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一峰的回答,皇甫木易非常高興。


    “從未接觸過鑒定知識,能夠以自身的知識儲備,推測出它是清朝早期,或者中期作品,已經非常難得了,不錯,非常不錯。”


    但讓大家疑惑的是,皇甫木易並未對張一峰的推論加以點評,而是開始介紹竹雕年代鑒定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這是皇甫木易在提點晚輩,都洗耳恭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要是能學個一招半式,將會終身受益。


    “竹雕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木質不易保存,更早的時候是否就有竹雕了,我們無法得知。”


    “到了宋朝時期,竹雕文化開始興盛,明清時期達到巔峰,進而演化出許多流派。”


    “以徽派、嘉定派、浙江派、金陵派最為知名,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小派係,而且它們擅長的手法也大有不同。”


    “徽派,由於地理因素,一般以毛竹為原料,多擅長線刻、深淺浮雕,因材施藝;嘉定派,擅長深刀刻法,作品擁有豐富的畫麵層次和立體效果;金陵派,更擅長淺刻、簡刻、圓雕、竹雕書法;浙江派,更為擅長留青技法。”


    “這個筆筒,叫荷塘清趣圖筆筒,采用浮雕和圓雕技法刻出一幅生機盎然的荷塘清趣圖,所刻荷花或盛開,或含苞待放,或直立,或垂首,千姿百態,荷葉有舒張、有卷曲,層層疊疊,葉脈清晰,葉莖線條流暢柔美,似在風中搖曳。”


    “具有典型的嘉定派技法特征,擁有豐富的畫麵層次感,而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朱三鬆竹刻荷塘清趣圖筆筒,此物與其極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沒想到一個簡單的筆筒,皇甫木易能看出這麽多東西,大家感歎他才能的同時,又非常好奇這個筆筒到底是什麽情況。


    自古網友多大才,這句話果然不錯,房間裏除了皇甫木易外,看表情,似乎隻有唐老爺子知道朱三鬆是誰。


    “朱三鬆?誰啊,筆筒是他做的?”


    “什麽叫相似,又有所不同啊?到底是不是古董。”


    “朱三鬆,明代竹刻家,名稚徽,號三鬆。”


    “說國語,什麽名、號的。”


    “我去,不是說清代的嗎?怎麽又變成明代了。”


    ......


    皇甫木易可能站久了,拿著筆筒坐下來,繼續解說。


    “想要鑒定竹雕年代,一看表麵包漿,老物件表麵因時間悠久自然氧化而形成的一種表麵類似角質的氧化層。”


    “二看表麵色澤,三看表麵手感,四看重量,這三條,剛才張一峰小友已經說了,我就不多說了。”


    “五看歲月痕跡,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汙垢,此汙垢相當結實,基本與雕件形同一體,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六看竹雕斷麵,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脹冷縮及濕度變化,使竹絲斷麵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


    “七看凹麵,竹絲斷麵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麵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細條狀溝槽。”


    “最後一個,就是看款式,明清時期的著名竹雕大師,基本上沒有在作品上留名的習慣,所以如今流傳的作品當中親筆提款的甚少。”


    “有名款的,通常有四種情況,一、是對作品極為重視、滿意,親筆提款;二、後背弟子為其添加以證真品;三、弟子的作品刻上師傅的名號;四、完全造假的贗品。”


    “結合這些情況,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件竹雕,首先我可以肯定,它不是朱三鬆竹刻荷塘清趣圖筆筒真品,一是時間不對,二是技法不對,三是真品桶身有有‘三鬆’陰文款和‘三鬆’陰刻篆書方印。”


    說完,皇甫木易,又把筆筒翻了過來,指著底部說道:“而且,這個竹雕它也有名款,封錫爵篆夾園杉陽文印款。”


    “封錫爵,清代康熙年間著名竹刻家,也是嘉定派代表人物,再結合其它的特征,這是一件清早期的竹刻荷塘清趣圖筆筒真品,。”


    說完之後,皇甫木易將筆筒放到了桌上,然後對著張一峰說道:“小友,恭喜你,這件筆筒是真品,而且看其雕工,這應該是他技藝巔峰時期的作品,價值連城。”


    聽了皇甫老爺子的話,張一峰並未表現出興奮,而是朝著老爺子躬身說道:“多謝老爺子指點。”


    本就對張一峰有所好感的皇甫木易,看到他驟然獲得價值連城的寶貝後,依然麵不改色,這份定力,殊為難得,好感更甚。


    張一峰沉著冷靜,但張一凡卻不行,在聽到是真品後,他替網友問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老爺子,既然是真品,那它值多少錢?”


    考慮了一下後,皇甫木易說道:“按照如今的市場行情,價格在400-500萬之間,應該是合理的,但如果上拍,價格會再高一些,但應該不會超過700萬。”


    聽到這個價格,張一峰驚訝,直播間的網友更驚訝。


    “除了‘我艸’,我再說不出其它的話了。”


    “這一下就實現財務自由了,羨慕。”


    “穀主這運氣,撿沉香,撿古董,撿太歲,下次撿什麽......”


    “不行,我要去將軍穀,哪怕握個手也沾點好運啊。”


    “對,同去,求過電!”


    ......


    看著瘋狂的網友,張一凡有些怕了,好像給堂哥惹事了,俗話說財不露白,這麽多人知道堂哥家裏有值錢的東西,不安全啊,不怕賊偷,但怕賊惦記啊。


    恰在此時,一直沉默的唐宗信老爺子,突然對張一峰開口問道:“不知這件荷塘清趣圖筆筒,你是否願意出手,價格好說。”


    此話一出,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網友們也好奇,以張一峰那貔貅的性格,是否會將它出手。


    看到這,張一凡直接走出房間。


    “張一凡,你幹什麽,趕緊回去。”


    “一凡小親親,別鬧,廁所一會兒再去。”


    ......


    “各位網友,實在不好意思,不是我不想直播,是手機沒電了,我現在就......”


    沒等話說完,他就直接下播,心想,還想看能賣多少錢?美的你們,這能讓你們知道嗎,雖然心裏這麽想,但他卻麻溜的返回房間。


    雖然他不想讓網友知道,但他好奇,他也想知道堂哥會不會賣,能賣多錢。


    關鍵時候沒電,糊弄鬼呢,但憤怒也無濟於事,廣大網友,隻能拿出筆紙,邊畫邊念叨‘畫個張一凡,詛咒你,祝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穀主不一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方妖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方妖叔並收藏這個穀主不一般最新章節