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小張遊記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 作者:芝麻要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子衿寫的這個遊記篇幅很多,因此檢查也比較費時間。
趙遠珍也沒有催促他。
她回來這幾天,都在看賬本和作坊之間來回跑。
難得這會有時間了,她也準備陪陪幾個小家夥。
距離上次離開京城,又是兩年多,快三年了。
幾個小家夥都已經上學堂了。
最令她詫異的是張子悠。
小丫頭性格一直是個閑不住的,好動,還愛武,趙遠珍本來以為小丫頭會往這方麵發展呢。
沒想到小丫頭竟然打算跟著趙遠珍學習經商。
“我們悠悠為什麽要跟著奶奶學習經商啊?”
“奶奶,我聽我娘親說過,咱們家以前好窮的,是逃難來的京城,也是奶奶在京城開了鋪子,我們家才慢慢有錢的。”
“嗯,是啊,你娘親說的沒錯。”
“所以啊,我也想跟奶奶學習經商,這樣我們家就會一直有錢了。”
“你不學習經商,我們家也不會餓著悠悠的。”
“那不行的,不能坐吃山空的,我們這一輩的孩子,隻有我和子甜妹妹是女孩子,可是子甜妹妹性格靦腆,不適合和別人打交道。而哥哥們都是要走科舉道路的,我得學習經商,開好多鋪子,讓我們家一直這麽有錢!”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
說這話的時候,有種自信滿滿的感覺。
趙遠珍好笑的摸著小丫頭的腦袋。
“那你真的要學啊?經商可是很吃苦的,而且還不能半途而廢哦!”
“要學,要學的,我娘親說,奶奶你是咱們家最聰明的,我要跟你學習,!”
“好,那你想好了,以後奶奶就教你。”
“嗯。好的,奶奶!我會好好學習的!”
趙遠珍也是說到做到的,沒有糊弄小丫頭。
先是從阿拉伯數字開始教育。
隨後鍵盤,賬本,市場,管理,經濟發展等等。
從那以後,去商行或者莊子,作坊的時候都會帶著小丫頭。
春天的時候,張子衿參加了會試。
他現在已經15歲了。
會試過了就準備參加春闈了。
小少年也收了性子,開始沉穩了不少。
就隻有在趙遠珍麵前,還是活潑好動,像年少的時候那樣。
趙遠珍這會終於是閑下來了點,帶著子悠這個小丫頭去了黃河渡口。
要把這些年欠老大夫的課程都補回來。
這次,她在黃河渡口差不多3個月。
把老大夫高興的不得了。
這次是真的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啊!
在授課的時候,趙遠珍也出診。
很多疑難雜症,別處治不好的趙遠珍都治好了。
名氣因此也越來越大,好多人都慕名前來看病。
黃河渡口的名氣也因此越來越大。
入住的商家也越來越多。
但是出租的鋪子都要沒有了,趙遠珍隻好又再一次加蓋擴建了渡口。
這一次又加蓋了大概20間鋪子。
這下總歸差不多夠了吧。
林林總總,出租的鋪子現在有60多間了。
租金都是鋪子一成利潤。
每個月光是收租都有百萬以上的。
趙遠珍帶著小子悠去收過一次租金,隻把小丫頭看的眼睛都看直了。
這這這這!
家裏有這麽多錢嗎。
她之前隻知道家裏的鋪子都是賺錢的,自家家裏也是很有錢的。
但是從來沒想過,光是鋪子的租金都有百萬多。還隻是一個月的。
趙遠珍看著自家小孫女的目瞪口呆的小樣子,隻覺得可愛的不行。
“這個租金高,是因為咱們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諸多因素。這一片之前因為金人入關再加上黃發大水,原本的渡口衝刷沒了,我路過看見了商機,就把這一片的土地都賣了。後期靠著竹筏子和集市,慢慢的把這一片渡口盤活了,才有了各種鋪子被租賃出去的!”
“嗯,奶奶我懂的,就像你教給我的,這叫獨此一家,所以我們才能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噗嗤!
趙遠珍笑出來聲音、
自己之前給小丫頭看過一些現代的經濟類的說。
裏邊就有一些鼓勵的話,比如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當時小丫頭不懂什麽意思,還來問過她,她給小丫頭解釋過以後,小丫頭就記住了。
還時不時的拿出來念叨幾句。
“對對對,我們子悠說的都對,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嘿嘿嘿!”
