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建房分地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 作者:芝麻要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吳大人隨後領著大家去劃分建房都用地。
按照規格,建房用地是按照人口劃分的。
每人能分1分地,也就是66.7平。
也算是不少了。家裏人口多的分的也就越多。
當然不夠的也可以買。
建房的地是按照1兩銀子一畝售賣的,倒是不貴。
吳大人說這是因為他們逃難過來的,不然按照京郊其他村子的地價,最少得3兩銀子。
趙遠珍在心裏計算著,自家人口能分多少地,自家七個人,才能分466.9平。但是建造房屋是夠了,但是趙遠珍想要建造一個大院子,還想要個大的菜園子。這些地肯定不夠。
還得買一些。買上15畝吧。這樣一次性到位了。
村裏人也都是想要個菜園子,這按照人口分的地,肯定是不夠的,現在又打折便宜。也都買了一些。但是沒有趙遠珍這麽豪橫。都是買了一畝兩畝的。
然後大家開始規劃村子布局,劃分各家的宅基地。
規劃村子的時候,趙遠珍給村長提了一些意見。主道路和副道路都寬一些。主路最少並架4輛馬車,副路最少並架2輛馬車。
而且可以按照井字塊建設村莊。把祠堂和學堂以及廣場都建在村莊中間。水井也可以多打幾個,在村頭村尾和村中間都打上一口。
大家都覺得有道理,崔造司也很驚奇,這個婦人的規劃還挺有眼光。
然後按照四列,兩列中間是主路。一列13的井字圖開始抓鬮。中間靠南的那一列留出兩戶的空白,用於公共設施的建設。
隨後大家開始抓鬮。趙遠珍抓的是比較靠中間的位置,她想換個靠邊的位置,她家土地規劃多,她也喜歡安靜一些。
問問誰想換?
吳二萍正在埋怨張青山手氣不好,抓了個東邊的位置。就看見趙遠珍那個笨蛋要換。
趕緊跑過去搶了紙條。
“我換,我和你換,我在第一排東邊的位置,這個給你。”
說著把自己的紙條扔給了趙遠珍。
趙遠珍拿起紙條,發現確實是第一排東邊的位置,可以。她很滿意。
吳二萍更滿意。
隨後開始按照抓鬮的順序分地。
為了保持村子的整體布局好看,大家都長度都是一樣的,大小在寬度上找。
這樣等到趙遠珍家的時候,就發現趙遠珍家,在邊上還是挺好的,不然那麽大一片地,她家一家都能占一條街了。
劃分了土地以後,崔造司開始幫助趙遠珍規劃房屋建造。
其他村裏人,知道這個是京城建造司的,那可是給皇帝建房的,都留下來跟著看看學習學習。
趙遠珍把自己的想法跟崔造司說出來。
她家的宅基地是66.7x8+15x666.7=平。大概就是一個長50米,寬212米的樣子。
村長還給張青豔也分了地,所以她家是8個人。
她想要建一個類似四合院的樣子,前邊有院子,娛樂休閑的,中間是房子。後邊的大院子一部分種菜,一部分養殖雞鴨牛羊馬的。然後旱廁也要放在房子後麵。
中間靠前院子的位置建造上一排房子,一共建造五棟,每棟間隔12米,主房五間,其他的四棟都是4間。
每棟房子之間用籬笆紮個小牆圍起來。就好像一個單獨的小院子。
這樣既不用分家,每個兒子又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間。
房子的整體稍微偏東一些,她打算在西邊栽種一大片果樹。
左邊就建造一大排廂房,用來做廚房餐廳庫房,或者住親戚朋友或者下人。
住人的房子都設計一個土炕,冬天冷,還是土炕睡著舒服。
火龍也得建造,火龍有點像現代的暖氣,但是沒有現代這麽先進。
剩下的細節方麵,可以施工的時候再具體細說。
崔造司按照她說的起了個草圖。然後又在這個基礎上完善了一下。加了排水,景觀,前麵院子的娛樂設施等等。
趙遠珍看完很滿意。
就按照這個建設就好。
大家覺得,趙遠珍這個在大院子裏,再建造小院子的想法很好。
現在手裏都有點錢,自家的兒子孫子又多,還有很多沒有成親的小年輕,總住在一起也不方便。這樣房子分開,再紮個籬笆牆,和家裏長輩又在一起,又有隱私,很不錯。
尤其是年輕人,都很喜歡。
決定也按照這個建造。
隨後就是計算需要用的材料。
都是先計算房屋的,外麵圍牆的先不計算。
崔造司給出了計算結果,趙遠珍也不太懂這個,就按照他說的采買就行。
隨後又問去哪裏買?
