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收獲的季節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 作者:芝麻要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曬場晾曬的糧食,經過這些天的晾曬,都幹的差不多了。
農夫們開始進行脫粒。
糧食實在是太多了,用了半個月左右才全部脫粒完成。
看著全部脫粒好的糧食,顆顆飽滿,隨後都裝進了麻袋裏,一袋一袋的運送收進倉庫裏。
這些糧食差不多裝滿了3個大倉庫。
趙遠珍看著遞上來的統計。
小麥一共1080萬斤,穀子2125萬斤,玉米380萬斤,黃豆65萬斤、綠豆66萬斤,高粱170萬斤。
總價值在38萬兩銀子左右。
莊子裏一年的工錢差不多是23.4萬兩,吃的糧食一年大概是72萬斤,折算大概5.6萬兩。
算下來張家莊一年的基礎花銷是29萬兩,包括工資和糧食。
種植的這些土地,在提供了一年花銷的情況下,還能賺9萬兩。
至於其他的各種作坊、鋪子等賺的錢就完全是純利潤了。
本來投資大,工人給的工資又高,趙遠珍還擔心田地這邊會虧錢,現在算下來,刨除一切基礎花銷,能賺9萬兩,她已經很滿意了。
給忙碌了將近兩個多月的農夫們,放了5天的假期,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
運輸隊根據糧食倉庫的出倉,開始給軍營運送糧食。
趙遠珍之前答應賣給軍營一半的糧食的,現在糧食下來了,她要去給送過去。
小麥500萬斤,穀子1100萬斤,玉米190斤,黃豆35萬斤,綠豆35萬斤,高粱80萬斤。
兩支運輸隊一起運送。
每輛車裝了差不多3000多斤,60輛運輸車一起運送過去了。
“大哥,我來給你送糧食了。”
“小妹,我也正想去通知你呢,那邊建造好了,你可以去選鋪子了。”
“好的,大哥,你先叫人來接收糧食,等接收完了,我就去挑選鋪子。”
“好的。”
趙遠珍叫了支都史來接收糧食。
糧食都是裝的麻袋,每袋100斤。
支都史隨機抽查了20袋過秤,都是足斤足兩的100斤。
剩下的就不一一過秤了,直接數麻袋就可以。
因為不用過秤,糧食接收的很快,就是搬進軍營的倉庫就好。
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了。
支都史過來結算糧食的銀子。
結算了19萬的銀子。
趙遠珍美滋滋的裝進空間,便跟著趙遠瀾去選鋪子了。
從軍營城牆的大門出去,走一公裏左右,就到了貿易集市。
集市都建造完了,可能是軍隊建造的原因,都是規規矩矩,方方正正,筆直筆直的。
趙遠珍跟著參觀了一下集市,集市有兩個大門,南北各一個。
進出都要登記檢查,需要有腰牌,腰牌要去所在的地方衙門辦理,登記具體的個人消息。
每個鋪子都有一個小後院,後院有4間房子。
“小妹,這些鋪子,你看著選吧,要哪間?”
趙遠珍對比了一下,選了坐北朝南的這排鋪麵,挑著中間地段的鋪子,租賃了8間,對麵街中間的位置選了2間,
“大哥,我就要這10間吧,租金多少?”
“一間一年300兩,跟支都史簽合同交錢就行。”
300兩,價格可是不便宜,別的鋪子一年也就幾十兩,這直接10倍翻長,不過邊界危險,需要駐軍維護安全,多交些錢也是應該的。
10間鋪子一共3000兩。
趙遠珍跟支都史簽合同。
“趙大小姐,這10間鋪子,你對外不要說是你租賃的,一般每人最多租賃2間的。”
她這是走後門的,沒辦法。
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一禁忌就是壟斷,如果鋪子被少數人租賃,形成壟斷,就擾亂市場了。
“大人放心,我懂的。我這鋪子的價格也肯定會在合理範圍,不會搞壟斷的。”
“大小姐聰明人,那我就放心了。”
簽好合同,付錢。
“大哥,我這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裝修上貨物?”
