保存成本畢竟高。所以貴了一點,一份一兩多銀子。
這些飲子一共花了9兩多銀子。
拿著這些心滿意足的往回走, 又從空間拿出了50個饅頭。誰能不愛吃美食呢,誰能不愛喝奶茶呢。
順手把昨天換的金線和金葉子拿出來遞給錢小慧和李誌娟。
讓他倆看著弄個貼身布兜,把金線和金葉子藏在裏邊。
金葉子一共14個,金線20根,她們七個人。金葉子每人分2個,金線每人分3根,小子衿分2根。
又拿出來點碎銀子和銅錢,每個人分了100個銅錢和5兩碎銀子。
兩個兒媳婦也給每個人做了結實的錢袋子。這些準備放在明麵上的。
明麵上的錢沒給小子衿碎銀子。隻給了10個銅錢。孩子太小,給了太多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錢小慧細細的囑咐著小子衿,放在貼身上的金葉子和金線一定不要拿出來。
哪怕被換衣服也要解下來偷偷的藏好。誰問也不要說,誰也不能告訴。這是給他保命的錢。
雖然大家都希望用不上,但是該囑咐的還是要囑咐。
急匆匆的走了兩天,每天都在盡力趕路,終於進入了河間府地界。
從出來逃難已經過去了五天。大家的水都要用完了。
她家走的時候,還裝了一大缸加上十幾個水葫蘆的水,但是她家有兩個馬。
水的消耗就很大。其他村裏人基本上也都有了馬車,水就都不太夠用了。
晚上提早停車休息了半小時,準備派人去上山找水。
一共去了45個壯年的男人,分成了3隊,往不同的方向去找水。
女人們開始準備生火煮飯,現在沒有多少水了,都是省著用,家家都烙了餅,這樣省水。
趙遠珍看著他們忙碌,就自己牽了馬準備去找點草給馬吃,越走越幹旱。
這邊的山不像燕山府有山泉,樹葉稀疏,草也沒怎麽有,感覺得進入深山才能找到水。
她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從空間放了兩盆水出來給馬喝。人渴著點還能忍忍,這馬本來就拉著車,她們走路又快,不喝水是受不了的。
兩匹馬各種喝了兩盆多水才停下。又帶著馬溜了一會,喂了點黃豆,才帶著馬走回去。
過了一個多時辰找水的隊伍陸續回來了,果然都沒找到水。
一個個的都蔫頭耷拉腦的, 眾人開始有點惶恐,沒有糧食還可以挖挖野菜吃吃草根樹皮,沒有水是不行的。
村長拿著地圖開始研究,他們再走2天就能到河間府城,到時候可以進城去早點睡。
等過了河間府再走三天就能走到黃河,堅持到黃河就不怕沒水喝了。
村長安慰著眾人,叫大家都省著一點,堅持堅持,再走兩天就能有水了。村裏人的氣氛才不再那麽低迷。
今天晚上又排到了她家巡夜,是上半夜,她讓子子孫孫練了劍就去休息了。還是她巡夜。
趁著大家都睡覺,她又給水缸倒了點水, 不多,也就一桶。
又從係統買了一大桶純淨水花了1積分,這種普遍的生活物資還是很便宜的。
用純淨水灌了幾個水葫蘆,都沒灌滿,每個灌了大半下。
這樣也不至於太渴,能更好的堅持到河間府城。
想了想,又拿出一個水葫蘆裝滿水。決定明早給老宅送去,老宅那邊人多東西也多。
當初兩個牛車雜物都裝的滿滿的,水缸也就裝了個二缸,水葫蘆也沒他們這邊多,後來還買了匹馬。三個牲口的飲水量就更大了。
今天看張三道嘴唇都幹的起皮了。小老太太也是。天氣熱,不喝水再脫水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第二天出發前,張辛書聽她娘的吩咐去給老宅送了水葫蘆。
老太太有點感動,如今大家都開始缺水了,現在水可是能救命的,老二家的還給自己送來了一水葫蘆。
以後可要更護著點老二家的,不能被欺負了去。
頂著熱浪在塵土喧囂的路上走著。現在官道上已經很多逃難的人了,大家或一個村,或一大家族,或三五成群的走著。彼此之間都暗暗戒備著。
下午的時候遠遠的看見官道不遠處有個小村子。大家都很激動,想去村裏討點水。
村長派了幾個人去問問有沒有水。
等了一會去問的人回來了,臉色不太好。說是村子裏水也不多了,就剩一口井還出水。想要喝水的話得花錢買,一桶水100文。
大家聽了都很氣憤,但是又沒有辦法,如今幹旱,大家都知道水的重要性。
村長皺著眉,看誰家徹底沒水堅持不到河間府了就去買點,不需要買點就在官道上等他們一會。
