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
回到90年代,小芽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懶懶的小海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裏總有年夜飯......剛邁進臘月,幾乎一夜的時間,大街小巷,年味已經很是濃烈,瓜子糖果,鞭炮煙花,小販的喊叫招呼,熙攘的人群,一切都告訴著人們除夕已經很近了。
小芽回到家裏的第三天,爸爸和大伯商量著開始殺年豬,農村的殺年豬很是熱鬧,早上小芽就被母親喊了起來,兩個大鍋裏倒滿了涼水,小芽的任務就坐在火塘邊,往灶火裏麵放柴,確保鍋裏的水盡快燒開,爸爸在門外麵的空地上架起一個木架子,上麵按上滑輪,爸爸在那邊叮叮當當的修補,確保讓其更加牢固。
媽媽在旁邊的鍋裏正火急火燎的揮著鍋鏟,小芽這邊的習俗的讓村裏人幫忙都是需要早上給做一頓燴菜,熱上大白饅頭,先吃碗裏的菜,吃完後把熱乎的饅頭泡進湯裏,等著選軟的饅頭吸滿湯汁再一口吃掉,暖和且安逸,小芽想著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馮浩今天也是格外的忙碌,早上跟著大伯出門去村裏的人家請叔叔伯伯來家裏幫忙殺豬,等著主家同意馮浩趕緊上去給發一跟大前門,然後約定好時間再到下一家。
農村人這個時間基本上都在家裏貓冬,無事可幹,誰家有個事情都是很熱情去幫忙。
等著爸爸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村裏的叔叔伯伯都已經到了,大家幫忙支起更大的飯桌,擺好椅子,幾個要好的嬸子幫著媽媽做廚房的活計,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好像這個時候活都會變得很輕鬆。
那邊男人抽煙打諢,這邊嬸子已經麻利的端著做好的燴菜和饅頭送了上去,叔叔伯伯吃好之後,大伯拿出來每年殺豬用的大油桶和專用的殺豬刀。
媽媽和小芽早早的把燙豬的油桶洗刷幹淨,然後把燒的滾燙的開水倒進油桶,家裏的兩口大鍋繼續倒滿水燒著。
殺豬的是鄰居家的爺爺,是附近有名的殺豬匠,很多人家殺豬都是去請他,在農村,殺豬匠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殺一頭豬需要把刀口肉給殺豬匠。
叔叔伯伯們來到我家的豬圈,把肥頭大耳的豬堵到牆角,幾個大漢上去拿粗一點的繩子捆住豬腿,放倒。最後找個木棍從中間穿過去,最後抬著豬走到之前選好的位置,放在台子上。
隨著一陣撕心裂肺的嚎叫後,豬顫抖著慢慢沒了聲音,這時小芽哥哥拿著大鐵盆放在豬頭下麵,隨著刀口鮮紅的血流了下來。小芽在旁邊趕緊捂住眼睛,但是又很好奇豬到底死了沒有,於是慢慢踱步到豬頭旁邊,蹲下觀察著豬的眼睛和毛發是不是有動。
但是結果是沒有,之前大伯家殺豬眾人以為豬都死了,準備燙毛的時候豬跳起跑了,最後泡了十幾分鍾才倒在了地裏,沒了聲響。
爸爸過來拉起了小芽。“快去廚房,冷得很。”小芽其實不想去,看著哥哥戰戰兢兢的端著豬血準備送去廚房,於是趕緊跟了水上去,農村就算是豬血都會做成美味的食物。
