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今夜是平安夜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 作者:芝麻要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了飯,二人組就去睡覺了,等到換班的時候去巡夜,剩下的幾人不覺都放輕了聲音動作。
幾人練了會劍,就收起來了。
趙遠珍她們三個決定每人三小時,從10點開始,錢小慧第一班,淩晨1-4點是趙遠珍,一般這個時間最容易出事。4-7是李誌娟。
沒輪值的都去睡覺了。
錢小慧跟兒子要了紙和筆,還拿了小叔子的字帖,準備練練寫字。
這樣既能守夜,還不困。她寫幾個字就出去巡視看一下,偶爾遇見村裏巡夜的點個頭。、快要12點的時候,錢小慧叫醒了張辛百,要到他巡夜了。
張辛百穿好棉衣,又穿好蓑衣,就出去交接班了。
等到快1點的時候,錢小慧想著,要不就不叫婆婆了,自己守吧。沒想到趙遠珍自己醒了。
其實趙遠珍是定了鬧鍾的。
她醒來就趕緊讓錢小慧去睡覺了。
喝了杯茶水,精神了一下,她決定出去看看。
穿好棉衣,又穿上蓑衣,夜晚的氣溫現在已經很低了,又下雨。所以棉衣是必須穿的了。
順著幾個山洞轉了一圈,發現沒什麽異常,趙遠珍就讓係統掃描了一下。
巧了。都在上麵的狼洞裏。
趙遠珍盯了一會,發現小綠點雖然密集,但是卻都固定著沒有移動。可能都睡覺了吧。
她轉身回了山洞,要不是係統掃描的地圖持續時間有限,她都想一直開著。
係統掃描出來的地圖,你可以留存,就像截圖一樣,但是你想實時查看就要花錢了。而且是按照每分鍾,顯示的麵積大小來算錢。
流民這個距離,差不多6公裏,開一次就是300多,一分鍾300,一個小時!自己現在那20多萬的積分,還是得省著點用。
但是可以隔一段時間開一下。
她一邊學著醫術,一邊守夜。
差不多4點的時候,又開了一次掃描地圖。發現小綠點還是異常的老實,一動不動。
於是就放心的交接班睡覺去了。這時候老二也下了值班,回來睡覺了。
趙遠珍不知道的是,那些流民不是不動,是都暈睡過去了。
流民們離開趙遠珍她們山洞以後,就也四處找山洞,一個多小時就找到了狼群的山洞。
但是看著很多動物毛,開始他們都不太敢進去,但是實在是雨太大了。堅持了一個小時左右,看沒有動物回來,就大著膽子進去了。
也多虧他們還在外麵堅持了一個多小時,不然這會就不是昏睡這麽簡單了。
那裏的毒煙雖然消散了一些,但是同穴的通風效果畢竟不好。所以空氣裏還留下了一部分。
流民們連日逃難,躲避洪水,好幾日沒有好好吃東西,加上淋雨,身體疲憊不堪,有的甚至感染了風寒。
這樣的身體素質,更是不能抵擋毒煙,沒一會就都昏睡過去了。
所幸毒煙消散了不少,隻是少量吸入造成了昏迷,沒有太大的危險。但是這估計也能睡個一兩天了。
第二天趙遠珍醒來的時候都八點多了。除了李誌娟其他人也都才醒。
李誌娟是4-7點的班,她索性也和嫂子一樣學寫字。
到了七點也沒有去睡,以前農忙的時候,四點起來很正常的,她很習慣。
趙遠珍起來,洗漱了一下。拿出牛奶遞給李誌娟。
牛奶的營養還是很高的,她這個北方人從小喝到大,已經習慣了早餐喝一杯牛奶了。眾人隨著她一起喝,長久下來對身體很有益處的。
隨後高興的掏出她昨天心心念的米線。
她拿了15碗,好幾種口味。
火燒肉米線、小鍋米線、豬腳米線、豆花米線、腸旺米線、稀豆粉米線、土雞米線、過橋米線等等。
眾人覺得這個像麵條一樣,比麵條細滑很多的米線真的很好吃。
娘說米線是用大米做的,原來大米也可以做麵條啊。
而且竟然有這麽多種口味。
“這個過橋米線是要過橋嗎?奶奶”張子衿很好奇他選的這個過橋米線。
奶奶說要趁著熱,趕緊把小盤子裏的菜倒進湯裏。不然一會就煮不熟了。
他倒好了好多小盤子,隨後又倒入了這個米線。
“是啊,需要過橋!說很久以前,有一位需要趕考的學子,為了好好學習不被打擾,就穿過一座橋,躲在一個小島上閉門學習。”
“她的妻子每天去給她送飯,但是有一天她的妻子燉了雞湯,想著用雞湯下米線給相公吃,但是又怕菜和米線下早了味道不好,就用瓦罐帶著雞湯,米線和青菜等一起送過去。”