崔造司說可以領他們去,能便宜點。大家都感謝了一番。
他們剛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個人推薦還是很好的。
於是大家都開始計算自己家造房子需要多少材料。準備一會跟著一起去采買。
村裏先耕出來的1200畝地。村長決定按照人口,每人分2畝地,剩下的歸村裏子,誰想要可以來買。一畝地3兩銀子。
這樣的良田3兩銀子真的不貴。
大家都表示同意。之前在燕山的時候,他們村也是這樣的,那時候一人才一畝地。
最後各家又出了個人,跟著崔造司和登記好的吳大人,一起回去采買材料。
吳大人讓村長明天把各家各戶的戶籍拿好,去順天府尹登記,重新落戶改戶籍。隻有改了戶籍,才算是京城人士。
趙遠珍趁機跟吳大人,說了張青豔戶籍丟了的事情,吳大人表示可以補辦,明天讓村長開個證明補辦上就行。
趙遠珍給吳大人也塞了20兩銀子。
如今京城的戶口,可不是那麽好辦的。
他們跟著崔造司去采買建築材料。
崔造司說,明天他會帶著100個工匠過來建造房屋,可能得辛苦她們準備一下飯食。
趙遠珍表示這是應該的。
她帶上了錢小慧和張辛百一起去采買。
大家跟著吳大人進城,沒有受到阻攔。進了城,吳大人就走了。
此時快要5點了,大家怕關門,先去了磚瓦的店鋪訂購磚瓦。
因為是崔造司領著他們去的,大家受到了店家的熱情招待。
不僅給便宜了,還說一會就可以開始給送,因為他們得量很大,一次送不完,估計還得送一天。
大家按照抓鬮的順序建房,材料也按照這個順序送,但是因為趙遠珍家是建造司來人,所以先給趙遠珍家送。
趙遠珍表示可以,這樣明天來了人就可以開幹了。這天氣冷,早一天建造完了早住進去。
因為趙遠珍家建造的是全磚的房子,建造的數量又多,地麵也要鋪磚。外麵還要用一些好看的花磚。再加上瓦片趙遠珍要的琉璃瓦。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材料錢就花了差不多100兩銀子。
其他家基本上就是前麵一麵用磚,房頂用瓦,而且有的還用的土磚,不是青磚。就便宜了很多,幾兩銀子就下來了。
他們也是準備,按照趙遠珍的那個格局建造。
但是主房建造3間,其他一個兒子建造3小間。
兒子們也很開心,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可以和媳婦不用顧忌了。
買完建造材料,崔造司就走了。說明天一早上門。
趙遠珍囑咐著他帶人過來吃早點。
崔造司笑眯眯的答應了,這趙副將軍的妹妹就是懂事。
隨後大家都去買米買糧買菜等等。
趙遠珍想著家裏人吃飯,買了兩袋麵。兩袋米。這是為了給大家看的。
隨後又去買肉,這會肉鋪也沒剩多少肉了,趙遠珍連著骨頭和肉,豬下水全包了。
又去買了些這個季節有的菜,蘿卜,白菜,南瓜等。
雞買了兩隻,雞蛋買了一筐。豆腐、豆芽等等,有的菜都買了點。
隨後就回去了。
今晚大家還是要露天睡覺。
但是都在自己家劃分的宅基地上睡覺。
趙遠珍他們到家的時候天都黑了。
村長已經把銀票兌換成碎銀子了。趕緊給每家把銀子都分了。
525兩銀子,52戶,每家分10兩銀子,剩下的五兩村裏收起來。
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自己萬不能掐著不放。