家裏的產業,已經給三個兒子都分了,這渡口的租金雖然是她收取的,但是她也沒打算要,回頭還是會給他們的。
他們現在也都有自己的空間,能保護的住這些物品了。
趙遠珍在黃河渡口給老大夫補完了這幾年的課程,才帶著張子悠回京城。
10月的時候,張辛書接到了調令,要回京城了。
他回到京城進了戶部,做了戶部侍郎。
揚州府的產業趙遠珍還得去安排一下。
又要在此南下。
這次南下,她帶上了張子悠和張子佩。
兩個小家夥還沒去過南方呢。
兩個小家夥滿臉都是興奮之色,他們知道自己要跟著奶奶,前往遙遠的南方。
那裏有美麗的風景和新鮮的事物等待著他們探索。
他們期待著這次冒險,充滿好奇地想象著未來的日子會是什麽樣子。
“我們也要要去揚州府了啦!”張子悠興奮地歡呼道。他的眼睛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南方的繁華景象。
之前大哥哥跟著奶奶去遊曆大梁朝,著實給她羨慕夠嗆。
“對呀對呀,聽說揚州府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子佩附和道,他的小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也不再那麽的靦腆了。
兩人坐在馬車上,不停地說著話,分享著彼此對南方的憧憬和幻想。他們討論著可能遇到的人和事,以及那些讓他們感到興奮的地方
“我想看看那裏的大海,我聽大哥哥說,揚州府麵臨大海,大海很大很大的!”
張子佩興致勃勃地說道。
“大哥說那邊家家養花,一定很美吧?”
張子悠還補充道。
他們的話語充滿了天真和活力,讓人不禁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的喜悅和期待。
馬車在路上緩緩前行,而他們的笑聲和談話聲卻不斷回蕩在空氣中,伴隨著馬蹄聲響徹整個道路。
這次去揚州府就去了一輛馬車。
趙遠珍帶著張子悠,張子佩,藍英幾人。
在房車裏加了兩張小的折疊床,勉強是能住的下四個人了。
他們從京城離開,向著揚州府出發。
一路走了13天,才到了揚州府。
出發的時候已經是10月多了,京城裏已經開始冷了起來了。
但是越往揚州府城這邊走,氣溫越高。
到了揚州府城的時候,已經11月份了。
但是揚州府的天氣,還在20多度以上呢。
趙遠珍隻是跟張辛書說過,自己會來揚州,但是具體出發時間沒說。
快到揚州府城的時候,也沒打算告訴張辛書,自己又不是找不到路,不用接。
但是沒想到,才剛要接近城門的時候,張辛書已經帶著人在那等著了。
“娘,您終於到了,一路辛苦了。”
“小叔叔好!”
“小叔叔叔好。”
張辛書快步上前給趙遠珍行禮。
“你怎麽過來了?”
該不會是天天在城門等他們吧。
“子悠好,子佩好。我把南燕它們兩個早早的就放出城了,叫他們看見你們要進城告訴我的。”
就是那兩隻海東青。
“昂,這樣啊!”
“嗯,娘親,咱們進城吧。”
“嗯。走吧!”
張辛書帶著幾人,一起回了南澄園。
“到了,下車吧,娘,慢點!子悠和子佩也是。”
“知道了,小叔叔!”
幾人下了馬車就進了府邸。
南澄園宅子的風格和京城的完全不一樣。
京城的南澄園宅子充滿了北方風格的特色,仿佛一幅古色古香的畫卷。
宅邸散發著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宛如歲月沉澱下來的珍貴遺產。
院子裏的建築大多是四合院,其布局嚴謹有序,主次分明,彰顯著傳統的禮製觀念。
正房高大寬敞,氣勢恢宏,它猶如一座莊重的殿堂,承載著家族的榮耀與尊嚴。而兩側的廂房則相對矮小,宛如忠誠的侍衛,默默地守護著主屋。主次分明,彰顯著傳統的禮製觀念。
這種布局體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尊卑有序,也反映了封建社會等級製度的影響。
此外,四合院的建築風格注重對稱和規整,屋頂多采用坡頂形式,牆壁用青磚砌成,門窗則以木質為主,雕刻精美。整個院子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時光之中。
而南澄園的宅子給人一種寧靜而雅致的感覺,它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
以白色牆壁和黑色瓦片為基調,形成鮮明對比。
屋脊線條流暢自然,翹起的飛簷如同輕盈的翅膀,展示出獨特的韻律美。
鬥拱則巧妙地連接著梁柱,支撐起整個建築結構,不僅增加了穩定性,還增添了一份精致感。這些細節都透露出江南水鄉特有的細膩與優雅,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幅美麗的水墨畫中。
不願離開。
兩個小家夥好奇的來回看著南澄園的布局和造景。
趙遠珍也沒有催促他。
她回來這幾天,都在看賬本和作坊之間來回跑。
難得這會有時間了,她也準備陪陪幾個小家夥。
距離上次離開京城,又是兩年多,快三年了。
幾個小家夥都已經上學堂了。
最令她詫異的是張子悠。
小丫頭性格一直是個閑不住的,好動,還愛武,趙遠珍本來以為小丫頭會往這方麵發展呢。
沒想到小丫頭竟然打算跟著趙遠珍學習經商。
“我們悠悠為什麽要跟著奶奶學習經商啊?”