“但是,到了橋那邊發現雞湯還熱的燙嘴,因為上邊的雞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溫效果。
於是就用這個雞湯,放入了青菜和米線。她相公吃過以後很喜歡,從此妻子天天給她送這種米線。”
“因為送米線需要過一座橋,後來就叫這種米線為過橋米線”。
“哇,那她相公真幸福,可以天天吃這麽好吃的米線。”張子衿很是羨慕。
大家都被他奇怪的出發點逗笑了。
“但是呢,子衿和辛書,以後你們需要專心學習的時候,可以找安靜的地方學習。
但是不要讓人天天送飯,讀書學習這種事講究勞逸結合。不能一味死讀書。也不能像個大爺一樣需要人伺候。”
“要知道,雖然讀書有機會光宗耀祖,改換門楣。但是在銀錢上,全家人已經節衣縮食的,為你們交束修了。你努力光宗耀祖是你的責任。切不可用責任當做享受的權利。”
“知道了,娘,兒子定不會那樣的。”
“奶奶,我也知道了。”
趙遠珍點點頭,繼續吃米線。
她可不希望培養出兩個極品讀書人,覺得讀書就是人上人,全家就要當奴才一樣伺候他。
好在兩人現在表現的都很好,但是偶爾也要敲打一下。
一碗熱乎乎的火米線,吃的趙遠珍直呼過癮。
看著又是一堆的餐具,趙遠珍之前拿出的美食的餐具還有很多。
她讓錢小慧她們挑了些家裏需要的,其他都收起來了。不然回頭趕路太麻煩。
她倆挑了四個精致的小盤子,想著給娘放在車廂裏,裝瓜子點心。
還有一個陶瓷罐罐,這個專門熱牛奶用。娘最近拿的牛奶都是袋裝的。
還留下了毛血旺和酸菜魚的大碗。這兩個做工工藝和花紋都不出挑,留下裝菜正好,之前她們都是用盆裝的。沒有這個好看。
剩下的都讓婆婆裝起來了。
雨還在下,今天是第六天了。看了眼天氣預報,明天雨就會停了。
趙遠珍也希望雨早點停了,再不停,感覺身上要長蘑菇了。
嗯,說到蘑菇,等雨停了不知道會不會有蘑菇。可以去看看。
隨後又掃了一遍流民的地圖,趙遠珍發現綠點還是沒動。她突然就好奇了,就算不來搶東西,最起碼要出去找找吃的吧!
她想著,下午綠點要是還不動,就過去看看。
拿出千字文,開始啟蒙,今天講完,千字文就算講完了,明天就可以背百家姓了。
大家都愛聽趙遠珍講課,因為她講的通俗易懂,不咬文嚼字,有時候還串夾著小故事。
更是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總給人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
因此每次啟蒙課,張辛書都聽得格外認真,她娘講的比夫子好多了。
他受他娘的影響,也學會了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不再執著於一種角度,一種做法。
就是這種多個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讓張辛書以後在官場上如魚得水。
啟蒙結束,今天開始講新的知識了。
賬本。
首先,要學會看賬本,然後再學習記賬。
先說一下賬本的構成。
“一般的賬本分為封麵,扉頁,還有賬頁”。
“封麵就是類似我手裏這本,寫著xx賬本。一目了然,可以看見這個是什麽的賬本,當然也可以用時間來寫。比如xx-xx時間賬本,或者混合寫,如xx酒樓幾年到幾年賬本”。
“封麵一般是要做到簡單明了,在一堆賬本中,能快速的找到。”
“其次是扉頁,扉頁一般會標記所記的是什麽,比如酒樓的采買,在賬本的哪一部分,或者是經營管理人一覽表等等。
這個也沒有特別的定型要求。根據賬本的需要來製作就可以”。
“最後,就是賬頁,也就是賬本的主要內容,一般分為三欄式,支出,收入,利潤。當然也可以多欄式或者表格形式。看個人愛好。”
“現在,我們先看一下這幾本範本”。
趙遠珍拿出來的都是比較優秀的賬本,拿了一本現代阿拉伯數字的,還有一本大梁朝的。大梁朝管賬本叫縮表。
讓大家都看看,也可以比較一下兩者的差別。看看更喜歡哪一種。
其實,大梁朝的賬本記得太繁瑣了,不如表格加阿拉伯數字的簡單明了。