大家開開心心的領著銀子,回自己家宅基地了,這下好了,蓋房子的錢有了。剛買材料的時候還心疼的小錢錢,又回來了。
磚行來了一次的磚瓦派送。後續太黑了,等著明天再送。
李誌娟和張青豔在家已經做好飯了。
幾人也是餓了,吃完飯開始收拾東西。
把兩個馬車並排放在一起。
隨後在馬車周圍用油布圍起來,這個暫時就充當他們的房間了。
因為明早要給工匠做早飯。100人多飯可是不好做。
趙遠珍想了想,決定吃麵條。
自己從商場買點現代製作好的蕎麵麵條,直接煮就行。
雖然說是蕎麵的,但是也放了不少白麵,要不是吃純白麵的太紮眼,她都想買白麵的。
蕎麵和白麵的摻和起來,就像是雜糧麵條。這個不打眼。
隨後把肉和骨頭都遞給錢小慧,讓她明早煮麵條,再炒一大鍋肉臊子。直接吃肉臊子麵。
用白菜和豆芽再做兩大盆涼菜。
這早餐就可以了。
錢小慧她們幾個表示沒問題。
今天晚上就把豬下水和大骨頭都清洗出來了。
這個豬下水可以鹵一大鍋。調料都有。明天中午可以吃。
這個大骨頭可以燉一大鍋白菜。味道也不錯。
心裏安排著食材,掂量著飯菜。
趙遠珍沒再管了。反正兒媳婦們都會做,不需要自己操心。給兒媳婦食譜真是太正確的選擇了。
大家收拾好就去練劍了。
雖然有點累,但是不能耽誤練劍。
練完就趕緊洗洗睡覺了。
第二天趙遠珍起來的時候,錢小慧已經把肉臊子炒好了,涼菜也拌好了。兩個大鐵鍋都燒開了水。
就等著人到了,直接下麵條。
趙遠珍突然想起來,餐具!
她沒買餐具。
隨後趕緊在商場買了100個大白碗,就是那種最普通的白碗,很大一個,一積分20個。又買了100多雙竹筷子。
錢小慧接過來去洗幹淨。
趙遠珍把買來的麵條放在大盆裏,隨時待命。
不一會,工匠們就來了。
送材料的馬車也跟著來了好些。
一瞬間她家的宅基地熱熱鬧鬧的。
按照規格,建房用地是按照人口劃分的。
每人能分1分地,也就是66.7平。
也算是不少了。家裏人口多的分的也就越多。
當然不夠的也可以買。
建房的地是按照1兩銀子一畝售賣的,倒是不貴。
吳大人說這是因為他們逃難過來的,不然按照京郊其他村子的地價,最少得3兩銀子。
趙遠珍在心裏計算著,自家人口能分多少地,自家七個人,才能分466.9平。但是建造房屋是夠了,但是趙遠珍想要建造一個大院子,還想要個大的菜園子。這些地肯定不夠。
還得買一些。買上15畝吧。這樣一次性到位了。
村裏人也都是想要個菜園子,這按照人口分的地,肯定是不夠的,現在又打折便宜。也都買了一些。但是沒有趙遠珍這麽豪橫。都是買了一畝兩畝的。
然後大家開始規劃村子布局,劃分各家的宅基地。
規劃村子的時候,趙遠珍給村長提了一些意見。主道路和副道路都寬一些。主路最少並架4輛馬車,副路最少並架2輛馬車。
而且可以按照井字塊建設村莊。把祠堂和學堂以及廣場都建在村莊中間。水井也可以多打幾個,在村頭村尾和村中間都打上一口。
大家都覺得有道理,崔造司也很驚奇,這個婦人的規劃還挺有眼光。
然後按照四列,兩列中間是主路。一列13的井字圖開始抓鬮。中間靠南的那一列留出兩戶的空白,用於公共設施的建設。
隨後大家開始抓鬮。趙遠珍抓的是比較靠中間的位置,她想換個靠邊的位置,她家土地規劃多,她也喜歡安靜一些。
問問誰想換?