“奶奶,我聽我娘親說過,咱們家以前好窮的,是逃難來的京城,也是奶奶在京城開了鋪子,我們家才慢慢有錢的。”
“嗯,是啊,你娘親說的沒錯。”
“所以啊,我也想跟奶奶學習經商,這樣我們家就會一直有錢了。”
“你不學習經商,我們家也不會餓著悠悠的。”
“那不行的,不能坐吃山空的,我們這一輩的孩子,隻有我和子甜妹妹是女孩子,可是子甜妹妹性格靦腆,不適合和別人打交道。而哥哥們都是要走科舉道路的,我得學習經商,開好多鋪子,讓我們家一直這麽有錢!”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
說這話的時候,有種自信滿滿的感覺。
趙遠珍好笑的摸著小丫頭的腦袋。
“那你真的要學啊?經商可是很吃苦的,而且還不能半途而廢哦!”
“要學,要學的,我娘親說,奶奶你是咱們家最聰明的,我要跟你學習,!”
“好,那你想好了,以後奶奶就教你。”
“嗯。好的,奶奶!我會好好學習的!”
趙遠珍也是說到做到的,沒有糊弄小丫頭。
先是從阿拉伯數字開始教育。
隨後鍵盤,賬本,市場,管理,經濟發展等等。
從那以後,去商行或者莊子,作坊的時候都會帶著小丫頭。
春天的時候,張子衿參加了會試。
他現在已經15歲了。
會試過了就準備參加春闈了。
小少年也收了性子,開始沉穩了不少。
就隻有在趙遠珍麵前,還是活潑好動,像年少的時候那樣。
趙遠珍這會終於是閑下來了點,帶著子悠這個小丫頭去了黃河渡口。
要把這些年欠老大夫的課程都補回來。
這次,她在黃河渡口差不多3個月。
把老大夫高興的不得了。
這次是真的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啊!
在授課的時候,趙遠珍也出診。
很多疑難雜症,別處治不好的趙遠珍都治好了。
名氣因此也越來越大,好多人都慕名前來看病。
黃河渡口的名氣也因此越來越大。
入住的商家也越來越多。
但是出租的鋪子都要沒有了,趙遠珍隻好又再一次加蓋擴建了渡口。
這一次又加蓋了大概20間鋪子。
這下總歸差不多夠了吧。
林林總總,出租的鋪子現在有60多間了。
租金都是鋪子一成利潤。
每個月光是收租都有百萬以上的。
趙遠珍帶著小子悠去收過一次租金,隻把小丫頭看的眼睛都看直了。
這這這這!
家裏有這麽多錢嗎。
她之前隻知道家裏的鋪子都是賺錢的,自家家裏也是很有錢的。
但是從來沒想過,光是鋪子的租金都有百萬多。還隻是一個月的。
趙遠珍看著自家小孫女的目瞪口呆的小樣子,隻覺得可愛的不行。
“這個租金高,是因為咱們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諸多因素。這一片之前因為金人入關再加上黃發大水,原本的渡口衝刷沒了,我路過看見了商機,就把這一片的土地都賣了。後期靠著竹筏子和集市,慢慢的把這一片渡口盤活了,才有了各種鋪子被租賃出去的!”
“嗯,奶奶我懂的,就像你教給我的,這叫獨此一家,所以我們才能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噗嗤!
趙遠珍笑出來聲音、
自己之前給小丫頭看過一些現代的經濟類的說。
裏邊就有一些鼓勵的話,比如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當時小丫頭不懂什麽意思,還來問過她,她給小丫頭解釋過以後,小丫頭就記住了。
還時不時的拿出來念叨幾句。
“對對對,我們子悠說的都對,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嘿嘿嘿!”