小芽家裏豬血一般都是等稍微凝固直接煮了燴菜或者是做血腸。想想和糯米一起軟軟糯糯,一口一大截,小芽直接可以吃好多。
小芽哥哥放下豬血,著急的出去看拔豬毛,尤其是豬鬃,這是農村男孩子第二喜歡的東西。
第一喜歡是心心念的豬尿泡,等著把裏麵的尿倒幹淨,反複衝洗,最後吹上氣,變成了孩子眼中的足球,丟在地上,直接踢來踢去,小時候玩的家都不想回去,如果太晚小夥伴分別的時候,還會很珍重的帶回家放在燕京歲時可以看見的地方才放心。
切割好了豬肉,嬸子出來挑選一塊肥瘦相間的拿去廚房準備做殺豬菜,今天所有幫忙的叔叔伯伯都要吃了再回去。小芽趕緊回到廚房幫忙燒火,看著嬸子把豬肉切成差不多的塊狀,就知道要做紅燒肉,另一個嬸子把豬肉切成薄片,和辣椒蒜苗等炒個小炒肉,最後在做一鍋酸菜會豬肉,主食還是饅頭。
小芽家年豬每年都會被爸爸媽媽收拾成一袋一袋的裝好,並且規劃好哪一袋是送小姨的,哪一袋是要給小叔的,等到年前兩三天,爸爸就會分批送到親戚的家裏。
農村人們在那個冰箱還沒普及的年代,就有了很好保存肉類的辦法,小芽家裏保存豬肉的方式就是把肥的部分煉成豬油,瘦肉的部分就會切成大塊浸在豬油裏,這樣豬肉就可以吃一年,等第二年的鮮豬肉下來去年的就剛好吃完。
小芽家殺完年豬後的一段時間小芽和哥哥都是跟著爸媽趕集,每次去都帶回來一些年貨,瓜子花生核桃,橘子蘋果梨,炮仗衣服綠菜,每次回來累癱在床上,小芽下定決心下次一定不去,但是到了趕集的日子總會屁顛顛的跟著爸爸媽媽去,這樣直到年前三天小芽家裏才陸陸續續的準備好了東西。
剩餘的時間就是做好吃的,媽媽做各種炸物,油餅麻花,散子果子,最後還有各種丸子,再蒸上些饅頭花卷。爸爸宰殺好過年需要吃的小雞,處理好買的草魚。這時年才終於開始了。
大年三十這天,小芽和哥哥的任務就是折黃紙,印冥票。小芽找出家裏的木製版印子,再拿出墨汁,均勻的刷在印子上,最後在拓印在黃紙上,這樣就完成了。
小芽記起上一世自己最怕折黃紙,印這個,呆不住,聽見門外的孩子嬉笑的聲音,一刻都呆不住最後出現很多費的冥幣。
在農村包先人是特別講究的,包製冥票叫包紙,簽寫牌位叫服紙,接送先人叫接紙、送紙。冥票要用上好的麻紙,整整齊齊割成印版的大小,印冥票的墨汁必須是黑墨,印的冥票必須張張清晰,絕不能短腳少墨,不然焚燒後,先人收到的紙錢在陰間是廢幣。
包先人的封麵紙分黃白兩種,如果是給三年未過的先人包心靈,必須用白紙包,如果用黃紙包了,中間必須貼一指寬的白簽子。其他先人大多用黃紙包,完了中間也要貼一指寬的紅簽子,簽紙上書本府先遠之神,三代宗親,列祖列宗姓氏,由後世子孫謹備冥資一封,在此元旦佳節奉申至考妣之神位,並以此時起供奉到三天年後,最後在初三的晚上在村口或者指定的位置燒了就可以。
這三天請的先人的紙張必須放在正屋的桌子上,兩邊放上香爐,裏麵的香火不能斷,最後到了返點需要提前盛出來先給先人,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需要燒紙。
終於到了年夜飯,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小芽最開心的時候,不僅有美味的飯菜,而且爸爸媽媽每年都會準備壓歲錢,自從家裏的日子好過了後,小芽和哥哥的壓歲錢變成了10元,年夜飯準備好,爸爸媽媽先是表揚兄妹兩個的學業,最後說了今年家裏有了哪些收入,最後才開始吃飯。