吳二萍正在埋怨張青山手氣不好,抓了個東邊的位置。就看見趙遠珍那個笨蛋要換。
趕緊跑過去搶了紙條。
“我換,我和你換,我在第一排東邊的位置,這個給你。”
說著把自己的紙條扔給了趙遠珍。
趙遠珍拿起紙條,發現確實是第一排東邊的位置,可以。她很滿意。
吳二萍更滿意。
隨後開始按照抓鬮的順序分地。
為了保持村子的整體布局好看,大家都長度都是一樣的,大小在寬度上找。
這樣等到趙遠珍家的時候,就發現趙遠珍家,在邊上還是挺好的,不然那麽大一片地,她家一家都能占一條街了。
劃分了土地以後,崔造司開始幫助趙遠珍規劃房屋建造。
其他村裏人,知道這個是京城建造司的,那可是給皇帝建房的,都留下來跟著看看學習學習。
趙遠珍把自己的想法跟崔造司說出來。
她家的宅基地是66.7x8+15x666.7=平。大概就是一個長50米,寬212米的樣子。
村長還給張青豔也分了地,所以她家是8個人。
她想要建一個類似四合院的樣子,前邊有院子,娛樂休閑的,中間是房子。後邊的大院子一部分種菜,一部分養殖雞鴨牛羊馬的。然後旱廁也要放在房子後麵。
中間靠前院子的位置建造上一排房子,一共建造五棟,每棟間隔12米,主房五間,其他的四棟都是4間。
每棟房子之間用籬笆紮個小牆圍起來。就好像一個單獨的小院子。
這樣既不用分家,每個兒子又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間。
房子的整體稍微偏東一些,她打算在西邊栽種一大片果樹。
左邊就建造一大排廂房,用來做廚房餐廳庫房,或者住親戚朋友或者下人。
住人的房子都設計一個土炕,冬天冷,還是土炕睡著舒服。
火龍也得建造,火龍有點像現代的暖氣,但是沒有現代這麽先進。
剩下的細節方麵,可以施工的時候再具體細說。
崔造司按照她說的起了個草圖。然後又在這個基礎上完善了一下。加了排水,景觀,前麵院子的娛樂設施等等。
趙遠珍看完很滿意。
就按照這個建設就好。
大家覺得,趙遠珍這個在大院子裏,再建造小院子的想法很好。
現在手裏都有點錢,自家的兒子孫子又多,還有很多沒有成親的小年輕,總住在一起也不方便。這樣房子分開,再紮個籬笆牆,和家裏長輩又在一起,又有隱私,很不錯。
尤其是年輕人,都很喜歡。
決定也按照這個建造。
隨後就是計算需要用的材料。
都是先計算房屋的,外麵圍牆的先不計算。
崔造司給出了計算結果,趙遠珍也不太懂這個,就按照他說的采買就行。
隨後又問去哪裏買?
崔造司說可以領他們去,能便宜點。大家都感謝了一番。
他們剛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個人推薦還是很好的。
於是大家都開始計算自己家造房子需要多少材料。準備一會跟著一起去采買。
村裏先耕出來的1200畝地。村長決定按照人口,每人分2畝地,剩下的歸村裏子,誰想要可以來買。一畝地3兩銀子。
這樣的良田3兩銀子真的不貴。
大家都表示同意。之前在燕山的時候,他們村也是這樣的,那時候一人才一畝地。
最後各家又出了個人,跟著崔造司和登記好的吳大人,一起回去采買材料。
吳大人讓村長明天把各家各戶的戶籍拿好,去順天府尹登記,重新落戶改戶籍。隻有改了戶籍,才算是京城人士。
趙遠珍趁機跟吳大人,說了張青豔戶籍丟了的事情,吳大人表示可以補辦,明天讓村長開個證明補辦上就行。
趙遠珍給吳大人也塞了20兩銀子。
如今京城的戶口,可不是那麽好辦的。
他們跟著崔造司去采買建築材料。
崔造司說,明天他會帶著100個工匠過來建造房屋,可能得辛苦她們準備一下飯食。
趙遠珍表示這是應該的。
她帶上了錢小慧和張辛百一起去采買。
大家跟著吳大人進城,沒有受到阻攔。進了城,吳大人就走了。
此時快要5點了,大家怕關門,先去了磚瓦的店鋪訂購磚瓦。
因為是崔造司領著他們去的,大家受到了店家的熱情招待。