家裏的產業,已經給三個兒子都分了,這渡口的租金雖然是她收取的,但是她也沒打算要,回頭還是會給他們的。
他們現在也都有自己的空間,能保護的住這些物品了。
趙遠珍在黃河渡口給老大夫補完了這幾年的課程,才帶著張子悠回京城。
10月的時候,張辛書接到了調令,要回京城了。
他回到京城進了戶部,做了戶部侍郎。
揚州府的產業趙遠珍還得去安排一下。
又要在此南下。
這次南下,她帶上了張子悠和張子佩。
兩個小家夥還沒去過南方呢。
兩個小家夥滿臉都是興奮之色,他們知道自己要跟著奶奶,前往遙遠的南方。
那裏有美麗的風景和新鮮的事物等待著他們探索。
他們期待著這次冒險,充滿好奇地想象著未來的日子會是什麽樣子。
“我們也要要去揚州府了啦!”張子悠興奮地歡呼道。他的眼睛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南方的繁華景象。
之前大哥哥跟著奶奶去遊曆大梁朝,著實給她羨慕夠嗆。
“對呀對呀,聽說揚州府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子佩附和道,他的小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也不再那麽的靦腆了。
兩人坐在馬車上,不停地說著話,分享著彼此對南方的憧憬和幻想。他們討論著可能遇到的人和事,以及那些讓他們感到興奮的地方
“我想看看那裏的大海,我聽大哥哥說,揚州府麵臨大海,大海很大很大的!”
張子佩興致勃勃地說道。
“大哥說那邊家家養花,一定很美吧?”
張子悠還補充道。
他們的話語充滿了天真和活力,讓人不禁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的喜悅和期待。
馬車在路上緩緩前行,而他們的笑聲和談話聲卻不斷回蕩在空氣中,伴隨著馬蹄聲響徹整個道路。
這次去揚州府就去了一輛馬車。
趙遠珍帶著張子悠,張子佩,藍英幾人。
在房車裏加了兩張小的折疊床,勉強是能住的下四個人了。
他們從京城離開,向著揚州府出發。
一路走了13天,才到了揚州府。
出發的時候已經是10月多了,京城裏已經開始冷了起來了。
但是越往揚州府城這邊走,氣溫越高。
到了揚州府城的時候,已經11月份了。
但是揚州府的天氣,還在20多度以上呢。
趙遠珍隻是跟張辛書說過,自己會來揚州,但是具體出發時間沒說。
快到揚州府城的時候,也沒打算告訴張辛書,自己又不是找不到路,不用接。
但是沒想到,才剛要接近城門的時候,張辛書已經帶著人在那等著了。
“娘,您終於到了,一路辛苦了。”
“小叔叔好!”
“小叔叔叔好。”
張辛書快步上前給趙遠珍行禮。
“你怎麽過來了?”
該不會是天天在城門等他們吧。
“子悠好,子佩好。我把南燕它們兩個早早的就放出城了,叫他們看見你們要進城告訴我的。”
就是那兩隻海東青。
“昂,這樣啊!”
“嗯,娘親,咱們進城吧。”
“嗯。走吧!”
張辛書帶著幾人,一起回了南澄園。
“到了,下車吧,娘,慢點!子悠和子佩也是。”
“知道了,小叔叔!”
幾人下了馬車就進了府邸。
南澄園宅子的風格和京城的完全不一樣。
京城的南澄園宅子充滿了北方風格的特色,仿佛一幅古色古香的畫卷。
宅邸散發著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宛如歲月沉澱下來的珍貴遺產。
院子裏的建築大多是四合院,其布局嚴謹有序,主次分明,彰顯著傳統的禮製觀念。
正房高大寬敞,氣勢恢宏,它猶如一座莊重的殿堂,承載著家族的榮耀與尊嚴。而兩側的廂房則相對矮小,宛如忠誠的侍衛,默默地守護著主屋。主次分明,彰顯著傳統的禮製觀念。
這種布局體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尊卑有序,也反映了封建社會等級製度的影響。
此外,四合院的建築風格注重對稱和規整,屋頂多采用坡頂形式,牆壁用青磚砌成,門窗則以木質為主,雕刻精美。整個院子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時光之中。
而南澄園的宅子給人一種寧靜而雅致的感覺,它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
以白色牆壁和黑色瓦片為基調,形成鮮明對比。
屋脊線條流暢自然,翹起的飛簷如同輕盈的翅膀,展示出獨特的韻律美。
鬥拱則巧妙地連接著梁柱,支撐起整個建築結構,不僅增加了穩定性,還增添了一份精致感。這些細節都透露出江南水鄉特有的細膩與優雅,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幅美麗的水墨畫中。
不願離開。
兩個小家夥好奇的來回看著南澄園的布局和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