盡管心疼錢,大多數人家還是買了水。人不喝也得給牲口喝,這年月牲口珍貴,可不能渴死了。
趙遠珍家也去買了兩桶,趁著在水缸倒水的時候她又悄悄的續了一些水進去。
老宅那邊,吳二萍也去買了一桶,她就算不喝,也要給她家的牛和馬喝,這牲口都是銀子買的,她可舍不得把她們渴死。
看著他們村買水,好多人也去買了水。看來大家是都缺水了。
買水耽誤了半個小時,隨後又繼續啟程開始趕路。還是得早早的去河間府城,這點水也堅持不了太久啊。
終於在第二天晚上的時候走到了河間府城門口。看著高大的城門大家都很激動,進了城就有水了。
終於可以喝個痛快了。這兩天喝水都是小口小口的用嘴唇抿一下,根本不敢大口喝。
進城的人很多,需要排隊,還需要交50文的進城費。這出來逃難才七八天,現在是喝水也要錢,進城也要錢。
這世道逼死人啊。大家喉嚨幹的都沒有罵出聲,但是通過眼神可以看出內心都罵的很髒。
排了大半個時辰,終於輪到了她們村,趙遠珍她們都下車排隊交錢進了城,看守的士兵還掀開了馬車車廂的簾子檢查了一下。
這麽多人,住客棧估計住不開。村長派人去找了牙行,準備租個大院子安置眾人,大院子一定要有井,井裏還得有水。
牙行給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個,主要現在幹旱,井裏有水的都得是深井,一般人家的井打的都沒有那麽深。
最後找到了一個三進的大院子,就是租金有點貴,一晚上要5兩銀子。
這樣的宅院,放在以前的年月,一個月也要不了5兩銀子啊。最多2兩。
村長看著幹渴折磨都眾人,咬咬牙租了。一桶水還要100文呢,如今有口井,大家可以喝個飽,還可以給牲口也喝飽,再把水缸水葫蘆都灌滿。
明早走的時候還可以再給牲口喝飽水。今晚也可以煮一頓像樣的晚飯,這些天為了省水,天天吃幹餅子。
租金是村裏出的。
大家趕緊趕著馬車去了大院子。
各自分了分房間,房間還算多,擠擠加上打地鋪還算能住開。
分好房間,放好行李大家趕緊去排隊打水。實在太渴了。
雖然渴的要死,但是排隊的秩序還算整齊。每家先各種打一通。然後在開始第二輪打水。
趁著大家都在打水,趙遠珍悄悄的走出了院子,她準備點賣吃的,這幾天吃幹餅子吃的她嗓子都上火。她得改善一下夥食了。
剛才過來的路上,她看見有一家酒樓離她們這個巷子不是很遠,她決定就去那家。
走的時候悄悄的跟錢小慧和李誌娟說了,不要準備晚飯了,她去買一點吃食。
倆人暗暗點頭表示知道了。
就開始點火燒水。準備把每個水葫蘆都灌滿水。
走進酒樓,發現人不多,可能因為金人破關大家都逃難去了。
店小二熱情的招呼著她,她問了問都有什麽菜,青菜類的很少,幹菜和肉食不少。幹旱水都不太夠吃,哪有水種菜啊。
趙遠珍點了一個鱸魚燴,兩份紅燒肉,一個筍炒臘肉,還有兩隻叫花雞,兩份栗糕,兩份真菌粥,櫻桃煎也要了兩份帶走。
她覺得穿過來都快成素食主義者了,她太想念吃肉了。
小二吃驚的又確定了一遍菜名,沒想到穿的普普通通的婦人,消費能力竟然這麽高。趕緊上了茶水叫她稍等。
這個時代的外賣都是食盒,這些滿滿的放了好大兩個個五層食盒。
這間酒樓是有配送服務的,但是她不想太引人注目,準備自己拿著。
食盒本來是付押金的,但是她不想再過來送,就加了了銀子一起買下來了。
等了半個小時,小二就告訴她都已經打包好了,看來廚房都有備菜的,上菜還很快。
總共花了11兩銀子,是真的不便宜。店小二幫忙把食盒裝進背簍裏,還用小木棍來回的支撐著,以防食盒歪倒。
趙遠珍背著她的小背簍,又問了問飲子鋪,都說這個朝代的飲子出名,她想嚐嚐。
根據小二的提供的路線,她走了十分鍾就到了,飲子鋪人還算多一點,有五個人在。
她看著介紹,點了 3份酥山,4份冰雪,又要了七份渴水,其中有沈香水、杏酥飲、紫蘇飲、五菱大順散、金橘團、甘豆湯、冰雪冷元子。
掌櫃的很快製作好,並用竹筒裝好。
這些飲子中,酥山和冰雪都是冬天凍好放在冰窖裏的。製作成本和保存成本畢竟高。所以貴了一點,一份一兩多銀子。
這些飲子一共花了9兩多銀子。
拿著這些心滿意足的往回走, 又從空間拿出了50個饅頭。誰能不愛吃美食呢,誰能不愛喝奶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