不僅給便宜了,還說一會就可以開始給送,因為他們得量很大,一次送不完,估計還得送一天。
大家按照抓鬮的順序建房,材料也按照這個順序送,但是因為趙遠珍家是建造司來人,所以先給趙遠珍家送。
趙遠珍表示可以,這樣明天來了人就可以開幹了。這天氣冷,早一天建造完了早住進去。
因為趙遠珍家建造的是全磚的房子,建造的數量又多,地麵也要鋪磚。外麵還要用一些好看的花磚。再加上瓦片趙遠珍要的琉璃瓦。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材料錢就花了差不多100兩銀子。
其他家基本上就是前麵一麵用磚,房頂用瓦,而且有的還用的土磚,不是青磚。就便宜了很多,幾兩銀子就下來了。
他們也是準備,按照趙遠珍的那個格局建造。
但是主房建造3間,其他一個兒子建造3小間。
兒子們也很開心,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可以和媳婦不用顧忌了。
買完建造材料,崔造司就走了。說明天一早上門。
趙遠珍囑咐著他帶人過來吃早點。
崔造司笑眯眯的答應了,這趙副將軍的妹妹就是懂事。
隨後大家都去買米買糧買菜等等。
趙遠珍想著家裏人吃飯,買了兩袋麵。兩袋米。這是為了給大家看的。
隨後又去買肉,這會肉鋪也沒剩多少肉了,趙遠珍連著骨頭和肉,豬下水全包了。
又去買了些這個季節有的菜,蘿卜,白菜,南瓜等。
雞買了兩隻,雞蛋買了一筐。豆腐、豆芽等等,有的菜都買了點。
隨後就回去了。
今晚大家還是要露天睡覺。
但是都在自己家劃分的宅基地上睡覺。
趙遠珍他們到家的時候天都黑了。
村長已經把銀票兌換成碎銀子了。趕緊給每家把銀子都分了。
525兩銀子,52戶,每家分10兩銀子,剩下的五兩村裏收起來。
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自己萬不能掐著不放。
大家開開心心的領著銀子,回自己家宅基地了,這下好了,蓋房子的錢有了。剛買材料的時候還心疼的小錢錢,又回來了。
磚行來了一次的磚瓦派送。後續太黑了,等著明天再送。
李誌娟和張青豔在家已經做好飯了。
幾人也是餓了,吃完飯開始收拾東西。
把兩個馬車並排放在一起。
隨後在馬車周圍用油布圍起來,這個暫時就充當他們的房間了。
因為明早要給工匠做早飯。100人多飯可是不好做。
趙遠珍想了想,決定吃麵條。
自己從商場買點現代製作好的蕎麵麵條,直接煮就行。
雖然說是蕎麵的,但是也放了不少白麵,要不是吃純白麵的太紮眼,她都想買白麵的。
蕎麵和白麵的摻和起來,就像是雜糧麵條。這個不打眼。
隨後把肉和骨頭都遞給錢小慧,讓她明早煮麵條,再炒一大鍋肉臊子。直接吃肉臊子麵。
用白菜和豆芽再做兩大盆涼菜。
這早餐就可以了。
錢小慧她們幾個表示沒問題。
今天晚上就把豬下水和大骨頭都清洗出來了。
這個豬下水可以鹵一大鍋。調料都有。明天中午可以吃。
這個大骨頭可以燉一大鍋白菜。味道也不錯。
心裏安排著食材,掂量著飯菜。
趙遠珍沒再管了。反正兒媳婦們都會做,不需要自己操心。給兒媳婦食譜真是太正確的選擇了。
大家收拾好就去練劍了。
雖然有點累,但是不能耽誤練劍。
練完就趕緊洗洗睡覺了。
第二天趙遠珍起來的時候,錢小慧已經把肉臊子炒好了,涼菜也拌好了。兩個大鐵鍋都燒開了水。
就等著人到了,直接下麵條。
趙遠珍突然想起來,餐具!
她沒買餐具。
隨後趕緊在商場買了100個大白碗,就是那種最普通的白碗,很大一個,一積分20個。又買了100多雙竹筷子。
錢小慧接過來去洗幹淨。
趙遠珍把買來的麵條放在大盆裏,隨時待命。
不一會,工匠們就來了。
送材料的馬車也跟著來了好些。
一瞬間她家的宅基地熱熱鬧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