八點一到,小芽趕緊打開電視機,春節晚會如約而至。這時候的晚會每個都有看頭,小芽直接捧腹大笑。終於熬到了12點,村裏麵的煙花爆開,絢爛的在頭頂炸開。
萬事更新,舊愁皆消,平安常樂。
小芽回到家裏的第三天,爸爸和大伯商量著開始殺年豬,農村的殺年豬很是熱鬧,早上小芽就被母親喊了起來,兩個大鍋裏倒滿了涼水,小芽的任務就坐在火塘邊,往灶火裏麵放柴,確保鍋裏的水盡快燒開,爸爸在門外麵的空地上架起一個木架子,上麵按上滑輪,爸爸在那邊叮叮當當的修補,確保讓其更加牢固。
媽媽在旁邊的鍋裏正火急火燎的揮著鍋鏟,小芽這邊的習俗的讓村裏人幫忙都是需要早上給做一頓燴菜,熱上大白饅頭,先吃碗裏的菜,吃完後把熱乎的饅頭泡進湯裏,等著選軟的饅頭吸滿湯汁再一口吃掉,暖和且安逸,小芽想著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馮浩今天也是格外的忙碌,早上跟著大伯出門去村裏的人家請叔叔伯伯來家裏幫忙殺豬,等著主家同意馮浩趕緊上去給發一跟大前門,然後約定好時間再到下一家。
農村人這個時間基本上都在家裏貓冬,無事可幹,誰家有個事情都是很熱情去幫忙。
等著爸爸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村裏的叔叔伯伯都已經到了,大家幫忙支起更大的飯桌,擺好椅子,幾個要好的嬸子幫著媽媽做廚房的活計,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好像這個時候活都會變得很輕鬆。
那邊男人抽煙打諢,這邊嬸子已經麻利的端著做好的燴菜和饅頭送了上去,叔叔伯伯吃好之後,大伯拿出來每年殺豬用的大油桶和專用的殺豬刀。
媽媽和小芽早早的把燙豬的油桶洗刷幹淨,然後把燒的滾燙的開水倒進油桶,家裏的兩口大鍋繼續倒滿水燒著。
殺豬的是鄰居家的爺爺,是附近有名的殺豬匠,很多人家殺豬都是去請他,在農村,殺豬匠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殺一頭豬需要把刀口肉給殺豬匠。
叔叔伯伯們來到我家的豬圈,把肥頭大耳的豬堵到牆角,幾個大漢上去拿粗一點的繩子捆住豬腿,放倒。最後找個木棍從中間穿過去,最後抬著豬走到之前選好的位置,放在台子上。
隨著一陣撕心裂肺的嚎叫後,豬顫抖著慢慢沒了聲音,這時小芽哥哥拿著大鐵盆放在豬頭下麵,隨著刀口鮮紅的血流了下來。小芽在旁邊趕緊捂住眼睛,但是又很好奇豬到底死了沒有,於是慢慢踱步到豬頭旁邊,蹲下觀察著豬的眼睛和毛發是不是有動。
但是結果是沒有,之前大伯家殺豬眾人以為豬都死了,準備燙毛的時候豬跳起跑了,最後泡了十幾分鍾才倒在了地裏,沒了聲響。
爸爸過來拉起了小芽。“快去廚房,冷得很。”小芽其實不想去,看著哥哥戰戰兢兢的端著豬血準備送去廚房,於是趕緊跟了水上去,農村就算是豬血都會做成美味的食物。
小芽家裏豬血一般都是等稍微凝固直接煮了燴菜或者是做血腸。想想和糯米一起軟軟糯糯,一口一大截,小芽直接可以吃好多。
小芽哥哥放下豬血,著急的出去看拔豬毛,尤其是豬鬃,這是農村男孩子第二喜歡的東西。
第一喜歡是心心念的豬尿泡,等著把裏麵的尿倒幹淨,反複衝洗,最後吹上氣,變成了孩子眼中的足球,丟在地上,直接踢來踢去,小時候玩的家都不想回去,如果太晚小夥伴分別的時候,還會很珍重的帶回家放在燕京歲時可以看見的地方才放心。