“明天就可以,你先回去辦理進出腰牌,進出的每個人都要辦理的。”’
“好的,那我就先回去了,大哥!”
“嗯嗯,路上小心。”
“好。”
帶著她的運輸隊回去了。
租賃了10個鋪子,她目前要開的有7個,剩下的三間先放著。
把煤炭和運輸快遞放在一個鋪子裏,省300是三百。
趙遠珍選了之前培訓好的7個掌櫃,又給每個鋪子都配了一個自家的小廝。
這14人加上運輸隊的100人,再加上裝潢隊的50人,趙遠珍帶著他們去衙門辦理了進出的腰牌牌。
鋪子的14個人都要住在那邊,再加上運輸隊的,趙遠珍又給配備了4個廚娘和4個粗使。
廚房打算開在糧食鋪子後院裏,廚娘和粗使就住在成衣鋪子後邊。
其他鋪子的房子,除了庫房全部改造成宿舍,一個 房間住6個,這樣下來,運輸隊也能住的開了。
第二天一大早,運輸隊把裝修需要的材料都運送過去了。
鋪子裏邊是修建了火龍的,不然冬天實在寒冷。
為了保暖,趙遠珍在鋪子外的牆上和內牆,都重新刮了一遍水泥,增加保溫層。
窗子沒有改落地的,就是用的趙遠瀾設計的窗子,但是窗子紙都換成了玻璃,保暖。
也沒什麽需要特別裝修的,屋子都是新蓋的,三天就收拾完了,開始擺放貨架上貨。
兩個運輸隊一趟一趟馬不停蹄的運送著。
糧食、生鮮水果、磚瓦、雜貨、酒、等等、
趙遠珍跟著自己人這隊運輸隊,把雜貨店的東西偷渡過來,放進了雜貨鋪子的倉庫裏。
弄了差不多兩天,所有的鋪子才算弄好,買了鞭炮,劈裏啪啦的,開業。
鋪子的名字,不是張雜貨鋪,就是趙酒肆。錯開來掛的招牌。
這邊趙遠珍他們都開業了,其他鋪子才開始裝修,主打一個時間錯差。
其他租賃了鋪子的人,都過來詢問,這是誰家的鋪子啊。
“我們這幾個鋪子的東家都是認識的朋友,就開在一起了,是京城來的。”
所有的掌櫃的都是這個統一話術。
其他人得知他們是幾個朋友一起開的,也就不奇怪了。
趙遠珍點鋪子開業後的第五天,貿易集市正式開始對外營業了。
大梁朝和金國的人可以持著腰牌自由出入了。
可以擺攤買賣,也可以去逛鋪子。
因為金國的城市比較緊湊,又在邊境,貿易集市上的金人顯然比大梁朝的多很多。
銷量最好的是酒,這酒又烈又香,比一向自認為很會釀酒的金國人釀製的酒要好喝的多。
不論是零售和批發,都賣出去了不少。
訂的比較多的客人,掌櫃的就會推薦隔壁鋪子都快遞運輸,隻需要根據貨物出錢,就能給運送到家。
兩國有條約在先,金國承諾不傷害大梁朝的人,趙遠珍才敢讓他們去跑運輸。
但是太遠的地方也不會去,近邊的這幾個金國的城市可以,其他的地方都不去。
前幾次,趙遠珍都跟著一起運輸隊,怕出意外。
跟了幾次發現沒什麽問題,才慢慢的放心讓運輸隊自己走,但是自己如果有時間,也會跟著一起運送。
雖說酒肆是賣的最好的鋪子,但是其他鋪子的生意也不差,雜貨鋪子、糧食鋪子、成衣鋪子、生鮮鋪子的生意也都很火爆。
雜貨鋪子給金人開了很多生活的小便利,原來還可以有這麽多輕便好用的物件啊。
成衣鋪子的衣服是張青豔綜合了趙遠珍給的圖集,深思熟慮,用盡心思設計的,衣服既保留了金人服飾的,那種粗礦簡單的美感,細節處又不失高雅貴氣,顏色搭配大膽新奇,很受金人的歡迎。
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人、不同的性別,張青豔每個消費人群都設計了5套服裝,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就有40多套的服飾。
可選擇的空間大了很多。
糧食鋪子裏的糧食,趙遠珍沒有加很多價格,每斤隻比京城的貴了一文。
金國的糧食價格比大梁朝貴5-10文不等,具體看是什麽糧食,像是大米就是最貴的,金國的地理環境問題,種植不了多少水稻。