但是以後要做生意,就要和別人有來往,也要請人來做事,所以兩種賬本就要都會看,會做。
自己家裏內部,可以用阿拉伯數字加表格,同外人往來的可以用朝代流行的。
幾人練了會劍,就收起來了。
趙遠珍她們三個決定每人三小時,從10點開始,錢小慧第一班,淩晨1-4點是趙遠珍,一般這個時間最容易出事。4-7是李誌娟。
沒輪值的都去睡覺了。
錢小慧跟兒子要了紙和筆,還拿了小叔子的字帖,準備練練寫字。
這樣既能守夜,還不困。她寫幾個字就出去巡視看一下,偶爾遇見村裏巡夜的點個頭。、快要12點的時候,錢小慧叫醒了張辛百,要到他巡夜了。
張辛百穿好棉衣,又穿好蓑衣,就出去交接班了。
等到快1點的時候,錢小慧想著,要不就不叫婆婆了,自己守吧。沒想到趙遠珍自己醒了。
其實趙遠珍是定了鬧鍾的。
她醒來就趕緊讓錢小慧去睡覺了。
喝了杯茶水,精神了一下,她決定出去看看。
穿好棉衣,又穿上蓑衣,夜晚的氣溫現在已經很低了,又下雨。所以棉衣是必須穿的了。
順著幾個山洞轉了一圈,發現沒什麽異常,趙遠珍就讓係統掃描了一下。
巧了。都在上麵的狼洞裏。
趙遠珍盯了一會,發現小綠點雖然密集,但是卻都固定著沒有移動。可能都睡覺了吧。
她轉身回了山洞,要不是係統掃描的地圖持續時間有限,她都想一直開著。
係統掃描出來的地圖,你可以留存,就像截圖一樣,但是你想實時查看就要花錢了。而且是按照每分鍾,顯示的麵積大小來算錢。
流民這個距離,差不多6公裏,開一次就是300多,一分鍾300,一個小時!自己現在那20多萬的積分,還是得省著點用。
但是可以隔一段時間開一下。
她一邊學著醫術,一邊守夜。
差不多4點的時候,又開了一次掃描地圖。發現小綠點還是異常的老實,一動不動。
於是就放心的交接班睡覺去了。這時候老二也下了值班,回來睡覺了。
趙遠珍不知道的是,那些流民不是不動,是都暈睡過去了。
流民們離開趙遠珍她們山洞以後,就也四處找山洞,一個多小時就找到了狼群的山洞。
但是看著很多動物毛,開始他們都不太敢進去,但是實在是雨太大了。堅持了一個小時左右,看沒有動物回來,就大著膽子進去了。
也多虧他們還在外麵堅持了一個多小時,不然這會就不是昏睡這麽簡單了。
那裏的毒煙雖然消散了一些,但是同穴的通風效果畢竟不好。所以空氣裏還留下了一部分。
流民們連日逃難,躲避洪水,好幾日沒有好好吃東西,加上淋雨,身體疲憊不堪,有的甚至感染了風寒。
這樣的身體素質,更是不能抵擋毒煙,沒一會就都昏睡過去了。
所幸毒煙消散了不少,隻是少量吸入造成了昏迷,沒有太大的危險。但是這估計也能睡個一兩天了。
第二天趙遠珍醒來的時候都八點多了。除了李誌娟其他人也都才醒。
李誌娟是4-7點的班,她索性也和嫂子一樣學寫字。
到了七點也沒有去睡,以前農忙的時候,四點起來很正常的,她很習慣。
趙遠珍起來,洗漱了一下。拿出牛奶遞給李誌娟。
牛奶的營養還是很高的,她這個北方人從小喝到大,已經習慣了早餐喝一杯牛奶了。眾人隨著她一起喝,長久下來對身體很有益處的。
隨後高興的掏出她昨天心心念的米線。
她拿了15碗,好幾種口味。
火燒肉米線、小鍋米線、豬腳米線、豆花米線、腸旺米線、稀豆粉米線、土雞米線、過橋米線等等。
眾人覺得這個像麵條一樣,比麵條細滑很多的米線真的很好吃。
娘說米線是用大米做的,原來大米也可以做麵條啊。
而且竟然有這麽多種口味。
“這個過橋米線是要過橋嗎?奶奶”張子衿很好奇他選的這個過橋米線。
奶奶說要趁著熱,趕緊把小盤子裏的菜倒進湯裏。不然一會就煮不熟了。
他倒好了好多小盤子,隨後又倒入了這個米線。
“是啊,需要過橋!說很久以前,有一位需要趕考的學子,為了好好學習不被打擾,就穿過一座橋,躲在一個小島上閉門學習。”
“她的妻子每天去給她送飯,但是有一天她的妻子燉了雞湯,想著用雞湯下米線給相公吃,但是又怕菜和米線下早了味道不好,就用瓦罐帶著雞湯,米線和青菜等一起送過去。”
“但是,到了橋那邊發現雞湯還熱的燙嘴,因為上邊的雞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溫效果。
