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與十大洞天一一對應。《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為五代道士杜光庭編錄。一卷。杜在自序中稱:“太史公雲:大荒之內,名山五千,其間五嶽作鎮,十山為佐。又《龜山玉經》雲:十天之內,有洞天三十六,別有日月星辰靈仙宮闕,主禦罪福,典錄死生有高真所居,仙王所理。又有海外五嶽,三島十洲,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二十四化,四鎮諸山。今總一卷,用傳好事之士。其有宮城處所,得道姓名,洞府主張,仙曹品秩,事條繁廣,不可備書,聊記所管郡縣及仙壇宮觀大數而已。”末署“天複辛酉八月四日癸未華頂羽人杜光庭於成都玉局編錄”。


    其中第五洞天為北嶽常山洞,周回三千裏,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仙人隱士,於吉(?-200年,一作幹吉、幹室),史書《後漢書·襄楷傳》:“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幹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


    《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記其少時修道於恒山,有異操,後隱於句曲山(今稱茅山,在江蘇西南部),創立道教茅山派。修煉服氣、辟穀術,並以醫術救治世人。後其弟茅固、茅衷從其修道,時人稱大、中、小茅君。後世稱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道教神仙》載,茅盈於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恒山修道,時年18歲。遇王君拜為師,授“至真上道”,行“服餌調神”之法,邊修道邊采藥,為民治病。曾訪名山洞府,川於龜山遇西王母,授其“玉佩金鐺”之道,“太極虛真”之經,遂歸恒山北穀。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返家,時年49歲。南朝梁陶弘景創道教茅山派,以茅盈兄弟三人道成後,至茅山掌教而命名,奉茅盈兄弟為茅山派祖師爺。《大唐新語》載,張果老先生者,隱於恒州枝條山,往來汾晉。時人傳其長年秘術,耆老鹹雲:“有兒童時見之,自言數百歲。”則天召之,佯屍於妒女廟前,後有人複於恒山中見。八仙之一張果老在河北還有很多仙跡,其中較為著名的還有過趙州橋的故事。《舊唐書》載,張果(八仙之一張果老)者,不知何許人也,(武)則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後人複見之,往來恒州山中。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恒州刺史韋濟以狀聞,又遣中書舍人徐嶠賚璽書以邀迎之,果隨嶠至東都(洛陽)。後懇辭歸山,賜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乃入恒山。


    《畿輔通誌》載,北魏北天師道祖師寇謙之的弟子李皎,至恒山修道,年90顏如少童。


    《舜典》:歲十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嶽。


    北嶽恒山早之名最就見於〈尚書·禹貢〉《禹貢》:太行,恒山。


    孔子編定的《尚書》中“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如岱禮。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如初。十月一月,朔巡守,至於北嶽,如西禮。


    戰國成書的《周禮》中首次提到五嶽《周禮·職方》中,並州,其山鎮曰常山(恒山)。


    司馬遷著《史記·封禪書》中也提到五嶽。漢武帝時正式創立五嶽製度。


    《漢書·郊祀誌》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詔,確定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恒山(大茂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


    《爾雅》:恒山為北嶽祠典,五嶽之一也。


    北嶽大帝,北嶽神的形象,《雲笈七簽》說:“北嶽神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今天,人們所見到的北嶽神,河北曲陽北嶽廟壁畫上的樣子:身穿袞服,頭頂王冠,胡須飄然,丹鳳眼炯炯發光,挺胸正坐,帝王作派,一付威嚴,與文獻記載相差無幾。《古今圖書集成·北嶽恒山之神外部編》記載:“北嶽恒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北嶽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還有,heb省懷安明代建築昭化寺壁畫中的五嶽神祗群像,《五嶽大帝江河淮濟四瀆王眾》組圖中前排位置可以看到“五位嶽神均頭戴朝天襆頭,圓領中袖朝服,腰束玉帶,足蹬黑履,均挺胸疊肚,三縷短髯。或作稟事狀,或作靜聽裝,或回首狀,態度安詳自然,一幅幅王公形象”。


    北嶽初稱“北嶽神”執掌一方,周禮視五嶽三公,以公侯待之。初唐時北嶽被稱為“北嶽府君”,中唐起五嶽始加封號:天寶六年(公元784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封“北嶽神為安天王”;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加封北嶽安天王為“北嶽安天元聖帝”並封帝後之號;元代在前幾代基礎上複又對北嶽安天大貞元聖帝加封“北嶽為安天大貞元(玄)聖帝”;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北嶽又改封為“北嶽恒山之神”。


    北嶽祀典,漢之前,五嶽的祭祀之製因勢而異,各有不同。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設專職祭祀人員,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詔書,確定了具體的五嶽地望,五嶽之祀日益完善並製度化,五嶽祭祀形成製度,並隨著祭祀活動漸成規模。《古今圖書集成·後漢》條:“後漢,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遣使者祀恒山。按後漢書章帝本,紀元和三年二月戊辰進幸中山,遣使者祀北嶽。按恒嶽誌,時帝北巡至中山遣使以太牢祀北嶽於上曲陽,見黃白氣,有神魚躍出十數”。三國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祀北嶽。晉泰始六年(公元270年)修北嶽山神祠堂。


    北魏泰常四年(公元419年),明元帝東巡至雁門關“望祭恒嶽”,遣使祀恒嶽。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南巡,(從平城往南)四方官員及隨從以“太牢”祀北嶽。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太武帝拓拔燾巡視中山達曲陽,並刊石勒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南征,經(古)恒山,用牛、羊、豬祭祀。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文成帝東巡,北至古恒山祭祀。《北魏·本紀》載,太和八年(公元496年),孝文帝親自製《祭嶽文》,“孝文帝親為文遣使祭恒嶽,薦牲玉”。《古今圖書集成·北魏》載:“太宗泰長四年秋八月遣使祀恒山。按魏書太宗本紀載,北史魏明元帝本紀泰常八年辛未東巡遣使祀恒嶽。


    《資治通鑒》載: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10年)八月,辛酉,帝親祀恒嶽赦天下,河北道郡守畢集,裴炬所致西域十餘國皆來助祭。《隋書·禮儀誌》也載:隋煬帝“行幸所過名山大川,則有司致祭。以嶽瀆太牢,山川以少牢”。隋煬帝楊廣曾親臨曲陽北嶽廟致祭北嶽,西域十餘國皆遣使趕來助祭。當時的河北道所屬郡守均齊集曲陽前來拜見。唐武德貞觀(公元618—627年)年間規定,年各一祭,祭牲用太牢。主祭祀官由曆屆任都督、剌史充當,廟設置廟令一人,齋郎三十人,祝吏三人。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伐高麗(今朝鮮)經定州,遣使祭祀北嶽。唐僖宗時,晉王李克用也曾親臨北嶽廟禱謝,留有題名碑一通。後唐莊宗(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與義武節度使(治定州)王處直曾同謁北嶽廟。宋太祖趙匡胤,曾下詔令以曲陽縣令兼任廟令,縣尉兼任廟丞,專管北嶽的有關祀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時,加封北嶽為安天元聖帝,派遣馮起、裴莊捧玉冊、皇服抵北嶽廟。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趙恒親撰《北嶽醮告文》,刻石柱上。


    金代《金史·禮誌》載: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禮官言“嶽鎮海瀆,當以五郊英氣日祭之”。命禮部尚書王競祈雨北嶽。金按宋代典故沿革,於立冬祭祀北嶽恒山於定州,郡邑長貳官行事,禮用三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骨刀之九州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祁陌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祁陌魎並收藏百骨刀之九州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