生鮮鋪子前幾天的售賣不怎麽出色,基本上都會剩下一半,看著剩下的,下午的時候,趙遠珍就會拿到集市那邊,擺攤便宜些甩賣出去。
後來集市上來的金國人越來越多,有頭腦和手段的也多了起來,她的生鮮鋪子才開始崛起。
基本上每天的瓜果蔬菜都能賣幹淨,而且大多數都是壟斷包圓那種。
趙遠珍叫掌櫃的一批一批上的,因此包圓的也是包了一批走了,下一個人繼續來包,再上新,再來人。
可惜了,新鮮的蔬菜要沒有多少了,現在已經九月下旬了,能賣的這些都還是秋天儲存的多,剩下少量的不怕凍的,種植晚一些的,還能采摘下來一些蔬菜。
再等個十天半個月的,怕是隻能售賣幹菜了。
水果儲藏的多,之前沒有市場,這下可以大賣特賣了。
趙遠珍去逛過所有的鋪子,發現金人也有租賃鋪子做生意的,他們有賣酒的、賣皮草的、賣藥材的等等。
金國的藥材品質很好,稀有的人參、鹿茸等等,鋪子裏有不少。
趙遠珍挑著品行好的人參買了很多,這麽大的人參不多見,也就是金國山脈眾多,地廣人稀,才能有這麽多的稀有野人參。
農夫們開始進行脫粒。
糧食實在是太多了,用了半個月左右才全部脫粒完成。
看著全部脫粒好的糧食,顆顆飽滿,隨後都裝進了麻袋裏,一袋一袋的運送收進倉庫裏。
這些糧食差不多裝滿了3個大倉庫。
趙遠珍看著遞上來的統計。
小麥一共1080萬斤,穀子2125萬斤,玉米380萬斤,黃豆65萬斤、綠豆66萬斤,高粱170萬斤。
總價值在38萬兩銀子左右。
莊子裏一年的工錢差不多是23.4萬兩,吃的糧食一年大概是72萬斤,折算大概5.6萬兩。
算下來張家莊一年的基礎花銷是29萬兩,包括工資和糧食。
種植的這些土地,在提供了一年花銷的情況下,還能賺9萬兩。
至於其他的各種作坊、鋪子等賺的錢就完全是純利潤了。
本來投資大,工人給的工資又高,趙遠珍還擔心田地這邊會虧錢,現在算下來,刨除一切基礎花銷,能賺9萬兩,她已經很滿意了。
給忙碌了將近兩個多月的農夫們,放了5天的假期,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
運輸隊根據糧食倉庫的出倉,開始給軍營運送糧食。
趙遠珍之前答應賣給軍營一半的糧食的,現在糧食下來了,她要去給送過去。
小麥500萬斤,穀子1100萬斤,玉米190斤,黃豆35萬斤,綠豆35萬斤,高粱80萬斤。
兩支運輸隊一起運送。
每輛車裝了差不多3000多斤,60輛運輸車一起運送過去了。
“大哥,我來給你送糧食了。”
“小妹,我也正想去通知你呢,那邊建造好了,你可以去選鋪子了。”
“好的,大哥,你先叫人來接收糧食,等接收完了,我就去挑選鋪子。”
“好的。”
趙遠珍叫了支都史來接收糧食。
糧食都是裝的麻袋,每袋100斤。
支都史隨機抽查了20袋過秤,都是足斤足兩的100斤。
剩下的就不一一過秤了,直接數麻袋就可以。
因為不用過秤,糧食接收的很快,就是搬進軍營的倉庫就好。
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了。
支都史過來結算糧食的銀子。
結算了19萬的銀子。
趙遠珍美滋滋的裝進空間,便跟著趙遠瀾去選鋪子了。
從軍營城牆的大門出去,走一公裏左右,就到了貿易集市。
集市都建造完了,可能是軍隊建造的原因,都是規規矩矩,方方正正,筆直筆直的。
趙遠珍跟著參觀了一下集市,集市有兩個大門,南北各一個。
進出都要登記檢查,需要有腰牌,腰牌要去所在的地方衙門辦理,登記具體的個人消息。
每個鋪子都有一個小後院,後院有4間房子。
“小妹,這些鋪子,你看著選吧,要哪間?”