於是就用這個雞湯,放入了青菜和米線。她相公吃過以後很喜歡,從此妻子天天給她送這種米線。”
“因為送米線需要過一座橋,後來就叫這種米線為過橋米線”。
“哇,那她相公真幸福,可以天天吃這麽好吃的米線。”張子衿很是羨慕。
大家都被他奇怪的出發點逗笑了。
“但是呢,子衿和辛書,以後你們需要專心學習的時候,可以找安靜的地方學習。
但是不要讓人天天送飯,讀書學習這種事講究勞逸結合。不能一味死讀書。也不能像個大爺一樣需要人伺候。”
“要知道,雖然讀書有機會光宗耀祖,改換門楣。但是在銀錢上,全家人已經節衣縮食的,為你們交束修了。你努力光宗耀祖是你的責任。切不可用責任當做享受的權利。”
“知道了,娘,兒子定不會那樣的。”
“奶奶,我也知道了。”
趙遠珍點點頭,繼續吃米線。
她可不希望培養出兩個極品讀書人,覺得讀書就是人上人,全家就要當奴才一樣伺候他。
好在兩人現在表現的都很好,但是偶爾也要敲打一下。
一碗熱乎乎的火米線,吃的趙遠珍直呼過癮。
看著又是一堆的餐具,趙遠珍之前拿出的美食的餐具還有很多。
她讓錢小慧她們挑了些家裏需要的,其他都收起來了。不然回頭趕路太麻煩。
她倆挑了四個精致的小盤子,想著給娘放在車廂裏,裝瓜子點心。
還有一個陶瓷罐罐,這個專門熱牛奶用。娘最近拿的牛奶都是袋裝的。
還留下了毛血旺和酸菜魚的大碗。這兩個做工工藝和花紋都不出挑,留下裝菜正好,之前她們都是用盆裝的。沒有這個好看。
剩下的都讓婆婆裝起來了。
雨還在下,今天是第六天了。看了眼天氣預報,明天雨就會停了。
趙遠珍也希望雨早點停了,再不停,感覺身上要長蘑菇了。
嗯,說到蘑菇,等雨停了不知道會不會有蘑菇。可以去看看。
隨後又掃了一遍流民的地圖,趙遠珍發現綠點還是沒動。她突然就好奇了,就算不來搶東西,最起碼要出去找找吃的吧!
她想著,下午綠點要是還不動,就過去看看。
拿出千字文,開始啟蒙,今天講完,千字文就算講完了,明天就可以背百家姓了。
大家都愛聽趙遠珍講課,因為她講的通俗易懂,不咬文嚼字,有時候還串夾著小故事。
更是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總給人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
因此每次啟蒙課,張辛書都聽得格外認真,她娘講的比夫子好多了。
他受他娘的影響,也學會了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不再執著於一種角度,一種做法。
就是這種多個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讓張辛書以後在官場上如魚得水。
啟蒙結束,今天開始講新的知識了。
賬本。
首先,要學會看賬本,然後再學習記賬。
先說一下賬本的構成。
“一般的賬本分為封麵,扉頁,還有賬頁”。
“封麵就是類似我手裏這本,寫著xx賬本。一目了然,可以看見這個是什麽的賬本,當然也可以用時間來寫。比如xx-xx時間賬本,或者混合寫,如xx酒樓幾年到幾年賬本”。
“封麵一般是要做到簡單明了,在一堆賬本中,能快速的找到。”
“其次是扉頁,扉頁一般會標記所記的是什麽,比如酒樓的采買,在賬本的哪一部分,或者是經營管理人一覽表等等。
這個也沒有特別的定型要求。根據賬本的需要來製作就可以”。
“最後,就是賬頁,也就是賬本的主要內容,一般分為三欄式,支出,收入,利潤。當然也可以多欄式或者表格形式。看個人愛好。”
“現在,我們先看一下這幾本範本”。
趙遠珍拿出來的都是比較優秀的賬本,拿了一本現代阿拉伯數字的,還有一本大梁朝的。大梁朝管賬本叫縮表。
讓大家都看看,也可以比較一下兩者的差別。看看更喜歡哪一種。
其實,大梁朝的賬本記得太繁瑣了,不如表格加阿拉伯數字的簡單明了。
但是以後要做生意,就要和別人有來往,也要請人來做事,所以兩種賬本就要都會看,會做。
自己家裏內部,可以用阿拉伯數字加表格,同外人往來的可以用朝代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