切割好了豬肉,嬸子出來挑選一塊肥瘦相間的拿去廚房準備做殺豬菜,今天所有幫忙的叔叔伯伯都要吃了再回去。小芽趕緊回到廚房幫忙燒火,看著嬸子把豬肉切成差不多的塊狀,就知道要做紅燒肉,另一個嬸子把豬肉切成薄片,和辣椒蒜苗等炒個小炒肉,最後在做一鍋酸菜會豬肉,主食還是饅頭。
小芽家年豬每年都會被爸爸媽媽收拾成一袋一袋的裝好,並且規劃好哪一袋是送小姨的,哪一袋是要給小叔的,等到年前兩三天,爸爸就會分批送到親戚的家裏。
農村人們在那個冰箱還沒普及的年代,就有了很好保存肉類的辦法,小芽家裏保存豬肉的方式就是把肥的部分煉成豬油,瘦肉的部分就會切成大塊浸在豬油裏,這樣豬肉就可以吃一年,等第二年的鮮豬肉下來去年的就剛好吃完。
小芽家殺完年豬後的一段時間小芽和哥哥都是跟著爸媽趕集,每次去都帶回來一些年貨,瓜子花生核桃,橘子蘋果梨,炮仗衣服綠菜,每次回來累癱在床上,小芽下定決心下次一定不去,但是到了趕集的日子總會屁顛顛的跟著爸爸媽媽去,這樣直到年前三天小芽家裏才陸陸續續的準備好了東西。
剩餘的時間就是做好吃的,媽媽做各種炸物,油餅麻花,散子果子,最後還有各種丸子,再蒸上些饅頭花卷。爸爸宰殺好過年需要吃的小雞,處理好買的草魚。這時年才終於開始了。
大年三十這天,小芽和哥哥的任務就是折黃紙,印冥票。小芽找出家裏的木製版印子,再拿出墨汁,均勻的刷在印子上,最後在拓印在黃紙上,這樣就完成了。
小芽記起上一世自己最怕折黃紙,印這個,呆不住,聽見門外的孩子嬉笑的聲音,一刻都呆不住最後出現很多費的冥幣。
在農村包先人是特別講究的,包製冥票叫包紙,簽寫牌位叫服紙,接送先人叫接紙、送紙。冥票要用上好的麻紙,整整齊齊割成印版的大小,印冥票的墨汁必須是黑墨,印的冥票必須張張清晰,絕不能短腳少墨,不然焚燒後,先人收到的紙錢在陰間是廢幣。
包先人的封麵紙分黃白兩種,如果是給三年未過的先人包心靈,必須用白紙包,如果用黃紙包了,中間必須貼一指寬的白簽子。其他先人大多用黃紙包,完了中間也要貼一指寬的紅簽子,簽紙上書本府先遠之神,三代宗親,列祖列宗姓氏,由後世子孫謹備冥資一封,在此元旦佳節奉申至考妣之神位,並以此時起供奉到三天年後,最後在初三的晚上在村口或者指定的位置燒了就可以。
這三天請的先人的紙張必須放在正屋的桌子上,兩邊放上香爐,裏麵的香火不能斷,最後到了返點需要提前盛出來先給先人,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需要燒紙。
終於到了年夜飯,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小芽最開心的時候,不僅有美味的飯菜,而且爸爸媽媽每年都會準備壓歲錢,自從家裏的日子好過了後,小芽和哥哥的壓歲錢變成了10元,年夜飯準備好,爸爸媽媽先是表揚兄妹兩個的學業,最後說了今年家裏有了哪些收入,最後才開始吃飯。
八點一到,小芽趕緊打開電視機,春節晚會如約而至。這時候的晚會每個都有看頭,小芽直接捧腹大笑。終於熬到了12點,村裏麵的煙花爆開,絢爛的在頭頂炸開。
萬事更新,舊愁皆消,平安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