趙遠珍對比了一下,選了坐北朝南的這排鋪麵,挑著中間地段的鋪子,租賃了8間,對麵街中間的位置選了2間,
“大哥,我就要這10間吧,租金多少?”
“一間一年300兩,跟支都史簽合同交錢就行。”
300兩,價格可是不便宜,別的鋪子一年也就幾十兩,這直接10倍翻長,不過邊界危險,需要駐軍維護安全,多交些錢也是應該的。
10間鋪子一共3000兩。
趙遠珍跟支都史簽合同。
“趙大小姐,這10間鋪子,你對外不要說是你租賃的,一般每人最多租賃2間的。”
她這是走後門的,沒辦法。
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一禁忌就是壟斷,如果鋪子被少數人租賃,形成壟斷,就擾亂市場了。
“大人放心,我懂的。我這鋪子的價格也肯定會在合理範圍,不會搞壟斷的。”
“大小姐聰明人,那我就放心了。”
簽好合同,付錢。
“大哥,我這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裝修上貨物?”
“明天就可以,你先回去辦理進出腰牌,進出的每個人都要辦理的。”’
“好的,那我就先回去了,大哥!”
“嗯嗯,路上小心。”
“好。”
帶著她的運輸隊回去了。
租賃了10個鋪子,她目前要開的有7個,剩下的三間先放著。
把煤炭和運輸快遞放在一個鋪子裏,省300是三百。
趙遠珍選了之前培訓好的7個掌櫃,又給每個鋪子都配了一個自家的小廝。
這14人加上運輸隊的100人,再加上裝潢隊的50人,趙遠珍帶著他們去衙門辦理了進出的腰牌牌。
鋪子的14個人都要住在那邊,再加上運輸隊的,趙遠珍又給配備了4個廚娘和4個粗使。
廚房打算開在糧食鋪子後院裏,廚娘和粗使就住在成衣鋪子後邊。
其他鋪子的房子,除了庫房全部改造成宿舍,一個 房間住6個,這樣下來,運輸隊也能住的開了。
第二天一大早,運輸隊把裝修需要的材料都運送過去了。
鋪子裏邊是修建了火龍的,不然冬天實在寒冷。
為了保暖,趙遠珍在鋪子外的牆上和內牆,都重新刮了一遍水泥,增加保溫層。
窗子沒有改落地的,就是用的趙遠瀾設計的窗子,但是窗子紙都換成了玻璃,保暖。
也沒什麽需要特別裝修的,屋子都是新蓋的,三天就收拾完了,開始擺放貨架上貨。
兩個運輸隊一趟一趟馬不停蹄的運送著。
糧食、生鮮水果、磚瓦、雜貨、酒、等等、
趙遠珍跟著自己人這隊運輸隊,把雜貨店的東西偷渡過來,放進了雜貨鋪子的倉庫裏。
弄了差不多兩天,所有的鋪子才算弄好,買了鞭炮,劈裏啪啦的,開業。
鋪子的名字,不是張雜貨鋪,就是趙酒肆。錯開來掛的招牌。
這邊趙遠珍他們都開業了,其他鋪子才開始裝修,主打一個時間錯差。
其他租賃了鋪子的人,都過來詢問,這是誰家的鋪子啊。
“我們這幾個鋪子的東家都是認識的朋友,就開在一起了,是京城來的。”
所有的掌櫃的都是這個統一話術。
其他人得知他們是幾個朋友一起開的,也就不奇怪了。
趙遠珍點鋪子開業後的第五天,貿易集市正式開始對外營業了。
大梁朝和金國的人可以持著腰牌自由出入了。
可以擺攤買賣,也可以去逛鋪子。
因為金國的城市比較緊湊,又在邊境,貿易集市上的金人顯然比大梁朝的多很多。
銷量最好的是酒,這酒又烈又香,比一向自認為很會釀酒的金國人釀製的酒要好喝的多。
不論是零售和批發,都賣出去了不少。
訂的比較多的客人,掌櫃的就會推薦隔壁鋪子都快遞運輸,隻需要根據貨物出錢,就能給運送到家。
兩國有條約在先,金國承諾不傷害大梁朝的人,趙遠珍才敢讓他們去跑運輸。
但是太遠的地方也不會去,近邊的這幾個金國的城市可以,其他的地方都不去。
前幾次,趙遠珍都跟著一起運輸隊,怕出意外。
跟了幾次發現沒什麽問題,才慢慢的放心讓運輸隊自己走,但是自己如果有時間,也會跟著一起運送。
雖說酒肆是賣的最好的鋪子,但是其他鋪子的生意也不差,雜貨鋪子、糧食鋪子、成衣鋪子、生鮮鋪子的生意也都很火爆。
雜貨鋪子給金人開了很多生活的小便利,原來還可以有這麽多輕便好用的物件啊。
成衣鋪子的衣服是張青豔綜合了趙遠珍給的圖集,深思熟慮,用盡心思設計的,衣服既保留了金人服飾的,那種粗礦簡單的美感,細節處又不失高雅貴氣,顏色搭配大膽新奇,很受金人的歡迎。
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人、不同的性別,張青豔每個消費人群都設計了5套服裝,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就有40多套的服飾。
可選擇的空間大了很多。
糧食鋪子裏的糧食,趙遠珍沒有加很多價格,每斤隻比京城的貴了一文。
金國的糧食價格比大梁朝貴5-10文不等,具體看是什麽糧食,像是大米就是最貴的,金國的地理環境問題,種植不了多少水稻。
生鮮鋪子前幾天的售賣不怎麽出色,基本上都會剩下一半,看著剩下的,下午的時候,趙遠珍就會拿到集市那邊,擺攤便宜些甩賣出去。
後來集市上來的金國人越來越多,有頭腦和手段的也多了起來,她的生鮮鋪子才開始崛起。
基本上每天的瓜果蔬菜都能賣幹淨,而且大多數都是壟斷包圓那種。
趙遠珍叫掌櫃的一批一批上的,因此包圓的也是包了一批走了,下一個人繼續來包,再上新,再來人。
可惜了,新鮮的蔬菜要沒有多少了,現在已經九月下旬了,能賣的這些都還是秋天儲存的多,剩下少量的不怕凍的,種植晚一些的,還能采摘下來一些蔬菜。
再等個十天半個月的,怕是隻能售賣幹菜了。
水果儲藏的多,之前沒有市場,這下可以大賣特賣了。
趙遠珍去逛過所有的鋪子,發現金人也有租賃鋪子做生意的,他們有賣酒的、賣皮草的、賣藥材的等等。
金國的藥材品質很好,稀有的人參、鹿茸等等,鋪子裏有不少。
趙遠珍挑著品行好的人參買了很多,這麽大的人參不多見,也就是金國山脈眾多,地廣人稀,才能有這麽多的稀有野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